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48章:点醒商贾

明末黑太子 第948章:点醒商贾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由于亲眼见到了大量伤兵,致使不明真相的百姓们纷纷开始揣测是役的真实结果。

更有甚者已经质疑某太子为了隐瞒真相,编造了一个明军获胜的消息来诓骗大家。

随着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暗地里推波助澜,流言在短时间内便传播开来,而且越传越甚。

王师战殁五万……

重镇通州已然陷落……

京城将再次被东虏包围……

山海关早已告破,皇太鸡誓要一血前耻……

内城之人千万要准备好“大清皇帝万万岁”的条幅,用来保命……

借王师取得滦河大捷之机,《京师日报》与《帝国日报》的销量都还可以。

三天之内卖出去超过二十五万份,两家报馆也借助广告费赚得盆满钵满。

唯一担心不已的便是早已斥巨资在春节期间投放广告的商家们,他们都害怕竹篮子打水。

不光是商人,连漂亮亲妈都听说了外面的流言蜚语,借着用完膳的机会,向自己的长子求证。

小肥宅也在一旁竖着耳朵认真听,因为关系到自己今后的吃喝玩乐大业……

对于此事,某太子自然是如实道来,不过说地比较委婉一些。

打赢?

倒也算不上!

这话直接把漂亮亲妈吓了一大跳,因为就等于印证了外面的说法。

某太子为此还解释了一番,因为多尔衮所部并未退出关外,还在永平府一带转悠,故而是役王师并不算是大获全胜,顶多算是打成平手。

至于落败……

那也不挨着!

此番击毙辫子披甲兵高达三万,而王师包括法德联军与倭军在内,战殁方才千余,受伤不到一万。

对比东虏的巨大损失,王师自然等于是取得了大捷。

大捷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意义上的,重创乃至全歼,仅此而已。

漂亮亲妈听罢这才放心下来,还不免嗔怪长子几句,谁叫其此前说话留半分。

烺哥儿就是自己的主心骨,信外面那些不着边际的流言蜚语便是利令智昏之举。

在这方面上,漂亮亲妈还是非常有主见的,长子聪明伶俐,力退过虏酋皇太鸡。

此番再败多尔衮,也在情理之中,绝非外面所说折戟滦河,真是一群唯恐大明不亡的刁珉!

“本宫知晓尔等前来觐见的用意,本宫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尔等,之前滦河大捷属实!有人刻意散布流言,说王师落败,死伤数万,本宫隐瞒不报,更有甚者说东虏即将围攻京城,就差直接说本宫死了!要么在战时被炮击而亡,要么在过河时不幸溺毙,要么用膳噎死了,要么被臭屁熏死了!荒唐否?可笑否?某些人不信本宫,笃信流言。这是良心被狗吃了,还是真想要叛明降清啊?”

“草珉万死不敢!”

商会总会会长是粮商于松屹、两个副会长盐商马永亮与茶商范巧智,带着各行各业的会长于副会长,总计上百人之多,前来觐见。

结果开始就被某太子一顿痛斥,可是清醒了一下头脑,明白自己再偏听偏信,真就要翻船了。

“本宫对尔等敢不敢并不感兴趣,只要厂卫拿到确凿证据,那就不是敢不敢的问题了,而是做没做过的问题了!本宫相信即便是某些已经心生摇曳之人,也会一再确认相应的情况,再做决定,不会如此唐突便决定如何行事。尔等不是看到了么?本宫安然无恙地回来了,某些人就要大失所望了。王师大半也全身而退,某些人便说王师伤亡惨重,陆军医院已然容纳不下伤者。接下来就得说京城旋即便要被东虏大军重新包围了吧?问题是多尔衮手里的三万步兵都被本宫消灭了,难道让骑兵弃马攻城?哪些人刻意编造并散布流言,本宫自会派人缉拿下狱!哪些人暗地里作出损害大明利益之事,本宫亦会派人调查清楚!”

“殿下英明神武!”

“东虏必将灭亡!”

