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606章:一举两得

明末黑太子 第606章:一举两得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这事说到底也就是硕托惹出来的麻烦,理应由代善携两红旗的人马来摆平。

如今不但动用了天佑军和天助军,还调动了两白旗的上万人马。

等于是大家结伴过来给代善的儿子擦屁股,还是不受二哥待见的那个儿子……

阿济格觉得敷衍一下也就算了,实在没必要折损两白旗的精锐兵士。

肥肉都是入秋之后在关内攻城略地,尤其是攻占京城。

当下两白旗的人马折损严重的话,往后就只能看着两黄旗、两蓝旗,甚至刚组建的两灰旗去瓜分蛮明狗太子手里的大把银子了。

那可是足足有五六千万两银子,每旗都能至少拿到一两百万两之巨,谁不动心?

相比之下,眼前这股蛮子战力强悍不说,还不值几个钱,打赢了又如何?

阿济格对这些狗蛮子一点兴趣都没有,耿仲明想立功大可以率兵冲杀。

自己已经是多罗武英郡王了,再往上便是和硕亲王了。

原本阿济格是想借是役为自己加官进爵的,可是从硕托嘴里听说一些关于狗蛮子的事情之后,他就打起了小算盘。

尤其是在尚可喜的天助军碰得头破血流,死伤惨重,连智顺王本人都因伤昏厥之后,这股狗蛮子的强悍战力也让阿济格有所忌惮。

他手里只有三个甲喇的人马,拿出来一两个甲喇去换取一个亲王的头衔,明显是不划算的事情,也许只有莽古尔泰那个蠢货才会觉得占到便宜了。

硕托虽然难堪大任,可能把两个甲剌的八旗兵都给聚歼在二龙山附近,这股狗蛮子可就非同一般了。

虽说没有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但也决计不低估其实力,更不能轻敌冒进,进而中了对方的圈套。

论兵法韬略,阿济格远不如弟弟多尔衮,脑子里没那么多弯弯绕,但也绝不是只知道猛冲猛打的莽夫。

前番在皮岛就给“大侄子”擦了一回屁股,此番又要在老铁山再给“大侄子”擦一回,阿济格就有些不乐意了。

难怪自家二哥不待见这位“大侄子”,真是进攻不利,防守失当,连看家都能丢掉旅顺这样的军事重镇,还折损了两个甲喇的兵马,往后还能干点啥?

“大侄子”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诉他的叔叔们,狗蛮子战力不弱,其余的事情是一问三不知,就这样回去还得向皇上替他说情。

唉~!

真是一言难尽啊……

给硕托“擦屁股”,怎么说也是他亲爹的事情,轮不到叔叔这种外人来做。

两红旗总供下辖八个甲喇的披甲兵,这还打不下来的话,说明二哥一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废柴!

倘若二哥可以弥补两白旗,尤其是镶白旗的损失,那自己多少还能出把力,否则的话,阿济格就打算看看热闹。

痛击狗蛮子的事情干脆让耿仲明带着天佑军去干,镶白旗的数千披甲兵就是负责督战和压阵而已。

进攻东侧山岭,没有使出全力的镶白旗折损了大约二百多披甲兵,其余一千六七百人都是耿仲明的手下。

负责此地防御的敌军在扔完油桶与棒槌之后便机智地选择后撤了,从而保存了大量的兵力,无形中让怀顺王耿仲明吃了一个哑巴亏。

天佑军仅仅夺取了头道山岭,然后开始与二道山岭的敌军展开炮击,并沿着山脊向南冲杀。

然而脱离了战壕保护的清军又被对方的炮火死死地压制住了,特别是顺着山脊进攻,本身的攻击面积就很窄。

只要对方控制了制高点与连通的位置,清军想要推进的难度极大,真是每一步都要用人命来填。

耿仲明见到阿济格的兴致不高,甚至连他麾下的两个甲喇的八旗兵都是在刻意放缓进攻速度,便大致猜出这位郡王的心思了。

攻占一道山岭,天佑军便损失了一个甲喇的人马,以此类推的话,收复东侧的老铁山,岂不是要把他手里的人马给耗光不成?

