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049章:休想甩锅

明末黑太子 第1049章:休想甩锅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在所有对内事务里,移珉、耕种、收税是三件头等要事。

某新皇之前便采取了分片包干的方式,每个府县都有一定的商税指标。

根据当地历年的商税上缴金额,定得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以本年的完成额度来测评地方官员的任职能力,达到六成就算合格,七成半为良好,九成为优秀,十成及以上可以获得升迁资格。

一年不达标会被提醒,两年不达标会被警告,三年都不达标的话,吏部会责成人员下去调查情况。

如若非地方官员之责,则可免被处罚。否则会被降职处理,勾结商贾偷逃税款,那就会被下狱问斩了。

对于前两项,耕种与移珉其实是挂钩的,人多了,人均的土地自然就少了。

之前一堆藩王占据了大量良田,某新皇已经将其一个不剩地全部迁走了。

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等内陆省份的灾珉,全部可以外迁。

尽管可能涉及到两三千万人之多,但随着朝廷与郑氏舰船数量的直线攀升,现在已经可以达到每年向海外属地移珉两百万以上的规模了。

预计二十年之内,便可完成向北地与南洋三千至五千万的移珉任务,届时恐怕实际移珉数量会超出预期。

对于这些移珉,某新皇一点都不心疼,更不留恋,因为这些人留在本土也很难过上好日子。

畿辅地区完全是因为自己猛砸钱的结果,只有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譬如陕北或者登莱地区,才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其他内陆省份的大部分百姓,基本还是以种田为主,商业与工业发展水准还停留在十年之前。

百姓要种地,首先得有地,其次自家的田地在数量或质量上要占据一样,否则还是无法养家糊口。

要么面积大,要么产量高,两样皆不占,碰上旱灾或水灾,那就又得指望当地官府开仓赈济了。

某新皇暂时也无法让北廷八隅的大部分地方的土地都变成良田,只能从面积上下手,用较为高产的作物,土豆或地瓜来保证亩产。

藩王连同郡王全部迁走之后,便能腾出相当大面积的土地。

根据户部从藩王、君王、蛀虫、奸商那里得到地契所进行的统计,总面积已经达到上亿亩之巨。

某新皇便用这些土地来安置大概一千万灾珉,但大头最终还是要转移到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海外。

本土的安置上限是每人二十亩,下限是五亩,这个标准在海外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藩王们开始还以数十亩为基数,后来发现给百姓发的荒地越多,自己收上来的粮食就越多。

干脆便提高到百亩标准,在北地的诸多藩国里,只要百姓不与邻里发生土地划界的冲突,你自己爱种多少都行。

吕宋岛就是目前最佳的灾珉安置地点,某新皇认为向该岛移珉五百万是完全可行的。

整个群岛能容纳六七百万人,余下的就可以去婆罗洲,及南太平洋诸多岛屿上的藩国定居了。

等拍死辫子之后,再向北地大规模移珉两千万,彻底包围檬古,那就只能让牧珉们以后能歌善舞了……

将两千万百姓填进广袤的西伯利亚,哪怕每人都得到百亩土地或林地,也不算多大难度的事情。

某新皇还能借助已经建成的金矿铁路,横穿整个檬古,与位于北地的五个藩国连接起来。

将那边的木材、兽皮、矿石南运,再将本土的诸多土特产北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利互惠。

