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16章:何时北伐

明末黑太子 第516章:何时北伐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自己正处于春秋鼎盛时期,只要不弄到国破家亡的地步,犹如那个逆子妄言的那般凄惨,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寿命可享。+∧八+∧八+∧读+∧书,※→o

故而让三子朱慈炯学些本事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即便今后不能继承大统,也不至于像大明其他藩王一样窝在王府里混吃等死。

祖制规定藩王如此,但祖制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起码祖制没说如何收拾东虏,如今被这个逆子给刺激的,崇祯也只能活学活用了。

对于逆子所言之内容,崇祯以为倒是可以,两个儿子均为皇后所生,乃是亲兄热弟,逆子定然不会加害三子,跟他学些本事也无妨。

这逆子据说在仙界就待了不长时间,便返回人间,就有了如此的手段和学识,崇祯也想看看这逆子能将三皇子教得如何了得。

自己到了南都之后,若是不忙,便亲自教授四、五、六这三位皇子,若干年之后便可与三皇子做一番对比了。

只是崇祯对于让皇子不远万里前往西方留学之事还较为谨慎,三子即便在成年之后前往海外求学,也是件困难至极之事,自己还要三思之后方可答复。

“父皇,还有一事,非常重要,但并非当下便要实施,最早也需要到明年下半年方可进行,不过儿臣以为还是须要提前向父皇禀明,而且要预留一笔银两用以支应届时开销!”

给你介绍那么多项目,让你赚了那么多银子,接下来,就该从你兜里往外掏钱了,否则岂不是很对不起自己?

“……何事?直说无妨!”

崇祯被说的一头雾水,听起来还挺严重的,不由好奇起来。

“儿臣从仙界学到了千里传讯的技术,名曰‘有线电报’,打算从明年下半年开始,铺设从京城至山海关的通讯线路,有了这个电报,不论是畿辅被兵还是山海关有恙,都可以提前预警,任何消息在一分钟之内,便可传到数百里之外,方便至极。不过造价颇高,七百里距离尚需不下四十万两银子。父皇无需担心,此线路成本由京城这边承担。若是父皇有意,儿臣便事先通知工厂提高产能,多制造出一部分,用以铺设从京城到南都的线路,但造价须父皇来承担,大致需要一百万两银子!”

某太子宰起甩锅爹来是脸不红来心不跳,下手又稳又狠,当年大清修建从津门至松江的电报线路,距离三千里,造价不到十八万两银子。

工业化生产当然会大幅度地降低造价,如今大明的铜线拉丝是纯手工活,造价高昂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全球独一份,贵一些是理所当然的。

折算下来,大清那是六十两银子一里地,大明的这是六百两银子一里,几乎是一米一两银子,足足贵了十倍,所以高下立判,一分钱一分货,贵就是好!

没有天然橡胶就用人工橡胶外加沥青作为线缆的外衣,再加上其他一些材料,便可以做成了与后来性能差不太多的线缆了,制作线缆的具体方法就不能广而告之了。

“……世间当真有如此凌厉之技术?可以在转瞬之间便实现千里传讯?”

听了这逆子的一番话,崇祯在震惊之余,心里更是异常的激动,若是真可以实现的话,倘若大明北地发生战事,他身在南都也能迅速得报了。】八】八】读】书,@∞o

“儿臣已经让户部预留了五十万两银子,专门作为建设电报线路的开支,其他在建或筹备项目亦是如此,叫做‘预算’。如今朝廷计划和实施的每个项目均须提前做好估算,与户部商定之后,便将项目款项预留出来,不得擅动,要做到专款专用,并随时监察,防止中饱私囊或者挪作他用。”

这事可不是画饼,最迟明年秋季之前就要开始建设,一旦建成,京城与山海关之间便可以互通有无,随时知晓对方的情况,做到未雨绸缪。

如果用于出口也可以,只不过会在造价数字后面乘以“2”,多出来的部分都是净赚,想想这买卖,某太子做梦都能笑出猪声。

主要销售对象就是那些财政状况良好的下家,譬如法国、奥斯曼、威尼斯等地,这买卖概不赊欠,一律一次全款。

即便购买电缆的下家将电缆刨开,要弄明白里面的材料构造,也造不出来类似的东西,因为没有橡胶就无法做到隔绝水对铜线的腐蚀。

橡胶也只有西班牙人能够弄到,等他们搞明白电报的制造方法之后,恐怕都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一百万两银子?当须耗费如此之巨?”

