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352章:逃往邓州

明末黑太子 第352章:逃往邓州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冯举与苗有才奉命截断左良玉的退路,但面对困兽犹斗的对手,这两位总兵是不会亲历亲为的,以免自身再战殁于乱军之中,只是委派了部将前来阻击敌军。6八6八6读6书,.□.≠o

两部人马加起来不过两千而已,面对一千多志在突围的左军马卒并无多大胜算,而且命令是死的,人是活的,执行命令的人也没打算现在就战死沙场。

干这种事,还是最好避免两军面对面的冲杀,以追击掩杀为妙,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己方的人员伤亡。

这是冯、苗两位总兵在下令之后特意叮嘱过的,他们没有马科那么大的实力,只要能够击杀左良玉父子,且能少折损些兵马便算是可以交差了。

其他左军将士死活倒是没那么重要,放跑一些也无伤大雅,以他们部曲的马卒规模,眼下也没那个能力将左军将士一网打尽。

“左贼休走!”

见到左字将旗,两路人马里的将领便立刻高声断喝起来,然后便打马扬鞭的从对方的左翼追击过来。

双方相距不下一里地,而且马蹄声密集,士卒的纵马之声不绝于耳,喊破喉咙对方也不见得能听明白。

但众人知晓汉水以北仍旧有河流横亘大地上,若是河水过深,左良玉又找不到渡船,便只得逆流而上了。

在陆上列阵,示意截杀,而故意留河边的一条通路,就是要让突围的左军从此跑路,这样才能使猎物落入陷阱之中。

所以随后掩杀这招在最后还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待左良玉走投无路,众人便可一拥而上了。

“速速扔掉全部旗帜!”

眼见追兵越来越近,左良玉真是心急如焚,骑在马上焦虑万分,倘若对方像条疯狗一样死咬不放,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旋即扭头一看,只见不少士卒还拿着己方的旗号,左良玉便勒令部下抛弃一切能让对方识别自己身份的旗帜,能到两军混战时,凭借这身明军行头,自己说不定还能蒙混过关。

该死的洪承畴!

我左良玉为朝廷里下赫赫战功,匹夫安敢如此待我!

待老夫东山再起之后,定要将你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恨!

“父亲,身后追兵愈发靠近,我军若沿河疾驰,无法过河,该如何是好?”

身后坠着数千马卒敌人,左梦庚可没时间惦记洪承畴,报仇之事等逃脱眼前此劫再说吧。

“先且沿河查看,找处水浅之处派人试探,若是可行,全军即刻渡河!”

从邓州南下谷城时,左良玉记得要途径两条河流,不过眼下正值旱季,河水并不算深,有的地方确实可以骑马潜行过到对岸。

但眼下这种情况是不允许他再仔细寻找进兵的时候的潜行位置的,不管用何种方法,能够过到对岸就算成功了一半。

左梦庚也不算笨,传令下去询问周遭马卒是否有老家在这附近之人,很快便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答案:“父亲,有士卒说距此五里的上游有一处浅谈,河水不过四尺深,足以让马卒通过!”

找船过河的话,运输效率极低,一次只能运过去少量的士卒,待他们父子过去,追兵上来,留在南岸的左军将士恐怕就要缴械投降了。

这样一来,即使他们能够顺利抵达邓州,身边也剩不了几个人了,这还如何东山再起,进而找洪承畴报仇雪耻?所以必须找浅滩让全军通过才行。¥♀八¥♀八¥♀读¥♀书,.2≠◆

左良玉闻言极其高兴,看来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放声大笑道:“哈哈!好!天助我也,先去往此地,若真是如此便立即渡河,再行赏其二百两银子!”

有了来自当地士卒的进言,左良玉坚信自己能够找到一条活路,甩开身后的追兵,率领众人进入河楠,重新招兵买马。

“对面莫要开弓,恶行皆是左贼作为,我等将士愿降!”

根据左良玉出逃之前下达的命令,副将张琮须带着三百马卒接应本军的步卒。

这条命令本身就有矛盾,人有两条腿,马有四条腿,速度不一致,如何能够且战且退?