其实这些商贾里也有亲戚在军队里吃皇粮,不少人都伴驾出征,亲眼见到,亲身经历了滦河大战。

班师回朝之后,由于多尔衮尚未退兵,畿辅一带还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作战部队尚未放假,故而这些人暂时也就没机会回家了。

但不少有实力的商贾在老城、中城、新城三处都有分号,也就是连锁店,在特殊时期,这些店里的伙计与展柜便都是眼线。

回报的情况大致相同,那就是三处都开进了很多王师部曲,诸多总兵官志得意满,校尉们神采飞扬,士兵们更是满心欢喜,根本不像是吃了败仗的模样。

如此一来,对照流言的内容,便会发现,这里面存在着极大的水分,关于东虏取胜的相关内容完全无法证实。

“由于王师获胜,歼敌三万,倭军歼敌两千,总计逾三万,折银超过八百万两。户部太仓吃紧,故而本宫有意向各行业拆解三百万两银子,按照行业权重比不同,从三十万两至十万两不等。也不是白借,诸位有两个选择。其一为借款,月息百分之二,为期一年,到期连本带利一并归还。其二为货款,即用银子来订购新奇商品,一律为零售价的五折,半年内悉数交付,逾期则追加货款一成价值的同类商品来补偿。本宫如此安排,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啊?”

“草珉愿认购十万两!”

作为某太子在京城商圈里的头号马屁精,粮商于松屹抢先发言,没有银子就没有话语权,用银子来示好太子爷,他这个总商会会长的位置才能坐稳。

对于王师是否取胜,于松屹自然是比较相信太子爷所言的,尽管心里还有一丝疑惑,可事实胜于雄辩,自家有子弟随军出征,派人去碰个头便一清二楚恶劣。

得益于抱了太子爷的大腿,于家贩运的粮食完全不愁销路。

只要能运抵京城,大头由户部负责吃进,小头才是自家用来零售的部分。

平时为二两银子一石,战时为三两银子一石,但朝廷每石补贴一两,依然维持原价。

除此之外,于家还开办了经销海盐与运输新奇商品的生意。

海盐均有山东沿海盐场供货,新奇商品用运粮船来运输,避免返程时跑空船。

有了三个较为稳固的业务项目,于家的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去年纯利便达到了十万两以上。

“草珉亦愿认购十万两!”

“草珉亦愿认购十万两!”

两个副会长马永亮范巧智当然不是吃素的,太子爷一天不倒,便一天是自家必须紧抱的参天大树。

在这三个家伙的带头认购下,剩下的同行们也就无法默不作声了。

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谁不掏钱,谁便会被视为有异心!

再说以五折价格购买新奇商品,这可是空前的巨大优惠。

之前哪怕是按照进货的批发价来算,最多不过七折而已。

商人逐利,尤其是既能赚钱,又能示好太子爷,这种两全其美的机会,必须好好把握才是!

“本宫知道南方八隅的总代理权归本宫父皇所有,诸位想要把商品卖给南方异常困难,也算是违规之举。故而本宫早已为诸位额想好了对策,即诸位可开发山东、北直、山西、陕西、漠南等地的市场,抑或是本宫在三月后,以六折的价钱,或六个月之后,以七折的价钱买回来,这样诸位可以净赚一至两折的利润。如何抉择,诸位可随意选择,本宫不会介意!”

你只要不把这些东西卖到南方去,那就可以在北方地区随便卖。

当地的零售价,也是由你们说了算,一个陶瓷马桶标价一万两都可以!

“对了,本宫要说,选择后者之人,会得到一张收据,无须准备仓库来存储商品,等三个月或六个月之后,凭这这张收据,即可得到本金与利润了。”

这就是最简单的期货,只不过某太子空手套白狼,将自己的商品卖给三个月后的自己而已。

不论如何,都不会让你们损失一两银子,无非是江湖救急,临时占用一下大家的流动资金。

“为了表达对诸位的感谢,本宫已经按照认购金额的数量,制定了不同的奖励措施,虽然不是现银奖励,但想必诸位得见会感兴趣。进朝,分发下去!”

