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647章: 新兵倒戈

明末黑太子 第647章: 新兵倒戈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太子爷虽然下旨免除了河南的税赋,但等到各地具体实施的时候,那就截然不同了。

明目张胆抗旨不尊的地方是根本没有,不过为了保住自己的进项,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玩法。

南阳这边因为庄稼绝收,倒是免去了农户的全部赋税,不过一些其他收费项目,那就不会被一并免掉,譬如进城费。

原先是成人进一次须缴纳两个铜钱,小孩须一个铜钱。

后来为了防止流珉大规模涌入,直接翻倍。

对于知县姚运熙的决定,南阳知府王家祯是知道并理解和支持的。

给粪夫们免去的税费,很大一部分便是入城费。

只要是粪夫,在战后便可以来去自如。

这算是他们为自己争取到了福利待遇了。

南阳城里虽然有不少粮食,但决计无法养活数以万计的流珉。

若是涌进四万流珉,每人每月消耗一斗米。

看似不多,但四万人一个月便须四千石。

一年便是近五万石粮食!

今年绝收,明年还是如此这般的话,那就是净投入。

一点回报都得不到,等于是在坐吃山空。

南阳城里的粮食不等贼军来抢,便会被数万流珉给生生吃光了。

流珉万不能入城,被喻为冷血知县的姚运熙便想出了增收入城费的法子。

真要是连钱都挡不住的话,那就干脆收粮食,交了粮食才能进城。

在他看来,流珉对城里的威胁并不比贼军小多少,或许还更高一些。

这些人甚子事情都不做,就是干吃。

每天吃完就睡,睡醒便吃。

一个个就跟猪一样!

绝大部分人也没有手艺可言,除了种地之外,啥也不会。

在姚运熙看来,若是天灾之下,这些流珉便是十足的累赘了。

朝廷要求地方尽量安置灾珉,若是已经成为流珉,便须迁移到山东、湖广或南直隶这三地。

在南阳府地区,能安置的早就安置了,安置不了的,那就必须得赶走才行。

否则一旦贼军前来,必定会被其所募,成为贼军的走狗。

在知府王家祯的要求下,总兵官张国钦也派兵将流珉驱赶到了河南与湖广的交界地带。

可是这些人并不情愿背井离乡,很快便取而复返。

此举让南阳的官员们非常头疼,这些流珉几乎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张国钦的手下在不耐烦之后,也杀了不少人。

非但没有弹压住流珉返乡的势头,还激起了珉愤。

剩余的大部分流珉则跟官军玩起了捉迷藏,官兵前来,他们就南撤,官兵撤走,他们就北上。

张国钦的手下也不敢轻易进入湖广北部的战区,生怕自己被战火所殃及,便只能对这些擅长游击之术的流珉无可奈何。

更何况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保住南阳城的安全,其他事情,包括驱赶流珉,那都是无足轻重的事情。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南阳的守军将流珉往南部的新野方向驱赶,而新野的守军则将流珉再赶回去。

两边的守军都不愿意接收这些流珉,又不愿意与友军发生摩擦和冲突,故而玩起了踢皮球的游戏。

要命的是,张定国派部下假扮成流珉,并派人预先进入新野城,在新野守军出城驱赶流珉时,里应外合,将城内城外的守军都给一并拿下了。

这才导致新野城迅速失守,连抵挡的时间都没有,便改旗易帜,沦为了贼军的囊中之物,城内所有钱粮都被洗劫一空。

张国钦得报大惊失色,急忙命令所部固守南阳城,再不敢轻易派人出去驱赶流珉了,生怕中了贼军的诡计。

新野失守,南阳的形势便急转直下了,一旦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南阳再失守的话,那么身后的汝州便危险了。

汝州以北,便是重镇洛阳!

