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205章:巨型蟾蜍

明末黑太子 第1205章:巨型蟾蜍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利奥波德望着远处犹如一团篝火的奥军阵营,心里的忐忑随着己方密集的冲锋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则是跃跃欲试的激动。

他不相信在己方先后投入十万骑兵以及二十万步兵,总计三十万大军之后,对方这五六万人还可以守得固若磐石一般。

尤其是在夜间,让对方的炮火优势无从发挥,尽管己方也会受到视线的影响,但相对来说,得到的益处远胜于白天释放烟雾。

随着己方步兵逐渐靠近目标,利奥波德甚至认为如果将白天的兵力全部投入夜袭当中,现在应该已经攻下敌军的阵营了。

但这也仅仅是他的遐想与猜测而已,实际情况则是眼前发生的事情,看上去对己方是较为有利的。

虽然夜袭在五百英尺意外便被敌人给发现了,但己方步兵已经冲到了足够近的距离,只要稍加努力便会获得战果。

新调来的十万步兵并未见过白天的惨状,所以并未有心理阴影,在进攻奥军的阵地时表现得全然不惧。

贾马尔的部队尽管需要连续作战,显得很是疲惫,但也是在强打精神,只要再胜一次,对方就会丧失进攻能力。

一半白天没有参战的骑兵此时已经换下了同伴,开始与禁卫军士兵一道进行原地防御。

只不过面对潮水一般涌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的步兵,奥军的火力已经不像白天那般的强悍了。

一方面是由于夜幕的关系,打击远距离的目标的精度大幅度降低,为了节省弹药,只能将目标放近了打。

另一方面则是五十挺机枪已经打废了十六挺,余下的机枪哪怕枪管还能喷火,距离报废也为期不远了。

等冲到六七十英尺的距离时,神军士兵纷纷开始准备投弹,而奥军也早已将雪藏已久的杀招放出。

一个个油桶被火箭射爆,火球接二连三地腾空而起,在时亮时暗的战场上瞬间绽放出偌大啊的死亡之花。

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神军士兵完全没有任何方便,很多人在刹那间便被膨胀的火球吞噬掉了。

不少浑身是火的家伙站在原地一边嚎叫,一边挥舞着手臂。

但很快声音就戛然而止,人也栽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稍微好一些的倒霉蛋则根本无暇立刻报复,都在地上来回翻滚着,企图将身上的火给扑灭。

更多的人则被爆炸迸发出来的铁珠所击中,不管不顾地或躺或坐在地上大呼小叫,就跟屠宰厂里发出的动静差不多。

一个油桶差不多能杀伤十个人左右,约两千个油桶相继被引爆之后,等于冲在最前面的神军士兵在短时间内便都损失殆尽了。

特别是无法瞬间燃烧的石油在风里的作用下,在一些地方形成了近乎十英尺高的火墙。

骇人的热浪扑面而来,让后续的神军士兵完全无法继续发动进攻,本能地连连向后退却。

而奥军则趁机边开火边投弹,利用爆炸所产生的光亮,收割掉了不少敌军士兵的生命。

怎么会这样?

在后方督战的利奥波德见状已经无语了……

前手夜间突袭算是成功了一半,后手乱中取胜则是完全没有获得成功。

损失了上万兵力,却没能攻进敌人的阵营里。

对利奥波德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一旦夜袭无法成功,那就意味着天亮之后还得继续围攻这股敌人。

所以不论如何,只要不天亮,那就必须接着打下去!

