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302章:获胜之后

明末黑太子 第1302章:获胜之后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在大明帝国内部,有人认为趁着第二次欧战的机会,大明应该抢占巴西、印度、非洲中西部等地。

然而朱慈烺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这三款地方就是用来钓鱼的。

如何钓鱼呢?

只要大明帝国身后的那些国家还想争取更高或者保住现有的排名,那就必须努力提升国力。

而提升国力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从海外属地吸血,海外属地的面积越大、人口越多,

本土得到的血液就越多。

要维系对海外属地的控制,那就必须依靠海军。

海外属地距离本土越远,本土对海军的依赖就越强。

故而为何朱慈烺对那三大块肥肉无动于衷的原因就在于此!

没有建造铁甲舰能力的国家,想要提升海军的实力,就必须向大明购买铁甲舰。

即使是有能力建造铁甲舰的国家,譬如法国与荷兰,

为了保证本国海军的实力,也会有限考虑从大明采购吨位更大、火力更强、航程更远的超级铁甲舰。

一艘七级铁甲舰(国王)的造价达到近六千万银币,而外销价格可达四亿,能净赚五倍多的利润。

利润部分还是其次,重要的是能让法国、荷兰、奥斯曼等国背上贷款。

这就在无形之中,将他们从海外属地吸来的血液给榨干了。

也就是说,大明即便不出兵占领这些地方,也可以通过外销铁甲舰的方式来扎金花!

这还省去了出兵的诸多麻烦,更不需要战殁一名士兵,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就算下家用二十年贷款的方式来采购这种铁甲舰,一年还款两千万银币。

对大明来说,只需要三年时间就能回本,余下的付款部分都是净赚!

朱慈烺非欢迎各国采购铁甲舰,在可以出售的范围内,吨位自然是越大越好。

不过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任何客户所采购的吨位最大的铁甲舰偿还完一半款项之前,就无法采购同级或吨位更大的铁甲舰。

这就是在限制某国海军的急速膨胀,以免威胁到大明海军的霸主地位。

朱慈烺从未对任何国家销售过航空母舰,只卖装备火炮和导弹的铁甲舰。

其他国家的元首就算想拥有航母,也只能用手头的铁甲舰进行改装……

“信天翁”战斗机的性能就摆在那里,

用来当舰载机实在是勉为其难。

大明海军的某些竞争对手想这么玩,

也显得对“信天翁”进行升级才行。

单发战斗机当舰载机的前提就是发动机必须可靠,否则可能飞着飞着就喂鱼了……

朱慈烺更青睐于用造价昂贵的“黑脚信天翁”当舰载机,毕竟是双发的,比较靠谱一些。

由于量产数量较少,加上双发还是新款机型的缘故,一架“黑脚信天翁”的造价相当于四架“信天翁”。

比原型“梅塞施密特”-110尺寸缩水的好处,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更适合作为舰载机来上舰。