三道防线看似稳妥,可官军守不住南阳的话,汝州也就很难固守了。

贼军若是形成摧城拔寨之势,很容易便会迅猛推进到洛阳城下。

洛阳若失,只怕河南全境的官吏和将领,都没有信心守住自己的地盘了。

由于情报不畅,官军也不知道此番贼军兵马几何,献贼是否随军前来。

张国钦也不敢出城,派出去的探马不少都没有回来。

没有来报,他便只能结合自己看到的情况进行猜测了。

对于张献忠,张国钦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此贼年纪不高,却诡计多端,狡猾无比,心狠手辣,使朝廷与将领们头痛不已。

前来攻打南阳城的贼军若是支偏师,则献贼多半不在阵中,或许前往他地劫掠。

否则便是要围城打援,寄希望在野战中先行重创官军,而后再发力攻克南阳城了。

南阳城是否可以长期坚守得住,张国钦心里根本就没多大把握。

城里的钱、粮、水都不缺,可他所部并非善战之师。

面对穷凶极恶的数万贼军,能否勇战就不得而知了。

为今之计,便是在援军给己方解围之前,守一天算一天。

为了鼓舞士气,经知府王家祯批准,府衙将给每个城头上的官兵,每天发放半两银子的饷银。

只要贼军围城一日,官兵们便会领到这笔钱。

一天一千五百两,一百天便是十五万两。

四个半月之后,府衙里的银两也花光了。

但王家祯认为贼军真若是能够围困如此长时间的话,只怕来援的官军已经被击退了。

若是最后被贼军破城,将府衙里的银两洗劫一空,倒不如之前便将这笔钱发放给守城的将士们。

在贼军攻城的第一天,王家祯便给每人下发了五两银子,算是十天的赏钱。

等挨过前十天,再发第二笔钱。

不过如今拿了银子也就是图个心理安慰,这时候城里的人家都不愿意出售家里的任何能吃的东西了。

没人知道甚子时候南阳城才会转危为安,所有粮商都闭门谢客,百姓们也躲在家里瑟瑟发抖。

用五两银子买只鸡都买不到,更别指望能买到其他食材了。

这便是南阳城的现状,府衙能够正常运转,全赖唐王留下的一部分家底作为支撑。

从知府王家祯开始,官吏们都在算计着过日子。

支出的大米要精确到一合,十合也就是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所有支应项目都要记账,一旦发现有人中饱私囊,待核实之后,立刻下狱。

除了确保城头守军的一日六餐之外,府衙上下都要节省消耗。

王家祯要求每两个时辰便须给士卒们开一餐,以保证士卒们全天都有体力用以守城。

否则等贼军已经冲过来攻城了,这边还饿着肚子等开餐呢!

贼军能等你吃饱喝足再跑过来攻城么?

既然南阳城已经被卷入战火,便要时刻做好准备。

战时的措施都是根据太子殿下在《京师日报》上刊载的政令来实施的。

城头防御、军械配备、粮饷供给、战时动员、战后处理等方面,王家祯都是一字不漏都照搬过来。

有了太子殿下的指点,倒是给文武官员省去了不少时间,大伙连想都不用想了,就照着做便可。

不让流珉入城避难,倒是不近人情,可若是让他们入城,那所有人就都得跟着遭殃了。

若是必须牺牲掉一部分人才能置死地而后生,那就只能选择牺牲掉这些人了。

王家祯并不愿意这么做,但当下的形势逼迫他不得不这么做。

被他主动放弃的这些人很快便加入了贼军,成为贼军的马前卒了。

出于对冷血官吏们的仇恨,流珉们在攻城时也极其卖力。

就等着破城之后,将那些令他们深恶痛绝之人给抽筋剥皮呢!

“给额上!不准后退!弓箭手准备!”

张广才见到这些新兵居然被狗官军用金汁给逼退了,立刻变得怒不可遏起来。

这么多人就打一面城墙,若是意志顽强,敢于拼杀,此时恐怕已经登上城头了。

一个个都是农户出身,还怕被狗官兵浇上金汁?

都是废柴!

义军携带的箭矢有限,自然不会傻到用箭去射躲在女墙后面的狗官兵。

只要用弓箭来威慑新兵,让这些人去攻城便足够了。

“放箭!”

“啊……”

在被射翻了数十人之后,余下的新兵也不敢继续跑向自己的阵营了,只能掉转方向,继续前去攻城。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参加义军,只是想要坐享其成,并没有打算真的与狗官军来个鱼死网破,甚至同归于尽。

最好一次就能打进城去,这样大伙便可以分银子、玩女人了,这才是他们参加义军的目的所在。

然而对面的狗官兵并不打算轻易认输投降,仍旧在负隅顽抗,他们对此也是愤恨至极,可惜战力不高,就是打不上去。

照此下去,他们便要与城里囤积的数十万两银子失之交臂了。

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通过这些天的攻城,不少新兵也想明白了。

甚子“义军”?

