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453章:臼炮威胁

明末黑太子 第453章:臼炮威胁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通过来自热兰遮城堡里各个位置上的了望哨兵的多次统计,以及之后的汇总数据,扬森上校认为郑一官所拥有的臼炮数量不会少于三百门,甚至可能高达六百门以上。

这是因为敌军臼炮的发射频率极高,间歇期极短,射速最高的时候,半刻钟就发射了七次。对于守军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如果守军也采用同样的射速来开火的话,即便臼炮口径很大,散热速度快于加农炮,但这种射速所产生出来的热量大大超出了自身的散热能力,臼炮的炮管是无法承受的。

所以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敌军拥有数量极多的臼炮,能够轮番开火,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上,郑一官的海盗炮兵部队才能实施如此猛烈的炮击。

在一次炮击时,热兰遮城堡遭遇了一百枚炮弹的攻击,那就意味着郑一官至少拥有三百门臼炮!

这只是最为保守的估计,根据敌军的炮击频率进行推测的话,每门臼炮在开火之后要冷却三分之一刻钟。

那么郑一官就会拥有六百门臼炮,除非他已经富裕到将臼炮都当做一次性武器来使用了,而无视臼炮炮管过热会导致炸膛。

作为明帝国的将领,以及前海盗头子,扬森上校实在想不出郑一官给他的军队装备如此之多的臼炮的理由。

臼炮射程远不如加农炮,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攻城,勉强可以用作野战而且要在对方拥有常规火炮数量不多的情况下。

郑一官的部队拥有这么多的臼炮,而且生产这些臼炮所需的时间也很长,难道他早就觊觎荷属大员地区了?

一个以海上贸易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伙,却给自己的部队采购了陆战,尤其是攻城战所需的火炮,这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

西班牙舰队在进攻荷兰时也携带了大量的火炮,但那是为了要夺回对北尼德兰地区的控制权,也是陆军必备的武器。

郑一官的舰队拥有大量的舰炮还有情可原,毕竟是掌握了东方海域的制海权。

但他的陆军部队却装备了数百门臼炮,这让扬森上校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真要是像自己所推测的最为糟糕的一种可能的话,那么对于守军来说,接下来的两个月将体验到地狱般的生活。

毫不夸张地说,热兰遮城堡里的这三千人等于在对抗相当于五万,乃至十万西班牙陆军才拥有的火力输出。

巴达维亚总部得派来五六千援军才能给这里解围,如果仅仅派来一千人的话,与其说是解围,但不如视为送死。

即使公司的舰队能够击败郑一官的舰队,但想将这个海盗军团彻底赶回到对岸去,仍旧不大现实。

他们完全可以盘踞在东岸,与当地的土着勾结在一起,利用有利地形来袭扰己方作战部队。

作为传播文明的先行者,扬森上校太清楚这些土着的品行了,只要能够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就随时可能倒向郑一官,说不定他们已经这么做了。

那些土着是完全靠不住的,说不定现在已经与那个富可敌国的海盗头子进行合作了,想要守住热兰遮城堡,就只能依靠他们自己。

不过从目前敌军炮击的情况来看,这个想法好像也有些够呛,因为守军不但兵力很少,还处于地形劣势。

外面阳光明媚,风景如画,然而全部守军却只能躲在城堡里阴暗的地下室,没有一个人敢在遭遇炮击时外出。

面对咄咄逼人的郑一官和他的海盗军团,勃尔格觉得他们就是一群人型老鼠,开战没多久,就要这样苟且生活了。

或许老鼠都比守军的境遇要好一些,起码它们要是觉得一个地方不够好,还可以跑到另外一个地方打洞呆着。

反观守军,除了这座城堡,基本上去往其他地方的可能性为零。

热兰遮城堡三面环海,背后是沙丘山脊,一路向南,通往与东岸相望的窄峡,没有己方舰船实施掩护,突围行动就要蒙受巨大的人员伤亡。

即便守军能够突出重围,也不可能将妇女和儿童一并带走,她们势必将会落到郑一官的手里,那下场就很难预料了。

即使守军从这里杀出,没有舰队前来支援,仍旧无法逃离大员岛,从窄峡过到东岸的希望非常小。

那里极有可能被获悉本岛地形的郑一官重兵布防了,否则在东岸执行任务的六个连队早就应该回来了。

扬森认为他们目前无法返回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敌军防御窄峡的兵力太多,让他们无法突破。

