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40章:别无他用

明末黑太子 第540章:别无他用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直至出门,军汉们都觉得意犹未尽,每个人都是大包小裹都快拿不下了,最后还是每人扛着一个店家提供的大麻袋出了门。

幸好麻袋上也印有千奇百货商店的标志,而且是从正门出来的,不然都得被当成小偷抓住不可。

原本一群人里不少家伙都是本着看热闹的心理来逛商店的,结果进去之后便完全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住了。

更扛不住导购小姐姐们的热情招呼,被忽悠地五迷三道,神志不清,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就不由自主地掏钱了。

这就是当高高在上的“大爷”的感觉,乐乐呵呵地主动往外掏钱不说,好像占了对方天大的便宜似的,而且觉得自己的品位都得到飞跃式的提升……

比较起来,以前没钱的时候,买点东西还要看店家脸色行事,心里这个憋屈窝火,如今总算是体会到宾至如归的购物享受了。

往后只要能在这里买到同类商品,就是在太子爷的店铺里花十枚银元,也再不会给其他店铺一个铜钱了,让他们狗眼看人低的玩意连根毛都捞不着才好。

怪不得城里的有钱人都像往这送钱似的使劲要进去,太子爷的商店就是好,不但物件好,而且那些女店员也漂亮。

要不是军汉们都知道这里出钱的东家是太子爷,一旦没事找事,那就要被关进小黑屋里,他们不止想看,都想伸手摸一摸那些近在咫尺的导购小姐姐们了。

为了充面子,那些兜里只有几个银元的家伙也花了“半数家当”,进入“百名大榜”更是舍得砸钱,花了七八十个银元的大有人在。

要不是摆在一楼大厅里的沙发太贵,标价五十个银元,而且需要等待一个月时间才能到货,他们都想把这个做起来极其舒适的玩意买下来放在家里。

军汉们在这里见到了许多在部队里都未曾见过的新奇玩意,不论是吃的,还是用的,都是堪称举世无双。

而且从那些富绅们所露出的惊诧表情上来判断,他们也未曾见过这些物件,可以说,太子爷的商店里所售之物,在普天之下算是独一份,别无二家。

今个大伙算是开眼了,人没白来,钱更是没白花,看到便有了日后的谈资,吃到便能让自己心悦诚服。

每层楼还有专门负责演唱仙界歌曲的女子,据说这是太子爷专门安排的,可以愉悦前来购物的顾客们的身心。

在浏览商品之时,还能听到优美雅致的歌声,自然是件心旷神怡的事情,这也是所有进店的顾客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

只有在茶楼、酒楼、玩楼才能有这种享受,没想到千奇百货商店也有如此服务,而且唱出来的歌声是大家从未听过的。

不少人连购物都忽略掉了,就戳在距离唱歌女子不远的地方,一边扇扇子,一边闭着眼睛聆听之音。

等一首歌演唱结束,还不忘夸赞几句,不少人还本能地掏钱打赏,不过这是被禁止的,因为演唱费早就包括在商品售价里面了……

由于没有录音机或者留声机,只能用活人来演唱,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购物体验水准,但这招也是让到店顾客大呼过瘾。

有的人其实专程是来听歌的,听了一天就想再来听一天,然后恨不得天天都来,就那么干听当然不好意思,怎么也要买点商品好加以掩饰才行。

虽然各种商品售价皆是不菲,可想来去茶楼听也是要花钱才行的,更何况城里的茶楼有的是,但售卖新奇物件的商店仅此一家。

导购小姐姐们说,太子爷要让千奇百货商店为进店顾客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体验,也就是说,只要进到店里,基本上就无需再去别家店铺买东西了。

