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27章:藩国发展

明末黑太子 第927章:藩国发展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代王朱传齎与晋王朱审烜虽然因为如何划分地盘的事情发生过争执,但自从搬到岛上之后,也还算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

主要是各自所辖的人口实在太少,自己的地盘都找顾不过来,根本无暇再惦记对方的地盘了。

对岸时隐时现的辫子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鲶鱼的作用,让两位藩王随时都会“提神醒脑”,生怕被辫子摸上来,直接端了自己的老窝。

两位藩王不约而同地自诩为本岛上的一代明君,这也算是两道奇葩而又靓丽的风景了……

库页岛对面是徽王朱翊铖所建立的徽国,地盘是哈巴罗与滨海这两块地皮,本来按照维度比较,比库页岛都靠南。

可是凡是有利有弊,就因为太靠南了,以至于挨着大名鼎鼎的“海西女真”,距离近到脸对脸的地步!

在移藩北地的诸多藩王之中,徽王麾下有十二只郡王,实力仅次于周王朱恭枵的。

原本在自己的封地上,这些郡国可从南到北,一字排开。

就是因为海西女真部落兵马的不断滋扰,吓得徽国上下只能盘踞在距离海边十里地之内的范围内瑟瑟发抖,抱团取暖。

归根结底,由于马匹太少,战马更是寥寥无几,徽国的兵马实在无法与骑兵占多数的海西女真部落武装相抗衡。

万幸还有几艘小型战船,上面搭载着舰炮,可以震慑这些野蛮人,不然徽国上下都得被敢到海里去喂鱼……

徽王的兵马也不是碌碌无为,好在也击毙了数十只土著,战果相当了得了,毕竟这也算是宏观意义上的女真战士。

可人家吃亏之后,也变得聪明起来,不再与对方硬碰硬,而是伺机对外出伐木狩猎的徽国的百姓发动偷袭。

自己的藩国被土著戳地千疮百孔之后,徽王朱翊铖迫于无奈,只能暂时放弃对内陆的探索与开发,等待本土前来的船队送来更多的物资。

补充战马、火炮、鸟铳、青壮之后,入夏时,朱翊铖御驾亲征,率领数百徽国兵马,与周遭的女真部落大打出手,终于将其打败,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由于对方熟悉地形,在伤亡数十人之后,便立刻开溜了。

徽国兵马追赶了数十里,都没追上,生怕再追下去会中了埋伏,便选择收兵撤退了。

即便如此,朱翊铖也规定本国子珉须以向内陆拓展三十里为限。

本来往南一直到与泡菜国东北部隔岸相望的地盘也属于徽国的土地,但朱翊铖根本不敢派兵过去。

越往南,女真土著就越多,真要是被十几个土著部落合力进攻,只怕他的藩国便会遭遇灭顶之灾了。

朱翊铖一方面派人乘船返回本土求援,一方面请求在库页岛上负责进剿土著任务的官军能渡过海峡,施以援手。

在库页岛上率兵进剿的总兵官杨展闻讯,有鉴于岛上情况大概围观,便拨出三百兵士乘船渡过海峡,赴徽国助战。

有了官军的鼎力相助,朱翊铖立刻便放心下来,而且保证供应官兵们大量海鲜,确保顿顿都能吃到海里的美味。

来北地进剿土著,背井离乡数千里,原本很多人都是不情愿,又不得不来的,没想到这趟算是来着了。

这里的土著的战力根本就无法与关外的东虏相提并论,几乎是一击即溃,貌似是一群乌合之众。

再说藩王们将官兵们奉若上宾,提供的伙食相当之好。

在本土十天不见得能吃上一顿肉,在这边天天都能吃到。

很多时候每人都能分到一条一两斤重的烤鱼,吃的好,士气自然高涨。

切身体会到北地的好处之后,官兵们与藩王们的想法相同,早知道北地如此之好,朝廷就应该早点过来抢地盘。

此时前来都有些晚了,二百多年前就应该来,不然这会儿都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王道乐土了。

都说北地苦寒,那都是骗人的,只要勤劳踏实,完全可以自食其力,最起码吃肉花不了几个钱。

不论是百姓还是官兵,都比在本土时的体重增加了不少,连老人与小孩都是如此,一个个面带红光。

鉴于女真部落武装随时都会向自己发难,徽王朱翊铖便主动与库页岛上的代王朱传齎和晋王朱审烜结尾同盟。

一旦徽国有难,代国与晋国都有义务发兵驰援,每国驰援兵力不得少于两百人。

看着倒是不多,但总比没有强啊!

