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317章:苟活下去

明末黑太子 第317章:苟活下去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某太子的设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已经骨感到骨折了……

装甲火qang兵虽然显得比较蠢笨,可好歹人家也能实现转向。

在大军对阵的时候,速度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要保持住阵型就能避免发生溃败。

而拥有后制动力的坦克,只能前进,不能拐弯和后退,在移动时确实比较坑。

由于天启坦克速度实在太慢,指望这玩意追击辫子的骑兵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辫子真要尝到这种武器的厉害,想要临阵脱逃,这边没等启动加速,对面就跑没影了。

在骑兵掌握绝对的速度优势的前提下,坦克也就只能用来破阵了。

在破阵的时候,由于“纯天然发动机”的品种不一样,其“功率”也就参差不齐了。

聋畜是很少的,为了尽可能的凑够总数,兵部在采购的时候是牛、马、骡子都要,就差驴了。

马车和骡子稍微还强点,用牛推车是真慢,牛脾气上来,还原地不走,驾驶员只能干瞪眼,是一点辙都没有。

可以想象,在坦克集群发动进攻的时候,其横队阵线肯定是里出外进,呈锯齿形的,某太子想来都觉得很坑……

好在现在实现了全方位防护,比较抗打,前后脱节几十米倒是问题不大,突前的坦克就是得多挨点铳弹与箭矢罢了。

“三位爱卿,你们也看到了这战车的优点与缺点,本宫不知可否为战车加装转向装置?无须强求,若是太过繁琐,容易出现故障,倒不如不装,免得在战场上耽搁时间!”

不论任何武器与机械,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易掌握程度,虽然二者是互相制约的,但只要将机械结构简化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就能易于掌握。

老宋头是机械领域的专家,在仔仔细细地看过坦克的结构之后,略为悲观地说:“殿下,臣以为若想让此款战车实现转向,便须在车头部位安装一个控制方向的装置,使其下部与车轴相连,从而控制车轮可向左右两侧偏转,而此装置的上方接入舱内,由士卒控制,方可让战车实现转向。不过……若不能削减转向所需的巨大扭动之力,实现转向仍旧极为困难!”

宋应星是研究过相关的机械的,不过由于其结果不尽如人意,便只能暂时搁置下来了。

为什么华夏从古至今都推崇两轮马车?

就是因为这种马车的转向灵活,而且是靠车前的牲畜实现转向的。

如今要用机械来替代牲畜的作用,想的倒是容易,但做起来就太难了。

实际上不论是东方的两轮马车,还是西方的四轮马车,都是依靠马匹来实现转向的。

宋应星倒是可以为战车做一个转向装置,但是一旦过于简单的话,车内负责驾驶的士卒绝对无法实现轻松转向。

王徵在这个领域也颇有研究,随后说道:“殿下,此车的轮毂与车体紧挨,若要实现转向,便须使二者互相离开一段距离,留有转向所需之空间,车体宽度势必增大,车轴也须加长。院长所言皆为实情,若在舱内加装控制装置,确实能实现转向,不过若不已复杂机械加以帮助,只恐耗力巨大。”

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老王头在机械领域的造诣并不比宋院长低多少,在造完自行车之后,也是很有成就感,不过反过来一比较,制造自行车都比做这个转向装置要容易得多。

因为首先自行车并非军用,而是供富绅休闲娱乐而已,可靠性并不重要。其次,仙车最难的部分不过是锻造链条部件,其实只是结构比较小巧,多花些时间便可造出,远谈不上困难。

像这个转向装置,必须兼顾可靠、简单、实用,可以抵挡东虏兵器的袭击,此外最好还要控制制造成本,这就给砖家们出了一个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难题。

薄珏蹲在车下看了半天,等两位前辈都说完了,才起身直了直腰,说出自己的见解:“殿下,臣以为可用仙车握把之原理来作为战车转向的解决之道,不过具体如何解决,还须加以时日研究方可实现。”

已经蜕变为一只大吃货的薄大才子听了太子的要求之后,便想在乘员舱里安装一个类似自行车车把的装置用于战车转向。

二者原理是相通的,但是重量就天差地别了,自行车的前轮才多沉?

