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4章:母子密谈

明末黑太子 第4章:母子密谈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好饱啊!”朱慈烺吃的还算满意,低头摸了摸自己鼓起的小肚子。

见到胃口很好,妙妇满是欣慰之色,异常关爱地用洁白的丝帕帮儿子擦拭嘴角。

烺哥儿已经知道饥饱了,自己循循善诱加以引导的话,想必不日便能恢复如常了。

朱慈烺喝了两口茶水,便佒求母后带他去看望自己的甩锅老爹,这算是最基本的孝道了。

装傻子并不耽误视察敌情,这位不省人事的皇帝目前是太子最大的敌人了。

不用太长时间,他要是能昏迷个十年八年的,大明就真的有救了……

作为太子,朱慈烺暂时还没有谋害自己亲爹的打算。

因为人在做,天在看,应该是连老天都看不下去这位皇帝的所作所为了。

遭了“天谴”之后,崇祯已然安祥宁谧地躺在自己的寝宫乾清宫里的龙床上,仿佛摇摇欲坠的大明与其再无瓜葛,撒手放弃了万里江山。

皇后已经下令紫禁城内严禁谈及此事,可谣言依然在快速传播,令后邸之主大为光火,责令各主要太监立刻到坤宁宫侯旨。

朱慈烺觉得这时候再勒令为时已晚,便进言:“母后,各派势力在宫中耳目众多,此事已过四个时辰,想必早已传到宫外,当务之急是做另外一件事!”

谣言已经无可遏制,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顺势而为,听到皇帝被五雷轰顶的好消息之后,勋贵和大臣们早已心思活泛起来。

“哦?烺哥儿以为如何?”妙妇亲妈闻言颇感差异,微皱秀眉,想要听听自己的宝贝儿子到底有何新奇看法。

若是陛下不能主政,只怕烺哥儿就要施太子监国之重任了,面对群臣的众口铄金,皇后深恐自己的长子凶多吉少。

此事非同小可,朱慈烺抬头环顾左右,低声请示妙妇亲妈:“母后先行摆退众人!”

周皇后虽不看好这个不久前才苏醒过来的宝贝儿子能语出惊人,可见到长子那般渴求的目光,又于心不忍,便依了烺哥儿所言,只让喜儿在远处侯着。

偌大的寝宫一角只剩下母子二人,借着多盏油灯释放出来的光线,朱慈烺才能看清漂亮母亲的那张俏脸,斟酌措辞之后方才开口:“母后,现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东虏在关外虎视眈眈,关内叛逆层出不穷。若是知道父皇仙游,他们定会卷土重来。当务之急就是掌控住各地军队,若想我母子二人能够转危为安,就绝对不能予以轻视,不然只能落得汉献帝之下场!”

只要有军队支持,那么自己这个太子就能坐得安稳,否则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傀儡了。

从古至今,皇权没了军权,便一无是处了。哪朝哪代,谁有兵权,谁才是真正的皇帝。

即便得到了准确消息,那些统兵的大将们都不会轻易改旗易帜,还要观望一阵子。

一旦自己刚刚有所动作,京师的皇帝忽然醒了,那自己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大家都不傻,暂时还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出来,可时间长了,那就不一定了。

这就是朱慈烺必须要抓住的机会,稍纵即逝。

听到如此富有深意的话语,妙妇顿时甚感惊讶地望着自己的儿子:“烺哥儿……”

这就说明烺哥儿不傻了,恢复正常了,皇后怎能不欣喜安慰,一张俏脸也霎时间和悦之色。

见到妙妇用一双美眸凝望着自己,只得好心提醒一下:“母后?母后?”

就算自己年纪不大便玉树临风,也不至于这么使劲看吧,该不会之前亲妈真把自己当傻子了吧?

妙妇亲妈听到烺哥儿的呼唤,这才回过神来,急忙致歉:“母后失态了,烺哥儿无怪!方才烺哥儿说要控制军队,可烺哥儿尚且年幼,母后又不谙军事,怎能如你父皇一般驾轻就熟?”

自己从不涉政,要说管理操心之事,也就是后邸这一方地界,如今要掌控百万虎贲之师又谈何容易?

朱慈烺宽慰起愁眉不展的漂亮亲妈,伸出自己的小嫩手,举起两根手指,做了个V字造型说:“此事不难,仅需两字即可!”

天下诸事,有这两字助阵,多半都能水到渠成。

周皇后听了大为新奇,对于儿子如此简单的见解,心里有些不信:“哦?烺哥儿说地是……”

“银子!”

“母后可知民间那句俗语?”

“何句俗语?”

“有钱能使鬼推磨!”

周皇后觉得此话颇有些道理,但此话意境又骤显市井之色,心有余悸的同时,便责怪起自己的儿子不修正途:“烺哥儿又是从哪里听来的如此粗俗之语?莫非优势哪个内侍坏了规矩不成?”