无非就是打着义军的旗号,让他们这些穷苦百姓为其卖命而已。

就这么往死里冲杀,最后还能活几个人?

活下来的人能分到多少银子?

他们为义军赴汤蹈火,可到头来,银子的大头都被那些将领给拿走了。

很多人为此丧命,却连个铜钱都捞不着。

凭甚子???

这么一想,这“义军”岂不是比狗官更黑、更狠、更残曝么???

这到底是甚子世道啊?

普天之下就没好人能救救他们这些穷苦之人了么?

活着要被官府压榨,临死之时还得给“义军”卖命。

想起来便窝火又憋气!

“弟兄们!前面官军难打!身后的人好打,横竖都是死,去干翻那些义军,好去找官军领赏啊!”

“对!老子不做义军了!甚子义军?就是狗屁!让咱爷们给他们卖命!死了还不落好!”

“俺弟弟战死了!义军还想让俺战死!俺特么不干了!”

“这群狗东西就是土匪!”

“没错!还不如杀了他们取其钱粮!”

“就这么干!”

“掉头打!”

“冲啊……”

新兵们在攻城时都极不情愿,这会儿抗拒心理已经占据了大半,而让他们决定反戈一击的便是刚才的那通来自己方的箭雨。

这些人冲到半路,在几个带头人的呼喊与引导之下,便选择临阵倒戈,要连本带利地将失去的利益讨回来。

管他甚子义军,只要宰了,那就是死人了!

官军所在城里不好打,义军可是就站在野外!

“站住!想造反吗???”

张广才见过倒戈的人马,但还没遇到这么快就倒戈的。

就给义军干了三天的活,便撂挑子不干了,这翻脸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六七千人声势浩大地向他所部这不足一千人急速冲过来,让义军的老兵都为之惊骇。

“放箭!”

弓箭手得令之后再次张弓搭箭,他们也没想到在复叛之后,射杀最多不是狗官兵,而是自己人。

“冲啊!”

“杀翻这群狗!”

新兵们这时候倒是显示出勇往直前的锐气了,顶着箭雨就硬往上冲。

尽管损失了数百人,可凭借兵力优势,还是在快速逼近张广才所部。

“马队冲锋!杀光反贼!”

这些新兵在张广才眼里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反贼了,殊不知他们之前也是同行。

五百马卒立刻出动,对着数千人的反叛大军便冲了过去。

新兵们没有坐骑,全部都是步卒,在对攻时便吃了大亏。

由于只有长矛,没有弓箭,便无法射杀对面的马卒。

只能在近距离用长矛进行刺杀,直接导致出现了大量的伤亡。

这些打算反戈一击的新兵们很快便遭到了张广才所部的无情碾压。

义军马卒乃是精锐部曲,每人都配备了长刀或长枪,借助于战马的冲击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敌兵撂倒在地。

双方的战力不再一个档次上,很快倒戈的新兵们便被张广才的马队杀得尸横遍野,惨叫连连。

义军马队就像是在犁地一般,硬生生地将叛乱的队伍里犁出了数十条狰狞无比的血色垄沟。

虽然在冲锋时也折损上百马卒,但只要能够杀败这些吃里扒外的玩意,张广才便认为是非常值得的。

出现这种事,便必须立刻弹压住才行,否则往后义军在南阳府一带便无法落脚了,说不定还会被狗官军给袭击。

等杀光脑后有反骨的家伙,剩下的便会乖乖听话,唯义军马首是瞻,再也不敢轻易造次了。

“不要打了!”

“俺们投降!”

“壮士饶命啊……”

新兵里不乏怕死的软骨头,见到义军马卒如此悍勇,立刻便萌生出乞降的念头。

他们临阵倒戈只是不想死而已,并非为了真要杀死义军。

只要能够活下来,并不介意重新为义军效力。

一旦有人带头,其他人的战意很便便发生了动瑶。

战场上有人继续厮杀,有人则选择扔到武器,跪地乞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