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700章:通州撤防

明末黑太子 第700章:通州撤防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启禀都督大人,此为太子殿下之亲笔信!”

“好好!贤侄快坐,上茶!”

漕运总督张肯堂正满怀心事,便得到了李元胤前来的消息,他可是知道同僚李成栋的儿子现为太子门生,相当了得。

即非如此,按照旧例,李成栋被太子殿下擢升为漕运总兵官,那么李元胤少说也能捞得一个偏将的差事。

李元胤这次前来并非自己一人,而是整整带了四千兵马,可是将通州西门的守军吓得够呛,好在为首的将领认识自家小爷,这才算是虚惊一场。

这些兵马都是周遇吉临时借给李元胤统领的,目的就是帮助其父李成栋尽快转运通州的百姓与粮食。

朝会上一定决定彻底放弃通州,那么此地的粮食与百姓就决计不能留给东虏祸害了,必须在十日之内,悉数迁移到新城那边去。

通州是京城周边最为重要的军事支点,一旦这里丢失,便宣告漕运被切断,也就意味着京城再也不会得到漕运的粮食了。

然而皇太鸡此次南下,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四处劫掠,万一动了入主中原的念头,那一时半会便不会离开了。

通州城虽然也是一座坚城,可比起固若磐石的京城还是相差甚远,皇太鸡权衡之后,便会集中兵力围攻通州。

此地与京城相聚不远,可也有数十里之遥,大明王师暂时还不具备野战获胜的能力,出城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故而通州再重要,也不得不选择放弃,否则通州保不住不说,新城恐怕也要落入东虏的魔掌之中。

放弃通州,便可以将李成栋所部投入到新城那边的防御中,这算是拆东墙补西墙之举,也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由于新城已经建起来了,要固守老城与新城,便要集中畿辅周边所有的兵力,大明王师根本无暇再驰援通州这边。

“令尊现正在河岸率部巡查,我这便遣人知会!”

张肯堂是漕运总督,但仅仅是个文官差事,手下并无兵马,巡防通州至天津段运河的任务,都要落在总兵官李成栋身上。

他已经看过昨日和今早出版的报纸了,对于朝廷的态度和计划,大概是清楚的,但太子殿下要放弃通州,还是让张肯堂大吃一惊。

信里说的很明确,而且不容抗逆,张肯堂也只能先派人找来李成栋,再商议如何奉命行事了。

带走通州的粮食较为容易,因为通州运河直通京城,只要让漕运船只向西行驶便可,难处在于让通州的所有百姓全部搬走。

只要守军悉数撤走,使得通州变成一座不设防的城池,百姓也就不得不走了,否则必定会遭到东虏的百般柔躏。

“载宁(张肯堂字)找某何事啊???”

李成栋并没有走远,仅仅是在城外转了一圈而已,忽然得报张肯堂有急事相商,这才马不停蹄地赶到府衙。

“不急,看看谁来了?”

张肯堂也没急于跟李成栋商谈公务,而是乐呵呵地为其点指旁边一人,父子相聚可是难得。

虽然东宫卫队的训练基地距离通州很近,但李成栋也有意借此机会锤炼自己的儿子,哪怕奉命赴京,都没去看过李元胤。

“父亲!”

“数月不见,我儿已然变得精神抖擞矣!”

李成栋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自己的儿子,然后才满意地捋着胡子笑了笑,光是看儿子的精神面貌,便比去受训的时候好上不少,太子爷这仙界练兵之法,果然有些奥妙。

“此为太子殿下给父亲的亲笔信,还望父亲速速观看。”

“好!”

某太子写给张肯堂的内容多是珉生方面的事情,写给李成栋的则是军事方面的,譬如如何押运粮食,如何收割庄稼,如何将营盘从通州迁移至新城。

“运粮之事倒是好说,只是这帮助周边百姓收割庄稼……”

李成栋从来就没接到过类似的命令,让将士们帮着百姓抢收庄稼,真是闻所未闻,不过田地里的粮食倒是也不能白白留给东虏。

让他麾下的将士们收庄稼倒是可以,但是除了腰刀之外,貌似也没啥趁手的工具啊,这可如何是好啊?