加上在西岸作战的三百官军,三国武装凑合到一起,总兵力也是过千人的。

配合十余门火炮与上百支鸟铳,至少能对周边的女真部落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徽王朱翊铖没跟北边的福王朱常洵结盟,就是由于后者自恃甚高。

每每以“前皇位继承人”自居,让藩王们都对其厌恶不已。

福王朱常洵的封地是阿穆尔,这里女真人也有出没,但数量比徽国要少得多。

或许是太过吝啬的原因,导致朱常洵麾下就俩郡王,相当于徽王的零头。

实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加之朱常洵一向自恃甚高。

导致与南边的徽王朱翊铖关系冷淡,与北边的潞王朱常淓的交情也不咋样。

潞王朱常淓手里就一个郡王,自然会选择抱周王朱恭枵这条最粗的大腿。

原本发现少许红夷罗刹恶鬼在自己的地盘上出没之后,朱常淓联系过朱常洵,希望两国可以携手御敌。

但是后者似乎兴趣不大,对前者的提议反应平淡。

这让朱常淓大失所望,也意识到朱常洵这个同宗就是个眼高于顶的废柴。

自己的兵马真若是打不过罗刹恶鬼,还不如直接求周王发兵。

好在两国的国都距离很近,不足百里,边境的小木屋几乎挨着,联系起来非常方便。

周王朱恭枵对此当然非常重视,因为太子说过,罗刹恶鬼最近数年,扩张的重点就是他们的封地。

为此太子还送给朱恭枵一张形势图,上面标注了罗刹恶鬼扩张至每个战略重镇的时间。

有鉴于此,朱恭枵便同意了朱常淓的请求。

周国实力别说在整个北地,就算是在所有藩国里,也是首屈一指的。

三十七个郡王便意味着有三十七个郡国,每个郡国出兵一百,加起来也是近四千兵马!

加上潞王的兵马,抵挡数百罗刹恶鬼应该问题不大。

只是周王朱恭枵有自己的苦恼,眼下三十七只郡王居然分成了三个集团。

除了自己带着儿子以及若干郡王保持中立之外,另外两大集团三天两头就打一次。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抢地盘而引发的冲突。

十几只郡王纠集数百人,大打出手,在本土这就会被太子称之为“村长大战”!

这种事在开春之后的周国经常上演,既然如何规劝都不好使,周王索性撒手不管了,对此都习以为常了。

本来周王还想让郡王们来到新封地之后,努力开发,一致对外,现在可倒好,內战打得是热火朝天……

国都以南的地方,倒是与潞国一样安静而又宁谧。

国都以北的地方,那就是“北地”里的战国时代。

某些时候,周王朱恭枵都觉得最好让这两个团伙同归于尽才好!

有鉴于此,原本去极北之地楚科奇开发金矿的事情也被迫搁置下来。

对此,住在堪察加半岛上的崇王朱由樻倒是没有多大异议。

崇国的秘密最初只有崇王朱由樻一个人知晓,连怀安郡王朱由札与河阳郡王朱由材都觉得自己被发配到了一个又偏又冷、物产又几近于无的苦寒之地。

等到了地方,下了船,仔细勘探过一番之后,两只郡王经过崇王的点拨,这才明白,就这还是太子爷的照顾才得到的封地。

由于岛上遍布活火山,故而出产大量的硫磺,数量多到郑芝莞的船队哪怕一年来十次都装不完!

