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46章:战争成本

明末黑太子 第246章:战争成本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某太子对当下的辽西诸部以及畿辅地区的明军实在是没多大信心,指望他们能击退辫子,甚至打几个胜仗,就跟白日做梦差不了多少。

由于屡战屡败,各级将领似乎都得了“恐辫症”,野战不等交锋便会望风而逃,守城的时候也是胆战心惊,御敌比号称“柿子军”的宋军还要怂。

而且再吃败仗的话,损兵折将是不可避免的,渣明也没有再输下去的资本了,等到野战主力悉数打光,指望杂牌和新军翻盘那更是难上加难。

明军总兵力看似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能超过三十万,可真能跟辫子硬碰硬的队伍,算上勇卫营、白杆军、秦军等部,也就不到十万。

一旦这部分精锐被辫子消耗完毕,大明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上次关外精锐被重创,直接丢掉了辽东,明军只能盘踞在辽西走廊一带苟活。

这次再输一次的话,莫说长江以北部的广大地区,就算是南方都可能不保。

某太子输不起,朝廷也输不起,但是怎么才能打赢咄咄逼人的清军,每人能打包票。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坚持跟辫子打下去,那就要斟酌行事了。

朝廷无法承受五万人规模的惨败,哪怕只是损失五万炮灰也不行。

武装这个规模的炮灰,再加上所需钱粮,少说也要四百万两。

几个月之内就被皇太鸡给吞到肚子里去了,那势必将又是一次广宁大败。

就算能够支撑四个月,照此成本计算,全年便要耗费一千两百万两银子。

眼下太仓丰腴,倒是能够支持扩军备战,那也承受不了这种级别的巨额损失。

兵部尚书王家彦还是不希望倭军替大明打先锋,这未免显得朝廷过于惧怕东虏了:“殿下,若按此战术实施,我军亦可速战速决,在东虏援军驰援之前安然撤退。”

半岛地区海岛极多,海岸线蜿蜒曲折,而且多为山地,并不适合东虏铁骑在此驰骋,明军登陆之后或有胜算,所以王家彦认为没必要花钱让倭军出战。

打仗不是在纸上想想就行,这是真的要给对方开膛放血的,幺鸡对应道:“本宫事先也有此考量,不过若仅仅是在沿海袭扰,则肯定无法触动东虏,必须深入内陆二十里方可。如此一来,势必会与东虏守军与援军进行血战,每战无从做到速战速决。若是战败,则我军又将重蹈覆辙。故而本宫邀请倭军助战,若能战胜东虏,则倭军取利,朝廷取势。如若战败,则大明毫发无损,官军士气不减。”

太子的一番话倒是引起了很多朝臣的赞许,光占便宜不吃亏当然好了,谁都愿意干这种买卖。

朝廷上下都希望能在太子监国之时能够取得一次大捷,可矛盾的是大家又不想也不敢承担战败的责任。

实际上没人能承担得起五万规模的败仗,那势必又会有一批大员被下狱抄家,跟辽阳与广宁大败时别无二致。

雇佣倭军就全然没这个顾虑了,倭军战败,那也是他们的事情,与朝廷无关。倭军战胜,那便是朝廷调度得当,太子指挥有方了。

为了争取更多朝臣们的赞同,幺鸡继续补充道:“从经济角度上对比,王师若是出战五万人马,作战一年须消耗三百万两银子,粮草另算。换成倭军,只须支应其粮草,若有斩获,至多也不过两百万两银子。尊严与士气方面,适才本宫已然解释过了。因此,雇佣倭军在辽东半岛登陆,便可让东虏鞭长莫及,顾此失彼,若是倭军作战得力,达到最佳状态,东虏便无暇在今冬入关劫掠了。”

让这两家互掐,最好打到两败俱伤才好,这样渣明一下子就少了两个强敌。

户部尚书李侍问很小心自己的钱袋子,在算计支应这方面比打麻将还小心:“殿下,如若倭军怯战不前,岂不徒耗粮草?”