这战车的两个前轮加起来恨不得有一百斤重,别说用扭杆硬扭,就算是直接用手掰轮子转向,就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实现。

薄珏的设想倒是绝对说地通,但是实现起来仍旧很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位专家的观点大致是相同的,薄珏说的不错,某太子倒是也这么想过,但也考虑到转向结构的复杂性,就作罢了,从目前看来,时机还不成熟,就只能暂时搁置了。

“三位爱卿言之有理,本宫认为此事不能一蹴而就,科学院先成立一个研究机械转向的小组,等到研究出可以安装在车头的实物之后,才进行相关测评。此车倒是不急于安装,作为军用战车,必须力求稳妥,以可靠为主,妥善为先,决不能因小失大。三位爱卿还有要事去办,可将小组交于其他院士学员来研究。”

不能转向就不能吧,都不安的话总比都安了之后有的坦克在战场上转向失灵,从而造成队形混乱要好得多,走直线绝对比拐弯来的容易,不会轻易出错。

反正这坦克连后退都不行,两军对阵的时候,这货能不能拐弯也就无所谓了,只要能把辫子步兵正面怼翻就实现其设计的初衷了。

这三位都是科学高能人士,某太子可不会将他们的才华浪费在一个无关痛痒的机械部件上,好钢就是要用在刀刃上才行。

对于中号与小号天启坦克,幺鸡也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对比之下,大号坦克的空间最大,自持力也最高,还留有改进的空间,最然造价也是最高的,但是性价比却也是做高的。

天启坦克在设计阶段便是要与迫击炮车实现高低搭配,跟虎式与四号坦克的组合差不多。

某太子在成本方面也不会太过于控制,必须力求皮糙肉厚,外壳绝对不能被鸟铳打穿,否则这玩意就彻底失去了制造的意义。

防御力是生存率的根本所在,某太子希望到了战场上,天启坦克被辫子连人带车,一并摧毁,三名车组成员的抚恤金一供六百两。

加上坦克本身与车内武器danyao以及发动机,总价高达上千两,如果有一千辆坦克上战场,且被辫子所摧毁,就意味着一百万两银子要被蒸发掉了。

这是某太子绝对无法接受的,所以天启坦克不论其他性能如何,必须绝对要保持住要扛揍这一最大的优势,连这点都做不到的话,那可真就是一无是处了。

从目前的情况与科技水平来看,第一代天启坦克只能是以简单实用为主了,崇尚曝力,没有美学……

“王家彦,王爱卿,可知兵部现采购到的聋畜有几何了?”

兵部虽然很高大上,但也是要负责买牲口的,每年都要大量采购战马,中饱私囊之人也会有机可乘,不过那时以前,现在伸手就要面临被剁掉爪子的危险。

“启禀殿下,兵部现已购入聋畜八十六头,含牛、马、骡三种家畜!”

王家彦倒是觉得太子力主研制的这款战车构思奇特,外形牢靠,可以保护士卒性命,但是想要买到聋畜,那就太难了,一来这等牲畜本来的数量稀少,二来当下采购地区也仅在畿辅一代而已。

“嗯!本宫会下令南方各地采购聋畜,集中运往京城,凑足四五百头应该不难做到!”

坦克再怎么改进,也就这样了,倒是“纯天然发动机”的数量要多多益善才行,数量不足的话,车体造出来即使被拖到战场上,也只能是个用来防御的摆设而已。

幺鸡就不信在整个帝国境内,连一千头耳朵不好使的大型牲畜都搜集不到,总不能将采购范围扩大到驴、羊、猪吧???

实在不行,就只能把锦衣卫饲养的常朝大象拉出来几头了,还得为这种大家伙量身定做一种巨型战车,可以叫做“象式坦克”。

因为里面真的有一头大象……

幺鸡忽然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有些舍本逐末了,与其纠结于装箱装置与“纯天然发动机”,倒不如集中科学家来攻克蒸汽机,说不定还能提早进入蒸汽朋克时代。

只要能打败辫子啪啪各种敌人,从此一步踏入一个平行时空也在所不惜。

蒸汽机就是开启工业时代的钥匙,因为蒸汽机可以推动冶金、交通、纺织、采矿等诸多行业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力提高十倍不止。

造出一堆蒸汽坦克,哪怕只是想想,某太子都会激动不已,虽然初代产品比不了装有内燃机的坦克,但绝对比眼下内置了“纯天然发动机”的玩意要强得多。

某太子这里有一幅完整的蒸汽机的结构图,科学院按部就班地造出来并不太难,前期也不用直接上火车头项目,只要能造出推动坦克前行的小号蒸汽机就算功德圆满了。

坦克所用的蒸汽机在内部压力上要比火车头小得多,难度当然也就低得多,只不过坦克用原煤作为燃料,在启动时将会冒出怎样一道亮丽的黑烟……

天启坦克总重也只有几吨,推起来好像不算太难,怎么着也比拉火车要容易一些。

在内燃机诞生之前,蒸汽机就是万能的动力源泉,而且采煤要比采油更为便捷。

目前大明只有延长和泗川这两个地方产油,泗川的油想要运到北方,成本就高了去了。

延长的油还要用于防御,内燃机做出来也可能是小规模应用,因为油料的产量够呛能跟上。

但在蒸汽机还没造出来之前,就想换装内燃机,无疑是痴人说梦,好高骛远了,还是脚踏实地研究瓦大爷的“小可爱”最重要了。

按照当下的敌我态势,科学院的研究顺序是飞艇蒸汽机有线电报。

飞艇的难点在于喷射器,没有这个部件,飞艇就绝对无法升空。

蒸汽机的难点在于从来就没做过这么气密的物件,哪怕有一个地方漏气都会功败垂成。

有线电报的难点在于没有橡胶,这特么是硬伤,硬到某太子还要仰仗郑老屁来解决。

全世界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有多长,能修到什么地方,居然取决于一个前海盗头子……