“父亲,太子殿下命周总戎借与孩儿四千兵马,帮助通州百姓抢收庄稼,务必在十日之内,将周边的粮食悉数收割完毕。如若不然,便要将未能收割的庄稼悉数点燃。”

李元胤带来的新军士兵也没有装备镰刀,不过每人都配发了一把腰刀,这玩意连人都能杀,更别说收庄稼了。无非就是相关经验不足,割麦子的时候比较费力而已。

“也好,今日天色已晚,为父先与你张伯父商量一个可行方法。明日清早便让士卒们悉数出动,一部分负责押运粮食,另外大部人马则出城帮助百姓割麦!”

李成栋认为目前漕运还没甚子危险,犯不上兴师动众,拍些人护送即可,所部的重要任务就要放在收庄稼上面。

凭借往昔的经验,李成栋感觉这些麦子很有可能会变成所部的军粮,自然收得越多越好,

不过太子爷也在信中严明,是收,不是抢,用以前那套行事风格肯定是不行的。

好在太子爷开出了二两一石头的麦子收购价,这样就便于各部快速收集粮食了。

“再就是太子殿下叮嘱,大型牲畜一头也不能留给东虏,除家禽之外,凡是四条腿的,全部都要带往京城!”

李元胤忽然想起这事,便直接说了出来,太子爷的做法是没错的,既然粮食都不能留给东虏,更好吃的牲畜就更不能留了。

东虏所到之处,连人都极有可能活不下来,更别说牲畜了,留给东虏享用,那便算是暴殄天物了。

实在不行,哪怕自己与一众弟兄们合伙出资,也要将通州附近百姓手里的牲畜尽可能多地买下来带往京城。

人、畜、粮食在十天之内都要带走,这算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项目了。

因为占大头的粮食,其中一部分还在地里呆着呢……

通州的地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具体就是顺义以南、武清以北、三河与香河以西的合围地区。

某太子不知道那四个地方的粮食还是否能收得上来,但通州距离京城最近,地界里长出来的粮食必须被带走绝大部分才行。

李成栋所部有五千多兵马,李元胤又带来四千,合计九千有余。

张肯堂作为伯父与通州的最高长官,于公于私都会招待前来帮助自己工作的李元胤一行人。

跟随李元胤前来的还有他们班的班长万礼,以及三哥张煌言、五哥曾英,李元胤在班里排行老六,身后也只剩下年纪最小的郑成功与郑省英。

那哥仨初来乍到可是一点都不客气,他们很清楚李元胤的老爹是谁,故而把晚饭当作是难得的打牙祭的机会。

东宫卫队的伙食虽然好,但终究比不上面前的一桌酒席,周总戎对待他们这个特殊的班组也没有任何的照顾,更没给他们开小灶。

好不容易能够大吃特吃,另外哥仨当然不会错过,桌子上有鸡、有鸭、有肘子、有鱼,硬菜可是不少,还有好酒,酒肉下肚真是大快人心。

李元胤是北方人,万礼、张煌言、曾英都是南方人,但在北方呆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入乡随俗了,吃起浓油赤酱的北方菜,一点都不含糊。

在部队,别说浓油赤酱,就是一碗二三两的烧肉,都要通过自己努力训练,在比武的时候拼到一个好名次才能吃到嘴。

故而这会儿桌子上的四个人居然没有一个人说闲话,全都在闷头猛吃,生怕说话会耽误时间,肉便让其他人给咽肚了。168

东宫卫队不同于别处,训练与作息完全遵照太子爷制定的相关规定,吃饭不能说话,说话的代价便是会少吃饭菜,时间一到,那就必须清场走人。

“伯父……呃……够爽快!”

万礼在饭后挺着肚子表示感谢,一只鸭子被他吃了大半,可是把多天损失的油水给补回来了。

这年头都是鸭子比鸡好卖,因为鸭子油多,肚子缺油水的家伙当然会优先选择鸭子,这可是相当能解馋的食物。

“可不是嘛,好久都没吃得如此过瘾了!”

曾英也跟着附和起来,他虽然是四川人,可吃饭一点都不含糊,外号“小饭桶”,“大饭桶”的名号自然归大哥万礼与二哥甘辉所有。

上次打牙祭都不知道是甚子时候的事情了,这趟来通州,就是六弟他爹所管的地界,可是趟长膘的肥差。

“今日吃饱喝足,明日下地干活!”

