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87章:一触即发

明末黑太子 第587章:一触即发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陷马坑这玩意自古就有,不过多为在营寨外围挖掘,在野战时挖设陷马坑的战例是很少见的。

被硕托赶上了,也就算他倒霉了,尤其是如此规模,绵延两座山之间平原地带的陷马坑,堪称是浩浩汤汤,一望无际。

硕托也是没办法,大队人马都赶到旅顺外围了,总不能因为报告前方有坑,就后队变前队,再绕路过去吧?

镶红旗护军牛录章京哈尔古积统领越三百多护军与护军哨兵,一头扎进去的结果就是如此的悲惨。

到了那种地方,正前方和右前方全是陷马坑,后方还有自己人和蛮子炮火阻挡,只有往西横着跑。

但也样做也是要挨打的,没比强行推进好多少。

往前推进的结果,众人已经都知晓了。

桑固里是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规模的陷马坑,这得数万人同时挖掘方可完工。

不过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在大清铁骑的必经之路上,而且也收到了奇效。

“劳萨!本王问你,在硕托所部在二龙山遭遇蛮子阻击之时,你在何处?有何作为?”

多尔衮换了个询问的对象,再问桑固里的话,这厮还得说遍地是坑的故事。

“回王爷,由于海湾内的蛮子水师战船可以用重炮轰击旅顺南城,罪奴只得率部坚守旅顺北城。待贝子爷率部抵达时,罪奴便率部杀出,希望与贝子爷的人马汇合。但由于土坑阻挡,只得从西侧的案子山绕行,没料到此地亦有蛮子伏兵,罪奴只得率部奋战,而后侥幸突围成功。”

劳萨觉得自己很怨,开始是在城里遭到蛮子的炮击,后来跑出来了,在案子山又被蛮子大军围攻。

想与贝子爷汇合也不可能,因为两山之间的土坑实在是太多了。

骑兵上马过去就可能陷进坑里,下马步行的话,一旦蛮子这时候冲过来,那就来不及防备了。

总是这些坑实在是太坑人了,没有包衣奴才去填坑的话,那真是瞪眼没辙啊!

多尔衮听了四个人的话,将他们的内容总结起来,凝聚成一个字就是——坑!

细细分析起来,也就是硕托犯了严重错误,不应该率部硬闯蛮子布下的陷阱。

若是绕路而行的话,估计蛮子也没时间在其他通往旅顺城的路途上挖设如此之多的陷马坑。

这便是硕托一次便折损了将近两个甲喇,还包括三百多巴牙喇的根源所在。

“你三人先行退下!”

多尔衮并没有责备哈尔古积、桑固里、劳萨这三人,纵观他们此战的表现,大体上也没犯下多大的错误,还算是勇战到底了。

之所以失败,一来是蛮子有所准备,可以施“围城打援”之策。二来是蛮子兵力占优,少说也有两三万人,不然也很难困住硕托所部的三千骑兵。

“硕托,对于是役,事后可曾总结经验教训?”

多尔衮还想听听硕托的解释,起码不能在吃了败仗之后还不长记性,那就真是个蠢材了。

“回十四叔,侄儿以为是役失败有如下原因,其一是掌握敌情不明,其二是侄儿指挥适当,其三是蛮子兵力过多,其四是蛮子战法得当,其五是蛮子乃是精锐之师。”

除了第二点之外,硕托将大部分原因都归结于蛮子那边去了,这锅甩得那叫一个利索。

“哦?精锐之师?如何个精锐法啊?你且说与我听!”

多尔衮闻言便哼笑了一声,明清交战二十余年,蛮子精锐早就损失殆尽了,天雄军于冬季被王师铁骑聚歼在北直隶境内,眼下还有甚子精锐可言么?

“回十四叔,侄儿起初也不信,认为蛮子大军不过是人多势众,只要率铁骑冲杀一番,便可将其冲散打垮了。但是三百多巴牙喇都未能成功开路,反而被狗蛮子给团团包围了,侄儿见状不忍割舍,这才率军冲杀过去,企图解救,结果亦被围困。这些狗蛮子不但悍不畏死,而且箭法精妙,我大清勇士多半死于头部中箭。还有一点,便是我军之中能言明语之人,亦无法听懂蛮子所言之内容。抑或是狗皇帝或狗太子调遣了蛮明南方的白杆军与浙兵前来助战,否则断然没有如此勇气和韧性,能与我三千铁骑血战到底!”