大内储存的这点橡胶根本就不够看的,连做自行车车胎都要精打细算,根本就做不了几百米的线缆。

也就能从坤宁宫延伸到午门,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已经用完所有库存了!

在郑老屁的橡胶没运抵京城之前,科学院便要集中人力来攻关飞艇与蒸汽机。

飞艇的物料已经凑齐,现在宋院长也抵达京城,并且安顿下来,资金早已就位,所用场地也已经落实下来,现在算是万事俱备,就差开工了。

等等!

好不容易来一趟战车厂,貌似刚才光关注坦克车体本身了,貌似天启坦克连主炮都没有呢!

安装拿皇炮是不可能的事情,六磅炮的重量都要近四百公斤,会极大的增加坦克的战斗全重。

而且在炮火连天的战场,发射完之后也不可能让坦克兵出去清理炮膛,装填danyao,还得把火炮缩进车体内,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只能用重量极轻的迫击炮来凑数,虽然直瞄的时候一塌糊涂,而且还要预估目标的距离。

但是这款武器射速高、炮管短、重量轻、成本低、养护便捷,几乎囊括了火炮的所有优点,算是当下的不二之选了。

尤其是在发射之后,成员在车内重新状态danyao非常容易,这是其他火炮绝对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考虑迫击炮的诸多优点,某太子也就将这款武器作为天启坦克的标配了,只要保证高射速的同时,兼顾抗打击的特点,就能克敌制胜了。

渣明王师的骑兵,最近三五年是指望不上他们能有多大的作为了,要想在野战中取胜,就必须依靠坦克来充抵辫子骑兵集群的突击能力。

没有坦克这道wawe防线的话,光凭借装甲火qang兵,即使装备了迫击炮、shouludan、燧发qang,横队前面还设有拒马保护,可能也会被辫子骑兵冲得七零八落的。

天启坦克在wawe一蹲,辫子的骑兵再威猛,面对这些钢铁外壳的大家伙,一时间也没办法冲进来肆虐,只能跑圈进行他们所擅长的环射。

某太子要求大批量制造天启坦克的目的就是要让己方的步兵方阵避免与辫子骑兵直接交锋,虽然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性比较低,辫子也在乎宝贵的骑兵,但不得不防。

必须保持步兵各单位的既定阵线,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否则被辫子骑兵冲的阵脚大乱,什么技术装备都发挥不出来应有的威力和作用了。

至于辫子倚仗冲阵的重甲步兵,某太子倒是要看看在迫击炮的阻击下,他们最后能冲过来几个活靶子。

纵使他们全身披甲,但机动性就跟天启坦克差不多,奔跑起来不可能很快,能给明军这边提供足够的射击时间。

在双方相距三百米距离的时候,辫子步兵要跑过来至少需要一百秒以上,明军的燧发qang至少可以发射四轮。

最后一轮齐射的距离最近,精度也就最高,之后就可以扔shouludan,上刺刀了,准备白刃战。

辫子的战斗力不容小觑,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阴谋诡计这些就不大好使了,除非对方脑袋发热,才会主动上套。

兵法曰:以正和,以奇胜!

只要能打成平手,对当下的朝廷来说,那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自从甩锅爹继位以来,渣明王师几乎是每战必败,偶尔会有几次小胜。

对辫子来说,损失千八百人根本不足为虑,更不会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班师出关修养一阵就能恢复各旗的战斗力。

大明的长城防线在皇太鸡眼里就如同进出城门一般轻松自如,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走城门还要容易,同样的事情对于明廷,这就是莫大的耻辱。

但明军在野战中打不赢,最近几年已经到了打不动的地步,卢象升的天雄军孤军奋战,最后被辫子全歼,吓得同僚们心惊胆颤,唯恐被派去戍边防范辫子南下。

所以,“啪啪”辫子的重任就落到了某太子身上,幺鸡这里也没啥好办法,只能拼命攒钱砸装备,不然御驾亲征也得被辫子给乱炖了。

没有七八成的获胜把握之前,某太子宁愿带着狗腿子选择龟缩在城里,能不打就不打,这样虽然比较丢人,但起码能苟活下去……19...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