张煌言虽然是浙江人,但也知道明天要卖力气了,故而吃起来一点都不含糊。他们虽然作为太子门生,可也要躬亲示范。

不猛吃猛喝一顿的话,下地收庄稼是决计扛不住的,不光是他们四个,他们带来的四千士卒也都在大吃大喝。

通州是漕运枢纽,自然不缺粮食,东宫卫队的士卒们可以敞开肚皮猛劲吃,肉虽然不多,但鱼是不少的,这也算是正二八经的荤菜。

翌日,他们哥四个便两人一组,万礼带着李元胤去往城北的田地,张煌言与曾英去城东方向,通州以南的庄稼则交给李成栋的下属去办。

“将军饶命啊!我等都是寻常百姓,并未犯事啊!”

城北李家村忽然来了大队兵马,这让村珉们大惑不解的同时,还惶恐不已,生怕遭了兵祸,全村都得被**们祸害掉。

“你可知村里谁说话最管用?”

李元胤的亲兵坐在马上大声询问一个年仅五十的老汉,这种事自然无需自家小爷亲自出面。

“回军爷,村里名叫李河的说话管用,李家势力最大,有家丁上百,田地上千亩!”

“前面带路!”

近千兵马便跟着这老汉进了村子,李元胤根本不怕有人会伏击己部,那就意味着公然的叛乱。

纵使对方也有上千人,也打不过训练有素的东宫卫队士兵,而且还会被打得屁滚尿流,满地找牙。

“站住!尔等何人?竟敢擅闯我家老爷宅院?”

一个家丁在门口居然扬声和问起来,貌似根本就不怕面前的士卒。

“让你家老爷李河出来搭话,我家小将军有事吩咐!”

亲兵策马上前,直接说明来意。

“你家小将军姓氏名谁啊?”

李河的家丁仍旧有恃无恐,而且还叫出来二十余人持械对峙。

“去你蛋的!我将军名号也是你这厮该问的???”

这名亲兵顿时愠怒起来,官军前来,作为寻常百姓,理应出来接待,这李河好大的架子。

“不敢报出名号!定是贼人假扮!”

这家丁一口断定自己的推测,然后命令同伴推入院内,凭借高达的围墙进行防御。

“……小爷!”

“围了!”

李元胤可不是纨绔子弟,虽然年纪不大,可常年跟着李成栋征战沙场,对付这种情况根本就不会茫然无措,更不会手软。

让百姓收庄稼很容易,关键就是找到每个村子里的村霸,只要村霸点头,那么整个村子就很容易奉命行事了。

如果村霸不同意收庄稼,那就说服他同意,而且要用对方听得懂的办法,这招就是某太子交给自己门生的快捷方式。

收庄稼有必要带着鸟铳与小佛郎机么?

某太子认为很有必要!

“我家将军军务在身,给尔等一炷香的考虑时间,时间一到,立刻开炮!”

没时间跟李河废话,可以直接进入最后通牒模式,李元胤也不介意直接灭掉李河一家。

按照他所见到的情况来看,这李河恐怕不是甚子善类,不说恃强凌弱,估计也差不多。

“开炮!”

“小爷,时间未到啊?”

“此乃兵不厌诈也!”

“……是!”

李元胤才不会耐心等待,自己带来近千兵马,还要看对方的心情,世上哪有这种好事?

对方是东虏也就罢了,仅仅是个村霸的话,那他就是自寻死路了。

太子殿下教导他们军队保护的是百姓,是良珉,村霸自然不在其列。

“轰……”

小佛郎机虽然威力不大,可用来打珉宅的土墙还是轻轻松松的,炮击效果甚佳,直接就把院墙轰出数个大洞出来。

“官军炮击啦……”

里面立刻传出了炸猫的声音,貌似以为官军是专门前来剿灭他们的,这下遭遇了灭顶之灾。

李家的院落面积相当之大,几乎占了整个李家村的四分之一,而且还建有碉楼,防御力是非常之高的。

但也是相对而言,对于装备火炮的军队来说,也就是那么回事,真动起手来,一炷香的时间就能将部分院墙夷为平地。

“军爷莫要打了,我等愿降!”

“停止炮击!命他们缴械出来!如若有诈,格杀勿论!”

李元胤带来的兵马仍旧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流寇便经常使诈,此招不得不防。再说被一群村珉给弄死弄伤,传扬出去也不好听。

“小人李河,叩见将军!”

一个身着绸缎的中年男人带队从里面走了出来,走了十步,便自行跪地磕头,他算是认栽了,一切都怪自己的那个目中无人的侄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