硕托不但要把责任推卸给蛮明那边,还要夸大蛮明那边的战力。

如此一来,多尔衮不信的话,便很有可能轻敌冒进,进而被狗蛮子伏击。

否则,多尔衮率部大获全胜,皇上龙颜大悦之余,自己的罪名也就可以减轻一些了。

“……嗯~!情况究竟如何,待我核实。如若属实,我自会向皇上为你等开脱!”

对于硕托所言,多尔衮是相信大部分的。

不过来了五万白杆军和浙兵,多尔衮多半是不信的。

真要是如此的话,那事情就大发了。

当年在浑河一线,白杆军可是给王师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如今白杆军的战力是否与当年一样还不得而知,若是相差无几的话,只怕自己就难以轻易取胜了。

五万白杆军……

多尔衮左思右想,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传本帅命令,恭顺王孔有德所部为中路前军,怀顺王耿仲明所部为左翼前军,智顺王尚可喜所部为右翼前军。正红旗与镶红旗为大军右翼,镶白旗为大军左翼,本王帅正白旗为中军。全军分三路,向复州推进,待查明前方情况之后,再行进兵!”

“嗻!”

这么多天过去了,估计旅顺二城是丢了,多尔衮也不指望守军能坚守了。

他只希望在进兵的路上不被陷马坑给坑了,可以顺顺利利地与狗蛮子大军交战就行了。

为了妥善起见,还是让三顺王在前方开路,八旗铁骑在后方压阵。

有奴才兵在前面吸引狗蛮子的注意力,王师铁骑方能见缝插针,便于直插对方软肋。

全军在盖州外围只吃了一顿饭,在多尔衮了解完大致情况之后,便立刻向旅顺方向开拔。

多尔衮还不知道对方的主帅到底是何人,但只要交锋之后,俘获几名狗蛮子便可了解一二了。

近六万王师大军,纵然面对相同数量的白杆军,也没有吃败仗的道理。

大军顺利收复了曾经被狗蛮子攻占的复州城,仅仅得到了一座空城。

硕托给狗蛮子留了一座空城,狗蛮子也给硕托留了一座空城。

前面的空城里好歹还有百姓,待王师大军前来的时候,复州城已经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空城了!

附近鲜有出没之人,还是躲进山里的百姓告诉斥候,前些天蛮子士兵四处抓人。

几乎将抓到的人都押到了船上,然后集体南运,去向就不得而知了。

多尔衮等高级将领顿时感到有些错愕,不明白此举是何缘故。

大清抓蛮明的百姓是因为关外缺人耕作,蛮明抓大清的百姓难道是关内缺人?

没理由啊~!

说不通啊~!

“进兵后十八里庄,小心蛮子伏兵!”

多尔衮不想那么多弯弯绕,早日收复旅顺,并且击退蛮子大军才是首要任务,复州收回来就行了。

后十八里庄以南的平原地带便是硕托所部遭到伏击的地方,西侧是案子山,东侧是二龙山。

本来是不便于伏击骑兵的地方,但由于蛮子动用大量兵力挖设了大规模的陷马坑,将这里硬生生的变成了一座鬼门关。

待大清王师进至此地时,遍野的尸体早已不见,只剩下星罗棋布的土坑,有的被鲜血染成了深褐色,昭示了之前战斗是何等的惨烈。

多尔衮见状也倒吸了一口冷气,这陷马坑挖得倒是颇为壮观,难怪当初硕托会率军在此地折戟沉沙。

附近经过多番侦查,并未发现蛮子人马,故而多尔衮可以放心大胆地下马进行实地勘察,也好争取从中找出一些线索。

“报~!启禀王爷,奴才在西南老铁山一带发现蛮子大军,兵力过万!”

“哦?嗯~!本王知晓了,速速再探!”

“嗻!”

多尔衮立刻遣人拿来一幅地图,根据侦骑得到的情报纵览了一番。

眼下只是在老铁山一带发现了蛮子大军,其他地方并未有所收获,连旅顺二城都被对方主动放弃了。

老铁山背后便是大海,狗蛮子这是要跟自己玩一次背水一战的把戏?

呵呵!

这也好!

只要王师是役得胜,便可以将狗蛮子悉数送去喂鱼了!

连坑都省得挖了!

何乐而不为呀?

“命智顺王尚可喜所部人马为先锋,进攻老铁山,二哥率正红旗人马殿后策应,不得有误!”

多尔衮并不相信蛮子主帅将全部兵力都囤积到了老铁山一带,故而知动用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其他人马在原地候命,万一狗鞑子来一个声东击西,也好便于应对,不至于太过被动。

本帅就如此稳扎稳打,徐徐进兵,不给你设伏的机会,看你如何接招!

