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881章:分为四等

明末黑太子 第881章:分为四等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你身为士子,宣称自己声讨东虏,不捐资支持王师御敌,又支持商贾偷逃税款,焉能自诩为忠良!”

这种沽名钓誉的“忠良”不要也罢,还不如贰臣来得坦荡,嘴上大义凛然,百般狡辩,心里却在刻意对抗朝廷,确系士林之耻。

“士子享受优免待遇乃是我大明祖制,王师御敌乃是份内之事,何来让士子捐资一说?商贾自是本份百姓,能够勉强维持生计委实不易。在下为珉请愿,天地可证!”

杨维斗今日便要斗一斗这昏君派来的狗官,也让首辅与次辅看看,江南士子并非儒弱之辈。

“可证你一毛不拔,嘴上妄谈忠良?抑或是姑息养奸,刻意与朝廷为敌?我大明开朝二百余年,亦未曾有你这等无耻士子!”

陈泰来原本以为彭宾所言或有添油加醋之事,没想到杨维斗本人比彭宾说的还要过分许多。

此人哪里还有半点士子身上的清白气节可言?

完全就是在生拉硬套,强词夺理,还以此为正当理由。

遇到这等无耻混帐,你就算是有理,对方也不会认可一丝一毫。

或许只有北边那位太子爷,能想出应对这等混帐的法子吧……

“在下敢问总宪接受投献,总宪可是忠良?在下接受投献,在下却不可如此自诩乎?”

杨维斗就是抓住士子都会或多或少接受投献这件事,与这狗官纠缠到底。

“本官将家产悉数捐献与朝廷,你可敢亦将家产捐献与朝廷?”

陈泰来也不怕这厮继续胡搅蛮缠,反正自己已然成了忠良,家产早已不在考虑之列了,够自己与家人吃饱穿暖即可。

“哼哼!总宪无非是想要用此法诓骗与在下,待在下同意签字之后,总宪便可将此事推脱干净,而将在下家产抄没一空了!此等全套,在下焉能上当?”

江南当地官员的所作所为,杨维斗自然是十分清楚的,对于这种事,可是得千万小心才行,轻易不能松口。

“首辅、次辅皆可作证,你既然自诩为大明忠良,可敢认捐否?”

陈泰来可是不怕跟这等混战叫号,就怕你不敢同意。

“……总宪焉能仗势欺人?强行逼捐?如此言行又与横征暴敛之官吏有何异?再说官官相护,非在下不敢也!”

杨维斗大感为难,偷眼观瞧首辅瞿式耜与次辅高弘图,不敢贸然答应了。

“彭宾身为贰臣,已然将自家家产悉数捐献了,你自诩为忠良,总不至于逊于一位贰臣吧?”

陈泰来遣人将彭宾的供词拿给杨维斗观瞧,就是要逼一逼这厮。

“彭宾乃是小人,所言不足为信!”

杨维斗想起在彭宾身上吃的亏,心里就窝火,关于彭宾的事情,他一概都不愿意承认。

“彭宾是小人还是君子,暂且不提,至少其愿意捐资以表忠心。而你仅为口头表示,相比之下,更不足以取信于人了,更像是吝啬小人!”

陈泰来现在可以确信,这等“忠良”留着就是个祸害,最好像个办法处理掉。

“总宪先是逼捐,遂又以彭宾为饵,最终给在下妄下结论,真乃步步算计,城府令在下敬佩直至!”

杨维斗不想拿出一两银子送给昏君和狗官,便将矛头指向陈泰来本人。

“你这自诩为忠良之人,实则吝啬狡诈,心思狭隘,比本官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既然你我之间话不投机,便在供词上签字按手印吧!”

陈泰来也不打算在这厮身上浪费时间了,再说半个时辰,对方也还是一毛不拔。

“在下断然不会给总宪留下把柄!”

杨维斗说归说,但落到白纸黑字上,还真是有些害怕。

“哼哼!今首辅、次辅皆在,你这自诩为忠良之人,却连自己所言之词都不敢承认了?”

若不是天书上表明杨维斗是忠良,其表现简直与李沾等人别无二致了。

“非在下不敢,而是总宪之前百般陷害在下,在下不得不小心提防!”

杨维斗继续保持大义凛然的做派,不管行事如何,自己便是正义的一方。

“哼哼!来人!将其带下去!”

陈泰来心里暗笑不已,你以为没有签字按手印,陛下就收拾不了你这等混帐了?

做梦去吧!

退一步说,即便陛下真对你毫无办法,亦可将你交予太子处理。

落到太子爷手里,你先自求多福吧!

