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46章:照亮明志

明末黑太子 第546章:照亮明志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草珉叩谢圣恩!”

不少商人托着自己得到的宝衣,感动得泪流满脸,为了凑足一百万两银子,他们几乎快要到倾家荡产的地步了。

这下心血总算是没有白费,等于说用一大笔钱买了件御赐的护身符,全家人的性命都有了保障,只要有了这件宝衣,他们再也不是身份低贱的商贾了。

儒衫虽然与市面上的款型相似,质地却是顶级丝绸所制,一针一线都是匠心营造,绝非店铺里的货色可比。

尤其是“太子钦赐”这四个字,虽然尺寸不大,却无比的耀眼,堪比在胸口处镶了四颗宝石一般夺目。

某太子虚伸小手,淡淡地说:“免礼!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兵,五类之中,商仅次于兵,排名靠后。但本宫要说的是,国无农不稳,国无兵不强,国无商不富。西夷之所以能够不远万里,攻入东方圣地,便是凭借船坚炮利之优势,而这种优势,便是由于商人在背后推动,使得西夷诸国迅速富裕起来,军力得以快速发展。而我朝决计不可落后于西夷,早在太祖皇爷爷之时,便对商贾非常重视,予以大力扶持。时至今日,虽有部分商贾苟且钻营,然大部分商贾还是忠心可用的。尔等皆为各行各业之商业精英,否则在购买了紫金债券之后,断然拿不出如此多的银两再行购买‘海外金山’之股份。有人会怀疑‘海外金山’是否存在,本宫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尔等,‘海外金山’就位于南洋的某座岛上,这便是本宫遣镇海伯郑芝龙收复东番的原因之一。之后,本宫还会派遣王师舰队收复吕宋,进而攻入南洋腹地,‘海外金山’便可得以开采了。慢的话,需要十年之久。快的话,五年便可。购买‘海外金山’股份每年五千两以下的商贾,可享受购买铁路公司股份的优先权,往后草原及辽东的市场自然也会有份额分享权。购买‘海外金山’股份每年五千两以上、一万两以下的商贾,本宫会让朝廷予以照顾,譬如军需订单方面。购买‘海外金山’股份每年一万两以上的商贾,往后便算是本宫在商贾所在行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了。何为‘战略合作伙伴’?就是有了好事,赚钱的事,本宫会优先想到尔等。譬如采购粮食,本宫会优先选择于家,诸如此类。而且,凡是与粮食有关的生意,本宫也会照顾于家。今后,于家的生意不会拘泥于粮食买卖。至于如何不拘泥,本宫以后自会告知。”

既然这帮商贾里的很多人都留了个心眼,自行给自己归类了,购买额度有一千两、两千两、五千两、一万两、两万两之分。

某太子便因势利导,将抱大腿的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战略合作伙伴,属于自己的无脑粉丝,为了抱鸡大腿,都快倾家荡产了,这类人自然会得到最好的待遇。

二类是优先合作伙伴,算是铁杆粉丝。虽然不至于倾家荡产,每年也愿意拿出五千两银子孝敬某太子,已经算是说得过去的见面礼了,可以参与军需生意。

三类便是商业合作伙伴,没有“战略”与“优先”的前缀,“商业”的意思就是普通,只不过没有那么叙述的直白而已,算是给他们留了面子了。

听了太子爷的话,所有商人都开始在心里合计起来。

砸下万两银子以上的家伙自然是心花怒放,高兴的都快要继续磕头叩谢圣恩了。

这银子花的实在是太超值了,哪怕是之前投靠东虏的晋商都没他们占得的便宜大。

朝廷每年的军需订单总额不下五百万两银子,太子爷开了金口,就意味着这里面有他们一份了。

不用太多,分得五万两银子,占到百分之一,加上其他的进项,便足以支撑今后继续给“海外金山”项目续费了。

之前吝啬的家伙则对自己的行径后悔不已,有的人不是没钱,而是决意敷衍一番小太子便行了。

没想到小太子却又使出了一记奇招,直接让他们惊诧到措手不及,想找补的机会都没了。

所有商贾,不论行业,被太子爷划为了三等。

傻子都知道最高的一等收益最大,可想要升上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木已成舟,现在咋说都晚了。

更何况谁敢轻易开口,这里可是东宫!

