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310章:待甩的锅

明末黑太子 第310章:待甩的锅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祭出雇佣兵这招也是某太子的无奈之举,因为对面太猛,前边那群王师渣渣早就已经顶不住了。

如果不想发生类似于北宋末年那样,在金军大举南下之时全线崩溃的话,某太子也只能高薪聘请外援前来助战了。

根据老汤的小伙伴提供的情报,大概在五年之前,黑森那边的行情是每个雇佣兵价值十塔勒。

对某太子来说,这简直是一个非常公道的价格,哪怕再次基础上翻上一倍,自己也完全可以接受。

要是情况允许的话,大明完全可以打包黑森邦国尚未出售的全部雇佣兵,虽然投放的战场距离老家远一些,但是完全可以用银子来弥补嘛。

某太子给老汤的小伙伴们的最高授权是每人六十塔勒,这是支付给黑森那边的军事承包商的租赁费用,在此基础上,还要给至少雇佣兵个人四十塔勒的安家费。

考虑到海运以及在海上的食品与药品的消耗,运到大明的话,每个雇佣兵的成本至少要耗资一百五十塔勒,折合也就是在一百两银子左右。

一万名雇佣兵没等打仗,便会花掉朝廷一百万两银子,与之对应的是这些德意志雇佣兵都会携带武器,某太子大致不用再花一大笔钱给他们列装了。

但是必要的盔甲还是要配齐的,不然在战场上的战损率就太高了,抚恤金也是银子,某太子还不想让这些不远万里跑过来赚钱的黑森雇佣兵都当作一次性电池来用。

据说一个黑森雇佣兵战死的抚恤金仅需二十两银子,较于大明士兵两百两银子的抚恤金,对某太子来说,这就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哪怕是做梦都做不出来这种美事。

唯一的顾虑就是海运距离过于遥远,要想从神圣罗马帝国起航抵达大明,至少要在海上漂泊四五个月,即使没有遇到大风大浪,也会面临败血症的困扰。

某太子已经叮嘱老汤,让他的小伙伴们回来之前,往船上多装柠檬,毕竟运送雇佣兵不是运黑奴,在路上就挂掉一半的话,就等于成本翻倍了,这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在神罗帝国境内,不管是任何军事承包商,只要愿意与术士们签署承包合同,就可以将他们手里的“挤压库存”全部装船运往大明。

某太子虽然尚未在朝会上公布雇佣兵战略,但早已与身边的几位近臣商量过了,根据大明目前的国力与财力,应该可以养活至少五万雇佣兵!

包括月薪、粮草、弹药、军械在内,每年的花销大概在八百万两左右,这笔钱花在王师身上,也就是十五万人的规模。

但是某太子没法保证耗资八百万两银子组建起来的十五万大军,在对阵辫子主力的时候不会全线崩溃,让成箱子的银子最后都打了水漂。

与其那样,还不如浓缩一下,把钱砸在身经百战的雇佣兵身上,用战斗力折算的话,这些德意志雇佣兵以一敌三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供给五万人马比供给十五万大军,对辎重部队的压力要小得多,大致上不会出现因为断粮而溃败的情况。

这主要是基于某太子对渣明各部的不信任,尤其是在明末各部溃败与投降成风的时候,一定要减少肉包子打狗之类的事情。

只要能从欧洲与倭国这两个渠道凑出五万雇佣军,那么在辽东半岛就能对辫子起到极大的牵制作用。

辫子在半岛的驻军不超过三千,相当于两个甲喇,哪怕都是骑兵,也啃不动装备了迫击炮的大明雇佣军。

半岛,尤其是金州卫附近地区多山,不是上坡就是下坡,骑兵根本就冲杀不起来,真玩环绕齐射的话,辫子的游骑兵远不是倭军三段击的对手。

某太子不认为在多山且具有近二十倍兵力优势的情况下,这样己方还能吃败仗,不来一次酣畅淋漓的大胜,都对不起如此悬殊的人数差距了。

海上都是郑老屁的战舰,根本就不用担心辫子水师前来偷袭,登陆之后在滩头加上迫击炮,六百米范围之内就不可能有辫子敢来活动了。

雇佣军在集结完毕之后,便能以成百上千的成建制模式往前平推,光是瞧见下面密密麻麻的战阵,就能把辫子吓个好歹。

抢滩登陆的好处就是可以保证足够的突然性,而且不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形成对敌人的绝对兵力与火力优势。