崇祯见到信誓旦旦的样子,多少也有点信了,反正是京城至山海关的线路先行铺设,届时结果如何自然会水落石出,就是这巨额造价令他有些吃惊。

“父皇,这仙界的技术都很贵,若是不贵便是极易掌握之法,人间早就有了。人间从未有过飞艇,便是因为技术复杂,导致造价高昂,这可以千里传讯的电报亦是如此!实际花销可能不胡这么多,但还是希望父皇可以做足预算,以免届时捉襟见肘。”

某太子要把造价高的原因说的合情合理才行,还得给二货皇帝打好预防针,免得到时候又嫌建设线路太贵。

“……哦哦~!朕会认真考虑!”

想起三十万两银子买二十艘飞艇的事,崇祯也就多少可以理解了,若是这电报真能发挥应有的效用,一百万两银子也是可以接受的。

朝廷有钱就让朝廷出,朝廷暂时没钱的话,他可以用内帑的银子先行垫付,而后再让户部还款,总之这电报线路是要尽快修好的。

按照账面的计算,建设成本不会太高,但实际铺设起来就说不好了,将要顾及实地情况,有必要的话,还要建立多支保护线路的巡逻队,防止有人把线缆捞出来卖钱……

“如今太仓相对充裕,朝廷准备何时北伐,收复辽东失地?”

这是崇祯最为关心的问题,他虽然移驾南都,但并不意味着关外的失地就可以不要了,拱手送给皇太鸡了。

之前是穷于军饷,每每被此事所制肘,导致将无战心,兵无斗志,而今非昔比,崇祯自然要关心一番,尤其是这个居心叵测的逆子该如何对付东虏。

这逆子诡计多端,而皇太鸡老谋深算,正好是棋逢对手,崇祯总算可以摆脱这个让他备受苦难的泥潭,悠哉游哉地坐山观虎斗了。

“儿臣若说‘五年平辽’,父皇是决计不会相信了。在儿臣看来短期之内,朝廷是无法收复辽东失地的。整个过程起码要耗时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方可得偿所愿。”

想短期就收复辽东,就必须团灭辫子数万的骑兵主力,那需要高达前来助战,再不济也得凑出一个“豹”式装甲旅才行,否则您还是洗洗睡吧。

“……怎会如此漫长?”

此番话让崇祯大失所望,不过想来有了“五年平辽”那事做铺垫,也尚在情理之中,并非是刻意敷衍自己,还没让他立刻发火。

“父皇,想必您也发现了吧,同样数量的大明王师已经不是东虏的对手了,要想取胜,就必须集结三四倍于东虏的兵力才行。然而东虏总兵力不下十五万,王师集结五十万大军有谈何容易?别说兵马凑不齐,就算是这五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都需要从南洋运来。若没有充足的兵力与粮草,想让早已久战疲惫的王师战胜训练有素的东虏便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即便徐达、王阳明、戚少保再世也做不到。”

辫子明显占据质量优势,明军本来就没啥质量,天雄军被人家团灭,秦军与白杆军都在南方作战,勇卫营还被甩锅爹调到了南都,指望关宁军主动出击……

找不齐质量的话,那只能一味地追求数量优势,以图用己方的数量优势来抵消掉辫子的质量优势。

问题在于五十万大军光是一年作战所需的粮食便至少要有两百万石,马匹所需的草料另行计算,军饷亦高达一千三四百万两之巨。

北方基本上都饱受天灾影响,从南方运来的粮食连吃都不够,就甭想着攒出两百万石军粮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南洋大规模进口。

“……那该当如何是好?”