商店里有沙发、软床、肥皂、牙膏、铅笔、油灯、玻璃、镜子、座钟、玩具等用品,也有糕点、大米、酒水、熟食、糖果等吃喝。

要是懒得逛街,兜里还有钱,连《京师日报》、蜂窝煤、小炉子、人力车都可以在店里订购,而且能够享受城内免费送货上门的体贴服务。

由于店内面积不算太大,目前还容纳不了餐饮店,某太子都想把拉面店、火锅店、烤串店给塞进去,这样还能增加不少客流量。

紧抱某太子鸡大腿的一些商人也能在千奇百货商店里开设柜台,售卖他们旗下的商品,譬如烟、酒、瓷、茶、丝这些某太子无暇涉及营销的商品。

零售价格与其他地方一样,没有丝毫的溢价,不过还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柜台租用费,但即使这样,三层楼的所有柜台也早已经被各行各业的精明商家给租光了。

一个大柜台长一丈,年租金五百两银子,小柜台长五尺,年租金二百两银子,在报纸刊载千奇百货商店出租柜台广告的第二天,便被商家们给抢购一空了。

光是租金这块,千奇百货商店便收获了两万多两银子,把前期支应出去的装修和雇工成本都收了回来,还有了不少的盈余。

由于是高档购物地方,即使商家无法擅自涨价,柜台租金也不菲,他们也能得到不错的利润。

因为光顾这里的多半都是有钱人,对商品的售价并不十分敏感,商家只须提供利润空间较大的上乘商品就行了。

尤其是在朝廷给官吏薪俸大幅度地上涨之后,许多清廉官员都不再像以前那般穷困潦倒了,完全有闲钱用来消费。

即便买不起名家的古玩字画,但喝点好茶,吃点美食,给自家夫人与小妾买套新衣裳,还是完全可以的,这决计不会违规、违法。

更重要的是,太子爷对抄没蛀虫家当立下头功的厂卫上下大肆奖赏,惠及到的人不下万人之多,他们作为太子爷的鹰犬,是不会手里有了钱还不敢花的。

再加上朝廷移藩政令已下,各个藩王都需携带家眷及藩国里的郡王进京觐见,这些可都是腰缠万贯的大富豪。

即便藩王的日子大不如前,那也是远超普通士绅,就算是随随便便一个郡王,身价也在万两以上。

太子爷只是抄没了藩王的家当,并未波及到郡王,诸多郡王仍旧荷包鼓鼓,购买力完全不受丝毫的影响。

所有郡王都知道自己逗留在京城的时日无多,故而都在派人大肆购买就藩所需的各种物资,对广大商贾们来说,赚钱的时候早就来到了。

代王、晋王、周王、崇王之前已经派人买了不少东西,近期已经知道自己是第一批登船的乘客之后,又亲自到千奇百货商店来采购了大量的商品。

别的不说,光是负责销售沙发的导购小姐姐就接到了不下两百张沙发订单,这种对寻常百姓来说售价高昂的新式家具,却受到了藩王和郡王们的极大欢迎。

没什么能比这种又软又舒服的物件更能让他们感到身心愉悦的座椅了,等到了藩国,再给沙发盖上一张上好的白熊皮或者猛虎皮,那便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了。

看着貌似有些不大高贵,与大明宗室的身份颇为不符,但在寒冷的“北地”,既舒服又暖和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物件。

哪怕是一张绣满了九爪金龙的华丽锦缎,也远远不如一张皮毛来得让人倍感温馨,这是久居本土北方藩王们的供识。

到了那边,先把沿岸的辫子赶走,然后立刻遣人修建营寨,再给藩王和郡王们快速搭建木屋,若是能够修筑砖石房屋就更好了。

最重要的是,房子里面一定要有火炕,不然到了冬天,户外寒风刺骨,室内也不会比户外好到哪去。

某太子已经将温度计下发到了每个郡王手里,而且告诉他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御寒的各种准备工作,“北地”的寒冷可不是大明北方可比的,比辽东还要冷不少。

要是连木屋都没有的话,到了冬天,这帮人过不了三天,都得变成活生生的冰雕不可,完全可以与始皇大爷的兵马俑相媲美,这是大明的“冰马俑”!

