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80章:致远重现

明末黑太子 第980章:致远重现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没了给祖大寿送餐的压力之后,某太子的生活就轻松多了,但已经成为大明镇海侯的郑芝龙不能闲着。

还滞留在京城的十四只藩王,连同一堆郡王,还得动用郑氏集团的船队送到封地去,婆罗洲有十只,苏拉威西岛有四只。

每只藩王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不想吐露出来,又想得到其他宗室的想法。

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看到报纸上与私信里,移藩北地的诸多藩王,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心生羡慕,也想自己尽快启程,到封地上大展拳脚。

毕竟自己掌握生杀大权的感觉实在是超凡脱俗,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比窝在先前的封地,甚至在京城这边要强太多了。

听说北地都是极寒之地,但从私信里发现藩王们都是吃穿不愁,只要天气晴朗,身体上佳,便可以带着人马天天打猎捕鱼,何其快哉啊!

哪怕是生活在最北端的崇王,在自己的封地里也能种地,据其所述,当地的气温其实比辽东冷不到哪去。

脚下都是火山灰覆盖的沃土,连人工肥都不用施,一年每亩收获一石土豆毫无问题。

加上捕捞海鲜的那部分,每个百姓都能吃饱穿暖,甚至油光满面。

崇王朱由樻通过贩卖硫磺,现在又办起了硫磺皂工厂,活得是有滋有味。

连在堪察加半岛生活的崇王都是如此这般,其他藩王的日子就更不用多说了。

有藩王甚至怀疑这是小太子的把戏,说不定那些藩王都死在半道了……

但这也就是在脑子里想想而已,可是不敢轻易说出口。

楚王朱华奎早已被贬为庶珉,那真是爽歪歪了!

硫磺不能有假,毛皮更不能有假,没有北地的诸多藩国子珉开采狩猎,光凭郑氏船队的水手去上岸置办,都得被累个半死。

另外一种想法,就是放弃移藩,留在京城。

不去海外就藩倒是容易,只要太子点头应允即可。

但是也要放弃相应的权力,在京城老老实实做王爷。

家仆凡事,就得被送到顺天府衙受审,宗室亲属也是如此。

这就跟移藩海外的情况截然相反了,啥特殊待遇都被一并取消了。

至于好处,那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任何仿自仙界的新鲜事物,都可以尽快获得。

只要兜里有钱,买得起,市面上还有卖的,譬如电话,那就毫无问题了。

在封地也能用电话,但只能限于家里这点人,而且封地远不如京城繁华热闹。

封地那边可是没有诸多总汇这种好去处,里面的娱乐表演乃是天下一绝。

那边无非是碧海、蓝天、沙滩、椰子树,加上一群群无比丑陋的土著!

太子也不是不近人情,允许藩王每年一次,回本土看看。

但一来一回恐怕就要半年时间,工夫都得被耽误在茫茫大海之上。

住在京城可享人间繁华,就藩封地能够无拘无束!

这确实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但去北地的藩王当时没这个顾虑。

大家想的都是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再也不想被小太子给算计了……

等轮到启程去南地就藩的这十四只藩王的时候,情况又发生了些许变化。

京城已经被太子治理的越来越好了,似乎真有了中兴的迹象。

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常住人口日益增多,各种项目纷纷上马,娱乐与美食都层出不穷。