另一个原因也是这六个连队已经被郑一官的海盗部队给歼灭了,那他们就再也不用回来了。

城堡里的守军士兵报告说能依稀听见从东岸传来的枪炮声,说明那边的战斗还在继续,也许派到东岸的部队仍然能够坚持作战。

最好如此,热兰遮城堡里的守军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给郑一官的部队造成了上千人的杀伤,实在是没有余力去支援东岸的部队了。

如果连队里的军官足够聪明的话,就能从当下的形势看出,他们索要做的就是竭尽所能的进行自保。

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并且牵制住一定数量的海盗部队,起到应有的战略作用,这也是之前扬森上校叮嘱各个连长的内容。

他们进山躲避也好,转移到其他地方也罢,总之不要跟郑一官的进攻部队正面交锋。

在东岸的荷军部队总兵力才三百人,而郑一官极有可能将三千甚至六千士兵送上滩头。

面对十倍甚至二十倍于自身的敌军,再骁勇善战的部队也会被消耗殆尽。

扬森相信,哪怕留在东岸的部队可以连续击败海盗大军,但只要失败一次,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他们也可以将珉兵编入作战序列里,不过就像大员岛上的这些珉兵一样,打打顺风仗倒是可以,一旦遭遇恶战,那就指望不上了。

如果自己可以指挥他们,那么索要做的就是不断向内陆撤退,逐步拉大海盗大军的防御纵深。

有机会就迂回到敌军的侧翼,采用夜袭或者伏击的办法来消灭他们的小股部队,得手之后便迅速撤退。

这么干三四次就能让敌军疲惫不堪,丧失掉速战速决的信心,使形势不至于过度恶化。

但这也仅仅是扬森所能想到的最为理想的情况了,实际情况只坏不好,说不定没等热兰遮城堡被郑一官的海盗大军攻陷,东岸的荷军就已经被歼灭了。

参考目前的状况,扬森上校觉得也没必要派出传令兵去东岸联系那里的连队了。

只要他们听见大员岛这边的隆隆炮声,就应该明白海盗们还在围攻热兰遮城堡,可以继续自力更生了。

而对于城堡里的守军知道了东岸的部队还在作战,己方也是爱莫能助,能固守住热兰遮城堡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再多的想法就是执意苛求了。

对于一位指挥官,尤其是像扬森这样的最高级别的武官来说,照例应该指挥战斗。

可是当下守军面临的状况是极为特殊的,围困热兰遮城堡的敌军只是发动了大规模的炮击,并未派兵前来进攻城堡。

在失去了位于山顶的乌特勒支堡以后,守军也就失去了有利地形,只能龟缩在热兰遮城堡里固守。

说的好听是固守,实际上就是被动挨打,想要打破这种不利局面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偏偏城堡里的兵力又不足。

之前的那次夜袭可谓战果辉煌,除了没有摧毁掉敌军的炮兵阵地之外,袭击还算收效很大。

由此带来的伤亡也很大,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药品用以治疗重伤员的话,那他们就等于提前阵亡了。

扬森上校尽量不让健康的士兵看到那些痛苦不堪的伤兵,这样会影响士气,特意派了妇女们对其进行照顾。

他也不打算进行类似的夜袭了,再组织两三次的话,热兰遮城堡无须海盗们前来进攻,守军士兵就要在夜袭过后死光了。

在海盗们再次发动炮击时,扬森上校除了坐在他的指挥所里浮想联翩,也就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

该布置的任务早就安排妥当了,守军士兵都是各司其职,而且城堡的外墙很厚,郑一官使用臼炮发射爆炸式炮弹进行攻击,最多也就能毁坏掉一些建筑而已,对于城堡墙体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