这么安排的话,即便是损失,也损失的是三顺王的人马。

最多加上正红旗和镶红旗一部分,决计涉及不到两白旗。

等双方杀得昏天黑地,再让两白旗上去收获战果……

“诸将听令!睿亲王命我部人马为全军先锋,本王令许尔显领本部人马为左翼!班志富领本部人马为右翼!粟养志领本部人马为为前锋,率军进攻老铁山!务必旗开得胜!后退者斩!”

“嗻!”

吊梢眉,木鱼眼,两腮鼓胀,前额微凸,身披皂色绣龙盔甲,手拿千里镜之人,便是智顺王尚可喜。

本来长着一副恭顺和善之相,家父与兄长也先后在抵御清军进攻时战殁,可尚可喜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投靠了皇太鸡。

大清这边没有刻意欺压,只要老老实实卖命作战,自然能分得不少功劳,不像在广鹿岛那边,差点遭到了沈世魁的暗算。

此番狗蛮子前来送死,正好成全了他们,后方有代善所统领的正红旗铁骑,尚可喜也就有了靠山。

更别说睿亲王多尔衮所统领的大军就驻扎在旅顺一带,只要这边战事不利,可以顷刻即至。

“咚咚咚咚……”

“弟兄们给我上!狗蛮子就藏在山上!先将我大清旗帜插在山顶者,赏银一百两!”

“杀啊~!”

擂鼓助战之后,尚可喜麾下的三千多天助兵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进攻老铁山。

由于事先探明了前方情况,狗蛮子再次挖设了大量的陷马坑,这次便没有派出骑兵出战。

尚可喜所部装备了二十位红衣大炮,各型其他火炮上百门,便可以提供足够的火力掩护,向山顶大举进攻。

老铁山并不高,主峰大崖顶不过只有一百三十丈高而已。

但是此地易守难攻的原因在于,首先,老铁山并非是一座孤峰,而是一堆小山环绕一座主峰。

其次,老铁山面前是一片非常宽广的开阔地,在接近山脚之前,进攻一方的士兵完全没有可以使用的遮蔽物。

最后,老铁山左右两侧的开阔地直接连通滩头,也就是说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停泊在海面上的战舰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陆地上的敌军动向,进而开火射击。

阿部重次选择在这个地方作为倭军最后一战的主战场,就是基于以上考虑。

这也是某太子在合订本里教的最后一招——半走不走!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老铁山西侧由登莱水师负责提供火力掩护,东侧由郑氏舰队负责。

清军若想进攻此地,便必须从正面进攻,想要从两侧迂回包抄就是送死。

跟前番一样,倭军在山脚下挖设了大量的土坑,用以迟滞清军的推进。

只不过这次对付不了骑兵,而是主要用来延迟步兵的推进速度。

在事先测量好的既定距离上打进桩子,作为参照物。

隐蔽在山顶的炮群主观可以用千里镜眺望山下的情况,根据参照物的距离命令炮手调整火炮仰角,对来犯之敌进行火力覆盖。

山上的倭军士兵都按照阿部重次的命令在山顶及反斜面挖设了大量的坑道,这样清军即便用重炮轰击山顶,也造成不了太大的杀伤。

紧邻老铁山南侧背坡的海域便是舰队运送补给的地方,一旦有伤员,可以随时被送到船上。

而且阿部重次在筹谋了一番之后,决定实施轮换之策。

即在一线部署一万士兵,二线部署一万士兵。

另有两万士兵在靠近南部滩头的山上候命,可以确保支援得当。

伤兵与非战斗人员全部运到后方,前方只保留必要的人手即可。

全军的火炮、铁炮、弓箭、长枪等武器,全部都交给山上得士兵来使用。

驻扎在一线负责开火的铁炮足轻可以分得四支铁炮,阿部重次还按照某太子的建议,对下面进行了战斗编组。

每组五人,一名足轻专门射击,一名足轻专门负责装填弹药,另附两名长枪足轻,用以近战,由一名武士负责指挥。

除此之外,天津水师受某太子的委托,给倭军运来了一千桶的石油、一千把弩、五万支箭以及三万枚手榴弹,全部无偿提供,战果也归倭军所有。

在倭军的努力下,山前遍地是坑,山顶全都是壕。

战壕纵横交错,炮位错落有致,后方还有数百艘战舰作为掩护。

整座老铁山几乎变成了一座临时的要塞,就等着清军前来攻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