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706章:回家帮忙

明末黑太子 第706章:回家帮忙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娘!我回来了!”

第三天一早,刘达就骑马返回了自己的老家,李元胤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

但排长刘双还是很宽厚的,估计收庄稼的任务能完成,因为村霸李河一倒,村珉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麦收速度甚至比以前更快。

这样一来,自己少个把人手也完全没关系,便提前让刘达回家去帮忙了,要不然最后也得放这小子回去搬家。

畿辅周边的王师士兵都可以享受直系亲属免费搬入京城的待遇,完全无需缴纳每人五十斤麦子的入城费。

这算是某太子赏赐给下面狗腿子们的福利,只要不是孤儿,家里还有亲友,便都能得到五天的假期。

要是往返路程超出时限,那就只能指望其他部队在向京城收缩时,将沿途的村珉们一并带入京城了。

李元胤带着的这四千人里的大半都是通州本地的,不光是刘达,其他人也等着得到放假的命令,好火速回家收拾。

“我儿回来啦!我儿回来啦!”

一名老妇听到无比熟悉的问候声,激动地颤颤巍巍地下了火炕,拄着拐棍走出土房,看到门口的刘达,立刻留下了热泪。

“娘!你别哭啊!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孩儿这趟回来,便是要接娘去京城享福,还有我哥和我嫂子,咱全家人都去京城!”

刘达迫不及待地便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他在部队这么卖力,就是为了能过上好日子。

“我儿终于出息了,娘这是高兴啊!前日村里便来了很多兵马,说是东虏要来了,让全村人都尽快收割庄稼。这不你哥和你嫂子都下地去了,娘腿脚不利索,就只能看家了。”

老妇盼着儿子能在之前来的这些官兵之中,可是问了好多人都没看见刘达,心里失望的很,好总算是把儿子给盼回来了。

“娘,你都知晓了?太子爷已然得到了鞑子即将叩关的消息,命令畿辅周边的庄户须在十天之内,将麦子全部收割完毕运往京城,百姓是否入京全凭自愿。娘,这东虏可是杀人不眨眼,要是抢不到粮食,便会拿大明百姓出气,咱全家可是不能触这个霉头。等收完麦子,便让大哥大嫂带着娘一起去京城,到了那边便可以安顿下来。孩儿回家就是来接娘的,娘你放心,京城那边可热闹了,这不,孩儿还买了好多好吃的给娘来尝尝呢!”

刘达先是将该嘱咐了都说了一遍,然后抓过一个大号袋子,从里面掏出一盒上好的糕点,摆到自己母亲面前。

“哎呀!这得花上不少钱吧?我儿赚钱不易,千万不可乱花钱啊!”

老妇看到这上等的包装,便被吓到了,仅仅是用眼睛看了看,手根本就不敢动,心里则在心疼儿子花了冤枉钱,可嘴上又不敢数落,毕竟这的确是一份孝心。

“娘,你尽管吃,我现在能赚钱了,太子爷对我们可好了,每人每月可领三两银子外加半石精米。若是能够杀掉一个东虏,便可赚到二百两银子呢!”

提起赚钱的事情,刘达是非常开心的,他的成绩虽然没有进入百名大榜,但光是平时的月俸就足以养活自己的同时帮衬家里了。

“我儿千万小心,战场刀枪无眼啊!”

老妇听到这话,马上担心起自己儿子的性命,孩子他爹走得早,两个儿子都是他拉扯大的,万一有个闪失,往后自己可有何脸面去见孩子他爹啊?

“娘!你放心好了!瞧咱这盔甲,刀枪不入,娘你摸摸,厚实得很,东虏想杀孩儿,那就是白日做梦!”

自从出了李吉那事之后,刘双所在的排,每个人都不敢脱掉盔甲,生怕村里还有人敢偷袭自己,刘达也是穿着盔甲回家的,热是热了些,但总比横死了要强。

“好好好!这样娘就放心了!”

