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405章:宏图大志

明末黑太子 第405章:宏图大志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大哥方才说朝廷要让咱家从南洋购入粮食和橡胶,还要让咱家垫付白糖费用,如此一来,岂不是咱家出了采购粮食与橡胶的银子了么?”

郑芝凤可是相当精明,虽然是海盗出身,但并非只会逞匹夫之勇,脑子还是很好使得,听了兄长的一番介绍,寻思了半晌,总算是找到了其中的蹊跷所在。∵八∵八∵读∵书,↗▲o

“是啊,大哥,这是哪个狗官出的损招?让咱家出钱出粮,费力忙前忙后,好处都让朝廷占去了!”

被郑芝凤这么一说,郑芝豹也明白过来,立刻附和起来,不论是跟红夷、倭国还是跟朝廷做生意,郑家从来都是只占便宜不吃亏。

“休得胡言乱语!”

郑芝龙没好气地瞪了五弟一眼,如今自己非但是朝廷命官,还是堂堂的镇海伯,差点被他说成了狗官了。

“此等事务皆为太子殿下主导,尔等切不可妄自指责。如今朝廷已与此前大相径庭,我前去觐见之时,便见到殿前的广场上,从贪墨之人的府邸里抄出来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听同僚所说,有不下三千万两之巨!太仓丰裕,断然不会拖欠咱家运输之物的款子了。者说,若是朝廷拒不付款,我等也不会轻易卸货。太子殿下说咱家每年都可以从南洋采购至少一百万石粮食,直接运抵天金,这样便可大幅度填补畿辅地区之缺口,所须费用均会以现银支应。”

在回来的路上,郑芝龙将从京城得到了诸多利好条款通通捋了一遍,朝廷有无银两,他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即便皇城里的箱子都是故意诓骗自己的物件,同僚们透露的内容也是事先筹划好的,但太子编练新军总不是须的吧?

那是郑芝龙亲眼所见的情形,而且这支新编部曲居然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动作整齐划一,士气更是异常高涨,看得郑芝龙都羡慕不已。

他也有两支亲卫队,分别由黑奴与倭人组成,均是忠心耿耿之辈,但单论队列行进,则远不如太子的东宫卫队表现的这般让人赏心悦目。

除此之外,朝廷还大规模拨款赈济了山栋、河楠、陕茜等地,算上辽东的军饷,还在老城旁边开工兴建的新城,总耗费更是超过了一千万两银子之巨。

要是像以前一样没钱,这些都决计不可能予以落实,数十名勋贵以及数百名官吏被抄没家当也是京城那边世人皆知的事情,郑芝龙便对此深信不疑了。

“大哥!报纸上说的是真的?太子爷连自己外公的家里都给抄了?”

郑芝鳌闻言急忙插话,他也是看过前几期的报纸,尤其是对于太子下令抄没国丈周奎府邸之事,他觉得此事有些几乎于大义灭亲。

对于一个黄口小儿,若非是宫变或兵变,受到挟持,否则怎能狠下心来让厂卫去查抄自己的亲外公?此举令皇后情何以堪?那可是太子的亲生母亲啊!

“诸位有所不知,太子此前曾在仙界受太祖高皇帝之点拨,回到人间早已具有了成人之智慧与心境,我与太子殿下交谈甚久,对此了如指掌,切莫以年纪来判断太子爷的言行。凡涉及朝廷大事,太子爷均说的头头是道,让我这般行走他国多年,自认为见多识广之人,都惊诧无比,太子爷的才学与口才更是卓尔不凡,非常认可比,今后咱家关于太子爷之事,务必慎言,否则传扬出去,非但有损名声,更是会让内子羞愧!”

郑芝龙在京城时跟某太子交谈数次,每次时间均不下半个时辰,涉及内容包括军事、经济、政事、外交、珉生等多个方面,很多连郑芝龙不知道的事情,太子都一清二楚。5∞八5∞八5∞读5∞书,←o≈

跟太子交谈,就等于在学习诸多不曾了解的知识,不但能够增长见识,还可能有益于自己的生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有鉴于此,郑芝龙才欣然答应让长子赴京拜师。

“大哥,森儿若是去了京城,岂不成了质子?若是咱家与朝廷之间生变,森儿便身处险境矣!”