去就藩之后,面对一片荒芜之地,心里难免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到孤单寂寞。

抽签之后得到封地位置比较好的人,譬如荆王朱慈烟,其封地就在婆罗洲东北部。

距离吕宋群岛最近,前往琼州用不了一个月。

由于拥有地段上的优越感,这只藩王就很乐意就藩。

往后可以近水楼苔先得月,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做贸易赚钱。

而像蜀王朱至澍这样的,自己本不愿意来京城,是硬被厂卫给押来的。

看到算计自己的小太子就心里上火,眼不见心不烦,对就藩之事早已望眼欲穿了。

肃王朱识鋐原来住在兰州,对老家还恋恋不舍。

结果来到京城之后,听说柴时华反了,还联合了土默特骑兵蠢蠢欲动。

后来李逆也带着手下跑到西北去了,万幸自己挪窝了,不然非得被这俩反贼逮到给凌迟不可。

如此看来,这西北不是个好地方,起码不适合大明藩王居住,必须另择他地而栖。

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去南边看看,莫说就藩,就算是旅游也是好的嘛。

按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藩王不能四处游荡,朱识鋐可是早已憋坏了。

游山玩水,打渔摸虾,这种闲云野鹤的日子,就是他一直盼望的结果。

南边的封地真如太子所言,全年如夏,海边风景秀丽,那可是遂了自己的心愿。

镇海侯郑芝龙已经把马尼拉及附近的风光拍成了相片,给诸多藩王们浏览过了。

虽然相片是黑白的,只能端详出大概,不过看似的景色还是非常宜人的,算得上赏心悦目。

唯一的问题是,到了那边都得白手起家,从零开始,连木屋都得自己盖,比较棘手。

但想想北地那些不盖木屋就得被活活冻死的宗室,自己这封地起码不冷……

嫌热的话,住在距离岸边不远的地方就行了,天天都能被海风吹到。

搂着瘦马小妾,吃着美味的海鲜,再一起品鉴《关外秘史相册典藏版》,这日子貌似还真不错!

还有一个重要考虑,那就是抢地盘!

虽然在出发之前早就定下了各自的封地位置,但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有藩王不去就藩,光凭郡王出头,往后两个藩国有了土地方面的纷争,没有藩王就藩的藩国说话底气就不足了。

现在的理念是人可以不去,但地盘不能不抢!

自己可以不要封地,但宗室不能首先就明抢!

周王来信说,周国的诸多郡王为了抢地盘爆发了连年的战争。

尽管规模都比较小,最多也就是两三千人而已,但也让周王痛疼不已。

往大了说,打起来的两边还是一家人呢!

换成是藩国之间,那势必是水火不容了……

于是就藩婆罗洲的十只藩王在出发之前,都签下了君子协定。

那就是只要划定的地盘与实际无错,那就不得轻易抢夺其他藩国的土地。

从地图上看,婆罗洲足有湖广、浙江、南直、江西、福建加起来这么大。

在此基础上,某人还要抢夺其他宗室的地盘,是不是有些贪得无厌了?

纵使婆罗洲是十只藩王的封地,也足以容纳十国子珉了。

某太子估计在初期应该不会上演战国时代,因为船队的搭载数量并不高。

一次弄过去十万人都顶天了,五万人比较正常,平均下来一只藩王也就有三四千手下。

由于并非是密集登陆,一年半载都看不到对方的人马,更别说直接开战了。

当面之敌是可能前来报复的西班牙人以及当地的土著,各个藩国反而应该团结起来,供同御敌。

实际上没有本土,特别是朝廷的大力支援,这些南地的藩国根本就难以为继,很容易被反攻倒算的西班牙舰队与登陆部队给灭掉。

某太子早已收到那个腓力二货国王的来信,信里言明他对明国的武器不感兴趣,更不相信飞艇能升空,这就是东方邪术!

腓力二货国王还表示,菲律宾是西班牙帝国的属地,对于如何管理自己土地上的子珉,无须他人指手画脚!

那个傻子还认为西班牙帝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拥有半个地球的土地,任何胆敢挑衅甚至威胁西班牙帝国的人或国度,都将被毁灭!

这算啥?

头口威胁还是最后通牒?

在唐斯海战之后,你那无不无敌都两说的舰队还剩个芝麻了???

这场大战的结果是西班牙舰队参战的七十七艘战舰被打掉四十三艘,当场完犊子六千人。

对面的荷兰几乎毫发无损,就打光了事先准备好的纵火船而已。

现在,西班牙海军开到东方水域的战舰还能凑够一百艘么?

要是开来一堆武装商船,本宫还是非常欢迎的!

吩咐镇海侯郑芝龙照单全收,一个都不能少!

恐怕眼下西班牙海战打不过荷兰,陆战更不是法国的对手!

法军已经拥有了飞艇,还能大量仿制出坦克、迫击炮、手榴弹等武器。

像枪毙式攻击队形的打法已经完全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是步坦协同。

飞艇高空侦察,迫击炮一顿狂轰,然后就是坦克掩护步兵上去收庄稼了。

腓力二货国王懂这先进战术么?

估计他就能懂个屁!