太子游学过仙界,定然是有多种法子收拾你的!

陛下非昔日之陛下,太子更非昔日之太子。

而尔等却打算以不变应万变,尔等真当自己刀枪不入呢?

接下来被提审的“忠良”,除了冒襄还算比较老实,逐一交代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之外,其余表现皆与杨维斗相差无几。

冒襄也是通过彭宾的告诫,知晓了自己是天书上的忠良,这才放心大胆地交代了实情,但也只是自己那部分,并未咬出其他人。

牵连出旁人的话,不论商贾还是同窗被朝廷惩处,都会有损自己的声誉,冒襄是不愿如此的,还是一人做事一人担比较好。

像彭宾、陈名夏、阮大铖等人主动认罪的打算,让冒襄鄙夷不已,可又害怕负隅顽抗会罪加一等,思前想后,便只能如此了。

由于滋事甚大,尤其是审讯完这些要犯,必须立刻上奏,因为崇祯皇帝还在后邸静候佳音呢!

在整理一番之后,陈泰来、成德、傅冠三人带着一堆供词,加上首辅瞿式耜与次辅高弘图前来觐见。

只不过此番不论对朝廷,还是崇祯,也算不上太大的好消息。

因为很大一部分要犯都不打算认罪,连签字按手印都不答应。

由于崇祯皇帝有言在先,此番不得用刑,陈泰来等人也只能草草收场。

“诸位爱卿费心了,此等结果早已在朕的意料之中,诸位爱卿无须多虑!”

崇祯大略看过一番之后,发现愿意配合朝廷的,也只能屈指可数的几位贰臣,仅此而已。

大部分“忠良”可是耿直得很,既不打算认罪,也不打算作出妥协和让步,甚至连银子都不打算出。

要不是有那逆子所献的锦囊妙计,崇祯还真是拿这些又臭又硬的败类没办法。

“启禀陛下,此番提审,大半要犯拒不配合,更不肯认罪,却以忠良自居,臣等无能,委实……”

若不用刑的话,陈泰来是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其他两位也一样。

“爱卿无须多虑,朕早已想好对策。江南众多商贾胆敢长期偷逃税款,数额巨大,便是有大量士子为其开脱,朝廷断然不可姑息纵容。朕以为按照此番提审所获之结果,阮大铖、陈名夏、彭宾等三人,由于认罪态度较好,加之有立功表现,故而可返还其宅院,家眷亦不被连累。本人禁足一月,从今往后不得再犯同类事宜。若朝廷复起任用他职,则另行计较。钱谦益、蔡奕琛、王铎、梁云构、张维机、魏学濂、龚鼎孳、冒襄等七人,禁足一年,往后若是再犯同错,则二罪归一。抄没家产,返还其宅院,家眷颗不被连累。杨维斗、吴应箕、沈士柱、万泰等十九人,态度恶劣,言行有损士子声誉,特此革去功名,抄没全部家产,本人及其家眷发配至马鞍山挖矿。若三年之内,表现良好,可返回原籍定居,反之再行挖矿三年,以此类推。李沾、唐世济、李乔、祁逢吉身为朝廷官员,却不思报效朝廷。反而无视王法,与奸商狼狈为奸,不知廉耻,中饱私囊。处以本人磔示,男眷发配挖矿,女眷发配教坊司!朕以为余下士子,除极个别之人外,皆可按照前三类进行量刑!”

今天上奏来的就是冰山一角,厂卫以及都察院和刑部的诏狱里还关着近千人呢,崇祯可没心情挨个看其供词。

给陈泰来一个标准,让他自己看着办就行了。

那逆子不是已然给了一个范例么?照着做便可!

主动认罪,积极交代自己所犯罪行的,算优秀。

例如阮大铖,意思一下就可以放人了。

然后会变成御用文人,专门用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对付那些冥顽不灵的士子。。

主动认罪,但故意留心眼之人,譬如钱谦益,表现算良好。

这样的还得观察一段时间,没再犯病才能被解除禁足限制。

倘若重蹈覆辙的话,一来本人和家眷就要被送去挖矿,二来寒窗苦读来的功名也就没了,三来这辈子的仕途之路就算走到头了。

那逆子说钱谦益有才却胆小,实属沽名钓誉之徒。若是知晓了杨维斗等人的遭遇,想必多半不会以身犯险,那便得不偿失了。

杨维斗自作聪明,妄图用拒不认罪的办法来负隅顽抗,眼下这招就不灵了。

崇祯早已下定决心,此番必须使用雷霆手段来弹压士子,否则往后必成大祸。

士子包庇商贾,阻挠朝廷征税,这还得了?

