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726章:炮击京城

明末黑太子 第726章:炮击京城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从九月十一到九月十三,大清兵马主力都未接到攻城的命令,皇太鸡只是派出了少量部曲到附近去征粮,并让飞骑打探蛮明勤王之师的情况。

剩下的时间,他便与一群文臣武将研究冯铨送给自己的这张布防图,在分析透彻之前,暂时还是决定按兵不动,以免中了狗蛮子的诡计。

“十四弟以为是役我军该当如何应对?”

对于长子豪格说猛攻老城北侧,力争直取蛮明皇城的策略,皇太鸡直接选择无视。

锦州城比蛮明都城小得多,结果呢?

真要是在进攻京城时损失过大,只怕即便打下来,面对蛮明各路勤王之师的反攻,也未必能守住。

根据城内细作的报告,蛮明两帅洪承畴与孙传庭尚在南方剿寇,所部人马合计不下二十万之众。

要是扛不住随后蛮明援军发动的反攻,最后一切努力均将付之东流,攻城行动也将变成徒劳之举。

若是想要避免遭遇失败,要么放弃占领京城,在得手之后便退出关外。要么先击退勤王之师,再对京城徐徐图之。

能从京城弄到几千万两银子,那干甚子事情都轻松多了,盐、铁、粮、茶等物资亦可大量购买。

在得手之前,就不能轻易撤军了……

“皇上,臣弟以为若蛮明的勤王之师逼近,我军派少量人马围城,调集主力与其进行野战,待击退来犯之敌后,再行筹谋攻城。若城内守军短期内未能获得援军驰援,臣弟以为可持续炮击京城,以老城北侧与中城北侧为炮击重点。若守军难以还击,则可派兵进攻。遣大量包衣填平护城河及附近土坑,而后攻城部曲以汉军、天佑军与天助军为主,八旗精兵为辅。”

在消除后患之前,多尔衮是不赞成直接攻城的,因为届时己方可能遭遇明军的前后夹击,此为兵家大忌。

所向披靡的大清天兵在野战时倒是能百战百胜,但八旗精兵人数太少,实在扛不住大量消耗,一旦出现上万人的战损,那就等于遭到了重创。

多尔衮对于前不久发生的“老铁山之役”的结果,至今还心有余悸,须知山顶的倭军连城池都没有,仅凭堑壕便顶住了王师的多番猛攻。

如今,眼前的明军凭借城高池深,能够以逸待劳阻击王师兵马的进攻,王师铁骑的优势又难以发挥,这便有些掣肘了。

此番若是让多尔衮指挥,京城能打便打,打不动就让主力去往山东和北直隶南部劫掠,避免主力遭受重大损失。

但在数千万两银子的诱惑下,大帐之内力主攻占京城的人占大多数,多尔衮是无法左右最终的决定的,也不敢公然忤逆皇太鸡的心思。

要不然皇太鸡便极有可能让他们兄弟的两白旗率先投入攻城作战了,多尔衮可是对倭军使用过的油桶、火药包、手榴弹等武器非常担心。

倭军用的这些物件都是蛮明朝廷给的,既然出自蛮明,那京城守军所装备的同类火器的数量必定要比倭军多得多。

一旦己方发动强攻,只怕伤亡人数会在一天之内直线飙升。

届时皇太鸡骑虎难下,自己再提转进他地的建议就容易实现了。

“十四叔,若是未有勤王之师来援,说明狗太子已然众叛亲离,守军亦与其离心离德,我军便无须等待红衣大炮轰破城墙,可派兵直取老城北侧。只待老城一破,狗太子所布置的防线便会全线崩溃,我大清天兵一旦入城,便会如入无人之境,守军再无反攻之可能,京城便可一战而下!”

豪格根本就看不上所谓的东宫卫队,甚子精锐?

在八旗大兵面前,任何蛮明人马都是不堪一击的废柴!

真有本事,为何不敢出城迎战,反而龟缩在城内惶惶不可终日?

换个名头就想要吓唬住大清王师?

你当是三岁小孩过家家呢?

听说狗太子方才十岁,这是过家家过上瘾了吧?