崇祯之前只想着军饷的事情,以为有了充足的饷银,各部就可以主动进攻东虏了,没想过粮草方面的事情,这下直接被逆子怼了个正着。

“儿臣以为最近三年当须重点防御关内各处大城,王师尚在修整阶段,不宜主动出击迎战东虏。同时积攒军粮,争取每年攒出五十万石,这样待王师大军出击之时,军粮起码可以凑出八成左右。对于兵力问题,儿臣以为,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来可以用譬如飞艇、坦克以及各式qiang炮等先进武器来弥补,二来可以聘请外援,譬如倭军助战。儿臣已然与倭国德川大将军达成一致,对方同意出兵五万,在辽东半岛登陆,用以牵制东虏。这样王师便可以获得宝贵的修整时间,在厉兵秣马之后,全力出击关外。”

想来想去,就这两招可行了,其他招就只能指望其他主角的战斗光环了,王师不但一打一个准,辫子还会主动降低自己的智商。

坏了!

中计了!

什么?

又中计了?

唉~!

还是中计!

原本屡战屡胜,结果中着中着就团灭了……

辫子能坚持这么多年,真是苦了他们了!

“……令倭军助战?你可知我大明抗击倭寇年岁几何?今若引狼入室,造成大祸,你又该当如何?谁来负责?”

逆子说了两个解决办法,但对于第二个,崇祯是非常反感的,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入侵的事情还历历在目,今这个逆子又将倭寇主动请来,真是利令智昏了。

“父皇勿忧,儿臣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此番运输倭军的船只均为郑家所有,倭军将在指定区域登陆,并不踏足大明本土,而且时间也有所限制,在入秋之前便会收兵退回倭国,明年夏季之前再行出兵。朝廷仅需负责倭军粮草便可,无需支应军饷,倭军杀死东虏用其尸首兑现赏银,劫掠财物亦可如此。”

这事都不用你襙心受累,本宫都安排地妥妥的了,你只管吃现成的战果就行了,让你关心的结果就是一塌糊涂,还不如这种先斩后奏更为妥当。

“……那也……令朝廷颜面扫地!”

听了这逆子所言,崇祯还挑不出多少弊病,朝廷连饷银都不用出,而且倭军也不会登陆大明本土,这样的条件多多少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嘴上却还担心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

“启禀父皇,儿臣在之前的朝会上已然将此事的来龙去脉介绍与群臣,群臣没有异议,这才实施。儿臣以为当下形势紧迫,入秋之后,东虏必然会卷土重来,凡事可事急从权。只要不向东虏和亲、赔款、割地、称臣,其他任何能够打击东虏的方法,都可以考虑加以实施!”

都到这个地步了,你还管好招赖招?

能用就不错了,先苟活过这两年再说吧!

若是瘟疫可以锤废辫子,某太子也会毫不犹豫加以应用。

飞艇造得足够多的话,还可以对辫子控制区实施前无古人的战略轰炸!

“若是珉间反对此事,你又该当如何?”

崇祯最担心方面,一旦反对声四起,莫说他一个摄政王,便是自己这皇帝恐怕也承受不住潮水般的非议之声。

“倘若有人反对此事,必然居心叵测,敌视朝廷,不想大明战胜东虏,会千方百计地颠倒黑白。再则东虏在半岛驻扎兵力不多,倭军处于绝对三道四了!”

既然辫子可以明火执仗地入关劫掠,那么某太子也可以找点帮手将这个方式还治与人,而且论打劫,倭军可是辫子的“行业前辈”,人家早就开始这么干了。

“……”

崇祯被噎得半晌无语,这个逆子居然想出雇佣数万倭寇去进攻东虏的主意,然后还欲坐享其成,真是坏透了。

但倭寇打了就跑,东虏的战船远逊于郑氏,届时还真是会望洋兴叹,徒呼奈何,说不定的确可以借助倭寇之手获得一场大胜。

“儿臣还委托汤若望等人,返回西方,招募大量的雇佣兵,前来我大明参战,估计兵力少说也有数千人。儿臣会在王师准备妥当之前,想方设法拖住东虏,待时机成熟,便可实施北伐。”

只要你敢于冒险,又喜欢银子,更不愿意继续在欧陆享受拖欠军饷的“优厚待遇”,那就可以乘船前往东方淘金。

一只辫子价值一百两银子,宰掉一个便相当于在欧陆苦干”,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