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179章:新主力舰

明末黑太子 第1179章:新主力舰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由于陆军的军服是绿色的,空军的军服是蓝色的,海军的军服只能是白色的。

跟帽子一样都是橙色的话,那就有点像童装或者小丑的扮相了。

选用橙色的帽子,连披肩都是同色的。

就是防止一旦水兵落水,便于在第一时间进行搜救。

白色军服起初还颇受众人的抵触,因为一般只有戴孝出殡的丧服才是这个颜色。

某新皇是不会在这方面惯着手下的,让那些不乐意的二选一。

要么穿上新式军服,要么永远二丝不挂!

难道剪了长指甲,剔了新发型,就不是大明王师了?

穿上大红色的衣服就一定能大败敌军舰队?

仙界军服便是如此,不愿意穿的可以去打渔,某新皇从来不管渔夫们穿啥。

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而且白色军服映衬蔚蓝的海面,煞是好看。

但这只是用来接受检阅的服装,寻常作战或训练还是要换上更不容易看出来脏的蓝色迷彩服。

帽子颜色倒还是便于搜救的橙色,像今天这般英姿勃发地站在船舷及上层建筑的情况,一年都碰不上两次。

看到如此赏心悦目的画面,某新皇总算是觉得上亿两的购舰费用没白花。

某新皇从来就不看各国舰队的总吨位,那完全没意义。

里面掺杂了大量的木头战舰,跟铁甲舰根本没有可比性。

或许现在英国和西班牙还能凭借木制战舰巨大的数量优势,对奥斯曼这种海军规模较小的对手占据一定的优势。

但再过二三十年,连奥斯曼帝国都拥有三四十艘铁甲舰了,英西这样没有铁甲舰的也就只能变成三流甚至四流国家了。

大明海军加上郑氏舰队拥有铁甲舰过百艘,也是当下全球唯一一支铁甲舰数量过百的海军。

在绝对的质量面前,英西那上千艘木头船就不值一提了。

显而易见,某新皇用一百艘铁甲舰就能干掉十倍于此的敌军木头船。

铁甲舰虽然造价高昂,但航速快、抗打击能力强,还特别适合发射反舰导弹,尤其是不易被点燃。

若是将这些优点汇集起来,就是完曝木制战舰的天敌克星了。

易燃就是木制战舰的命门,这是无法解决的致命缺陷。

铁甲舰对付木制战舰都不用让舰炮开火,凑近发射反舰导弹,对面就只能变成一堆燃烧的篝火!

想跟大明在海上掰手腕,你就说自己有多少铁甲舰,吨位如何就行了,别算木头船,算了也白扯!

打海战也不是不能使用炮灰战术,但前提是炮灰的武器能杀伤铁甲舰,否则再多的炮灰都只能过来送人头。

再对方造不出鱼雷的情况下,某新皇的铁甲舰队就是无敌般的存在。

在法国、荷兰、奥斯曼、威尼斯这拥有铁甲舰数量排二、三、四五位的四方,均为大明盟友的情况下。

某新皇估计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三十年内,也就是进入十八世纪之前,应该没有哪个缺心眼的玩意胆敢挑衅大明的海上霸权了!

第八批次(1676-1682)的造舰计划也已经拟定完毕,与此前不同的是,该计划将不再建造下一代试验舰。

由于某新皇刷新了脑浆,暂时还要审慎制定全新的铁甲舰发展路线。

原本是要见到俾斯麦的PLUS版,但现在就要重新规划一下了。

从定远开始,就跟原版跑偏了,大明的定远就是吉野的PLUS版。

俾斯麦是吉野的PlusMax,再往大拉也是那么回事。

总的来说,定远和俾斯麦都是小号的留里克(原版排水量11960吨)!

留里克是巡洋舰,只能用来破交或者欺负比它吨位更小的玩意,根本打不了决战。

某新皇不可能砸一千万两银子,造出来一个排水量高上万吨,却是个窝囊废的东西。

俾斯麦的下一代必须具有一锤定音的实力,只要出动就能把对方的主力舰给活活啪啪死!