不过在无法折叠机翼的情况下,体型还是太大,根据科学院的计算,最小也得用“国王”型铁甲舰改装的航母来搭载。

算上被拆成几大块的备用机在内,一艘国王型航母最多也就能搭载二十架“黑脚信天翁”,加上四到六架用来搜索敌人或落水飞行员的直升机。

第十三批次造舰计划(1709-1717)早就拟定好了,包括两艘比“国王”更大的八级铁甲舰“沙恩霍斯特”。

为了保证质量,预计建造时间长达八年之久,考虑到物价上涨、使用全新的动力系统和主炮等因素,科学院预计两艘巨舰的合计造价至少为一亿五千万银币。

俾斯麦与布吕歇尔用的都是一七一毫米主炮,国王安装的是二四六毫米主炮,

到沙恩霍斯特这里,就升级到了最新型的三二二口径主炮。

路易十四已经有了两艘布吕歇尔,朱慈烺不光要跟他拉开代差,还要从吨位与火力上,都领先其两代才能高枕无忧。

新版的吨位与老版相近,标准排水量约三万两千吨,满载排水量接近三万九千吨,两项指标都比上代国王高出约一万吨。

由于舰体长度足够,所以在安装四座双联装主炮塔的同时,也能安装一座可以容纳四架直升机的大型机库。

可以说沙恩霍斯特的造价的确创下了历史记录,但也是物有所值的,因为起码在主炮口径上超过了原版,而且搭载了直升机。

至于造价方面,对岁入已经达到十三亿银币的大明帝国来说,每年斥资一亿左右的银币用来造舰,应该并不是甚子难事。

这个岁入标准只是含金、银、铜、铁等金属在内的收入折合成银币的金额,若是加上土特产的部分,那就可以达到十六亿以上。

假设当年大明在关内的耕地总面积巅峰时为十亿亩,现在大明帝国(不含藩国与郑氏的部分),在册耕地面积便接近三十亿亩。

而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因为在澳洲炸山、向东地和北地的移珉还在继续,往后耕地面积将突破四十亿亩。

刚到手的那块地皮可是欧洲唯一的黑土地,朱慈烺也打算好好利用一下。

派军队及其家眷过去驻屯再合适不过了,接到张煌言的奏报便大为欣喜。

在获胜之后,这位门徒已经将麾下人马安排过去了,真是没白跟着自己学那么多年。

按照亩产一石计算,三十亿亩地,平均农税约为一成,那么三亿石粮食至少价值三亿银币。

更地面积大且有铁路网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假如某地区受灾,可以用存粮迅速运抵该地区接济灾珉。

除非是小冰河时期又舔脸回来了,否则凭借如今的大明国土,普通的天灾是无法同时对如此之大的面积进行打击的。

实际上,由于风调雨顺,加上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大规模普及种植,各地的平均亩产都在三石到五石左右。

国有粮库的存量多到放不下,朝廷从上到下都在绞尽脑浆想办法解决这个无比棘手的大问题。

放在以前,这些存粮都得被饥珉吃光。

但是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而且副食品供应及其充足。

富绅家的孩子基本不吃主食,有些任性的孩童更是用零食来当三餐。

绝大多数吃不完的粮食,都被朱慈烺下令去喂养奴隶矿工和他们的家眷了。

时至今日,奴隶矿工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正向第五代迈进!

各地的矿工总数超过五千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

跟当年在北美的奴隶主一样,大明矿场不会把奴隶矿工往死里用,必须坚持可持续挖矿战略。

一个四肢健全的奴隶每个月挖出价值五枚银币的矿石,那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余下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用闲暇时间挖矿得来的部分,可以换取钱与任何食品及生活用品。

一个适龄的奴隶矿工每年可以攒下十几、二十银币,而且十年之后便可以获得自由,变成自由矿工。

当体验过大明的生活之后,没有多少来自非洲及其他地区的自由矿工愿意再返回老家了,省得再被某些白皮强盗抓来挖矿。

即使以奴隶的身份来挖矿,也可以迎娶女奴为妻,完全不耽误生儿育女方面的事情……

女奴老婆若是给富绅家做奴工,甚至丫鬟,那么不但可以比矿工老公赚得多,还有机会让主人保释自己的老公。

那些哥哥或者弟弟在挖矿的家伙,如果姐姐或妹妹被富绅看上,那就直接省去了十年挖矿的时间。

奴隶里面不是没有漂亮的,即便是黑人,出美女的概率也在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左右。

那些已经玩腻了本土瘦马或者西方大洋马的富绅,就将骑黑马当成了最新的嗜好。

只要砸下足够多的银币,那么从女奴到奴隶矿工,自然都可以买到手。

一个身强体壮的奴隶矿工,价格甚至可以达到两三百银币之高。

很多不差钱的富绅,甚至同时下手,组成了保护自己的黑白双煞组合!