根据以往的情报来分析,金州卫的辫子本身就不多,将其一口吃掉的可能也是有的,之后是北面的复州卫,再次攻克的话,就向更北的盖州卫进攻。

除了复州卫距离海边较远之外,金州卫与盖州卫几乎都是滨海而建,抢滩登陆之后,走上十里路就到了。

对雇佣军来说,只要架好迫击炮,步兵方阵列队完毕,辫子就可以迎来一场炮火洗礼了,然后便会遭遇火枪齐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金州卫的辫子不会与来犯之敌死打硬拼,而是选择化整为零,在周边地区与雇佣军进行周旋,进而为援军抵达拖延时间。

这样对大明雇佣军来说其实更好,都省得二次上船了,把金州、复州、盖州三卫的辫子在金州地区一锅端了,往后北上劫掠就轻松多了。

在欧洲同行们抵达大明之前,雇佣军肯定都是倭军,明廷只出粮食,并不给薪水,倭军士兵要想赚到银子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杀敌,二是劫掠。

辫子是有限的,数量太少,肯定不够上万人分的,在周边地区劫掠就是改善生活的唯一方式了。

好在某太子已经让横山拓也为德川二货大将军带去了出兵条件,不管是倭军抢到了什么,哪怕是大玉儿,都可以套现。

皇太鸡标价一百万两银子,多尔衮与大玉儿等同,都价值五十万两银子,旗主三十万两银子。

甲喇额真数量很多,就没有那么高的价钱了,只有两万两银子,牛录额真更是只有五千两银子。

这是纯辫子,汉旗将校的价格对照就得打三折了,但也不少了,毕竟一分钱一分货,你战斗力没人家高,悬赏金额自然也就低喽。

谁要是能把大玉儿快递过来,某太子立马一次性支付全额赏金,完全免税,另外无偿赠送侯爵府邸一座,另赐十匹上好的扬州瘦马,所有前科一笔勾销。

相关的悬赏已经在宣布王在晋上任的当天,在《京师日报》上刊载了,不论职业与前科,只要能够将悬赏清单上的人抓来,就能领到赏银。

由于游戏难度太大,迄今为止还没有敢于实践的玩家,但是某太子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五十万两银子足够一群人纸醉金迷一辈子的了。

即便最后起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也能好好刺激一下皇太鸡,《京师日报》应该被安插在京城的细作快递过去了,皇太鸡应该已经看到了。

如果觉得不太公允,某太子也可以作出一定的补偿,譬如将甩锅爹邮寄出去,用甩锅爹换大玉儿,这样对皇太鸡来说,应该不算亏,毕竟得到的是大明天子。

在某太子眼里,甩锅爹作价五十万两银子都有些多了,在快递李哥兵临城下之际,他连五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还在跟一群大臣怄气,这也没谁了。

人非圣贤,谁能无锅???

崇祯皇帝的一生就是甩锅的一生!

大臣们随时都要做好“天降御锅”的准备!

之所以最后落到众叛亲离的地步,就是因为这位皇帝甩出去的锅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最后都没人愿意为他背锅了。

某太子也不愿意为他背锅,所以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还得快点出手才行,皇太鸡愿意用大玉儿换的话,某太子肯定愿意交易。

要不是担心背上“太子卖爹”的骂名,某太子都想免费送货上门,留着为只万岁爷就是在给大明国祚折寿……

天启皇帝在木工方面颇有研究,他弟弟崇祯皇帝则在甩锅方面造诣极高!

虽然不是历史上最会甩锅的皇帝,但绝对是历史上甩锅次数最多的皇帝!

在位的最后时期,几乎到了一天不甩锅浑身都难受的地步!

等甩锅爹醒来,发现不论是后邸还是天下,都与之前大为不同。

估计还得指着自己的鼻子痛斥自己是个出类拔萃的亡国逆子!