想到这里,耿仲明也遣人通知前线进攻的手下,可以稳固已经攻占的地盘,在天亮之后再行进攻了。

一个时辰之内就折损了一千多人马,这种损失规模与速度是怀顺王耿仲明决计承受不起的。

用战力来衡量的话,对方是白杆军确定无疑了,怪不得硕托所部会被狗蛮子给聚歼掉。

再这么打下去,所部就要被打残了,尚可喜的天助军就是活生生的范例。

天佑军是排头兵,镶白旗是主心骨,没了主心骨的支持,还怎么打下去?

更何况耿仲明也想保存实力,故而跟阿济格一拍即合。

双方虽然没有言明,但都知道对方心里所想。

这便算是心有灵犀的默契合作了……

损失一个甲喇多的人马也算是对得起睿亲王了。

而且明后天又不是不打了,既然还得打,那就要从长计议才行。

若是一晚上就打光了手里的兵马,往后怎么办?向皇上求救驰援旅顺???

多铎、孔有德、阿济格、耿仲明都还不知道,是役投入兵力最多的中路,收效最小,伤亡却最高。

两红旗与正白旗合力攻打的C形山恰恰是倭军重点防御的地方。

镶红旗投入三个甲喇,正红旗投入四个甲喇,正白旗投入两个甲喇。

三旗供有九个甲喇参战,总兵力约一万两千八旗兵。

从丑时战至寅时刚到。

清军除了在山上留下三千多具尸体及重伤难移的伤兵之外,甚子都没得到!

虽然此前有少量八旗兵攻上了山顶,但很快便被守军围杀殆尽了。

从那以后,三旗人马就再也没上过山顶。

这仗打得满达海一脸的惊愕,他爹代善已经茫然无措了,作为全军主帅的多尔衮则是愁眉不展地若有所思。

无需统计损失兵力,光看山上的情况便可以预见,这几乎是清军自浑河战役以来,遭遇到的最为惨重的损失了。

之前硕托所部以少敌多,面对十余倍的蛮子大军,被聚歼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是役清军光是中路便投入了上万八旗大兵,即使这样还未能攻克山顶。

不得不说,的的确确是碰到一股极其精锐的蛮明军队,其强悍程度绝不逊于白杆军。

尤其是那种会爆炸的棒槌,给八旗大兵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创伤。

很多人都是先被这种棒槌炸伤,而后才被鸟铳或弓弩射杀的。

没有这种棒槌,蛮子根本就收不住山顶,己方更不会蒙受如此严重的兵力损失。

再打下去的话,多尔衮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寄希望其他两路人马能够有所突破。

于是便知会代善与满达海,暂时歇兵,待收到东西两路的战况之后再行定夺。

好在负责西路进攻的多铎与孔有德不负众望,真的传来了一连突破两道蛮子防线的好消息。

多尔衮立刻命令正白旗与正红旗各的一个甲喇的人马增援西线,既然正面打不开局面,不妨在侧面做文章。

损失如此之大,还甚子战果没捞着,这是多尔衮无法接受的结果,必须要有所斩获,在局部地区痛击蛮子才行。

没过多久,东线也传来了捷报,于是多尔衮立刻将全军的进攻战术从“三箭齐发”,改为“东西夹击”的钳形攻势。

只留少量人马在中路牵制狗蛮子,不时发动佯攻,重点则是加强两翼的兵力,争取迂回包抄这股狗蛮子,照样可以取得一场大胜。

正红旗甲喇章京纳喇·噶达浑被代善派往西线去增援豫亲王多铎指挥的镶白旗一部,但到了战场,这位甲喇章京却大为惊诧。

面前的镶白旗以及天佑军也就剩下两个甲喇左右的编制兵力,上前一问才得知情况,其他人都已经死、伤、逃了。

中路战事打得极为艰难,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狗蛮子不断地往下扔棒槌,一颗接一颗,感觉比天上掉下来的冰雹还要多。

可是西线这边的情况也没好多少,不然不会就剩下眼前这点人马。

一连突破狗蛮子的两道防线,完全是用人命趟出来的胜利。

有的将领黯然神伤,有的将领茫然无措,有的将领愤愤不平,还想尽快与狗蛮子决一死战。

但他们的供识就是眼前的狗蛮子可不是宁锦那边的明军,更不是关内的乌合之众,决计是蛮明最后的精锐之师。

若是能够在此次将其围歼,那么大清入主中原必定再无障碍了。

可是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何将此股蛮子大军给围歼掉。

西线损失五千人,中路损失三千人,东线少一些,就算两千人,在一夜之间,己方便损失了上万人。

就这么个打法,大军还能硬撑几天?

