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474章:狗头军师

明末黑太子 第474章:狗头军师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诸王都认为晋王所言极是,口舌之欲,人皆有之,藩王更不会例外,若能让自己的厨子学到些许仙界美食,当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快事。

只有福王一直郁郁寡欢,但众人都不愿与其攀谈一二,福王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就让诸王感到厌恶。

大家都是藩王,等级相同,无非是个人岁数有别而已,没人乐意看福王这张貌似别人欠他十万两银子的臭脸。

福王觉得太子抄没其家产做得不对,大可以去东宫找那位小太子理论,看看最后谁输谁赢!

对于太子从仙界游学归来的事情,诸王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更何况如此多的发明创造就摆在眼前,让人不得不信。

光是这人力车便是诸王从未见过的物件,用家丁来拉拽的话,可是比牛马牲畜要来得安稳,起码不会被外界刺激所惊到。

诸王在亲身体验过之后,都对代王购买的这辆人力车赞赏有加,一致决定要采购一批,到了藩国好使用。

尽管藩国道路可能不算平缓,或许根本就没有路,不过等到之后还可以重新修筑嘛。有了新奇的物件,只要自己买得起,就必须享受得到。

今天的聚会就到这里了,诸王也觉得身子困乏了,便拱手告别,各自回府休息,明日可以畅游京城,买些心仪之物。

“真特么不识好歹!”

某太子见到福王那副德性就反胃,胖就胖了,架子还挺大,没有自己,过不了多长时间,你特么就被快递李哥切片涮火锅了!

“殿下,您要找的三人业已带到!”

“请他们进来吧!”

这也不用宣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出名的人,至少眼下不会太出名,尤其是断了他们的“升迁之路”之后。

这俩货可是让前去有请的锦衣卫好找,调动了大量的当地官吏,关闭城门,挨家挨户盘查,才将其抓获,不然就真可能被其溜之大吉了。

“三位先生,别来无恙啊?”

被锦衣卫押进东宫的有三位文士打扮的家伙,一个略矮,一个略胖,一个略瘦,不过看穿衣打扮与面相来说,给他们一个幌子就能行走江湖了。

“草珉牛金星、顾君恩、宋献策叩见太子殿下,祝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三人一齐跪倒在地,磕头施礼,这可不是别的地方,对面也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皇帝的长子,也就是大明帝国的太子。

别看人家年纪小,只要说错一句话,哪怕只是一个字,惹得这位小爷不高兴,自己就有被凌迟枭首的危险。

“晚饭可否吃过?”

皇帝不遣饿兵,要用这三货,也要先喂饱他们的肚子再说,某太子可是不会亏待了有用之人,起码不会像福王那样恶心又笨拙。

“……启禀殿下,还不曾!”

顾君恩与宋献策都不敢答话,牛金星好歹也算是个前举人,尽管被狗官革去了功名,还算有些胆子,便咬牙抖出一句话。

“来人,赐面!”

牛金星与宋献策都是河楠人,顾君恩是湖广钟祥人,吃面应该也没啥问题,反正自己是太子,让你们吃是给你们面子,不吃也得吃。

某太子一摆手,杨进朝便让内侍们送上来打卤面,现在正值夏季,天气炎热,食欲不振,若要能够让人大快朵颐,也就是这玩意了。

“无需担心,此面无毒,三位大可以放心食用,用完之后再行说话!”

某太子既不想毒死他们,也不想撑死他们,留着他们还大有用处,这仨货干别的不行,坑蒙拐骗忽悠造返可是很有一套。

快递李哥那样只有小学水准的家伙都能用好他们,自己更没理由用不好他们了,起码让他们作为自己的幕僚,通俗地说就是“狗头军师”还是不错的。

没了这仨货给出馊主意,就算官军抓不住李自成,也难以遏制星火燎原的流寇,会让他的快递大军变成没头苍蝇,短时间内不会给朝廷造成太大的负担。

某太子找来带队的锦衣卫,简单询问了一下大致情况,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就知道一路都没好好休息。

为了彰显自己的宅心仁厚,无病无伤者放假一周,病号伤员可前往陆军医院进行治疗,医药费用皆免,普通藩子每人可领一百两银子,小旗三百两,队长可领五百两。

这好几千两银子就花出去了,不过只要猎物抓到了,那就是值得的,而且是超值的,这仨货要是投靠了快递李哥,给大明帝国造成的破坏可就远远不止几千两银子了……

“牛金星,听说你抗欠赋税,又强占本地妇女十八人?”