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大明海军的铁甲舰吨位高居世界第一,对方看到肯定不会傻到原地不动,让你打。

要是猎物逃跑,己方就要具备更一定的航速,至少不会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

造航速低的战列舰就力有不殆了,那就只能走战巡的路子。

某新皇心里理想的战巡就是能打又能跑的“金刚”级。

但是现阶段,建造排水量三万吨,拥有四座双联装十四英寸主炮的铁甲舰,那就是在痴人说梦。

努努力造个“富士”还是有可能的,但某新皇对只有四门主炮的玩意完全没兴趣。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前无畏舰基本都是这玩意。

有四座双联装主炮的无畏舰得在侧舷安装两座炮塔,从在单向开火时浪费一座炮塔的火力。

要么就只能建造将主炮全都布置在舰体中轴线的超无畏舰,但眼下大量的技术水准还远远达不到建造背负式炮塔的地步。

某新皇看拥有一二级主炮的前无畏舰和两舷还有主炮的无畏舰都很难受,想建造超无畏舰,无奈技术门槛实在太高。

要是在舰首和舰尾都安装两座双联装炮塔,还不是背负式的话,那就只能走一个路子了。

譬如某时期重型巡洋舰舰首的三座炮塔模式,虽然不是背负式,但也照样可以开火。

条件就是侧向射击,只要舰首与目标呈一定的夹角,位于后方的炮塔就能开火了。

舰体选用“布吕歇尔”号装甲巡洋舰的壳子,原版标准排水量一万五千吨。

没用英系战列舰或者战列巡洋舰舰体的原因在于,前者舰体过胖,后者吨位过大。

一百六十一米长、二十四米半宽的“布吕歇尔”,舰体长宽比很符合某新皇的审美标准。

根本原因是本来蒸汽机方面就落后于原版,舰体再肥一些,那航速就很感人了……

有了反舰导弹之后,大明铁甲舰发展路线都是大船扛小炮,这次也不例外。

原版的十二门二百一十毫米重炮是肯定没有的,炮塔和炮弹节省下来的吨位都可以用来装煤!

在航速很低的情况下,只有加大航程,才能找补回来。

使用优势动力煤的话,保守估计以十节航速,预计该舰航程可达一万海里以上。

这就足以抵达世界任何一处海岸了,在当地不加燃料再跑回来也差不多够用了。

主炮用的是十二寸大号拿皇炮的PlusMax版舰炮,口径一百七十一毫米。

虽然是后膛炮,但也是采用弹药分装模式。

炮弹重约二十六公斤,药包重约二十四公斤。

加起来正好一百斤,有效射程超过七公里,最大射程可达十公里。

当然,这也是巧合,舰炮研发主要看工程师们的运气……

口径之所以是一百七十一毫米,就是因为当初一起研发的其他口径主炮都失败了!

只有这个口径的新炮算是成功了,而且还实现了稳定量产,故而只能用这个!

