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327章:张逆复叛

明末黑太子 第327章:张逆复叛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在与老中们商议了两次之后,征夷大将军算是与自己个近臣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和看法,并对出兵的路线与登陆的地点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不过通知全国的大名还需要想当长的时间,北至虾夷,南至九州,光是一来一回,就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等到两百余位大名抵达江户,才能宣布这一决定……

“大帅,不好了,张逆在谷城复叛了!”

洪承畴派出去的前部先锋罗岱在抵达襄阳城之后,并未受到谷城方向的风水草动,而谷城就在襄阳西北不足二百里的位置,沿襄水逆流而上即可。

等到洪承畴率杨国柱、刘国能、李万庆等部人马到了襄阳,探马这才传来刚刚得到的惊人消息,洪承畴还在路上纳闷,莫非圣裁有误?

但张献忠选择铤而走险,反而让此前有些模棱两可洪承畴陡然明白过来了,不是他不想反,而是自己来的太快了。此番计划机密,行军果断,使得张献忠有些措手不及。

朝廷都没有几个人知道大军南下的消息,名义上是为了抓捕追随京营反叛的刘良佐,实际上只是为了处决刘泽清,而在济宁停了两天,余下时间都在匆忙赶路。

总算在规定时间里赶到了襄阳,距离张献忠复叛还有十日左右,若是张献忠闻讯在想联系其他头目提前发动复叛,时间恐怕来不及了,所以不得不选择狗急跳墙的办法了。

“当真?”

洪承畴还要再次确认一下,以免发生误判,这可是军机大事,绝非儿戏。不过他倒是不相信,张献忠会遣人冒充传令兵,这种事对这些反贼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禀大帅,此为我家罗总兵亲笔信!”

负责送信的探马不敢托大,急忙从怀里掏出书信,请洪承畴阅览。实际上罗岱所部没抵达谷城,那边就传来了复叛的消息。

陈洪范麾下副将马廷宝派人向襄阳方向求救而获悉的,马廷宝并不知道朝廷派兵进剿的事情,不过襄阳作为湖广北部重镇,至少常驻五千兵马,对剿灭反贼至关重要。

闻讯之后,罗岱便让所部暂时停止前进,一方面派人转告马廷宝,让他务必固守,另一方面则火速回禀洪承畴,只要都帅大军一到,定叫张献忠无法得逞。

“嗯~!好!传我帅令,大军即刻拔营,不得有误!”

洪承畴打发掉传令兵,然后又看了看太子赐给自己的地图,这才下令大军开拔,打算与张献忠的叛军过招。

“大帅,末将恳请大帅派末将先行出战,以证清白!”

刘国能此前也接到了张献忠的信件,劝其复叛,不过他并没有答应,在洪承畴抵达之后,刘国能便将书信交给了洪承畴,表示要与张献忠划清界限,不会暗自勾结。

鉴于太子的叮嘱以及刘国能的表现,洪承畴便暂时相信了,好言安抚之后,又宣布了关于晋升刘国能为总兵,封其母为诰命夫人的圣旨,让刘国能大为感动。

对于张献忠的复叛,刘国能并没有多大的意外,因为在接到其书信之时,刘国能便意识到此人不会久居人下,一旦时机成熟势必将反咬一口。

但朝廷都无动于衷,自己念及旧情,也就选择息事宁人了。但洪承畴大军前来,目的只有一个,刘国能无法再视而不见,只能横下一条心,站在朝廷这边了。

洪承畴也大度地表示既然是接收朝廷的招抚,当然既往不咎,只要往后作战勇猛,他还会上奏太子,为刘国能请功,也让刘国能彻底断决了复叛的念头。

“不急!不急!国能乃是太子钦点之将,本帅自然信得过。前锋罗岱还未探明反贼虚实,当下大军稳进即可,本帅料张逆无法速战速决!”