任由其妄为的话,到了明年,朝廷还能收上来多少税银?

没有银子还如何维持朝廷运转?还如何支持北廷对抗东虏大军?

天书已道破天机,若是看到天机还能丢掉大明这万里江山,崇祯也就不打算再将责任推托给旁人了。

但是现在,谁敢阻挡朝廷征收税费,谁便是朝廷之敌,大明之敌!

除了李沾等人,都算及格,可以免除死罪,勉强过活。

余下都是不及格的败类,算是死不足惜!

“陛下,若是抄没此等人犯之财产,仅留宅院居住,且被禁足,其又如何养活家眷?”

瞿式耜觉得既然崇祯皇帝打算对大多数人网开一面,那至少也得为其找条活路吧。

“首辅,不如这般,朕可让允许留给每家二百两银子度日,待其变卖掉现有宅院,换成一座更小的,其转卖之差额不是能收获一笔款子嘛。朕亦可为其在新置办的《大明日报》上找个编辑之职,发挥其才干。若是觉得留在南都不适,可去往他地居住。朕早已知晓,此等人皆非贫苦百姓,亲戚稍加接济便可生活无忧。”

这里面几乎没有一个是正二八经的穷人,像钱谦益那厮的家财更是不在国仗周奎之下。

即便真被抄没了家产,凭借其昔日声誉,为旁人牵线搭桥,做个中间人也能养家糊口。

真正意义上的“穷书生”与其根本不沾边,哪怕是冒襄也能找个文书的活计,不会被饿死。

“臣多虑了,敬请陛下见谅!”

既然皇帝早都做好打算了,瞿式耜也不好多说甚子了,他能帮的也就是这样了。

很明显,皇帝打算让阮大铖、彭宾、陈名夏这三个积极投诚的去《大明日报》那里任职。

虽说三人经过如此这般之后,其名声已经臭了,但没被严惩,反而被启用,已然算是因祸得福了。

最重要的是,这三位均对江南士林情况了如指掌,只怕往后便会沦为皇帝的喉舌,借助报纸来抨击士子所为了。

“不知次辅以为如何?”

高弘图可是老牌的“反东林干将”,崇祯即便不打算就此彻底消灭东林,也要打好高弘图这张牌。

“陛下,此案虽发生在南都,然牵涉甚广,只恐震动整个江南士林,背后商贾亦会闻风而动,罢市抑或不可避免,臣望陛下早做准备!”

高弘图认为眼下士子虽然冲锋在前,但众多商贾才是朝廷需要对付的真正敌人。

因为纵使朝廷真收拾了这些士子,商贾仍然不交税银,而朝廷无可奈何,岂不是要输掉这一局?

只有最终让商贾放弃抵抗,俯首称臣,乖乖掏出银子,此次交锋,皇帝与朝廷才算是大获全胜,否则只是虎头蛇尾罢了。

高弘图可是经历过万历年间的抗税罢市,当时那场面可是无比的激烈,让他此生都难以忘怀。

不过话到嘴边,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主要便是担心这番话会涉及到万历皇帝,还是不说为妙。

“次辅之担心亦是朕之担心所在,朕对商贾罢市还真没甚子手段!”

“……”

“然太子之前献给朕若干锦囊妙计,朕倒是觉得有些意思!”

“……”

高弘图差点被崇祯断断续续的回答给吓到,没应对之策敢还玩这么大?

幸好太子有!

等等……

皇帝指望太子出招?

太子这招要是不灵,岂不是还得派飞骑去北都?

这一来一回可是不下半个月,等回来再试,再不灵该当如何是好?

这玩的也太大了吧?

指望用儿子的办法来收拾商贾的崇祯皇帝,真是让老高头刮目相看!

“诸位爱卿可知太子所献之妙计为何内容?”

“……”

这上哪猜去啊?

怎么皇帝脑子清醒之后,还学会了故弄玄虚了呢?

大伙都是凡夫俗子,焉能知晓仙力无边的太子如何思量的?

“概括起来只有二字,便是‘保甲’!”

“……”

五位要员顿时都懵了,商贾跟保甲有何关系可言?

莫非要将保甲制用在商贾身上不成?

眼下连商税都收不上来,谈何保甲?

太子这办法未免过于异想天开了吧?

此策陛下还觉得可行?

这爷俩的脑子都进虫子了?

抑或是被雷给劈得不正常了?

“诸位爱卿有所不知,起初朕亦觉得匪夷所思,看过之后,方知奥妙所在!”

“……”

奥妙?

想来应该有吧!

如若不然,皇帝岂能笃信自己儿子这招能用在商贾身上,还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