在无法大幅度提高精度的情况下,某新皇也不要求主炮打得太远。

远距离开炮还无法命中,那便是口头恫吓,也就是放狠话了……

一万五千吨的战舰搭载不到二百毫米的主炮,貌似有些奇葩。

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舰炮是现成的,试验舰最早也得在十年后下水。

届时科学院应该能造出口径达到二百毫米以上的主炮了,到时候现往上安装就行了。

新下水的四级铁甲舰便安装了这种新式大口径后膛炮,在射速和威力方面都超过了原先的设计。

根据与薄珏和孙云球的商量,第八批次的造舰计划将在天津建造所有大型战舰。

天津造船厂负责建造八艘俾斯麦、八艘定远、两艘定远补给舰、两艘定远医疗舰。

登州造船厂只负责建造两种铁甲舰,即十艘吉野与十艘来远。

南都造船厂的实力最弱,就负责八艘致远的建造。

有人买就出口,没人买就自用。

福建造船厂归郑芝龙所有,这次悉数开工吉野,准备建造八艘,用来远洋作战。

按照老规矩,郑芝龙仍然采购了俾斯麦与定远各四艘。

既然以后搬到了南非,而且自己还能多活十几、二十年,郑芝龙也得为以后考虑了。

即使未来可能与法荷发生海战,自家的舰队怎么也要支撑到皇帝的支援舰队抵达南非水域才行。

在法荷都大量装备一级铁甲舰,而且学会了建造该级铁甲舰之后,郑芝龙就看不上该级舰了。

仗着即将开采的南非金矿,往后会以采购五级和四级铁甲舰为主,三级铁甲舰为辅,二级和一级铁甲舰就没必要浪费银子了。

郑芝龙麾下已经拥有多达五十艘一级铁甲舰,基本上也够用了。

集中军费采购巨舰自然是明智之举,也能震慑那些惦记南非的家伙。

陆战这方面,郑芝龙是无需担心的。

长子郑成功在欧洲战场屡战屡胜,已经磨练出了一支规模达到五万的精锐之师。

以此为基础,再扩编两倍,总兵力达到十五万,基本可以守住南非的地盘了。

鉴于这次郑芝龙所购买的战舰都很贵,定远单价达到六百万两,俾斯麦则高达九百万两。

各买四艘,总额便达到六千万两,某新皇就允许其分期付款了。

只要每年支付一千万两,六年之后便可以拿到现货了。

如此一来,对郑芝龙这边的财务压力也不大,天津造船厂也无需垫付成本费用。

不过为了讨好皇帝,郑芝龙还是提前预付了三千万两银子的货款。

还有一点,那就是郑芝龙也害怕以后会涨价。

现在一艘五级铁甲舰就达到九百万两银子了,六年之后还不得过千万?

细算起来,自己可是占了大便宜的。

须知在市面上,西夷用六千万两银子,只能买到两艘或三艘三级铁甲舰!

某新皇一直区别对待郑芝龙和其他海外客户,因为前者使用得当的话,的确可以收到奇效。

用南非的矿藏来将郑氏集团粘在当地,帮助其舰队不断提升战斗力,那就等于将南非变成自己麾下的一艘巨型航母了。

“他们的舰队看上去比我想像的还要强大得多!”

这是第一次来到明帝国,并且目睹了阅舰式全过程的特罗姆普的直观感觉。

随着欧战结束,架不住下属兼好友的反复劝说,特罗姆普终于开启了东方之旅。

但随着在明帝国的访问,特罗姆普总算是明白了当初普特曼斯与鲁伊特的意思。

这可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不善于海战的明帝国,与其做对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万幸荷兰放弃固守东印度群岛,还将这个地方连同南非都卖了一个好价钱。

“不过我们看到只是一部分而已,未来还会更强大!”

一同前来的鲁伊特的言语之中有羡慕和嫉妒,也有一丝的无奈。

“你想说什么?”

“他们的军事工业水平比我们和法国加起来都要高得多,而且还有多座巨型金矿作为军费支撑。根据以往的惯例,不出意外的话,五六年之后,还会有八艘,甚至十六艘这种巨型战舰下水。相信他们正在秘密建造排水量更大的铁甲舰,如果我们在五六年之后再次来到明帝国,就应该可以看到那些巨舰的下水盛况了!”

鲁伊特已经基本摸清明帝国的造船脉络,但想不出任何办法来遏制。

“……五六年之后,我们的造船厂能造出三级铁甲舰,那就算是万幸了!”

特罗姆普想到本国造船厂的实力,就有些郁闷。

造木制战舰倒是很容易,造铁甲舰就等于从头开始了。

“乐观地说,我们只要不与盟友开战,三级铁甲舰就足够用了,而且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的军费。哪怕现在明帝国的皇帝答应卖给我们一艘四级铁甲舰,议会能一次拿出五六千万,甚至更多银币么?”

由于荷兰人口太少,只能通过进出口贸易来赚钱,跟明帝国所采用的贸易加生产的模式完全无法相比。

如果算上挖矿的话,明帝国的税收就有三个渠道,哪怕算作两个渠道,也是荷兰无法比拟的。

鲁伊特已经明白了,没钱是原罪,人少也是原罪,国土没纵深还是原罪。

这么算起来,要不是有北美的一块地皮,荷兰本土还真会被法国给灭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