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38章:教训阁老

明末黑太子 第38章:教训阁老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刘遵宪认为农乃民之本,无农则珉心不稳,从而陡生诸多祸乱,若是再发生类似河南与陕西等地的珉变之状,则朝廷又要耗费极大的银两加以镇抚戡乱。从理论上倒是没什么大错,只不过他这种想法已经不适合明末小冰河时期的极端气候了,必须因地制宜。

朱慈烺知道刘尚书的担忧,但这时候可不能把实情一并道出,如果直接说无来五年,山东都会一直处于这个糟烂状态,年年大旱,庄稼绝收,这消息一旦被传扬出去,外面非得疯了不可。老百姓要是知道这消息,要么逃亡,要么作乱,只能二选一,没别的路可走。

“迁徙筑城一事,乃国之大策,诸位爱卿大可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若是口误,本宫亦不会责怪!”

作为太子,朱慈烺也不能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工部大概就这个婉拒的态度了,再征询他们的意见就只能得到一大团带着口臭味道的二氧化碳。

还得先把承诺放在前头,免得朝臣们又会觉得自己在给他们这群老东西下套,一个个都畏首畏尾,投鼠忌器,生怕被坑到,以致荫沟翻船。

一直在充当现场观众的孙传庭见到太子还在寻求帮手,想到自己昨日受到的款待,心存感激,便出列疏言:“启禀太子殿下,微臣以为迁徙筑城,其一可以工代赈,其二可集中固守,以阻敌军在秋收时节长驱直入,烧杀抢掠,乃至将百姓劫掠至关外!”

这本意是好的,但最后一句却捅了马蜂窝,不啻于在暗示明军已无力阻止清军入关四处烧杀抢掠,这是“铁骨铮铮”的文臣们绝对不能接受的结果。

尤其是今年正月这次入关攻击,清军大队人马自北向南,绕过畿辅地区,直插中原,尽管明君拒城守御死战,清军仍旧攻陷城池数十座,连战连捷。

深入关内二千里,攻占一府、三州、五十五县,可谓如入无人之境,战至开春才大摇大摆北归退至关外,百姓因此导致的财产损失无可估量。

要不是在督师卢象升在巨鹿贾庄战死沙场,都得被朝臣们,尤其是如梗在喉的杨嗣昌疏言,作为如此大败的头号替罪羊,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果不其然,内阁次辅陈演对这种公然怯战之举极其愤慨,出列言辞犀利地抨击道:“孙武卫所言差矣,我泱泱大明,带甲百万,血战二十载,亦未言败求和。今肆虐流寇业已平定,中原、西北大为安稳,官军正应出关挺进,收复辽东失地之时,为何恐惧关外之劣敌?莫非孙武卫早已被东虏吓得魂飞魄散不成?”

明末的士大夫们气结甚高,以与清军言和为国耻,虽有叛国投敌之徒,可更多的士大夫们仍在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抗清,最终舍生取义者不在少数。

莫说一个常年在外统兵打仗的督师,就算皇帝露出些许言和之意,他们都敢硬怼回去。只不过这些我行我素的外行,面对清军的地毯式扫荡,所组织的抵抗并没有什么卵用。

见到太子还在思索陈演所说,魏照乘便趁机发难:“启禀太子殿下,臣复议陈阁部所言,为帅者怎能未思进,先思退?若是主帅闻风丧胆,怯战不前,麾下三军岂能用命?士兵又岂能奋勇杀敌?长此以往,我朝危矣,还望殿下三思!”

张四知没有怼到正地方,反而自取其辱,被太子当众说教了一番。现在对于孙传庭,陈演与魏照乘先后发难,得手的概率应该极高,一个外臣论战两位京官,绝无多少胜算可言。

“……”

孙传庭万万没料到居然有人刻意造瑶重伤自己,气结之余正想措辞反驳,不过这时候太子发话了,他也只能洗耳恭听。

朱慈烺叹了口气,哼笑一声问自己的试用期员工:“陈爱卿如此义愤填膺,竟能当庭说教为朝廷屡立战功的孙爱卿,莫非陈爱卿早已运筹帷幄,有了克敌制胜之策?若是本宫以陈爱卿为大帅,统兵出征,可否能收复辽东?我大军出关收复失地,须调动近百万大军,耗费纹银或可高达亿万两,陈爱卿难不成要捐献家产?对了,陈爱卿昨晚吃了什么呀?若不是黄豆、野菜之类‘美食’,可否说与本宫听听呀?”

