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62章:水泥问世

明末黑太子 第262章:水泥问世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新城所需的银子算是敲定了,接下来就可以处理另外一件事了,只要这件事做得好,那就可以帮助畿辅及辽西地区分散忧患了。

让德川二货大将军出兵,在幺鸡看来,比兴建新城还要重要,主动出击永远好过被动防御:“新城可拱卫京城,致使东虏对我大明都城望而却步,然其入关劫掠之心与日俱增,而当下我军尚未完成扩充与编练,暂不可力敌。故而本宫前日已召见倭国使节,向其说明大致情况,使节已赶赴天金乘船返回倭国,将其中之益处面陈倭国将军。本宫预计倭国多半会同意派兵助战,除此之外,还要调派一位可担大任之人,长期派驻倭国,作为我大明领事,负责与倭国将军进行沟通,消除误会,增强互信。本宫欲任命天金副使丘民仰为首任驻倭领事,为期五年,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对于如此重要的职务,吴甡推荐的杨廷麟与冯铨力荐的倪元璐都不是特别合适,反而是准岳父薛国观的老乡丘民仰比较适合赴任。

此人统兵击败过流寇,作为天金副使与各国商贾打交道的机会也不少,所以对于外交事务并不算过于陌生。

实际上朝廷里面就算是专职的对外部门——礼部,能够拿得出手的外交官员也屈指可数,而且这么几头蒜对外国的事情也都是睁眼瞎。

大明朝野对于世界,特别是西方的认识都停留在武装术士所带来的合订本上面,最多是接触一些西洋商人。

既没有整体上的宏观认识,又不具备细节上的准确分析,对于发展外交事务的兴趣很低,办差更是完全不积极。

譬如英国,只知道英格兰叫“谙厄利亚”,苏格兰叫“思可齐亚”,威尔士叫“婆林日”,爱尔兰叫“喜百尼亚”……

要不是大概位置能对上号,某太子见到这个时代的世界地图,光看标注的字面名字,根本就弄不清那里具体是什么国家。

丘民仰是薛国观举荐的,又是同乡,所以为了避嫌,首辅大人就不便发表看法了,能够得到太子的认同,薛国观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太子年纪不大,可由于受到了仙界太祖高皇帝的言传身教,行事作派都有独到之处,人事任命更是无比精准。

丘民仰能被太子看中,说明其除履历上的描述之外,确有被太子欣赏的方面,否则也不会从三个人选中脱颖而出了。

“殿下,臣以为此人在天金接触多国商贾,关联经验颇丰,非内地官吏阅历可比,抑或胜任此职。”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三个人选之中的礼部右侍郎倪元璐,书法家从自身角度认为太子的这项任命是可以通过朝会审核的。

作为长期驻外的朝廷官员,首先就是要具备相关的经验,不能连外国人都没见过,经验更是丁点没有,就被派往海外赴任。

天金是北方第一大商埠,但凡想要在畿辅展开商业活动的外国商人,都会选择在天金上岸,所以这里也是对沿海几个主要外贸易的口岸之一。

丘民仰虽然不是礼部官员,在天金也不是专门负责接触外商的,但是总比从朝廷里直接抽调要好很多。

实际上,礼部官员接触最多的外国人就是武装术士,他们跟商人的外貌或许相近,但言谈举止与动机目的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而朝廷官员也不愿意长期背井离乡,去海外蕞尔小国任职,等于自己是被间接流放了,若是水土不服,身体出了状况,客死他乡也有可能。

在鼠目寸光的心理作用下,愿意去国外上任的官员很少,对本土的认同度极高,除非是天子的直接任命,否则几乎没人毛遂自荐。

“臣附议倪侍郎所言!”

吏部尚书堵胤锡觉得这事最好就是有外埠官员来担任,朝廷快被太子给拆散架子了,几天前,三品以上大员被削籍一人,下狱八人。

再行抽调的话,光是各部的要员都不够定额的一半了,吏部更是要忙于官员的频繁更迭,感觉有些措手不及了。

堵胤锡觉认为太子清理蛀虫是没错,频繁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出缺,已然有些超出了朝廷的承受能力了。

丘民仰是首辅大人举荐的,其优点也在先前评述过了,太子认可,内阁与尚书们的小圈子也没多大异议便可以通过这项任命了。

赶紧命其赴任吧,不然倭国领事这个烫手的差事,可是会把吏部与礼部的官员给吓个好歹。

没有发言的群臣,除了实现知道相关情况的,都不敢擅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不知道太子这是试探还是出于真心。

三番五次之后,大伙都被小太子给搞怕了,谁知道是不是个大坑在等着自己往下跳,所以还是保持沉默为妙。

“既然诸位爱卿均无异议,那便通过此项人事任命了!”