嘉靖时期的国祚支架还算是新铁的,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开始上锈了,天启眼见快垮了,就把废铁换成了木头的。

崇祯认为木头的靠不住,早晚会塌,就把自己顶到了下面,可国祚这玩意太重,自己扛不住,就招呼大臣来扛,自己在旁边看热闹。

大臣们最后扛不住了,跍嚓一下,国祚就砸到了地上,崇祯非常理性滴认为眼前的这些大臣们都是难堪大任的亡国之臣,而非自己之过……

某太子监国之后,采取的对策就是大家一起扛,自己再给大伙做几个支撑架,这样扛起来不累,而且还稳固一些,起码最近几年国祚不会轻易垮塌。

在把一些出工不出力的蛀虫清理出去之后,扛国祚的朝臣队员现在基本上都是靠得住的,架子比以前牢靠多了,只要甩锅爹醒来不主动拆除,那就可以转危为安了。

大臣们认为某太子想出来的这个办法很好,比之前万岁爷的那招要强得多,扛不住就要被枭首,换成谁都不会认同。

让雇佣军上战场这招更是得到了大员们的支持,打赢了就能光复失地,朝廷上下都会很有面子。打输了便与朝廷无关,毕竟不是王师出马,即便输了,撤回来重整旗鼓就是了。

大员们本来是持反对态度的,可是事关辽东战事,历来都是输多赢少,输了就要有人担责任,被下狱枭首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这个战败的责任。

但是东虏必须得打,边务必须得整饬,辽东必须得收复。

说归说,到了实际襙作,大家都会捡轻巧的事情来办。

王在晋是把守卫山海关的差事揽过去了,这次不用他主动出击,只要守住防线就行,哪怕畿辅告急,也不用他回援。

依托山海关防线,只守不攻,这样就避免发生惨败的可能,老王头也不至于屁股都没等坐热乎就要背锅了。

在上任之前,某太子就跟老王头交代清楚了,在短期之内,辽东不需要他去收复,就老老实实地夯实山海关防线就行了。

怎么去抵御东虏的侵袭,某太子自有办法,不能因为东虏入关劫掠,就打乱了全盘规划。

在诸多棘手的事情里,最难的任务就是收复辽东了,这可是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鉴于该任务具有极高的危险性,某太子深思熟虑之后,就只能让雇佣军来完成了。

哪怕初期仅仅是打下了金州卫,也完全可以在报纸上大吹特吹。

某太子是这么设想的,也打算这么干。

甩锅爹随时都会醒来,自己一定得尽快积攒起一些政绩和战功才行。

啪啪蛀虫、以工代赈、免除三饷、建立新城、移除藩国、增加岁入,这样的政绩已经算是斐然了,跟定要比甩锅爹好上数倍,深得珉心。

而战功方面就不好积攒了,毕竟辫子实力摆在那里。收复苦兀算一件,如果能伺机打下金州卫,那么势必将会鼓舞士气,上千万北方军珉的抵抗之心也随之增强。

只要甩锅爹不在最近数月之内醒来,等雇佣军登陆辽东便是大功告成了,届时某太子就能实现逼宫的初衷了。

保持清醒的甩锅爹在位一天,自己这太子就是个摆设而已,一点实权都没有,不利国也不利珉,还得被甩锅爹训斥。

回到之前的状况,不光是某太子,一群文臣武将也不会乐意,好不容易跟着太子尝到了“大鱼大肉”,谁还喜欢追随万岁爷“吃糠咽菜”?

一旦某太子掌权成功,甩锅爹还有两个选择,其一是退位让贤,自己当太上皇。其二就是南下楠京,让自己的长子在京城监国理政。

甲选项就意味着甩锅爹要放弃皇位,这是他绝对会抗拒的事情,等于当众直接承认自己无力治国,《罪己诏》所述内容属实。

甩锅爹无比爱惜自己的脸面,哪怕是临死之前,都要再甩一口锅出去,所以在自己春秋鼎盛之际,根本不可能将皇位拱手相让。

相比之下,乙选项就划算多了,到了楠京,他还是皇帝,没有了边务压力,可以随心所欲地甩锅了。

脑子不好使、权力欲念极强、随时想要推卸责任,这是甩锅爹身患的三大病症,而且是绝症,吃脑残片都无法治愈。

相比之下,天启坦克大爷就聪明多了,不但懂得放权,还巧妙地找了一个愿意为自己长期背锅的家伙。

这样就省去了甩锅的烦恼,不想他的皇弟,从上任伊始就开始甩锅,直到大明灭亡,手里都握有一口待甩的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