听到太子能在自己困窘之时出言帮衬,挡下两位阁老很是恶毒的言语攻击,孙传庭内心顿时感激不尽,更加相信昨天君臣之间的密谈绝对不是戏言,有了这样鼎力支持的圣上,自己在外便安心多了,再无须担心朝臣们颠倒黑白了。

陈演一听,吓得老脸泛白,现在大家最怕太子问这个问题,因为但凡说不好就要被抄家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只得结结巴巴地回应:“微微臣……惶恐!”

昨晚陈演也吃了一桌子的菜,按王承恩刚刚公布的御膳标准,他的那顿晚餐足够自己被削首的了,说是欺君犯上也不过分,陈演正在心里反复琢磨怎么把这事给糊弄过去,才能转危为安,不能刚当了几个时辰的次辅,转眼就进刑部大牢了。

“惶恐?本宫听闻某些朝臣在国难当头之时,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豪奢日子,大鱼大肉,名酒名茶,样样俱全,可谓‘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传扬出去真是贻笑大方啊!”

马丹!

没事就找不自在,这下老子给你怼回去,直接怼到你的七寸,看你爽不爽!

听到如此形象的比喻,大家都面露悦色,又不敢笑出声,低垂着脑袋,生怕被看出端倪,太子年纪不大,还真会挖苦人呀,自己在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出头,免得被太子盯上。

首辅薛国观心里这个气,什么“强援”,都是些外强中干的货色,连谁是太子殿下的红人都看不出来,就跳出来瞎说一顿,你们这脑子长到猪身上去了吗?

孙传庭坐地可是殿外武将之列的头把交椅,已经说明人家在太子心中的地位了,你们想都不想就这样抨击他,这不是给太子难堪么?他能不动怒么?两头蠢猪!

陈演眼下后悔的要死,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就这么杵在当间,骑虎难下,进退不得,只要太子开口要对证昨晚所食之菜,那就意味着全家就都完了。

“至于魏爱卿,自以为比起我朝名将孙承宗、卢象升之流如何呀?”

朱慈烺特意在两人的名字前加上了“名将”的称谓,以示其为大明的股肱之臣,也给魏照乘提个醒,这货要是依然冥顽不灵,直接就可以“宰人上天”了。

“启禀太子殿下,臣何德何能,万分惭愧,切不敢与两位名将相提并论!”

魏照乘吓得急忙示弱,不敢与太子针锋相对,以免殃及家人。

朱慈烺看着这只二货,冷着脸批驳道:“知道便好,昔日孙承宗与卢象升谈及战事,都不敢轻易妄言涤荡东虏。魏爱卿若无把握,自当深刻反省,以免以后夸夸其谈,犹如战国之赵括。”

纸上谈兵的玩意,在大明境内能找出来一堆,能统兵打胜仗的反倒没几个。

如果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这就能打赢敌人,那老子找个说书的多好,经济又实惠!

“微臣前番弄巧成拙,羞赧不已。殿下之教诲,微臣定当铭记于心,莫不敢忘,还望孙武卫切勿挂怀!”

在太子面前,胳膊扭不过大腿,魏照乘只得认栽。

真要惹恼了太子,一问自己昨晚吃了什么,那就悔之不及了。

“既然两位爱卿忠心可鉴,莫不如各捐一万两银子吧!两位爱卿若是有难言之隐,本宫自然会加以照顾!”

你俩以为说完就算了?

做梦去吧,祸从口出不是开玩笑,让你俩长个记性也好嘛。

“殿下圣明,国难当头,微臣定当竭尽全力,断无难言之隐!”

刚才头脑发热,光顾着攻击孙传庭了,这下好了,太子开口,陈演根本无法拒绝,只能悔恨交加地应承下来,还得面露感激之色,割肉总比掉脑袋好。

“启禀殿下,捐资助军,抵御外敌,臣必定无怨无悔!”

太子雷厉风行,连勋贵包括国仗的家产都敢罚没,魏照乘虽心有不甘,也不敢在大殿上造次,没有勋贵们那道先辈功绩的庇佑,只怕自己直接就要被削首抄家了。

这时候俩人都不敢说自己没钱,一旦装穷就等于公然与太子对抗,被抄家下狱就在所难免的,因为抄出来的家当肯定高于一万两银子,这就是板上钉钉的铁证。

有着这两个傻货当出头鸟,大家都老实多了,除了几个赤果果的清官以外,其他人都噤若寒蝉,乖巧地不得了,以免被太子点名,责令当众说说昨天的晚饭。

太子之前说是畅所欲言,可也要看你说的是什么内容,对筑城之事只字不提,却恶意攻击忠臣良将的话,那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朱慈烺也不戳破,而是笑吟吟地大声表扬勉励道:“两位爱卿心怀崇高觉悟,实乃大明甚幸,本宫异常欣慰,还望今后再接再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