无须其他特产,崇国子珉光是靠毛皮、水产和硫磺,日子过得便有滋有味。

最重要的是,崇国在地图上看似非常偏僻,然而靠近火山附近的土地是极其肥沃的。

做比较的话,本土最好江南的水田一亩可卖三十两银子,火山附近的土地都值这个价。

只不过由于气候的原因,一年只能一收,而且必须种麦子,其他作物都不行。

没想到看似寒冷的北地居然还能种麦子,可是将崇国上下高兴地不得了。

附近能捕捞海鲜,陆地上又能种麦子,还可以用火山口的硫磺换取本土的商品。

崇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藩国里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

因为这里完全没有辫子,连土著都极少,可以高枕无忧了。

尽管只得到了半个堪察加,北部是属于周国的,但崇王朱由樻也早已满足了。

根据从本土带来的温度计的测量,半岛南部冬天只有零下十几度,夏天却能达到二十度。

与出发前设想全年都要穿着裘皮与棉衣比较起来,这决计是意外之喜。

靠近火山附近的土地,在冬季挖下去会发现,里面居然是温乎的,这便是太子所说的地热作用。

当然岛上的崇国子珉无需用这招取暖,岛上就有煤矿,崇王朱由樻早已下令开发煤矿。

冬季每家每天可领十斤煤,足以保证每个子珉都可以安然度过寒冬了。

岛上气候不如本土,导致树木生长极为缓慢。

朱由樻便命令砍伐的树木只能用来建造木屋与木桶等工具,除点火之外,一律不准用来烧柴取暖。

各家取暖当须使用煤炭,对崇国这点人口来说,岛上的煤矿足够用上万年之久的,做成蜂窝煤更是容易点燃。

开春之后,太子更是遣人送来了一些工匠,目的就是因地制宜,利用在崇国盛产硫磺的特点,直接在此地建立一座肥皂厂,生产硫磺皂。

让郑芝莞的船队千里迢迢运输硫磺未免收益太低,直接将原材料在发货地加工为成品,再运回来出售,便可以事半功倍了,顺便还能帮助崇国提振经济。

崇王朱由樻自然对此极为支持,这好歹算是崇国境内建立起来的第一座现代化工厂,还能招募不少女工,往后更是能够创造出大量的收益。

新抵达崇国的百姓,都在当地老乡们的安排下,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尤其是木屋,必须趁着天气好尽快建起来。

有力气的可以砍树建木屋,干过捕鱼活计的可以出海。

力气不够用,但还能走的,自然可以跟着前辈们去火山口捡硫磺,背下来二十斤便是一天的饭钱。

由于所走的路都是既定路线,只要遵守规则,就没甚子危险可言。

去岁崇国上下齐心协力,飞速建造木屋,这才算是逃过一劫,没在户外挨冻。

对于接踵而至的上千百姓,也须遵须此道,否则定会后悔不已。

岸上一些从简,即便是崇王朱由樻与其妃子,也仅仅住着百米左右的木屋。

两边的小木屋是用来给侍女与内侍住的,围了一圈一丈高的篱笆便算是院墙了。

这便是崇王的后邸,比起本土的宫殿自然相形见愧,但岛上其他文臣武将的房子,还不如这个好看大气。

最让朱由樻高兴的事情便是听到从本土出发的船队抵达自己的封地,看到郑芝莞就跟看到了亲人一样。

尽管摆了一桌子的海鲜,郑芝莞也提不起多大的胃口。

到了潞国,招待的是野味与海鲜。

到了周国,招待的是野味与海鲜。

崇国是此番旅途的最后一站,招待的同样如此……

好歹郑芝莞麾下的将士们很给面子,出海来北地诸多就是来大吃特吃的。

朱由樻看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很开心,这说明人家没拿自己当外人。

只要吃好喝好,剩下的就好谈了。

来到自己的藩国,一切从优!

郑芝莞介绍了本土的情况,当听说太子爷领兵大败皇太鸡于京城脚下,毙敌高达五万之后。

朱由樻与身边的文臣武将都是一副决死不信的表情,这也太夸张了吧?

但《京师日报》上刊载了此等新闻,报纸也放在桌案上,而且郑芝龙的长子郑成功亦是率领千余郑家军参加了是役,乃是亲眼所见,决计没有作假。

郑芝莞还向在座的透露了一个惊人的内幕消息,那就是太子爷使用了天花病毒对付东虏,这才让皇太鸡大败而归。

这是一则石破天惊的内容,众人在惊悚之余,也就相信下来,毕竟太子爷之本领神鬼莫测,绝非凡人能够想象。

既然大明王师都能在太子爷的率领下大败东虏,众人自然要把酒言欢,大肆庆贺一番了。

本土无恙,还取得了空前大捷,这算是天大的好消息了,往后运抵崇国的货品将会越来越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