已经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攻到了对方的防线面前,那就完全没理由后撤。

但是实际情况没有利奥波德想象的那么容易,一线的神军士兵已经被刚才的爆炸给弄怕了。

他们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敌人可能再来这么一次,届时要死的肯定就是自己了。

尤其是看到地上被烧焦以及附近哀嚎不止的同伴,让大家都是心有余悸。

即使军官们频频发号司令,命令士兵继续进攻,大家的抵触情绪也丝毫不减。

在这种情况下,推进速度变得无比缓慢,几乎等同于一边走一边跟奥军对射。

很显然,奥军是非常喜欢这种不需要白刃战的交战模式的。

别说一晚上,就算是连打十天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还有一个能够抑制神军推进的原因,那就是奥军还有二十余挺可用的机枪。

参加夜袭的神圣罗马帝国士兵完全就没见识过这种武器的厉害之处,被成片地打翻在地。

军官自然也没见过,可实施已经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在近战时比火炮可怕得多的武器。

贾马尔也很懂得保护技术兵种,只要机枪组打光了子弹,或者打废了机枪,便无须参加后续的战斗。

一旦己部最后得以全身而退,那么这些机枪组成员所获得的战斗经验无疑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比那些不靠谱的新兵要厉害得多。

坦克所携带的左轮步枪和短铳已经被步兵给瓜分干净了,禁卫军优先,还有剩余的话便会分给将领的卫兵来使用。

即便是卫兵也要投入战斗,除了苦力之外,凡是入伍当兵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做好随时参加战斗的准备。

油桶已经用的差不多了,至于天亮之后如何,贾马尔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原本以为看个热闹就得了,现在己部被敌人给盯上了。

瞧着情况来看,对方是不吃掉己部誓不罢休的样子。

如果今后几天都要面对如此激烈的围攻的话,贾马尔就打算向南突围了,至少不能在原地被对方歼灭掉。

神军在相继品尝过炮弹、子弹、手榴弹、油桶之后,因为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导致攻势骤降。

在重新组织进攻之后,也没有多少起色,最终被奥军炮火劈头盖脸一顿胖揍之后,不得不选择全线后撤。

利奥波德对此也无可奈何,他本以为那种可以连发的武器应该在白天的战斗之后不会继续开火了,没想到自己又吃了第二次亏。

正面进攻的三万步兵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都倒在了这种武器的面前,等于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判断失误了。

联军在白天损失了三万一千多波军骑兵,步兵之前损失了两万九千余人。

夜袭归来整队之后,发现只有约六万五千人回来,也就是说战损加失踪的人数高达近三万五千人。

这就意味着经过一天一夜的进攻,己方损失了大概九万五千人,非常接近十万大关了。

其中也许只有不到两万人直接阵亡,其余都是负伤或失踪,但短时间内都无法重新投入战斗,等于直接战斗损失。

三十万人围攻五六万敌军,居然打成这等模样,让利奥波德与索别斯基均大失所望。谷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毫无疑问,对方也应该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员。

那么己方到底是继续围攻,还是围而不攻呢?

索别斯基表示他的部队还可以参加战斗,但不能继续实施突击敌军阵地的战术。

追击或伏击敌人是可以的,由于敌人手里的那些新式武器,骑兵投入阵地战就算了。

一战损失三万多骑兵,已经让索别斯基心痛不已了,这可都是他手里的精锐。

骑兵不像步兵,可以用农夫来充数,不训练的话,所谓的骑兵其实就是一群马夫而已。

让他们喂马或者骑马都可以,距离实际作战,甚至打胜仗就差远了……

天亮之后,贾马尔就下令部队向南移动半英里,目的就是避开战场的尸体。

尸体在高温情况下会引发瘟疫,尤其是那些挥之不去的苍蝇,真是又恶心又可怕。

同时释放了一批战俘,让对方派人过来搬运尸体,便于就近掩埋,奥军不会对其发动攻击。

除了一些新鲜的马肉以及摸尸得来的战利品之外,奥军对战场上的其他东西就没什么兴致了。

燧发枪与配套的弹药倒是缴获了不少,不过也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在尝到了定装弹药的甜头之后,贾马尔与一群手下对装填龟速的燧发枪也就像在看鸡肋一般了。