老妇将信将疑地摸了摸盔甲,倒是的确像儿子所说的那般厚实,在她看来,这盔甲自然是越厚实越好,起码能挡住东虏射来的箭矢。

“娘,你先吃着,我去地里看看大哥大嫂,还能帮个忙,等到晌午的时候便让他们回家吃饭。”

刘达说着便将买来能吃的玩意摆了一炕,这算是带有炫耀成分的一种孝敬。

直看得老妇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儿子走了好一会儿都没缓过来。

村里驻有一个排,虽然不是刘达所在的连队的,却是同为一个营的人。

哪怕见面叫不上名字,也能点头示意,因为平时都一起训练,多多少少都是混个脸熟。

东宫卫队的甲衣不同于其他部队的款式,一看就知道是自己人,故而不用加以防范。

村里只有一个班的士兵负责巡逻,见到刘达只是简单聊了几句,便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刘达家的田地距离村子不算太远,也就一里地开外,骑马就更快了,分分钟就能赶到。

“大哥!大嫂!”

“老弟回来了!”

“数月不见,小叔壮实许多!”

一名满头大汗的汉子直起腰,看到了久违的身影,然后努力挥手跟远处的刘达打着招呼。

身边的妇人也是如此,他们家就是寻常百姓,若是能出个吃皇粮的,便是祖宗显灵了。

吃皇粮有两种,一种是仕途,自然是当官。另外一种便是行伍,也就是当兵。

作为农户人家,出个举人都极少,能当兵便殊为不易了。

尤其是进入东宫卫队,不光吃喝全免,月俸优厚,还能享受家里免税的待遇。

刘家如今只有三亩地,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就靠着给村里的地主刘贵当佃户过活。

作为佃户,换作之前一亩地的收成,两成要交税,五成要交租,剩下三成才是自己的。

如今太子爷免了赋税,交税的部分便都被刘贵收走了,人家一点都没有跟佃户平分的念头。

故而太子爷是否免税,刘达家根本就享受不到相应的优惠,最多把自家田地的那部分给免掉而已。

原本刘家有十亩地,但由于崇祯皇帝连年加征税费,导致刘家在田地受灾的时候便交不上足额的税费,便只能向刘贵举债。

举债还不上的话,那就得用手里的土地来充抵,导致原本属于刘达家的七亩地都变成了刘贵所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是不交税,那就得逃荒,不然被官府获悉,全家人便要被下狱。

刘达的爹刘文就因为这个窝囊气而死的,之后家里就每况愈下。

大哥刘通本想外出招活计,但刘达觉得自己到了为家里分忧的时候,便离开了老家去了通州。

在通州码头干了一段时间的苦力,就是负责搬运粮食,后来跟着船主来到京城。

这时候正好碰上太子爷募兵,刘达觉得吃皇粮总归是没错的,才让命运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当初刘达还很是犹豫,因为当兵很有可能战死沙场,会让母亲伤心不已。

但现在看来无疑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有了这套盔甲,多半是不会被东虏给干掉了。

因为名字与鞑子同音,故而在部队里,刘达的外号就叫“狗鞑子”,每每在演习里假扮狗鞑子作为进攻的一方。

时间一长,对于狗鞑子的战术打法,刘达算是心里有数了,但真到了战场上,他也得听班长还排长的吩咐,毕竟人家才有实战经验。

眼下刘达的敌人仅仅是周遭的麦浪,让他一把火烧到自己的麦子,他肯定是一百个不乐意,还不如勤快些,动手收完再说。

“你不回家休息,来此作甚?”

刘通嘴上是责备,但意思却是关心。自己弟弟自打过了试用期之后就再没回来过,好不容易回来了,便不忍心再让他干活了。

“大哥,咱村是不是也接到了五日之内收完麦子的命令?我这不是急忙赶回来帮衬么?再说咱全家还要跟着队伍搬进京城去呢。”

刘达明白大哥的意思,但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早点收完麦子,全家就能早点搬家,等安稳下来,他才能专心御敌。

“搬到京城?”

刘通倒是从官兵嘴里听说了这事,但也仅仅是想想而已,京城是何等地方?岂是他们庄户人家能住进去的?

再说住到京城花销极大,他们家几乎穷到家徒四壁,就指望这点粮食糊口,一旦搬过去,往后还如何生活?