这不是某太子闭门造车推测出来的,而是问过蒂雷纳子爵,并与其进行了棋盘推演。

蒂雷纳子爵,现在应该称之为侯爵了,跟郑芝龙一个档次,算是本土的上司对其促成两国结为盟友的奖励。

这只侯爵扮演西班牙军队,某太子则只会法军,数量只相当对方的一半。

但等当面对阵,一万法军就把两万西军打得一败涂地,屁股尿流!

在平原地区作战,有坦克掩护的步兵哪怕没有长矛,也完全不怕大股骑兵的突击。

坦克配备的速射佛郎机,发射霰弹,就是最好的反骑兵武器!

配合燧发枪与手榴弹,西班牙骑兵冲过来之后不会有几个人能活命。

在本时代,飞艇配合步坦协同,辅以适量的骑兵,那就是天下无敌的打法。

蒂雷纳侯爵是在欧陆打过仗的老手,通过反复分析论证,认为焕然一新的法军胜算极大。

欧陆那边具体由谁来指挥法军主力去吊打二哈部队,某太子就管不着了。

反正就算没啥战争天赋,只要能按部就班的指挥,也不会轻易落败。

关于如何使用新式武器的战略战术,某太子已经写成册子送过去了。

要是不听建议,固步自封,从而吃了败仗,那就与某太子毫无瓜葛了。

大明这边的技术是在日新月异,不断升级完善的。

第一艘铁甲舰,也就是“致远”号的复制品,已经铺设了龙骨,开工建造了。

某太子计划用三年时间,建造全球第一艘铁甲战舰。

壳子是“致远”的,舰炮用的是拿皇炮。

某太子就对“致远”比较了解,再就是“吉野”跟“定远”了。

八千吨的“定远”实在太大,眼下没那技术,造“致远”都要冒着瞬间变潜艇的危险。

舰首与舰尾均是双联装炮塔,两侧不设炮廊,而是单装炮塔,一侧部署四门,全舰合计十二门。

暂时不考虑舰尾的飞行甲板,飞艇在海上起飞非常容易受到海风影响,还不如专门造一艘铁甲航母。

拿皇炮打排水量在数百吨甚至上千吨的敌舰就是样子货,真正的杀手锏是“捕鲸叉”反舰导弹。

只要对方的船体是木制的,那就没有“捕鲸叉”点不着的!

“捕鲸叉”-5的分量已经飙升到一枚二百斤,五十斤的燃爆战斗部可以保证命中一发就让对方见龙王!

铁甲舰采用蒸汽动力,螺旋桨推进,预计顺风航速能有十节,逆风约在六七节左右。

看着是挺慢的,某太子也觉得挺慢,但目前就是这个技术,需要时间来慢慢提升。

最重要的是,下水之后不能像瑞典的瓦萨号一样,战列舰瞬间变潜艇!

先保证下水后不沉,然后保证航行时遇浪不侧翻,那就算是成功了。

唯一的问题是造价很高,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

光用来建造舰体钢铁的成本就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两!

加上人工费以及栖装、武器、人员、燃料、物资等方面,让第一艘铁甲舰形成初步战斗力,没有七八十万了是下不来的。

乐观地说,七十万两能下来,不乐观的说,那就直奔百万两而去了……

后者就是出现下水即进水的情况,然后还得打捞排水。

折腾完事,进行检修,加上完善,又得半年,甚至一年。

等收拾好了,一百万两就没了!

组成一支十艘规模的船队,至少需耗资七百万两。

不过也是物超所值的,真能发挥出正常水准,十艘铁甲舰就能抗衡对面六七十艘木头船。

我航速不比你慢,我又不怕火烧,舰炮射速比你快,还有反舰导弹和火箭鱼雷!

这么一想,某太子还是能得到些许心理安慰的。

尽管距离铁甲舰下水还遥遥无期,但某太子已经将涂装都定好了。

不是有个“大白舰队”么?

那咱就来个“大橙舰队”好啦!

橙色在海上非常显眼,容易识别,某太子就怕敌舰看不到这玩意。

本宫不怕你冲过来,就怕你不过来!

我去打你多费劲啊,不如你主动上门送人头多好呀!

要是腓力二傻子国王在铁甲舰下水之前,派小弟前来报仇的话。

那就还得让郑老屁先带人顶住,毕竟大明镇海侯也不能白受封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