白奴自然是从欧洲地区抓来的,以英国人、西班牙人、东欧人居多。

前两者都是以战俘身份来到大明帝国的,后者则是被奥斯曼人抓来还钱的。

而德意志人比较特殊,最早的好几批都是黑森公爵送过来赚钱的……

基本上所有德意志人都是雇佣兵身份,之后除了少部分回家之外,大部分都选择留在生活条件远超欧洲的大明帝国。

留下人都愿意将家人也接来享受品质生活,这边非但不会挨饿,雇佣兵也能得到医疗方面的照顾。

现在在草原、中亚、东南亚地区作战的部队里,就有相当多的雇佣兵后代,不过他们都已经明化了。

从语言到饮食,与本土明军士兵别无二致,军种囊括了海陆空三军。

尤其是对付在东南亚雨林里的游击队,说德语甚至可以降低误伤战友的几率。

大明控制的东南亚部分呢地区几乎成了游击队的乐园,这些玩意至今还没有完全被消灭干净。

由于武装直升机的出现,使得明军地面部队获得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这种飞机并不需要机场,可以在空地上完成起降。

除了欧洲与北美,投入武装直升机数量最多的地方,就是东南亚,这里服役的“黑鹰”总数超过三百架。

这还远远满足不了当地明军的需要,根据兵部的估计,起码要投入一千架才能给予游击队以重创。

万幸张煌言行动迅速,打了两年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让本土的直升机工厂的产能都用于北美和东南亚。

“黑鹰”还有一个特殊功能,那就是自从矿场装备了这玩意,抓逃跑的奴隶就便捷多了……

昊菁皇帝都用多余的粮食饲养奴隶们的子女了,肯定不会让当爹的自动放弃抚养权!

这可是全家的顶梁柱,不在原地顶十年就别想活着离开矿场!

在存粮过剩的情况下,所有奴隶和其妻子与子女都能吃饱,甚至吃到撑。

前提就是奴隶矿工要完成挖矿指标,不能偷懒,否则自动延长在矿区的挖矿时间。

不光是黑人矿工,白人矿工与从东南亚抓来的猴子矿工也是如此。

后者多半在南洋金山及澳州矿区服役,“服役”指的是服徭役!

除分给藩王的地盘之外,东印度群岛及南洋金山都归朝廷管理。

澳州则给皇长子朱祥堂代管,一众弟弟辅佐。

朱慈烺给一群儿子安排了炸山外加挖运河的差事,迄今为止还没完工。

由于大分水岭是个庞然大物,而且还要挖掘二三十条运河,预计完成整个工程要五十年左右。

朱慈烺当然等得起,用甩干桶提炼足够当量的浓缩铀都可以等一百年时间……

等到奴隶矿工数量增长到两三亿人的时候,一些大项目也就差不多可以完工了。

根据厂卫的报告,市井里流传大明帝国已经向当年的罗马帝国靠拢了。

开始大量使用奴隶,明人越来越懒,帝国最终会毁于奴隶之手……

对于这个问题,朱慈烺当然考虑过。

考虑的不是怎么收拾奴隶,而是历史上除了罗马帝国,还有哪个帝国被奴隶给毁了?

大明人跟罗马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特别能生,这回使得明人的数量永远多于奴隶。

加上奴隶没有武器,大明也不会饲养大量的角斗士,那就没有斯巴达克斯的事情了。

最重要的是,在不出现昏君的情况下,大明周边还没有一个类似迦太基的国家。

大明帝国被奴隶搞塌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至少军队不会有奴隶,蛮族的比例也不高。

因为人类的未来是发展高科技,不是放牧或者挖矿!

朱慈烺现在派人努力挖矿,就是为了给发展高科技积累原始资金。

等万事俱备了,大明帝国就可以直接起飞了。

眼下还远远谈不上起飞,顶多是甩开身后几个小伙伴三四条街而已。

由于小伙伴都看不到自己的尾灯了,所以还要等一等他们。

以至于“沙恩霍斯特”型战列舰的建造时间也被拉大到了八年之久。

计划第十四批次(1716-1724)建造六艘“沙恩霍斯特”,第十五批次(1724-1730)建造八艘“沙恩霍斯特”。

从第十六批次(1731-1738)开始,建造两艘五万吨的巨舰——俾斯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