若是对方也是步卒出战,左军的步卒或许还有些许机会。

可是马科派来了不下三千马卒,直接就截断了张琮的退路。

对面的兵力是他们的十倍不止,吓得张琮的手下都没了战心。

假若对方是流寇,作为官军或可力战。

如今主将先行脱逃,留下他们作为挡箭牌。

对方人多势众不说,还是洪少保派来的兵马。

张琮所率领的三百人可是没有多少为左良玉赴死的决心,连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没几个。

左良玉的亲兵都被他带走了,张琮的部曲无心恋战,更不想死在自己人手里,便“深明大义”地放弃抵抗了。

将脏水都泼给左良玉也在情理之中,那些纵兵劫掠百姓,乃至杀良冒功之事都要经过左总兵的许可才行,否则他们犯了事是要被枭首的。

“哼哼!他们倒是不傻!”

对面的马科闻讯便准许了这些左军马卒的投降请求,并没有痛下杀手,首恶必惩罚,说的也是左良玉。

洪少保之前说过,对于此贼麾下将士,只要愿意立即投降,便可继续为朝廷效力,戴罪立功,若是围剿流寇不利,则须二罪归一。

只要将左军余下的马卒给解决掉,剩下三千行动缓慢的步卒就根本无法成功突围了,何去何从都可以由被围将领自行决断。

张琮能立即投降是由于所部兵力太少,抵抗不了多长时间便会被马科的兵马聚歼,而左军步卒将领的态度就有些犹豫不决了。

卢guangzu、李国英、张应祥、徐恩盛等人害怕洪少保在他们投降之后翻脸不认人,抓不到左良玉便会将他们处死,所以不敢轻易投降。

“张协戎,左军退路已断,眼下又被团团包围,本将于心不忍才给考虑时限,此事亦不可顺延!”

马科的耐心是有限的,他并不想对左军大打出手,可也不能允许他们从自己的眼皮底下跑出去。

根据三人之前的商定结果,左氏父子留给冯举和苗有才了,而左军主力就要归他了,最好兵不血刃就将左军将士给迫降了。

“在下不才,愿前去劝解,令其迷途知返!”

张琮知道马科说这话是给自己听的,形势逼人强,事到如今,自己也不得不再走一遭了。

“那便有劳张协戎了,若是成功,本将定会在洪少保前替协戎说话!”

马科也开出了许诺,成与不成都要看张琮的努力结果了,若是对面冥顽不灵,就只得强攻了

“……协戎如何来得我军阵中?”

李国英见到张琮一人一骑只身前来,知道对方的来意,便明知故问起来。

“尔等以身试险,仍旧执迷不悟,抵挡大军,我于心不忍,才前来说明,马科麾下可是有万余兵马!”

眼前这些人都在审慎地打量自己,明显是看不上这个降将的身份,张琮也不介意他们的眼神,若非相识一场,自己归降之后还寸功未立,张琮还不想过来呢。

“左帅无过,而突遭众人围攻,难不成是马科等人僭越,洪少保可知???”

张应祥认为此事极有可能是马科、冯举、苗有才等人看左良玉不顺眼导致的围攻事件,洪承畴怎能在剿寇之际先行惩处左良玉?

“尔等皆为左帅帐下之人,焉能不知昔日左军所作所为?”

两人都姓张,张琮也不好对准张应祥一人进行抨击,而是让大伙好好回忆一番,免得自己干过什么事都给忘了。

“……嘶……莫非……洪少保打算翻旧账?”

除了扯旗zaofan之外,流寇干的诸多恶事,左军大部分都干过,流寇没做过杀良冒功,左军也干过,所以卢guangzu倒吸了一口冷气,有些害怕。

“洪少保有令,左氏父子罪大恶极,导致珉怨沸腾,必须严惩。左军将士只要忠于朝廷,卖力杀敌,便可功过相抵!”

大家最愿意听到的结果就是将责任都推卸给左良玉,然后让洪少保网开一面,既然如此,张琮就专门挑众人爱听的说。

“可有凭证???”

徐恩盛不相信口头允诺,万一事后洪少保翻脸,大家也瞪眼没辙。

张琮旋即拿出马科给自己的洪少保亲笔信,拿给众人传阅。

洪承畴要灭了阳奉阴违的左良玉,不是要聚歼左军全营人马。

双方能不互相攻杀,没有产生大量士卒伤亡最好不过。

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剪除后患,让大军南下回援襄阳,与张逆所部进行决战。

“如何?诸位若是以为麾下士卒或可一战,大可将我杀掉祭旗,与外面马科的上万兵马决一死战,胜了便可北逃汇合故主!”