毫不夸张地说,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户外上厕所,完事之后得用棍子敲才行,要不然就得用手掰,否则就是百分之百的“超时空行为艺术”了……

听起来是十分的震撼恶心,可实际就是这么回事,那边虽然有不少辫子土着,可文明程度不是一般的地下。

大明藩王拖家带口的过去,就跟到不毛之地拓荒差不了多少,除了在本土采购的物品之外,其他都要从头开始,特别是住的地方。

这样一来,藩王们除了认为养兵的钱一定不能动之外,其余的银子多半都打算用来采购尽可能多的商品。

从目前看来,凡是抵达京城的藩王里,或许有不少的胖子,但没有一个是傻子,他们也找到了赚钱的法子,那就是在新封地开设商店。

在本土采购的商品,到了自己的封地,那价格就是自己说了算了,天老大,地老二,自己老三,想怎么卖就怎么卖,连朝廷都管不着。

光是茶叶一项,周王就买了三千斤之多,涵盖上等、中等、下等茶,到了封地,喝茶不单可以暖身,还能解油腻。

在“北地”生活,冬季必须摄入足够多的肉食,不然无法抵抗冰冷而又漫长的寒冬,喝茶就是去荤腥的方式,其实就跟塞外的诸多牧珉活法一样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周王朱恭枵也跟郡王和家眷们说了,新封地幅员千里,而且没有鞑子大军的威胁,更无须担心瘟疫,更有金矿与渔场,看似荒凉,实则富饶。

周国的封地面积在诸多藩国里是最大的,只要拓展得当,版图范围将不下本土的陕茜大小,几乎可以让每个郡王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隅之地。

朱恭枵打算先扎根沿海地区,带度过寒冬之后,便让诸多郡王带着兵马向内陆挺进,从沿海往西百里都属于藩王直属地,再往西就可以任由郡王们去抢占了。

从地理位置上说,自然是越靠近沿海就越安全且越便利,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也方便得到藩王兵马或者朝廷兵马的及时支援。

周国是诸多“北地”藩国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最为丰富的藩国,那座巨型金矿就在其境内,而且东北方就是堪察加半岛北部,可以让百姓通过捡硫磺来丰衣足食。

故而朱恭枵觉得周国的综合国力在北地的诸多藩国里是首屈一指的,自己从事进出口贸易更是合乎情理,对于藩国百姓们也是件大好事。

这样一来,交给太子的银两又会慢慢流回到自己手中,往后周国便可独霸一方,相当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了。

“北地”境内正好有七个藩国,晋国与代国在苦兀岛上,余下五个均位于西岸。

周国虽地处北方,寒冷非常,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远离东虏的势力范围,能够随心所欲的发展。

朱恭枵麾下有三十七位郡王,每家出兵一百,那便是三千七百人,在地广人稀的“北地”几乎是所向披靡的存在。

首批登船的都是藩王和郡王自己的家眷与麾下的家丁,只要抵达新封地,就可以快速抢占地盘,修建营寨了。

这段时间,光是周国的诸多郡王的总花销就在十万两以上,所有藩国的郡王加起来高达上百位之多,消费能力更是非比寻常,撒出去的银子能让商贾们高兴到夜不能寐。

以前或许藩王和郡王们还要遣人分散到城里的各处商铺上采购商品,但如今就没那个顾虑了,在千奇百货商店开业之后,到这里就能把大多数商品一次置办齐备了。

由于本时代的高楼层数不多,每层的面积也有限,所以某太子打算在京城多开几家,起码内城要有两家,外城有一家,等新城建好之后,也要开两家。

然后在保定和天津各开一家,等甩锅爹收拾完南都的那些破事之后,在南都、扬、苏、杭四地都要开设分店。

一家分店一年赚五万两银子,二十家分店就是一百万两银子,这几乎相当于之前朝廷岁入的十五分之一了,而且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因为大明亡国时,南方各地歌舞升平,甩锅爹上吊自裁的当日,江南的才子与佳人正在玩弄诗词歌赋,全然不见忧国忧民之心。

等清军大举南下,江北四镇非降即灭,弘光朝廷里的一群“赤胆忠心”的臣子们还忙着玩傥争呢,还不如柳如是靠谱……

就这样的地方,某太子留着他们,就是为了榨钱!

除此之外,别无他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