“大阿哥所言不虚,细作报告蛮明皇帝在南逃时,已将城内最为精锐的勇卫营上万人马一并带走。当下城内守军皆为畿辅、保定、天津、陕茜等地集结而成的乌合之众,号称十万,能战之兵不会超过四五万。狗太子不过是用银子来拉拢这些人马而已,一旦形势骤变,蛮明各部便会兵败如山倒!”

阿巴泰是支持豪格的提议的,还费那个事,绕什么圈啊?

直接派兵过去干翻城里的守军,活捉狗太子不就行了?

只要城一破,银子就倒手了,届时众人瓜分六七千万两银子,多快活啊?

一家就能得好几百万银子,这种好事上哪找去啊?

“皇上,从此图来看,老城守军号称精锐,然实际战力上不得而知。若是那冯铨故意诓骗我等,则一试便可知晓!试过之后,再行计划亦不迟!”

杜度也是站在豪格这边,等皇太鸡百年之后,豪格便要继承皇位,拥护豪格登基之人,自然会得到极大的好处。

他与阿巴泰合领两灰旗,但这两个旗是刚刚组建的,实力远逊于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往后只能抱紧豪格的大腿,才能与两白旗分庭抗礼。

在老铁山之役后,两红旗已经被打残了,由海西女真所组成的两绿旗根本就不能成事,不添乱拖后腿就不错了。

以后将是豪格一派与多尔衮一派对抗的局面,只要豪格不傻,便会拉拢两灰旗,这样才能继续打压两白旗。

“……诸位爱卿以为呢?”

对于两个泾渭分明的提议,皇太鸡还在考虑之中,豪格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直接,多尔衮的打算则更为稳妥。

此番大清王师可是倾巢而出,能占领京城最好不过,最坏的结果也要破城洗劫之后,再退出关外。

如此兴师动众,大费周章,故而这京城必须打,还得打下来才行。不然光是行军的所有消耗,大清就承受不了。

“皇上,此番王师携带了大量包衣,每日消耗甚大,而蛮明采取了坚壁清野之策,若是王师难以从周边获得较多粮食,唯恐难以长久围城!”

希福是赞成立刻攻城的,但说的很是委婉,利用粮食作为托词是很好的借口,也很现实,粮草难以为继的话,王师莫说围城,连撤军都要尽快。

“皇上,臣以为可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方面命骑兵部曲随时待命,只要发现蛮明的勤王之师靠近京城,可立刻全线出击,力争将其重创乃至全歼。另一方面,可让步兵在重炮的掩护下发动强攻,以免冯铨所献之图有诈!”

范文程绝对不相信冯铨能有这等好心,退一步说,情况真属实的话,那便要另选一处地点作为破城位置了。

对于脚踏两只船的人,范文程是决计看不上的,他对大清忠心耿耿,冯铨对蛮明可就远远算不上衷心了,随时都会叛变投诚。

“皇上,此番不同于锦州,锦州距我大清义州近,便于王师补给,而京城据我大清有上千里之遥。若未能从周遭得到大量粮食,王师便无法长久围城,当须速破京城,否则只能转进他地。”

随后宁完我最后说了多尔衮想说的话,能否攻破京城,取决于城内守军的战力,也取决于王师能从周遭获得多少粮食。

征不到粮食的话,那就不得不尽快破城,两头都失手的话,那这京城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了,还是另做打算好了。

“皇上,臣以为可速派兵马去往周遭城池,畿辅百姓遭受蛮明压榨许久,今被我大清王师解救,必能踊跃捐粮!皇上若是昭告天下,大清入关,三年免税,必可大获人心!”

刚林这损招更是一绝,说白了就是骗。

既然蛮明都能花样百出,大清自然不能落后。

不论如何,先把粮食凑足了再说。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今几十万大军都开到京城脚下了,大部分粮草还没指望呢,任谁心里不慌?

大帐里除了石廷柱(旗人)与巴颜(李永芳之子)有发言权之外,其他领兵之将只有奉命行事的份。

商议关乎大清国运的头等大事,除非皇太鸡开金口询问他们,不然这些人根本没有插嘴的权力。

“……既然如此,朕命炮队先轰老城北侧与西侧一日,而后出动包衣填平土坑与护城河。翌日,汉军黄、红两旗攻西直门,正蓝旗督战。汉军白、蓝两旗攻阜成门,正灰旗督战。天佑军攻德胜门,天助军攻安定门,镶灰旗督战。檬古八旗与外藩三旗,及正绿旗,负责防备来援的蛮明勤王之师,两白旗负责协助,朕亲率两黄旗以备后援。汉军四旗、天佑军、天助军、正蓝旗、两灰旗,均须调一个甲喇之骑兵交于十四弟,由十四弟总督征粮要务,若需包衣,尽可差遣。诸部依令而行,不得有误!”