这个问题也是很实际的,不怕不要命的狠角色,就怕光吃不干活的猪队友。

幺鸡点点头,笑着说:“李爱卿所言有理,不过换作爱卿是倭军将领,长途跋涉来到辽东,在此无所事事数月,最后再空手回去见他们的大将军?即使该将领愿意,数万手下也不会愿意。倭寇向来贪婪,否则也不会袭扰我大明东南沿海上百年之久。如今将洗劫地域换成了辽东半岛,面对东虏遍地的女人与银子,他们却能按兵不动,本宫是不相信的。”

德川二货大将军一定会派出自己的心腹爱将来统领这支打劫部队,而且诸多将领们也不会空手返乡,自己哪怕不赚钱,也要给二货大将军奉上一份说得过去的见面礼才行。

不论为官还是为将,在哪个国家都要遵守这个规则。

本来就是空手出门,最后在空手回家。

要是普通士卒也就算了,换作将领的话,这人一定是脑子进水了……

李侍问一琢磨,的确也是这么回事,他并不了解倭军,但对倭寇在东南沿海的所作所为还是知道一些的。

如若驻守辽东半岛的东虏兵马不多,倭军倒是可以战而胜之,并不存在多大怯战的可能,这样一来,顺手牵羊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兵部尚书王家彦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正好与之相反:“殿下,按照一名东虏士卒尸首可兑一百两银子之规则,若是倭军斩获过多,朝廷岂不要悉数兑现银两?”

一万辫子就是一百万两银子,那可是一笔巨款呀。

幺鸡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回答,心里巴不得他们砍死一堆敌人:“王爱卿,若是倭军可斩杀东虏一千士卒,朝廷自然会给予其十万两银子。若能射杀旗主,可领取五万两银子。依王爱卿之见,假若东虏被倭寇伤毙五万人,那么其入关人马也会相对减少五万人,我大明只花了五百万两银子,而兵马未动,便能取得如此辉煌胜利,岂不快哉?东虏历次入关劫掠,每次掠取的金银也不会少于这个数。不如痛定思痛,用银两来激发倭军的斗志,这样倭军有了杀敌的动力,朝廷也避免了损兵折将,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么?王爱卿,依你之见,调动王师几何,才能毙伤一万东虏?”

老子告诉给你们一个最为廉价的胜利方法,你们可倒好,玩起了欲拒还迎,心里想要的不得了,可是嘴上却依然死硬。

王家彦想了想,才小心翼翼地说:“启禀殿下,若是出动王师,恐不下五万人方可伤毙一万东虏。”

其实,他也很明白,这只是最低的兵力规模,真要调集大明军队,只怕得将兵力翻倍,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幺鸡也不打算再掰扯细节部分了,就按他说的数额来分析:“那好,前番本宫也说了,出动同等规模的兵力,雇佣倭军要比王师少花至少一百万两银子,如果算上斩获,倭军将比王师节省两百万两银子。有这两百万两银子,朝廷还能整编至少四万兵马。而让倭军在辽东牵制东虏,为朝廷争取时间,还能节省户部支应,这样不是一举多得,非常完美么?还有谁不同意这个策略?”

调动同样规模的部队,人家比你战斗力高不说,还比你省钱。

要是还无法说服某些顽固的朝臣,某太子就只能祭出投票方法了。

现在内阁是归附于幺鸡的,七只勋贵也都选择了抱大腿,各部又有不少被太子提拔上来的官员。

玩投票的话,太子所获的支持票数一定会过半,反对者都将被气得吹胡子瞪眼,撒泼耍赖也无济于事。

既然大家都是有身份的文明人,幺鸡就用文明人的办法来战胜文明人,然后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再得瑟,让某太子不高兴,那就要开始刷大臣了,某太子别的不会,这么多天下来,可是掌握了一项独门秘笈——刷得一手好大臣!