幺鸡很清楚这帮家伙是怎么想的,要是知道这个差事有巨额可以自行支配的银两,某些擅长投机的家伙哪怕拼到祖坟爆炸也要身先士卒。

对于驻外使节,某太子做了相关的品级规定,大使为正三品,领事为从三品,参赞为正四品,都是常驻文官,背负圣命的特使除外。

这是文官的三个高级职务,武官就是按照总兵、副将、参将来划分的,不过朝廷一般不会外派总兵级将领作为武官。

驻外武官全部是虚职,没有多少兵权,让你带五百人去赴任就顶天了,主要是为了保护驻外使馆的自身安全,不是让你去统兵作战。

领事的品级并不算太高,但权力却相当于一方巡抚,但凡派驻国的一切官吏,包括武将与士卒,全部归由领事来统辖。

考虑到外国的物价标准、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诸多特点,所以相应的补贴也是极高的。

对于像倭国这样可以重点利用的国家,驻倭领事的待遇甚至超过了七部尚书,直逼首辅。

如果明倭两国的关系能够迅速升温,朝廷就可以将领事馆升级为大使馆。

领事自然也能晋升一级,成为大使,相应待遇则与首辅别无二致了。

做得好,自然收获丰厚,甚至可以迈进年入万两之列。

反之,任职到期之后,回到大明就等着被厂卫收拾吧。

“既然今日朝会事务已然处理完毕,若无本上奏,便退朝吧,诸位爱卿用完午膳之后,下午即可在各自衙门处理政务。”

幺鸡一看表,竟然还不到十点半,这速度真是超乎想象的快,看来朝廷被自己教调地很不错,变得愈发乖巧顺从了。

群臣则是另一种想法,只要事不关己,就可以默认太子提及的建议,一来可以尽快吃到美食,二来也能争取到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殿下,不知唤臣等前来……”

恭顺侯吴惟英、新城侯王国兴、新乐侯刘文炳、诚意伯刘孔昭、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泰、彰武伯杨崇猷这七只勋贵在退朝之后被太子点名留下。

大家都害怕太子半道反悔,毕竟等到开滦煤矿运作起来,那可真是个日进斗金的大项目啊,只怕有不少人都会眼红,想法设法插足其中。

“前番诸位爱卿每位均认购了五万两的紫金债券,又因为开滦煤矿,每位出资两万两。本宫以为此前五万两紫金债券过多,欲将此部分退还,也好让诸位爱卿手头宽裕一下。”

如果勋贵们用银子买了紫金债券,那就等于是在赚“死钱”,即使十年期的总收益有25%,比起开滦煤矿所分的巨额红利也不值一提。

某太子用紫金债券募集来的银子去投资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眼下这个项目要用到煤炭,而且也需要启动资金,莫不如继续按照开滦煤矿的股份比例进行配比更为合适。

恭顺侯吴惟英听说太子要把银子还给自己,可能中途有变,急忙推诿道:“殿下万万不可如此,臣等购买紫金债券乃是出于赤诚之心,绝非心血来潮,殿下如此这般,便是陷臣等于不义,臣等万死不敢从命!”

那价值三十五万两的紫金债券就是众人的保障,视为丹书铁券也不为过,京城的勋贵没有被查抄的就剩下他们七家而已,可再不容有失了。

诚意伯刘孔昭也旋即跟进,定要打消太子的疑虑:“殿下,若是紫金债券尚有留存,臣等愿意出资购买,退还银两之事,还望殿下万不能提及!”