“大哥放心,如今我在部队有月俸可领,全是精米每月便有半石之多,足够让全家人吃饱的了。到了京城,太子爷会遣人安排住处,无须为此忧虑。而且如今也麦收了,之后没活计可做,到了京城就不一样了,太子爷那边工厂林立,像炼钢、炼油、筑城、盖房,都需要极多的人手,大哥你不是也会瓦匠活么?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在京城干瓦匠,可是比在咱这赚的银子多多了,就那些雇主,不开除每月二两银子的条件,都雇不着像样的瓦匠!”

刘达已经与以前截然不同了,这归功于东宫卫队不光抓军事训练,还教士兵文化知识,识字是最起码的,而且每天都要读报,所刊载的内容都会了解个大概。

通州再繁华也比不了京城,在刘达看来,江南各地加起来也不如眼下的京城,在太子爷的治理下,京城已经稳居整个大明城市榜首。

尽管刘达只去了两次城里,但已经在这安家落户了,因为京城商铺栉比鳞次,有病还能去陆军医院治疗,逢年过节还有烟花表演可看。

他家虽然远远比不了大户人家,可是这些普惠寻常百姓的福利却可以享受得到,这便是刘达看中的地方。

不光是他自己,东宫卫队的官兵都是这么想的,哪怕在京城住租来的房子,也比在老家住自己的房子要好。

“这……当真?”

刘通仅仅是个憨厚的庄稼汉,去过最大的地方就是通州了,根本就没见过京城的繁华,被能说会道的弟弟这么一鼓动,不禁也有些臆动了。

毕竟麦收之后自己的确无事可做,最多去通州码头当苦力,一个月也赚不了多少钱,这活计到了上冻的时候就没了,因为漕运已经停止了。

若是能在京城找份瓦匠的活计,的确是个帮衬家里的法子,只是还不知道京城那边的雇主要求如何,能否看得上他这手艺。

“哥,瞧你说的,你是我哥,我骗谁还能骗你么?真要是如此,娘还不得打死我啊?”

以前刘达也跟兄长一样憨厚质朴,但经过部队的一番磨练,眼界开阔许多,便变得世故圆滑了不少,至少这样可以少挨欺负、少被骗,对他来说决计是件好事。

“等麦收之后再说吧,先得把麦子收完!”

事关重大,还得回家跟母亲商量一番,刘通也不敢轻易答应,还是干好手头的事情要紧。

“嫂子!有我哥俩在,你就不用忙活了,回家歇着吧。对了,我可买了好些吃食,都是京城那边的上好美味。等晌午我俩回家,咱一家人就好好吃一顿!”

刘达觉得自己也是个壮劳力,那就不需要家里的女人再埋头割麦子了,这可是个体力活,还是男人来做比较好。

“小叔,看你说的,平时也是我与你哥一起下地,我可不像城里的女人那般娇贵,没啥的!”

妇人领了刘达的好意,田里还有大半麦子没收,哪怕三个人一起忙活,也就能省下一两天的工夫。

“要不就这样,嫂子你上午在地里,下午就不用出来了,正好可以在家把麦秆给去了,好好筛一筛!”

既然嫂子拒绝回家,刘达便想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这样最起码能顾及到两边。

“当家的,你说呢?”

“好吧!这也不能带杆装袋子,下午你就在家筛吧!”

刘通稍加思索便答应下来,反正在地里也是干活,在家里也是干活,还能兼顾母亲,这样安排也好。

“我这正好有马,等晌午就把收的麦子拉回去!”

刘家根本养不起牲口,穷的连头驴都没有,所有粮食都靠一辆人力平板车来拉,这下好不容易有了匹马,刘达便打算好好利用一下。

“你……”

刘通担心自己弟弟擅用部曲装备的马匹,会被上面惩处,便犹豫起来。

“大哥,放心,这马不拉车也得载着我,大不了回头给它吃点好的不就得了?”

这匹马不是战马,就是寻常的驮马而已,用来拉车的话也比驴要强。

“也罢!咱也不能白占人家的便宜!”

刘通这才算是同意了,毕竟放着牲口不用,他也心痒痒。

“那就行了,嫂子,你在这看堆整理,我跟我哥下地!”

刘达可是惦记着他带回来的吃食呢,栓好了马,脱下盔甲就开始埋头苦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