郑芝凤很关心自己这个大侄子的安危,太子将郑森收为门徒,这招倒是可以混淆视听,但对于郑家来说,风险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森儿已大,中了秀才便要入国子监求学。太子爷开了金口,已然为森儿找好了次辅吴甡作为文师,东宫卫队主将周遇吉作为武师,如此妥善,我又岂能拒绝?再者说来,在我百年之后,森儿便要继承镇海伯之头衔。趁外出求学之机,自然要学些真本事,否则还不如在海上行走来的实在些。在京时,我亲眼观看过太子爷所主持之阅兵式,东宫卫队被整训仅月余,则已显露出精锐之师迹象,不逊于戚少保练兵之法!若森儿肯在太子爷身边学些皮毛,则此生足以应付诸多棘手之事了!”

郑芝龙对某太子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并不认为对方将长子从自己身边要去,只是为了囚禁作为人质而已。

太子虽然抄没了诸多勋贵的家当,可也没有擅杀他们,只是生活不如以前奢华而已,所需用度还是会给予些许的。

结合郑芝龙私下打探得来的消息,可以明白太子虽行事雷霆,但也是心怀仁义,对部属乃至士卒更是关怀备至。

考虑到京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均来自太子从仙界得来的学识,郑芝龙便打算让长子在太子爷身边学点傍身的本事。

如此学艺十年,之后必定是能文能武,自己也就算是得偿所愿了,等到自己撒手人寰之际,可以放心地将全家及郑氏数十万将士与家眷的未来托付给他了。

长子身为太子门徒,就等于有了丹书铁券,即使往后犯下什么大错,也不至于让郑家被满门抄斩。

别看郑家现在风光无限,拥兵十余万,存银上千万,把控八闽之地,战舰纵横大洋,还有继续向上窜升的势头,可数十年之后就难说了,故而郑芝龙要为以后做打算。

让郑森跟着太子学习,其实就是为了保住郑氏的家业,实在不济,也好能够提前找个退路,不至于像前任那般,在富商李旦去世之后,李家便迅速衰败下去了。

有了前车之鉴,郑芝龙才会如此布置,一方面与朝廷合作,继续做他军商一体的跨国大买卖,另一方面则要抱紧太子这棵大树,等太子登基之后,长子便是从龙之臣了。

郑芝龙还有一种感觉,从太子的口吻里,好像多多少少有些喜欢长子,往后或许会重点培养,具体是为何,他目前还猜不透,兴许是看在自家实力雄厚的份上。

但这至少是个好迹象,说明长子抵京之后,处境不会过于艰难,这条路要是走好了,那往后当真是前程似锦,眼下是太子门徒,之后便是天子门徒了。

郑芝龙是个商人,最看重自己所能得到几何利益,若是用长子换取全家老小及所部将士的安全,这买卖便划得来,而且郑森一时半会也没什么危险。

“大哥只要对此事思量清楚便好,适才大哥说太子受太祖高皇帝点拨,可是真去了仙界?”

郑森是郑芝豹的侄子,他对大哥的长子也很疼爱,但这毕竟是大哥的家事,大哥决定了,那自己就不便继续刨根问底了,便把好奇心放在了太子身上。

“这我可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此番赴京,为兄见到了很多新鲜事物,堪称五花八门,应接不暇,倘若太子没有在仙界学习,多半不会如此之多的新奇之物,吃、穿、用、玩皆有,看得我都有些乐不思……哦,对,乐不思蜀了!”

到了京城的地头,平素眼高于顶的郑芝龙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有点像是个乡巴佬,对没见过的事务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没见过的新物件实在是太多了,一时间完全消化不了。

“哦?大哥,快说与我等听听,也好乐上一乐!”

郑芝豹明白要是让大哥郑芝龙认为新奇之物,那必定是众人都未曾见过的,便更加渴望得知具体内容了,被他这么一勾,众人也好奇起来,都竖着耳朵,打算聆听一二。

“报纸想必诸位都看过了,自行车也见过了,对了,还有一款车,此次赴京,我买了五十五辆,在座诸位每人一辆!”

被众人缠得不亦乐乎,郑芝龙这才想起还有人力车的事情,这车不像自行车那般容易耗损,还可以替代马匹,算是太子最为精巧的发明了。

说罢,郑芝龙便遣人将人力车抬进院子,由于有很高的门槛,所以必须得用人抬,累得亲兵们个个都呼哧带喘的。

“大哥!此车怎个骑法?”