皇太鸡也清楚眼下的情况,没啥比缺粮更容易动瑶军心的了,

将九个甲喇的骑兵交给多尔衮去征粮,也是皇太鸡的考虑。

除非修筑斜坡直接策马冲上城头,否则骑兵在攻城的时候完全用不上。

与其白白消耗粮草,莫不如放这些兵马出去到各地去征粮。

两白旗之前在旅顺周边遭受折损,硬上多尔衮兄弟率部攻城,只怕让他们阳奉阴违。

皇太鸡也就没让两白旗率先攻城,把最轻巧额事情交给他们来做,无法交差之后再行安排就容易多了。

檬古八旗与外藩三旗的兵力有五万四千人,加上正绿旗以及两白旗的兵马,总计不下近七万之众,对付以步兵为主的蛮明勤王之师是足够了。

即使真有二十万蛮明勤王之师来援,在野战时也难以抵挡数万大清铁骑的强势冲击,即使无法聚歼来敌,也能将其彻底击溃,无法与城内守军汇合。

京城周遭有事的话,还有最为精锐的两黄旗可以调动。皇太鸡经过数番考虑,认为如此安排是较为妥当的。

“快!速速就位!”

在命令下达之后,大营内的清军便很快行动起来,尤其是汉军四旗与天佑军、天助军所辖的炮兵部队,是最为忙碌的兵种。

加上新进运来的十二门红衣大炮,是役清军投入作战的红衣大炮已经达到一百四十门之多。

通过孔有德携带过去的铸炮师傅以及结合大清已有的同行,大清的铸炮工艺已经快速赶上了蛮明。

铸造出来的红衣大炮射程可达三里之遥,虽说远不如对外吹嘘的那样一炮糜烂十里地,但在实战时也算够用了。

对于是役与城头守军的炮战,所有炮手心里都没底,因为此番太过重要,打得好便是大清的功臣,反之便是大清的罪人。

现在不清楚守军到底有多少红衣大炮,在孔有德的建议下,皇太鸡命令诸部先行用少量红衣大炮进行试探,待勾引守军开火之后,便可得知具体情况了。

因为王师在距城头二里地的位置部署炮位,能打到这里的铳弹自然就是守军用红衣大炮发射的,届时埋伏在前沿的耳目用肉眼便可查清守军的重炮数量。

在开火之前,为了迷惑守军,掩护推进,炮手们还用植被对所属的大炮进行了伪装,这样多半可以保证炮击的突然性。

“轰轰轰……”

九月十四辰时一到(早七点),一声声惊天动地的怒吼便打破了许久的平静。

大清王师用二十门红衣大炮分别向西直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进行试探型炮击。

京城轮廓很大,也不会自行移动,但想从两里地之外准确命中三层楼那么高的城墙,没经过训练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率先打过去的二十枚炮弹,仅有两枚命中了目标,由于没打中女墙,所以造成的杀伤也微乎其微。

由于还要确保大炮的寿命,一刻钟只能打一次,一个时辰也不过射击八次。

一天打五个时辰,每门炮能轰出四十枚炮弹。

不过照此速度开火,最多八天,这红夷大炮的寿命就到期了。

如此算下来,折合每次开火的成本是非常之高的。

要不是旗人不擅这方面,皇太鸡都想让八旗精兵来控制炮队。

“狗鞑子来真的了!”

“就跟姑娘们一样!”

“哈哈哈哈……”

守军是早就看到外面瞎忙活的清军了,但没有命令便不能轻易开火反击。

只能在既定位置留下观察哨,剩下的人都暂时后撤,等清军攻城之前再行就位。

但众人看到狗鞑子就这点准头,不免有些好笑。

光听炮响,不见铳弹,鬼知道铳弹都打到哪去了。

或许连狗鞑子的炮手自己都不知道,这才叫“防不胜防”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