她是不相信那些担任东宫讲官的饱学之士会口出如此俗语的,应当是那些平日里不学无术的小太监在闲暇之余说给烺哥儿听的,着实可恶,其心可诛,若是让他们无法无天,教坏太子还能得了?定要予以严厉惩处。

见到漂亮亲妈自行走上岔路,朱慈烺只得找了个光面堂皇的借口:“母后,此乃仙界的至理名言。此番儿臣仙游,有幸见到了早已升入仙界的太祖皇爷爷。想必太祖皇爷爷此时正在训诫父皇,责令儿臣先行一步,返回人间,救万民于水火。”

要是让朱元璋知道大明江山在两百多年之后,已经变得如此破败不堪,东虏铁骑数次入塞,如入无人之境,连连攻城略地,估计他都要立刻下界,亲自统兵征战了。

听到如此机密之言,周皇后立刻双眸闪动,神情异常凝重,极其关切地询问:“你父皇真在仙界?”

不到一天时间,皇后无时无刻不在殚精竭虑,本是娇美出尘的面容已然憔悴许多,得到了夫君下落之后,即刻便振奋不已。

朱慈烺急忙起立,恭敬地躬身施礼:“母后在上,儿臣断不敢妄言!”

非常时期用非常之策,这时候编瞎话也算是尽孝心了,漂亮亲妈勿怪呦。

“这便好,这便好!”周皇后轻舒一口气之后,不禁喃喃自语。

比起惊雷下落之状与御医问诊的禀告,她更愿意相信这个说辞。

朱慈烺见到亲妈又神游天外,只得干咳两声,提出自己的建议:“母后,为今之计,就是要想方设法,多纳银子,方可转危为安!”

军饷、赈济,还有拨给藩王的俸禄,哪样不需要大把的银子?

没钱?那就离从紫禁城里混蛋为期不远了。

听到这里,周皇后无奈而又落寞地慨叹一声,轻声道:“烺哥儿说地在理,可是你父皇想尽办法,都未能如愿,只得加增三饷……”

给贫苦百姓加赋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所不愿意看到的,但若是不如此行事,户部就拿不出银子来发军饷,大明江山便岌岌可危。

作为妻子,她非常理解夫君的难处,只是满朝文武对此都无解决之道,增加三饷也就顺理成章了。

朱慈烺从漂亮亲妈的神色上就能看出这位后邸之主对开源节流没什么办法,所以这事只能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低声说:“母后勿忧,儿臣自有办法,届时母后只要如此这般,便可事半功倍,只是望请母后勿要心慈手软!”

到时候老子来当机立断,您老人家在一旁看着便可。

夫君昏迷不醒已经让周皇后焦头烂额,对于如何增加进项,妙妇实拿不出有效的办法,既然儿子早已了然于胸,她忙不迭地应允:“烺哥儿若有办法,自然甚好,母后依你便是!可烺哥儿须知朝廷开销巨大……”

周皇后倒是要看看自己的烺哥儿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弄来大笔的银子,这可不是几千两就能解决的事情,一定要让儿子明白这点。

“母后放心,儿臣明白!”朱慈烺礼貌地点点头,侧身对远处侯着的妹子扬声说:“劳烦喜儿姐姐,招提督太监方正化觐见!”

不一会儿,一位头戴黑色三山帽,身着大红莽衣,脚踩皂靴的男子从门外进来,碎步抵近,距离母子二人大约四五米处便抖擞袖袍,跪倒在地,磕头施礼:“奴婢方正化,给皇后殿下、太子殿下请安,祝皇后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祝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莽衣本来只有显贵者才能穿着,连朝廷的一品大员也难有次殊荣,但内侍娇姿甚久,传嗜相沿,到了明末已经无法禁止了。

等到方正化施礼完毕,周皇后才用略带威严的口吻让其平身:“嗯,起来吧!”

论宠幸程度,这个奴婢远不如杜勋、高起潜、王心之等人,她暂时还不清楚烺哥儿唤其所谓何事。

陡然得到皇后的召见,方正化心里颇为忐忑,决然不敢询问原因所在,只得低垂着脑袋悉听尊便。

朱慈烺和颜悦色地问:“方公公可有佩刀?”

方正化不明所以,只得如实回答:“奴婢回禀太子殿下,佩刀已放在宫外,奴婢万不敢带入宫内!”

朱慈烺背着手,翘首以待地说:“既然如此,那就拿进来让本宫开开眼吧!来人,将方公公的佩刀取来!”

周皇后已命人增加乾清宫、坤宁宫、慈庆宫这三处的内侍护卫人数,此时母子二人身边站着不少带刀内侍,也不怕这厮当场行凶。

传令之后,小太监从外面急忙入内,走到主子近前,躬身将佩刀举过头顶。

当朝太子还是个孩子,拿过佩刀,觉得无比沉甸,并未拔刀,只是握在手里问:“此刀可快?”

方正化不敢迟疑,立刻施礼禀报:“回禀太子殿下,此刀甚快!”

朱慈烺兴致勃勃地继续追问:“哦?何以见得?”

方正化平日里也没少用这把刀砍杀各类标靶,所以心里非常有数:“回禀太子殿下,奴婢早前试过,此刀削铁如泥!”

但是东厂的快刀可不是用来削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