郑芝鳌还没忘适才自行车的事情,这下他可是要小心了,再弄坏一辆的话,往后只怕没的车骑了。

“此车是用来做的,由人力拉拽,比骑马舒服,比坐轿便宜!”

见到众人多少还有些不解,郑芝龙便坐上人力车,让一名体格强壮的亲兵在前面当车夫,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好不得意。

“哦哦哦~!原来如此,妙!妙啊~!”

众人都是一致的赞叹,坐在此车上能享受又能观景,倒是舒心惬意,拍案叫绝一番之后,大家便争相试乘,恨不得一次上去三个人。

郑芝龙几乎将车厂刚造好的新车一口气给买光了,而且还订购了五百辆之多,用以给将领们的女眷来使用。

“大哥,此物甚好,或可运到倭国与南洋赚钱啊!”

郑芝凤一眼就看出了商机所在,要是成本低廉的话,便可大量制造,从福健各个港口装船横渡,从外人身上赚得真金白银。

“四弟所言不错,太子也早已想到,说每辆收取五两银子的专利费,咱家便可自行生产,每月结算一次。”

在商业开发这方面,郑芝龙算是遇到了一个行家里手,他从太子那里听说了很多令自己大开眼界的方法,要是有机会,还会再次赴京,向太子请教的。

“专利费?”

郑芝凤对这个词很是陌生,特意重复了一遍。

“然也,此物乃是太子爷所创,制造权自然归太子爷所有,咱家若是要想仿制,须向太子爷支付款项才是。此车在京城那边分为三个档次,低档三十两一辆,中档五十两一辆,高档八十两一辆。太子爷也是爽快之人,不管咱家自行制造几何,不分档次,一律每辆五两银子的专利费,而且运往海外贩售的话,可以自行定价,大头自然是落进咱家口袋里了。”

对于任何有利可图的生意,郑芝龙都会铭记于心,做与不做要看利大利小,是否方便,人力车这玩意倒是个新鲜事物,节省了牲口不说,制造起来也不算太过复杂,倒是个好买卖。

若是郑家制造十万辆人力车,卖给周边各国以及红夷的话,一辆车赚十两银子,那总计便高达一百万两之巨,比给太子的专利费高上一倍,要是定价更高,则利润便会更多。

“原来如此,那咱家若是能够自行制造上万辆此车,交予太子爷千八百两银子不就行了?”

受到郑氏向来公然不交税款的影响,郑芝凤也认为无须向某太子如数缴纳专利费,这也就是个名头而已,福健远离京城,太子爷对这里鞭长莫及,郑家便是一方诸侯。

“小气!从今往后,凡是与太子及朝廷往来的生意,都要放在明面上来记账,不准自行克扣银两,咱家只要让太子爷称心如意,还愁赚不到银子?太子爷还说咱家的运力并非发挥到最大限度,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会让朝廷下旨,督促沿海各地商贾向咱家提供更多的本土产品,以供出口贸易。太子爷打算仿效南宋,着力发展海外贸易,以图在未来数年之内,将每年的贸易额达到上亿两之巨,你想想咱家作为海上霸主,在这里面能赚到多少银子?”

郑芝龙当初听到某太子的这个振兴经济,以实现珉富国强的计划,也被吓了一大跳。

每年一亿两!

他可是惊呆了半晌!

哪怕自家分到一成利润,那每年便能妥妥落袋一千万两之巨了。

作为本地区最大且本土唯一的对外海商,这是极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郑芝龙闻言都心动不已,而且以太子当下的诸多发明创造来看,这也是很有变为现实的。

虽然很大一部分会是易货贸易,譬如用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从南洋换购粮食、橡胶、香料等货物。

但郑芝龙听张国维说朝廷已经在山栋地区大规模挖掘金矿了,不久之后,光是金矿一项,便可年入近千万两银子之多。

朝廷有了钱,自然可以用现款来采购郑氏手里的南洋货物了,决计不会像以前一样囊中羞涩的。

“我的天!真是不得了啊!太子爷胸怀宏图大志!”

郑芝凤听了兄长的一番说辞,瞬间对某太子有了新的认识。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