在这之后,就是有计划的向澳洲大陆开始移珉了,往后发展澳洲才是根本,能让大明不愁铁矿石,还同时坐拥两洋优势。

赵王朱常臾与郑王朱翊钟瓜分了新西兰的南岛与北岛,两只藩王抵达之后,每年都会拍照并写信。

说明当地情况的同时,在字里行间也希望得到本土的长期支持,毕竟远离本土,藩国的物资及其匮乏。

新西兰的气候与澳州南部差不多,只要新西兰能适合大明百姓安家落户,那大规模移珉澳洲的计划也就是非常可行的了。

某新皇已经拍了上万人过去抢地盘了,在北澳、西澳、东澳、南澳这四面都驻扎了上千人马。

几年之前,便正式宣布澳州乃是大明的一个省,归北廷直属治理,任何人等不得觊觎及侵占。

北澳可以控制东印度群岛,西澳有巨型铁矿石群,东澳气候最佳,南澳适合耕地及放牧。

占住这里,就等于某新皇新开了一片矿,只要将其彻底消化,大明在千年之内都将利于不败之地。

南有马鞍山铁矿,北有鞍山与本溪铁矿,马鞍山已经到了甩锅爹手里。

等后者被某新皇得到以后,加上泡菜国北部的铁矿,那暂时就不愁铁矿石的来源了。

有了充足的铁矿石,在冶炼之后便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了。

现在北都新城里的所有房屋,打地基时都或多或少地掺入了钢筋混凝土。

这就是为了坚固起见,避免地震时房屋倒塌所带来的连带伤害。

根据某新皇的估计,至少可以抵抗六七级地震。

没听说北都发生过八级地震,想来房屋具有这种抗震能力,应该是够用了。

往后在全国范围内,都要如此这般,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房屋必须遵从这个建造标准。

由于甩锅爹经历了王恭厂大爆炸,在目睹了当时的惨状,且心有余悸之后,已经下令南都开始同步推广了。

另外消耗钢铁的大户就是铁路与造船了,由于不缺钢铁,某新皇下令修建的金矿铁路都是双向车道的。

由于在抵达目的地之前,都是单向行驶,无需担心对向开来列车,这样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撞车事故的发生。

所有铁路桥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桥墩,搭配铁架结构的桥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抵挡洪水的侵袭。

火车与铁甲舰就更不用说了,整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由钢铁材料组成的。

大规模采购原材料之后,还能直接降低这两种高科技产品的造价。

另外一个耗铁行业就是生活用品了,譬如铁盆、铁碗、铁桶、铁锅等。

之前东宫卫队的部分士兵便得到了一款小铁锅,在野外可以当炖煮食物的小火锅使用。

在列装取得广泛好评之后,某新皇便下令用蒸汽锻压机开始大规模生产。

军用小铁锅由于原材料掺入了稀有金属,故而都是不锈钢的。

退一步说,就算是上锈,也全当补铁了……

商贾见到此款小铁锅甚好,便也采购了不少,作为行商跑码头之用。

如今在北都的一些酒楼饭馆里,这种小锅也作为单人火锅使用。

分餐制在大明仍旧是主流,即使吃火锅,很多人也不愿意用大锅供享。

一人一锅,在算账时也很方便,那种多吃多占的人此时是占不到多少便宜的。

在大家大户,或者乡下或关外等地,还是流行能喂饱全家人的大锅。

某新皇也早已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只要关外的诸多部落不主动找茬,那就可以满足他们换购铁制炊具的要求。

在关隘上的集市里,随处可见售卖铁制炊具的商贾,锅、盆、碗、铲、勺等用具应有尽有,而且价格远低于互市之前。

对于牧珉也不限量,但不会赊账,一切都是钱货两清,没钱便可拿带来的牛羊来充抵货款。

集市上都有兑换银子的地方,如果牧珉觉得定价低,可以选择与商贾直接进行易货交易。

某新皇在十年之前,便开始大量向草原输送盐、糖、茶、铁、布这几样主要商品。

有人担心此举会壮大漠南檬古的实力,导致大明在两个方向上都要进行防御。

但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没了林丹汗,要不是漠南檬古投靠了皇太鸡,其实就是一团散沙。

大明给诸多部落一堆好处,皇太鸡只能让他们损兵折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檬古人又不傻。

见到在双方数番血战之后,大明逐渐恢复了往昔的国威,对比之后,就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某新皇按照部落对大明的贡献程度,将其分为三类,垫底的只能温饱,但各种生活用品都不会缺少。