张琮见到众人还是犹豫不决,便使出了激将法,鉴于双方的兵力对比,他可是不相信这帮人能以少胜多。

马科拥有一万五六千人马,冯举和苗有才加起来也能出兵五千。

三千打两万,对方还有数千马卒助阵,取胜几率真是微乎其微。

就算侥幸趋势,如何能够在对方马卒追杀之下逃往邓州?

少数将领倒是可以骑马疾驰,那大多数步卒该当如何?

张琮不认为眼前众人会抱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舍弃掉麾下士卒,只身北逃。

诸将面面相觑,也知道张琮说言不虚,确实是这么回事。

逃又逃不掉,打又打不过,好歹对方也是洪少保派来的官军,重新为朝廷效力不算丢人现眼。

“……我等愿追随协戎归降!”

投降是眼下唯一的出路,照信上所言,只要卖力去打张献忠,洪少保便可对大伙既往不咎,这就是众人最大的指望了。

至于老上司左良玉,他死活与否皆与众人无关了,这个鬼世道,自己能苟活下去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了旁人?

“诸将深明大义,识得大体,本将甚慰,这便送诸位过江与洪少保相会!”

马科做了两手准备,万一张琮回不来了,要么是对面不同意投降,宰了这厮,要么是张琮诈降,死心塌地为左良玉卖命。

他便让迫击炮营在左军正面布置炮位,一旦情况有变,便可立即发炮,为大军进攻提供火力支援。

只是左军终究是些擅长鱼肉百姓的货色,面对如此形势,多半没有一战的勇气,进而选择缴械投降了。

也怪不得他们如此行事,左军从上到下都知道左良玉父子已然失势了,能够早日弃暗投明,给自己寻个出路才是正道。

继续负隅顽抗的话,那就要被外面的人马给围攻了,剿寇死算战殁,身为官军,跟着左良玉被另一股官军给宰了,这算什么?内讧火并???

不管左良玉与眼前这些降将是怎么想的,马科倒是很高兴能够迫降三千多左军将士的,在没大举进剿流寇之前,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追军已近!总戎迅速渡河!”

参将郝效忠已经在对岸眺望了,见到左良玉带兵来到了浅滩,立即招呼起来,此处水深仅为四尺,河水清澈,几近可以看得河底的石头,确系一处上佳的渡河地点。

远处大约半里地的位置变得烟尘滚滚,隐约能够听到“莫让左贼走脱”之类的狠话,左良玉闻声,扭头看了一眼,便急忙渡河。

本营的步卒能否及时跟上,左良玉已然对其不抱太大希望了,张琮所率的三百骑倒是有机会另寻良机与自己汇合。

眼下就这千余马卒可以倚仗了,若是再折损些兵力的话,即便到了河楠境内,想要抵挡官军的追击也很难了。

好在亲兵俱在,他们的坐骑都放着不下千八百银子,有的更是携带了不少黄金,加起来有数万两之多,也是左良玉能够东山再起的本钱。

哪怕辅兵死光了,亲兵都不能死,没了这些护主的亲兵,以及他们身上的家当,左良玉逃回邓州,也无力招兵买马了。

河楠灾珉甚多,等过去之后,定要招募上万人马,先攻开封,后克洛阳,届时自立为王,割据河楠,让朝廷与太子如坐针毡。

既然已经翻脸了,那就做得彻底一些,左良玉也不想再屈于人下了,皇帝已然不省人事了,由年幼太子监国,对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天赐良机。

若是借洪承畴剿寇之机,在河楠做大,乃至进兵陕茜与山茜二地,由此改朝换代也说不定,太祖朱元璋不就是借元末流寇四起之时而拥兵自立的么?

既然行乞出身的朱元璋做得,自己这个堂堂的总兵官便亦可做得,甚至比那个姓朱的乞丐做得还要好不少!

能够平安渡河,使得左良玉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只要再过一条河,便能邓州境内了。

为今之计,先找个地方伏击追兵,将其击退之后,再骗开城门,杀入城内,洗劫一番,便可全身而退。

张献忠不是已经复叛了么?

洪承畴八成是不敢放任其坐大,而调动大军来追击己部人马的。

只要他不派兵追来,光凭身后这点兵力,便无法置自己于死地。11...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