就牛某人那点破事,锦衣卫过去一亮牌子,当地的官员就只能悉数告知了,而且某太子多少也知道一些,全当是看笑话了。

“启禀殿下,草珉冤枉啊,都是那王有德勾结……”

吃饱喝足的牛金星急忙跪倒在地,大呼冤枉,要不是王有德勾结明府,他也不至于被革去举人功名,发配充军了,不过勾结明府可不敢随意乱说。

“勾结何人?”

某太子自认为除了甩锅爹之外,全天下自己是最大的官员,即便是年长的藩王,该不鸟就可以不鸟,谁敢目无王法,就让他知道王法的厉害之处。

“……本县……明……明府!”

听到太子询问起来,已然是满头大汗的牛金星才说出口,然后匍匐在地,不敢言语了,只能听候圣裁了。

“强占本地妇女十八人……哼哼!这明府和那王有德是不是傻子?这等罪名怎能经得起推敲?就算你有这个胆子,也有这个财力,但是有这样的身体么?”

在场的内侍们听了都紧咬嘴唇,生怕笑出声来,要霸占十八个女子,先莫说银子的事情,就是身子骨也扛不住啊!

“本宫也不知道你们县是怎么出了这么两个傻子的!不过今番有本宫为你做主,这罪名等都察院审理之后,便可以免去了,相关案犯自会被惩处!”

那俩货就等着被收拾吧,能定出如此罪名,说明对方就是两个有恃无恐的地头蛇,也知道牛金星没啥门路,所以根本就不怕上面派人下来追查此案。

“草珉叩谢殿下圣裁!草珉对殿下感激不尽!”

牛金星可算是找到了洗脱冤罪的机会了,而且太子年纪虽小,却无比聪慧,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弊病,可是当世明君,这让牛金星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好了!起来吧!感激不尽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要用实际行动来感谢,今后你就与身后两人为本宫出谋划策吧,这也算是你们三人的本职工作了,不得推辞!”

老子就算不用你们,把你们三个当成猪来养,也不让快递李哥用你们。大不了一年花些银子投食罢了,本宫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草珉叩谢殿下圣眷!”

三人再次跪拜施礼,难掩欣喜之情,路上原本以为自己被锦衣卫抓获,要被开刀问斩了,没想到峰回路转,非但没死,还被太子重用,今后算是有了一个衣食无忧的金饭碗了。

“好了,起来答话,此面可否好吃?”

量他们也不敢不答应,拒绝本宫的话,就可以去锦衣卫的大牢里吃点老虎凳辣椒水了,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享用得了的东西。

“好吃!甚是好吃,若能一日三碗,草珉便再无所求!”

再也不用含冤受苦的牛金星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只要能给太子爷办事,哪怕不领银子,一天就给三碗面,他就满足了。

“三碗?呵呵,以诸位之才华,价值一日三百碗吧?”

一碗拉面二十文钱,三百碗就是六千文,也就是六两银子,一天工钱六两,一个月就是一百八十两,相当于朝廷从二品文官的月俸。

“草珉能力浅薄,殿下谬赞了!”

牛金星也是很有眼力见的人,太子只是跟自己客气一番,不能把三百碗的事情当真,那真就是个比王有德还傻的家伙了。

“君无戏言,三百碗此面价值六两银子,凑整每月二百两,另行支应每人一千两银子的安家费。先安置在一处别院,一同起居,待尔等三人各自找到伴侣便可搬离此处,自行居住。”

不算安家费和额外的打赏之外,养这三货每年需要七千二百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半首辅大人。

不过也不算太亏,起码馊主意往后不用自己来想了,而且到时候也有人给自己背锅了,这么算的话,还是挺划算的事情。

“草珉叩谢殿下圣恩!”