在路上,洪承畴也对刘国能与李万庆察言观色了一番,发现这两人貌似是真心归顺朝廷,并非三心二意之徒,心里也就大致有了数,在使用时也就必须刻意加以提防了。

不过还是以杨国柱的兵马为中军,刘国能为左翼,李万庆为右翼,形成两个拳头,令张献忠无法对己方实施包抄合围。

张献忠若是先行抢占谷城,而后击败罗岱,直取杨国柱的中军,便可用迫击炮给他来个下马威,杨国柱所部可是装备了上百门此等利器。

在京城看过迫击炮的演练之后,洪承畴相信哪怕张献忠纠集了两万人马,用一半兵力进行冲阵,也难以抵挡上百门迫击炮的狂轰滥炸。

“大帅,照之前商定的进兵时间来看,唐通等人早应该从邓州出发,此时当进入湖广境内了!”

杨国柱很关心友军的动向,在大军北面是杨御藩、牟文绶、唐通、姜名武等四总兵的部队,他们若是不到位,张献忠意识到自己打不过洪承畴,便会选择北上或者南下了。

襄阳以南的南漳则有左良玉、马科、苗有才、冯举等四总兵,兵力有两万多,为的就是要形成一张大网,叫张献忠既无法北上,又不能南下,只能选择往西跑。

“本帅有言在先,本次进剿,任何人等都不得刻意拖沓,迟疑不前,否则不论身处何职,当须严惩不贷。北面那四人若是未能按时进兵,本帅自然不会心慈手软。若是令张逆脱逃,本帅更要从严惩处!”

鞭长莫及的洪承现在管不了唐通等人,但等到大军北上与张献忠交锋之后,他们还未能出现的话,那就莫怪自己翻脸无情了。

从邓州至谷城之间,按理说是没有驻扎被招抚的流寇的,这样还姗姗来迟的话,就等着被惩处吧。

在南漳那边的四位总兵更是如此,其他三总兵还好点,主要是左良玉,与张献忠作战多年,互有胜负,且有养寇自重之嫌,借此机会,可是要观察他一番。

“大帅,末将该当如何安排?”

副将杨世恩作为襄阳守将自知责任重大,隶属于湖广巡抚方孔炤,不过既然洪承畴前来,方孔炤又不在此地,自然要先归这位从一品的都帅统辖了。

“你且领本部兵马守住这襄阳城便好,未得本帅将领,切莫擅自出城迎敌。本帅料定张逆会遣人前来诈城,若有自称有本帅书信,命你开城之兵马,你定要看个清楚。须知夜晚不开、模糊不开、不识不开之道理,切莫大意失荆州!”

襄阳城就是大军的根基所在,这是进攻谷城最大的依托,绝对不容有失,所以洪承畴才特意对杨世恩叮嘱了一番。

在襄王朱翊铭被勇卫营带往京城之后,给洪承畴留下六十万两军饷与十万石军粮,足以支撑大军两个月所需。

故而洪承畴才对这里特别重视,所有辎重均囤积在襄阳,若是襄阳丢了,便等于是断了大军的后路了。

杨世恩虽不算是一员能征善战之将,可也较为忠诚,让他固守,应该绰绰有余。过不了几天,湖广巡抚方孔炤便会派兵增援此城了。

“末将定当谨记大帅叮嘱,为王师守好这襄阳城,叫反贼不敢觊觎!”

要是襄阳丢了,大军就不战自乱了,杨世恩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嗯!这便好!”

如今饷银与粮草均极为充足,部曲士气高涨,即使张逆有过人本领,洪承畴也自认为己方准备充分,并不会惧怕张逆等人的突然复叛。

若能一战而下,将张逆之人马杀得丢盔卸甲,固然更好。如若不能,那便让大军返回襄阳,待南北方向上的八总兵从两翼包抄张逆之后,再行与其二番交锋。

如此一来,大军可进可退,攻守得法,又有上百门迫击炮助阵,并不惧怕反贼的正面强攻,大军必将利于不败之地。

从兵力上来判断,张逆精锐不过一万,另有两万余杂兵,总和不到四万。

而自己此番带来四万多兵马,南北两翼又有五万多人,且在本地的总兵陈洪范与巡抚方孔炤尚有不下两万之众。

即便陈洪范倒戈相向,而方孔炤的兵力被分散到各地守城,洪承畴认为光凭一己之力,也能让张逆不得好过

只要不被伏击,那么正面冲杀,张逆绝非官军的对手,自己能够占得上风的根本原因,便是这其貌不扬,但威力惊人的迫击炮了。

抛开罗岱、李万庆、刘国能三部人马不说,单论杨国柱所部,在京城换装了大量的刚出厂的鸟铳,士卒盔甲也焕然一新。

加上诸多火铳助阵,其战力与张逆之精锐已然不相上下,只要其他三总兵可以临危不乱,统兵推进,大军便能一举击败张逆。

“大帅,我军开拔,是沿官道北进,还是沿襄水逆流而上?”