“是!”

某太子是本时空的促销鼻祖,商贾们学到的那点鸡毛蒜皮的本事,从事从某太子这里买去的。

如此重要的场合,怎么能错过促销呢?

这可是关乎三百万两银子的大买卖啊!

万一接不到足够多的银子,自己岂不是要被李侍问给鄙视了?

只要某太子一直能拿出足够多的银子,户部尚书,乃至七部尚书,都得对某太子点头哈腰!

有钱的是大爷,能往外钱的也是大爷!

哪只欠钱的敢妄自尊大,那就必须被打断狗腿了!

要不是开发新城项目占用了部分资金,区区三百万两银子,某太子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不像现在,由于辫子很不给面子,年年入关打劫,等于新城那边的项目直接被套住了。

资金抽不出来,一时半会又得不到回报,只能先拖着再说了。

这就有必要引入一些财大气粗的接盘侠了!

请他们入场砸钱,那项目就还能玩得风生水起!

某太子一直没让商贾参与新城那边的房地产开发,就是想要联手七只勋贵,吃到撑死为止。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那就必须让商贾们也跟着喝点汤了。

至于如何进行商业开发,整个大明上亿人里,没一个人懂,这就好办了……

本项目的最终解释权,完全在某太子手里,届时想怎么解释都科学合理!

等拿到开发方案,看到别具一格的楼宇与周边配套设施,让商贾们眼前一亮。

上面罗列了一堆优点,几乎让人目不暇接。

比起自家售卖商品时的法子,太子爷还是技高了好几筹!

“新城是大明的未来,没开发起来完全是由于东虏频繁叩关导致的。在五年之内,本宫会发兵北伐,不同于此番小打小闹,届时会与东虏进行关乎双方命运的战略决战。也就是说,五年之后,新城会被全面开发,十年之内,后邸与朝廷均会搬过去。较于老城,新城的规划更合理,街道更宽阔,建筑更高达,环境更洁净。尤其是通自来水,通电照明与电话沟通,通下水道,排污能力远超老城这边,夏季无需再为纷飞的蝇虫而烦恼。本宫有意将新城打造成一座花园式的宜居城市,往后不但易于勋贵与富绅居住,更能彰显大明国威与实力!”

说白了,以后新城将会变成富人区,穷人基本上买不起那边的房子。

老城这边也不会被废弃,将会与中城一道,变成工业区。

新城那边主要以商业为主,相当于新建一座城市充当CBD!

大明或许不需要这样的玩意,但某太子很需要!

因为大臣从承天门走到皇极殿上朝,就需要好一会儿,这效率实在不忍直视……

换成新城那边,用一座镶嵌玻璃窗的办公大楼足矣应付了,宽敞明亮不说,还省时省力。

这个帝国就像旧规与长袍一样繁冗累赘,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某太子还得用胡萝卜来牵着这头倔驴,这样才能使其往前走。

还有一点,那就是要用房地产项目来消耗富人手里的银子。

这样不断流动起来,才能创造出源源不断的价值和财富。

把一箱箱的银子放进地窖里存着,那就等于给活人陪葬了……

认购了这笔款子,最低不能低于一万两,就自动获得了开发新城房地产的资格。

至于资格权限大小,那就要看具体的认购金额喽!

达到认购最高标准的一群人,便可以得到参股高利润项目的资格。

像东方宅院,修建周期都较长,而西式的住宅,头一年建筑完工,第二年装修完毕,年底之前就能拎包入住了。

工人手脚麻利,还有钢筋混凝土帮助的话,大概十八个月就能大功告成了,这是当代的明人完全想想不到的速度。

西式真正造得慢的建筑是外嵌海量精美浮雕的那些高贵玩意,某太子不搞这些,加之有建筑术士们的帮助,速度自然就上去了。

主要是要预留下水系统,这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没这个的话,还得用桶来装翔,这楼就算是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