只要城墙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破损甚至塌方,守军士兵便会有足够的信心坚守下去,郑一官的部队即便占据了山顶,也对热兰遮城堡无可奈何。

勃尔格每天除了视察守军和妇女儿童之外,比扬森还要清闲,最多与这位上校商量一下目前的情况,然后就是撰写告急信以及他的日记。

面对海盗大军的炮击,作为大员长官,勃尔格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不然就鼓足勇气出城与海盗们搏杀一番。

相信此举将会极大的鼓舞守军的士气,但对勃尔格本人来说无疑是送死,这么做的唯一结果就是让扬森上校兼任大员长官而已。

勃尔格是不会用自己的生命来成全扬森获得自己所拥有的权力的,这么无私且大义的事情,他还不打算尝试,尤其是在身体状况上佳的时候。

他既不想死在海盗手里,又不希望死在巴达维亚的评议会手里,落到前者手里,多半会顺应本地的风土人情,也就是被砍头。

落到后者手里,被一些居心叵测的家伙所诽谤的话,给钉上失守大员的罪过,那就要被处以绞刑了。

如果要同时避免这两种极其悲惨的下场,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抵抗,利用热兰遮城堡来固守待援,熬到援军抵达,那就成功了。

勃尔格相信只要南下的那艘船能够抵达巴达维亚,总部就一定会派出援军前来支援这里,有了援军就有了解围的希望。

哪怕不能立即解围,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减轻热兰遮城堡所面临的被海盗大军围攻的巨大压力。

勃尔格拒绝投降,又拒绝向郑一官支付无比高昂的敲诈款项,主要原因就是这个,而且他也相信热兰遮城堡的防御能力大大超出了郑一官的大军所具备的攻击力。

假设自己死了,银子又归了郑一官,这会让勃尔格死不瞑目。要是自己没死,银子却归了郑一官,那无疑会让他非常痛苦。

勃尔格不想失去生命,也不想失去白银。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同时又能保住城堡里的白银,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与不时从头顶散落的些许尘土,让这位大员长官感到非常的烦躁,又很气恼。

几乎山上的海盗大军所发动的每次炮击,都能让整座城堡处于震颤状态,虽然只是感觉,但实际情况应该也差不太多。

城堡里的任何人在感受到震动的那一刻,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自动地紧张起来,总处于这种状态下,早晚会精神崩溃。

更重要的是,那些因为夜袭而受伤的伤员,不但会消耗掉本就不多的药品,还会传播疾病,在一座半封闭的城堡里,这个情况无疑是非常糟糕的。

伤员们的情况也很不乐观,有近十个人在跑回来之后,第二天早上就咽气了,有的人是因为失血过多,有的则是重伤不治而亡。

那些伤情稍微轻一些的则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累赘,既无法参与防守,又需要妇女们进行全天候的照顾,甚至比儿童还要麻烦。

勃尔格有时候真想将这些伤兵直接丢给郑一官来处理,让他进行救治,或者处决,起码比留在城堡里要好得多,但他们都是扬森的手下,勃尔格是无权进行发落的。

扬森也仅仅是这支驻屯部队名义上的指挥官,实际兵权都掌握在各个连长手中,哪怕想要处理一名士兵,都需要先征求其所在连队连长的同意才行。

驻扎在大员的两个营辖二十二个连队,表面上看是一支与正规军编制相同的作战部队,实际上就是二十二个雇佣兵团。

连长与副连长都是每个佣兵团的老大和老二,只是较于那些蛮荒时代的同行,这些人都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言谈举止相对文明一些,受雇于东印度公司,也遵守契约精神而已。

在夜晚的外出作战时,所有连队都蒙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个别连队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士兵,勃尔格要负责买单,否则就会引起哗变。

至于第二次夜袭的计划,扬森已经不打算做了,在诸多连长反对的情况下,他的命令已经形同虚设了。

再有如此大的人员伤亡的话,那么防守热兰遮城堡的兵力就会严重不足了,光靠那些珉兵是无力抵挡海盗大军的进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