李万庆不知两条路图还选哪个,这还得请洪承畴来亲自决断。

“张逆麾下马卒众多,不会贸然弃马乘船,否则便是舍本逐末了,我军从官道进兵便可。若是张逆当真顺流而下,我军便可与襄阳守军来个前后夹击,令张逆首尾不能相顾了。张逆攻不下襄阳,便只能南下去往宜城、钟祥方向而已,这便断绝该部与罗汝才等人的联系,而又让张逆无法北上,窜入中原,最终将成为一支孤军,被王师彻底剿灭!”

洪承畴之前与太子协商许久,装备了各种方案,尤其是针对张献忠,有多达四套备案。

其一是张逆突破官军的层层阻击,率部北上,进入河楠,与窜入此地的李自成汇合。

其二是张逆无法攻取襄阳,只能掉头往西,要么与罗汝才汇合,要么直接进兵川东。

其三是张逆攻取襄阳,但洪承畴大军已到,只得继续向东,选择与大别山的革左五营汇合。

其四是张逆直接南下,选择进攻荆州府,最终去往云贵或是两广地区。

不过某太子认为“大粽子”所部士兵多来自北方,继续往南窜逃难免会水土不服,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

入川就是最好的选择了,继续在湖广与王师兜圈子的话,只要稍微失神,就会被洪承畴咬下一块肉。

贸然进入大别山的话,在那边打秋风的革左五营也不会乐意,毕竟那是人家的地盘,张献忠也不愿意看对方的脸色。

鉴于河楠南部还设有一道屏障,除非守军可以放其通过,否则“大粽子”想要窜入河楠境内,得把“外衣”脱下算作路费。

张献忠那么精明,断然不会做这种赔本的事情,近期还会以湖广地区为主,看看这里有什么软柿子可捏。

要是发现之前软柿子如今都变成了冻柿子,张献忠才会选择离开湖广。

走晚了的话,“好客”的洪承畴一定会尽量“留下”张献忠的。

要么留下全尸,要么留下胳膊或者大腿……

洪承畴还不知谷城那边的战况如何,罗岱的兵马只有四千,其中的过半兵力还是刘泽清的残部,几乎没什么战力可言。

面对张逆至少三万大军气势汹汹来袭,罗岱可谓是凶多吉少,陈洪范就更指望不上了,他不率部反叛就算是万幸了。

虽然情况紧急,洪承畴也没有惊慌失措,不能因为预料之中的叛乱而让自己心急如焚,由此导致的误判才是最为致命的。

只要稳扎稳打,不给张逆可乘之机,那叛军就无法取胜了。最差的情况也不过是固守襄阳而已,待八总兵合围张逆所部,定叫他插翅难逃!

“刘总戎先派五千兵马驰援罗岱,你部主力先行出发。杨总戎率部沿官道前进,李总戎的人马介于官道与襄水之间,一旦发现张逆所部顺流而下,无需禀报即可阻击,各部以信号弹为准!”

洪承畴还是做好了两手准备,万一张逆不按常理进兵,避实击虚,选择攻击防守较为薄弱的襄阳城,己方也好有所准备。

只要杨世恩不主动出战,以襄阳城的坚固程度来看,没有个天时间,张逆是决计无法攻陷此城的。

大军闻讯便会掉头回援,包围在此攻城的叛军,甚至可以将顽敌一举歼灭在襄阳城下,省去了追击此等贼人的路途。

不论怎样,复叛的张逆都要伏法,这是洪承畴此番南下湖广的最大目标所在。

剿灭了此地的叛军,朝廷方可将主力调往北方,与东虏决一死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