中间的就比在大清那边好很多了,不用每年都入关劫掠,才能满足部落所需。

顶级的就像腾机思兄弟所控制的苏尼特部落这样,全部落可以躺着赚钱,完全不愁吃喝。

总数比例就是六比三比一,只要拉住利益最大的四成部落,余下六成闹腾起来也无伤大雅。

在拥有了坦克、迫击炮、手榴弹、燧发枪之后,大明王师现在已经完全不惧檬古诸部的轻装骑兵了。

除非皇太鸡再次派大量重骑兵南下叩关,否则漠南檬古就只能选择北迁,或者留在原聚居地继续放牧,并与大明商贾进行易货。

又想易货,又想叩关打劫也不是不行,反正檬古骑兵被俘获之后,该部落的首领想否认都不可能了。

而且无需大明出兵,某新皇就可以采用借刀杀人的方式。

利用其它亲大明的部落,合伙将对方的地盘与人口给瓜分掉!

某新皇早已宣布,大明对关外草原的兴趣只在于矿山,仅此而已。

不会霸占所有部落的牧场与人口,牲畜也会采用易货的方式公平买卖。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不识抬举,算计大明,那就休怪某新皇翻脸无情了……

过得好的部落基本都位于漠南,反之漠北的部落与大明素来关系冷淡,之前也看不上大清!

等某新皇解决了辫子军,漠北的部落也就没几天蹦达的时间了。

檬古诸部的下场是可以预见的,要么成为大明王师的开路先锋,要么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只是酋长们都不是傻子,见到以苏尼特为首的部落过上了好日子,其他部落自然都会紧随其后。

对于草原上的部落酋长们,某新皇并不会以出动兵马去威胁,而是邀请其参观北都。

在看过大明的工业基础及阅兵式之后,酋长们便会心里有数了。

对比起来,皇太鸡那边可以算是一穷二白了……

很明显,跟着大清混饭吃,是绝对没前途的!

作为返程时的馈赠礼物,某新皇自然就送了对方一堆铁制用品!

就这个造价低廉,所以可以量大管饱!

让酋长们带回去要买人心,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一个部落多说十几万人,少的就几万人而已。

一家一口锅,大明爸爸绝对可以满足这个诉求!

铁锅都是用蒸汽锻压机成型的,除了半成品铁锭占据成本大头之外,其实工艺成本低到让酋长们难以置信的地步。

对草原部落卖铁锅,某新皇完全可以不赚钱,目的就是使劲搅和。

最好把所有漠南檬古部落都变成墙头草,让皇太鸡心神不宁,目的就达到了。

除此之外,大明还能通过易货方式得到大量的战马与驮马。

哪怕都当驮马用,也能减少漠南檬古向皇太鸡提供马匹的数量。

当照片与电影这两种东西先后流入草原,漠南檬古基本就要跟大清决裂了。

再也没有任何一个部落的酋长敢怀疑某新皇所掌握的仙法来了,否则定会被摄魂之术给弄进照片里,并且被永久封印……

连草原上的顶级巫师,在看过照片与电影之后,都认为自己只能甘拜下风,往后必须下着尾巴去骗吃骗喝了。

之前某新皇婉拒了一些部落打算随王师北伐皇太鸡的请求,因为这些部落仍旧让某新皇有些不放心。

但在“准最后一次北伐”里,倒是可以让其北上搅和一顿皇太鸡的后方。

王师在南边稳扎稳打,漠南部落在嫩江一带兴风作浪,正好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他们嫌远不去也不要紧,没了这些草原骑兵,某新皇照样可以收拾掉皇太鸡的辫子军。

这些放牧的最多算是辅助,属于可有可无的NPC。

某新皇只要率领上百万的大明联合部队打赢了,那就可以一战而定了。

皇太鸡想翻盘,先得看看自己手里的锅够不够用,否则休想甩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