不管平时如何口齿伶俐,在东宫,这些商贾只有跪地听圣谕的份,某太子接着说:“本宫知晓尔等之前补缴了税款,还购买了不少紫金债券,今日又要够买股份。本宫自会一碗水端平,已遣人核算三项相加的总额。不过本宫有言在先,补缴税款是尔等应尽的义务,责无旁贷。偷逃税款的下场,尔等心知肚明,本宫就无需赘言了。有人认为紫金债券占用了大量银两,故而无法购买‘海外金山’的股份了。这好办,本宫这便遣人将尔等所购的紫金债券份额悉数转为‘海外金山’的股份,一两都不会差。两项相加,凑齐四百万两,购置一成股份,为期两年,余下银两将会悉数返还给尔等。尔等从后年再行续费便可,本宫足够仁义了吧?即便尔等有人购买‘海外金山’的股份金额很少,只要三项相加的总额达到前五十名,本宫同样赐给衣服一件,已经有的就不累计了。”

你们不是不想买么?

这太容易解决了!

本宫这么宅心仁厚,主动给你们转账过来不就行了嘛!

这下你们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了。

不过好歹还有两年的缓冲期,之后再续费就行了。

这么一来,“海外金山”项目的股份,某太子便可以独占五成了,余下的部分,户部占两成,甩锅爹、郑氏与京城商贾们各占一成。

确定下来之后,往后某太子光是从这个项目里,便可以收获至少价值五亿两银子的金、银、铜了,可以一举成为全球头号土豪了。

这是什么感觉?

就是做梦都能笑出猪声的感觉嘛~!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要先打败荷兰人,再打败西班牙人。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海上运输线的绝对安全。

一旦被这两家知道从新几内亚岛驶往大明本土的船只都是运宝船,那他们不动手打劫才怪。

西班牙人受够了英格兰海盗之苦,一定会把岛国土着的战术照搬到南洋一带,对明帝国的商船大肆劫掠。

即便有战舰负责护航,对面凭借巨舰大炮的优势,也会恣意妄为。

毕竟抢到一船财宝,全体船员都可以直接退休了……

“海外金山”项目的股份卖出的银子虽然有些少,比预期少了两百万两,不过往后每年能收获五百万两银子,也是相当可以了。

十年就是五千万两银子,饲养东宫卫队这支私人武装力量是绝对没问题的,采购大量飞艇与坦克也是足够的。

实际上,某太子就打算用这笔银子来养活东宫卫队,这算是帝国新晋的精锐部队,一年没有四五百万两银子,绝对下不来。

对于嫡系将领,某太子一向舍得花钱,周遇吉当年在山西中部的宁武关用三千人抵挡李自成三四十万人马。

最后宁武关虽然被攻破,但这种以一敌百的勇气和决心,当然值得褒奖,算得上是虽败犹荣的典范。

要是给周遇吉三万人马,训练得当,装备精良,所部战力自然是非同一般,也是在黄得功的勇卫营跟着甩锅爹南下之后,某太子所依赖的对象。

当下,能够在北方战场抵挡辫子入侵的“国之栋梁”勉强只有三支,其一是白杆军,规模约在两三万。其二是新老秦军,加一起能有六万。

其三就是东宫卫队,三支精锐合计约十一二万,单打独斗或许不行,但背靠京城,抱团取暖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其中,白杆军最为善战,秦军兵力最多,东宫卫队装备最好,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就看是否可以优势互补了。

白杆军和秦军近期都在南方作战,是否可以尽快重创流寇,在入秋之后北上驰援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即使这两支部队勤王而来,根据某太子的圣谕,畿辅地区的明军的战术依然是龟缩。

要是在这时候野战部队被辫子给打残了,往后还怎么反攻辽东?

数量优势也是建立在具备一定质量的基础上的,光有数量,结果是一群乌合之众,那是完全没有获胜的希望的。

一堆小舢板拼凑起来也不是航空母舰,而是艘一触即溃的大舢板而已。

“殿下,核算完毕!”