牛金星从来都没想过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太子,被太子重用,更何况太子还给予自己如此优厚的待遇。

只不过朝廷的窘迫,他是知道的,这么一大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太子说归说,能否拿得出来,还不曾知晓。

“好了,平身,赐座!宋献策,宋先生,敢问是年河楠当地情况如何?”

宋献策是河楠人,而且行走江湖应该去过很多地方,对于当地的情况应该比巡按御史还了解得通透一些。

“……启禀殿下,河楠是年再次遭受天……旱灾,庄稼绝收,赤野千里,蝗虫漫天。百姓先以蓬草为食,而后食树皮,待树皮被剥光,被迫以石头充饥,最终腹涨而死。孩童若是孤身,出城便无踪影……”

宋献策可是目睹了很多地方的惨状,却也不敢把吃人的事情直接说出来,生怕吓到小太子,这可就罪过甚大了。

“百姓之苦,本宫早已知晓。故命新任河楠巡抚吕大器赴任之后,开仓赈灾,同时迁移受灾百姓,将灾珉移至海边。本宫已与山栋巡抚颜继祖说过,将在沿海地区兴建新城,用以容纳灾珉,并开采诸多矿藏,兴以工代赈之策。河楠一隅之七位藩王及家眷已被请到京城,不日便会移藩海外定居,没了藩国所粮,朝廷又免除了所有赋税,当地情况会慢慢好转。”

北方地区最惨的是河楠,其次才是陕茜。陕茜巡抚左懋第到任之后,立刻将当地的情况奏报上来,以西铵为首的陕南地区的情况还算不错,待陕北油田项目正式启动,便会大为改观。

河楠则是全境受灾,除了洛阳、开封等少数几座大城之外,各地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灾珉就眼巴巴地等着快递李哥过来,领着他们扯旗造返了,朝廷再不行动,那就等于是坐以待毙了。

“殿下英明,草珉代河楠千万百姓叩谢圣恩!”

崇祯皇帝可是做不出移藩这种大胆的事情,太子如此年纪便能够不拘一格,当是有极大的魄力与勇气,宋献策对此壮举自然是敬佩直至。

移藩、移珉、赈灾,三管齐下,或许河楠全境的情况不会立刻被扭转过来,但在一些地方的灾情应该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尤其是将河楠境内的七个藩国全部牵走,可是能给百姓们减轻相当大的负担,挺过这段时间,往后的日子便会好过一些了。

“先生无须如此多礼!自古以来便是得珉心者得天下,若是珉心不稳,则我大明江山不稳。本宫虽然年幼,却也知晓如此道理。如今天灾已然发生,朝廷自当竭力应对。只要河楠灾珉进入山栋境内,靠近微山湖,朝廷可通过漕运进行赈济,百姓便算是逃过一劫了!”

山栋西南部便是微山湖,“微山湖”是“南四湖”的别称,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后世面积超过一千平方公里,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如今大旱,微山湖的水域面积可能缩小,但总归也不至于彻底干涸。史料记载在明末最后几年,通过微山湖的漕运年运粮量仍然超过一百万石,这就说明微山湖还在正常状态。

只要微山湖还在,起码河楠东部的百姓是有救了,抵达湖边就等于捡了一条命回来,在当地官府的指引下,很容易抵达海边。

不论是参加晒盐还是挖矿,都会有活计可做,衣食方面也就有了保障,某太子认为自己的计划至少可以拯救大概四分之一的河楠百姓。

朝廷这边也就这样了,大部分的任务都落在了吕大器和当地官府身上,反正厂卫的刀是现成的,谁觉得自己的脖子有些发痒,那就等着秋后来一波吧……

“殿下此策实用精妙,乃是救万珉于水火之王道也!”

面对成千上万的灾珉,只有通过漕运才能够大规模的安抚好,换作马车供应粮食,只怕没等抵达目的地便会消耗掉一半了。

宋献策认为太子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越是靠近湖边,或者靠近漕运航道,百姓们活下来的希望也就越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