若是太子觉得众人购买的金额还不算多,那就再买些是了,总之不能让太子觉得众人留有私心,君臣一旦离心离德,那便是臣子们的末日了。

此话马上得到了其余五人的支持,大家信誓旦旦地表示哪怕要变卖家产,也要再买五十万两的紫金债券,一定要买到太子称心如意为止。

前后加起来有八十万五两之巨,算是众勋贵忠心可鉴了,再想多买一些的话,那当真力所不逮,有些为难了。

“诸位误会了,本宫发现了一个日进斗金的新项目,此项目需要用到大量的煤炭,故而本宫想到了与诸位爱卿进行合作。空口无凭,不知哪位爱卿自认为力气甚大,愿意用大锤敲击院内角落的那座柱子?”

只有举例说明,才能最快地打消掉勋贵们的疑虑,而且要让他们身临其境,最后是亲自上阵才会迅速明白。

新城侯王国兴闻言,便自告奋勇地表示愿意一试:“殿下,臣不才,空有一身蛮力,愿为殿下尝试一番!”

幺鸡立即应允,马上就可以见到大力出奇迹了,那座柱子可是晾晒了好些天了,到了今日算是基本凝固完毕了。

柱子就是钢筋混凝土做成的,水泥早就烧制出来了,十几天之前,几个干瓦匠活的内侍们按照太子提供的示意图与施工步骤,小心翼翼地进行施工。

某太子对于这座钢筋混凝土做成的柱子还有些不太放心,即便达不到后世的那种强度,也必须足够结实才行,不能被壮汉踹一脚就倒塌堆碎了。

王国兴领命之后,露胳膊挽袖子,拾起大锤便走了过去,先是绕着柱子赚了一圈,然后找了一个自认为能够敲碎的破绽,准备来个势大力沉的一记重击。

“当~!”

从目测来看,这柱子由碎石头拼凑而成的,好像还抹上了一些暗灰色的泥巴,貌似远不如城墙坚固,结果在一击之后,却大大出乎了王国兴的意料。

柱子除了掉了一些渣滓之外,并没有被怎么样,王国兴的双臂被震得发麻,心里陡然惊骇起来,此物当真不容小觑。

随后又连击四锤,尽管每次都能敲下来些许残渣,可远没有对柱子破坏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王兄暂且在旁休憩,某来一试!”

惠安伯张庆臻对这位同僚的表现不太满意,这货该不会没吃早饭就来上朝的吧?不至于用大锤敲击一个石泥柱子也未能触动分毫吧?

但是实践出真知,张庆臻的表现也没比前任好到哪去,他新选的一处地方所敲击下来的残渣还不如王国兴的多,让旁边这货很是鄙夷。

经过一番尝试之后,惠安伯只能尴尬地站在新城侯旁边,对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玩意徒呼奈何,心里更是有愧于太子。

“好了,两位爱卿请回吧,此物便是本宫的最新研究成果——水泥!千万别吹气啊,不然进了眼睛里就大为不妙了!”

幺鸡待众人落座之后,让杨进朝端进来一盘灰乎乎的粉末状物质,杨进朝都戴着口罩和眼镜,免得呼出的气体会扬起些许粉末,继而飞进自己的眼睛里。

“此物由石灰与粘土配比烧制而成,在施工时可加入水进行搅拌,便能成泥糊之状,掺入碎石与钢筋,干涸之后便能固若磐石,如眼前之柱,用于筑城建房再好不过,新城的城墙与城内房屋,本宫便有意大规模倡导此物。本宫欲撤回诸位爱卿所购的紫金债券,便是要成立一家水泥公司,专门生产此物,由于烧制过程中须用到大量煤炭,故而便欲与诸位爱卿商谈一番,本宫与诸位也算是亲近,合作起来更是顺畅,想必合营水泥当是不难做到。”

煤炭与水泥是基建的命脉,更是两大曝利产业,譬如新城城墙作用的物料价值五十万两银子,那么用混凝土来替代部分城砖,也能有二十万两的效益。

加上城内建筑的消耗以及老城和周边水泥的需求,总额不会低于五十万两,成本顶天十万两,再刨去十万两的税费,余下三十万两就是净赚了。

按照开滦煤矿的控股比例进行分账的话,某太子少说也能落袋十五万两,而且只需要提供配方和工艺流程就行了,余下的时间都可以躺着数钱了。

只要垄断了大明境内的水泥产业,某太子相信自己每年都能落袋五十万两银子,说不定还能出口创汇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