东宫秉笔太监李继周是负责管账的,麾下有不少懂得算术的聪明小内侍,在学会了新式加减法之后,用算盘算的非常麻利,而且精准。

“嗯~!好!”

某太子浏览了一遍被整理的妥妥当当的名单,心里便有了计较。

一式两份,一份是用汉字书写的,另一份是用数字书写的。

汉字的那份的副本拿给诸多商贾传阅,各自核对金额没有异议之后,便可以凭借每个人的账单,好签字按手印了。

砸钱排行榜前五十名里,有二十一位是没得到御制小衣服的商贾,这下正好给他们补齐了,免得腹诽某太子。

“京城有百姓百万,将士十万,皇城里还有上万人,这些都是尔等所需服务的目标受众。整个畿辅地区,每年光是粮食便需要至少四百万石,丝布、瓷铁、盐糖、酒肉等商品无算。本宫将尔等所购的紫金债券转为了‘海外金山’之股份,就是希望尔等可以报效朝廷,不负圣恩。然而尔等之中的某些人,仍旧执迷不悟,擅自运输物资出关,滋养东虏,该当何罪呀?”

现在所有重要边关都驻扎了厂卫派去的探子,不少探子就在边关开设了买卖店铺,用来收集情报。

所以京城商贾们的大部分举动,都在某太子的掌控之中,有大宗商品出关,十有九九逃不过“人工摄像头”的监控。

“孟贺、徐航、**、郝鹏程、杨德路、王远祁、鲁广友、姜南峰、卢柏续、常锐!尔等做了甚子苟且之事,以为本宫全然不知晓?晋商之后,便是尔等!以为用银子敷衍住本宫,本宫就会姑息纵容尔等可以胡作非为了?俬通东虏是何等罪过,尔等想要以身试法?”

贩运货物出关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东虏出价很高,让关内的某些商贾们无法抵挡。

京城的粮食一石价值二两银子,皇太鸡的收购价是一石可以达到三两,甚至更高,其他商品也是如此。

即便部分货款不会支付现银,也会用关外盛产的人参、貂皮、鹿茸等货品来充抵总价,反正是不会让商贾们白走一趟。

说起来,皇太鸡是很会做生意的,所以才能理解关内商贾们的心理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钓鱼。

就这一个月的工夫,根据部署在各处边关重镇的厂卫探子们的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价值十万两银子的货物暗自出关,目的地自然只有一个。

无需千里迢迢地运到沈阳,只要把货物运到锦州以东的大凌河边即可,眼下出了锦州,再往东十几里就是东虏的控制区了。

那里有皇太鸡的心腹负责接货并结算,一般都是当天便可以钱货两清。从那里再运往附近最大的据点义州城,之后再分批次运抵沈阳。

若是风声紧的话,皇太鸡甚至可以派人到关外接货,只要商贾们能把货物运送出关就可以了。

这么好的下家上哪找去啊?

所以关内的商贾们几乎是前仆后继!

“来人!给本宫拿下此等贼人!”

太子爷一声令下,在院子边上站着的藩子们便如狼似虎地扑了上来,两个架一个地把点到名字的商贾逐一拖出,目的地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诏狱。

“殿下,饶命啊~!”

“殿下,冤枉啊~!”

“殿下,开恩啊~!”

这些人吓得双腿发软,跑路的力气都没了,可是嘴上却没有一人会主动认罪,一旦认罪,全家都得被枭首剥皮。

“冤枉?可笑之极!非要说的话,这话也应该由本宫来说,要不是本宫心慈手软,尔等早就人头落地了!向东虏大量运送物资,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冤枉,恐怕全天下,也就是厚颜无耻之辈说的出口吧!”

这些人的家财都会被充实到太仓去,主犯被枭首剥皮,从犯全部发配山东挖矿,适龄女犯送到教坊司。

“对了,等这些吃里扒外的贼人被做成了灯笼,本宫就送给守法的商贾们,一来可以照亮,二来可以明志!”

某太子这话说的又体贴,又吓人,一举两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