对面的狗蛮子想必也伤亡惨重,但八旗人丁稀少,可是承受不起这种规模的损失。

一旦战事发展到旷日持久的地步,届时己方真是会进退不得,骑虎难下了。

加上驰援过来的人马,合计不过五千而已,想进攻也得好好计较一番才行。

再说冲杀了一个时辰,西线的兵士都已经体力透支,累得疲倦不已。

不管怎样,都得用过膳食,休息一阵子,之后再行冲杀。

鉴于战果颇丰,豫亲王多铎已经同意了诸将的请求。

多铎带过来两个甲喇,已经损失了一个甲喇的兵力,他也就不想把剩下的一半也给损失掉。

恭顺王孔有德现在是一脸的颓废,四个甲喇五千余人被狗蛮子打得仅仅剩下了一千来人。

若是睿亲王多尔衮命令他率部再战,孔有德都不知道用甚子玩意接着打下去,实在不行,就只能借用尚可喜留下来的人马。

作为投靠大清的奴才,孔有德扪心自问,已经算是对皇上鞠躬尽瘁了,八千余人打得就剩下一半左右。

哪怕是汉军四旗,顶天也就能给皇上卖命到这个地步而已,再进一步的话那就距离全军覆没为期不远了。

硕托就是最好的例子……

孔有德还不想当“硕托第二”,然而接着打下去的话,他实在是没多大的信心。

不是不想打,而是连老本都快输光了。

用博弈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孔有德兜里就十两银子,一次最低投注金额是五两。

他已经输掉了五两,剩下的钱也就够玩一次而已。

再输的话,那就真是会沦为一个彻彻底底穷光蛋王爷了……

好在多尔衮已经派来了两个甲喇的八旗兵驰援这边,多半是看在多铎的面子上。

孔有德不知道中路和东路的战况,不过自己这边一连突破狗蛮子两道防线,应该是可以交差了。

至于损失的兵马,只能盼着天快点亮,好能收拢一些“迷路”的废柴。

这时候“废柴”也不能轻易杀掉,还能推上去当正经披甲兵来使用。

若是包衣阿哈们愿意上战场的话,孔有德甚至都想武装起这些人。

因为手里实在是没有预备队了,最多再投入一千人马,仅此而已。

这最后的一千来人就是骑兵,本来孔有德根本舍不得,可是战况紧急的话,那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故而恭顺王才打起了自己带来的三千包衣阿哈的主意,他们披甲之后,多半也能相当于三个牛录的战力。

反正狗蛮子不知道真实情况,跟着八旗兵一起冲杀的话,说不定真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包衣阿哈是用来填平护城河的,然而狗蛮子没有固守旅顺城,这些奴才也就没必要干扛麻袋的活计了。

如今用人在即,发给他们每人一把刀,几个人一块盾,从死人身上拔下来甲衣穿上,那就是大清的勇士了。

只要取得战果,便可以摆脱奴隶的身份,成为大清国的平头百姓了。

孔有德美其名曰——脱奴为珉!

这些包衣阿哈并不属于八旗管辖,而是天佑军所管理的盖州境内的奴隶,大部分是从关内劫掠来的。

能够关内跟随王师一路走到关外,自然是身体强壮的人丁,在特殊情况下,选出来冲入天佑军也是合情合理的。

他们不属于八旗与汉旗,也就不存在“抬旗”入籍了,但是“脱奴为珉”其实跟“抬旗”是一个意思。

“恭顺王就是聪慧!本王自会知会睿亲王,你大可放心去做!”

多铎听了孔有德的提议之后,自然是点头同意,还称赞了一下这位异姓王。

眼下正是缺兵的时候,不管用甚子办法,只要能增加进攻兵力,多铎都可以考虑。

孔有德说的没错,只要有了数千八旗大兵,让包衣们跟着冲杀,狗蛮子根本就看不出来。

遇到难打的地方,还能让包衣上去吸引狗蛮子的火力,真是一举两得。

在所部补充了两个甲喇的八旗兵与三千包衣之后,多铎又对攻破狗蛮子第三道防线充满了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