如果是役所部装备都是左轮步枪,或者机枪能有二百挺的话,贾马尔相信战果可能会增加一倍。

势必会杀得对方尸横遍野,不过那样的话,恐怕到了晚上就不敢过来送死了……

现在他决定见好就收,再待下去的话,那就凶多吉少了。

哪怕一天往南挪动半英里,一个月也能挪出十五英里。

七月二十二日,贾马尔得到了一个另自己非常开心的好消息。

倒不是侯赛因率主力部队击败了对岸的敌人,而是萨利赫率部奉命前来。

萨利赫所部有一万骑兵、五千步兵、两百辆蒸汽坦克,以及用五万人吃一个月的军粮。

蒸汽坦克里有一半是装有机枪的新坦克,这让旗开得胜的贾马尔大为欣喜。

易卜拉欣一世在收到了侯赛因的来信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决定大举增兵布达佩斯。

己方可以主动放弃克拉科夫,但绝对不能再放弃或者任由敌人攻陷布达佩斯,那势必会导致巴尔干地区遭受威胁。

奥斯曼帝国的骑兵素来骁勇善战,步兵以禁卫军闻名于世。

在从明帝国手里获得大量坦克与重炮之后,也就无需害怕与敌人对阵了。

萨利赫所部的到来,刚好将此前贾马尔的兵力损失给完全弥补上了。

当然,索别斯基不会让这两部敌军轻易汇合。

还是出动了五万波军骑兵对萨利赫所部进行了长时间的袭扰,不过因为坦克的存在,收效甚微,反而损失了近四千骑兵。

索别斯基麾下就剩下大约六万骑兵了,他已经不打算与奥军硬碰硬了。

本来还想在小股敌军身上找补回来之前的损失,没想到第三路奥军居然也装备了坦克。

这下好了,等于连折两阵,损失了四万骑兵,而战果寥寥无几,算是亏大了……

利奥波德还想绕过贾马尔所部,南下先包围北上增援的萨利赫的部队。

但是考虑到对岸的侯赛因所部可能在闻讯之后向绍姆贝格的部队发动进攻,只能暂时作罢。

在布达佩斯战场上,侯赛因的部队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南边的两股敌军加起来的战斗力也不如前者。

利奥波德手里还有超过十三万步兵,但机动性就比索别斯基的骑兵部队差太多了。

一旦脱离主战场,南下数十英里作战。

哪怕消灭了奥军的增援部队,如果此时绍姆贝格向利奥波德求救,届时自己该怎么办?

绍姆贝格手里倒是有三十五万部队,但侯赛因的兵力不少于二十万。

按照之前二比一的兵力对比来计算,反而是绍姆贝格所部处于劣势。

战壕与多瑙河上的战舰倒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迟滞敌军的进攻,但利奥波德不知道绍姆贝格的部队能坚持多长时间。

三天还是五天?

抑或是七天?

甚至十天?

在一切顺利的情况,十三万步兵南下歼敌,然后再回来,至少也要三天时间。

这就意味着绍姆贝格的部队必须坚持三天以上的时间,最好是五天,这样留给己部的机动时间会比较充裕。

关键在于,假设绍姆贝格的部队与侯赛因所部打得两败俱伤,等己部反攻回来,还能否达成战术目标呢?

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围攻布达佩斯不是目的,目的是吸引侯赛因率部回救,最好可以将其重创,乃至消灭在布达佩斯外围。

在侯赛因所部遭到重创的情况下,凭借五万波军骑兵以及十万步兵,应该可以收复对岸的佩斯城堡。

至于位于西岸,易守难攻的布达城堡,就要再做一番计较了……

进攻布达城堡,不是兵力占优就能直接攻下的,必须装备足够多的重炮。

现在西岸部队的一半左右的重炮都已经在对射时损失掉了,余下的部分已经不足以摧毁布达城堡的城墙了。

可以说在围攻贾马尔所部之后,布达城堡战役的发展已经背离了利奥波德的初衷,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下去了……

对方的蒸汽坦克的确难以渡河,但大量逗留在多瑙河西岸的结果,就是让联军难以下咽。

哪怕原地不动,就地防御,都是一个极大的麻烦。

这些外壳是铁板并配有火炮的东西,就跟巨型蟾蜍一样。

不碰还好,碰了就可能中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