反正少了这么几根葱,朝廷也散不了架子,除了某太子之外,朝廷不论是离了谁,照样可以运转,可能还比之前更加高效了也说不定。

既然太子都说了能省一大笔银子,户部尚书李侍问也就不再刨根问底了,这貌似是当下最为经济的对虏战略了,其他方法都要比这个烧钱得多。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太子都说晋商的家财全部充入太仓,户部的账面至少可以多出四五百万两银子,李侍问也就只能在雇佣倭军的事情上表示默许了。

根据太子之前的诸多项目规划,待金矿、盐田、油田、煤矿等项目上马之后,等从明年开始,户部岁入将不会低于两千五百万两银子。

在免除三饷之后,还能达到如此收入规模着实不易,他这个户部尚书也就比较好当了,在对外用兵的问题上,便不会刻意为难太子了。

只要朝廷能把为数不多的钱都花在刀刃上,具体是谁的刀并不重要,只要那把刀能用来砍杀东虏便足够了。

之前削籍了兵部尚书,又下令查抄了八只蛀虫,想要在朝会上与太子针锋相对,都要想好足够的理由才行。

等太子解释地差不多了,朝臣们也就无话可说了,因为这个办法既能省钱,又可以牵制东虏,还不用朝廷上下为战败负责,算是眼下唯一的良策了。

实际上战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东虏在辽东半岛的驻军至多不过五千,面对十倍于己的倭军,不被对方全歼就算万幸了。

而且倭军是没有“恐辫症”的,不管是披甲兵还是巴牙剌,三段击之后,一律照砍不误,来的辫子越多,他们赚的银子也就越多!

根据双方战斗力来测算,幺鸡认为哪怕是五千正黄旗主力,都打不多五万倭军,到了这种悬殊的兵力,可不是用质量能够抵消掉数量优势的。

倭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擅长打顺风仗,在人数远比对方多得多的时候,一个个都会进入狂化状态,信心爆棚,这在对战辫子的时候也算是一个心理优势。

幺鸡觉得从金州中左所到金州卫的这段战区,倭军几乎可以战无不胜,在个别地方甚至可以形成对辫子二十倍以上的兵力优势。

一万倭军打五百辫子,除非辫子可以飞天遁地加跳海,否则能从倭军的武士刀下逃生都算是万幸了。

“既然如此,本宫现在就说一下相关流程。首先,可让郑总兵的水师从倭国运送倭军至蓬莱,而山栋水师则负责将倭军在金州中左所附近海岸登陆,争取一举攻破该处。其次,山栋水师寻找战机,争取歼灭东虏水师,令其无法对运输船队形成威胁,山栋水师将彻底夺取制海权。最后,在长山列岛建立前进基地,对辽东腹地沿海进行大规模袭扰,让东虏永无宁日。”

这就是幺鸡拟定的作战计划的简要概述,具体内容会下发到兵部,内阁已经看过了,首辅与次辅对此都毫无异议。

王家彦倒是不反对这个作战计划,目前朝廷的力量做到如此就算是极限了,只不过还有一个最大的疑问:“殿下,即使郑总兵同意调动麾下战舰运输倭军,臣不知如何说服倭国同意出兵助战?”

五万人马可不是个小数目,对倭国来说等于将本国兵力的四分之一调往辽东,没有十足的诚意就根本打动不了其国主。

朝廷里似乎没有这样技艺高超的诡辩家,对于前往倭国搬兵,朝臣们都是一筹莫展,心里又惧怕这个棘手的苦差事会落到自己头上。

幺鸡看出了端倪,便给大家宽心:“王爱卿不必担心,本宫也不会派朝臣前往倭国相商,下午本宫将会接见倭国使臣,自有一番安排。”

指望你们这群二货大臣能有所作为,那本宫的智商还不如甩锅爹……

某太子早就看出来了,除了带兵打仗与抄家下狱之外,什么国家大事都得自己来。

近期连打辫子这种事,某太子都指望不上渣明的王师,还得雇佣倭军给朝廷当外援。

说神罗帝国是烂泥帝国,某皇帝让权臣华伦斯坦指挥雇佣军去跟敌人作战。

渣明也快跟烂泥帝国的境况差不太多了,自身军队靠不住,也得花钱找雇佣军打仗。

万一德川二货大将军不愿意投入这么多部队,某太子还得再找个实力强一些的合伙人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