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40章:新式战法

明末黑太子 第240章:新式战法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冯元飙见到太子竟然拿自己的年纪说事,在那借题发挥,不禁暗地有些恼火,然而王在晋的岁数也跟自己相仿,又不好发作,便老气横秋地说:“臣仅觉得辽西气候寒冷,远不比京城,若无强健体魄,只恐水土不服,若是因此而耽误边务大事,自身难辞其咎。”

为了给汪乔年铺路,就要千方百计地阻挠王在晋上任,年纪与筋骨便是其最大的软肋所在。汪乔年今年也有五十五,可比起王在晋还是年轻了不少,只要能稳守辽西,便可在总督的位子上坐个五六年之久。

这个老东西还真是执拗啊,幺鸡心里在画圈圈,却面带笑容地说:“此事无须冯爱卿多虑,若是王在晋本人愿意接受此项任命,自然觉得身体无碍,本宫亦可让太医为其检查一番,届时筋骨情况如何定会水落石出。倒是兵部事务甚多,需冯爱卿劳心费神,还望多多保重身体。”

老王头的病多半是因为被削籍所致,这口锅当然要归属于躺着的那位植物人皇帝,某太子只负责甩锅,从来都不会主动背锅,不像那位便宜爹,自己甩完自己背,比雇九千岁背锅的天启坦克大爷智障多了。

如果王在晋抵京后听说冯元飙在朝会上竭力阻挠自己官复原职,估计见面后的第一句问候便是:匹夫!老夫忍你很久了!

冯元飙还欲与太子争执一番,毕竟自己一把年纪,被黄口太子给噎得够呛,心里实在是气不过,要是不能扳回一局,今天退朝之后,又会成为同僚们茶余饭后笑话的内容。

幺鸡不等老东西再次反击,便抢先说道:“冯爱卿若拿不出令人信服之证据,此事无须再议,莫要等到王在晋抵京,同僚之间再伤了和气。诸位爱卿皆是为了朝廷效力,保地也是我大明江山,即便稍有瑕疵,也无伤大雅嘛。”

在某太子这里,只要你不巧取豪夺,不公然抗旨,不干朝廷明令禁止的事情,在私底下娶小妾玩楼姐,都可以忽略不计。

今天是发薪日,不要因为老王头的事情闹得大家不开心,你一个人让大家都不开心,那大家就要拿你开心开心喽……

眼下大殿里有话语权的诸多朝臣里,工部尚书张国维与吏部尚书堵胤锡都是支持太子大刀阔斧的整饬之策的。礼部尚书冯铨是首辅大人的跟班,薛国观不表态,他就保持缄默。

医部尚书路振飞、右都御史张煊、大理寺卿王正志都是太子一手提拔上来的,他们还没傻到没等屁股坐热乎,就直接来个反戈一击,再说也没有足够的动机。

由于太仓进项极多,所以户部尚书李侍问也就息事宁人了,不想跟太子掰扯支出以外的事情。而左都御史钟炌与刑部尚书甄淑手头等待处理的犯人有一大把,更不想自找麻烦。

两位内阁成员更不会在这时候反对太子的建议,勋贵那边就更不用多说了,太子说什么都会点头同意,他的心思都在开滦煤矿那边呢,那可是一年能赚好几十万两的大买卖。

所以放眼整个大殿,没有一个人会支持冯元飙,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更不想为东林出头,不少人都已经明白了老冯头的小心思了。

太子前番整饬朝政时,可是清理了不少东林成员,虽然没有公开批评东林,可说过结傥必营私的观点,朝臣们对此都是心有灵犀,因为像陈必谦、杨士聪、吴昌时、吴伟业等一干东林成员都被收拾了。

冯元飙算是现在殿内唯一一个东林成员了,其职务还是极其重要的兵部尚书,大家都不知道太子意欲何为,所以还是静观其变为妙。

兵部右侍郎金之俊善于产眼观色,既然太子已然有了主见,自己洗耳恭听便是了。而兵部左侍郎王家彦则认为辽西诸多总兵桀骜不驯,当须调派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王在晋自然是最佳人选。

真让汪乔年赴任的话,莫说东虏来袭,就算是平时,他也未必有能力调得动麾下的各部人马。

幺鸡见到老冯头被自己生生地给怼回去了,心里有些小得意,便继续挑逗道:“现在,本宫说说可以胜任蓟镇总督一职之人,仙界刘伯温军师经过掐指一算,认为直隶通州人阎应元极为合适。此人熟悉本地情况,兼具统兵之才,可谓是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本宫有意擢升其为蓟镇总督,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阎应元是何许人也,值得太子如此上心?

朝臣们立刻开启了话匣子,但讨论了半天都没有任何结果。

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认识这货,所以就没办法作出评判,连主观臆断都做不到。

勋贵们是本地土着,但也不知道有这等被仙界军师青睐的货色。

阎应元虽然是畿辅人士,可老家在通州,并不在京城,所以不被朝臣们熟悉并不奇怪。

在大家茫然不知的时候,还是贼心不死的冯元飙率先发难:“臣不知此人现居何职,可担此重任。”

若是职务不高,那边可以从资历上来做文章了,这个职务将求的是经验,汪乔年再不济,也应当比此人略强。

真让老冯头给蒙到了,这的确是阎应元的弱点,可幺鸡并不会就作罢:“此人现为一名典吏!”

话音刚落,大殿里就像开锅了一样,典吏可是未入流的官员,连个九品芝麻官都不是,被一下子擢升到正二品总督的位置上,怎还得了?

冯元飙总算是找到了破绽,顿时心花怒放,跃跃欲试道:“既然如殿下所言,臣不知此人何德何能,可令殿下不拘一格,遑论安珉守土,保存江山社稷?”

蓟镇总督是个肥缺不假,可也是个板上钉钉的死缺,就是谁补谁死。因为蓟镇所辖的长城防线是清军的重点突破地带,而且完全守不住,只要遭到入侵,就必定会被攻破。

冯元飙的计划是先将汪乔年推到蓟镇总督的位子上,然后在入秋之前,伺机再将其调往相对安稳一些的地方去,免得初冬十分东虏真的卷土重来,汪乔年再因此而获罪。

比起做过登菜兵备副使、平阳知府、右参政、按察使等多个职务的汪乔年,身为小小典吏的阎应元简直就不值一提,太子却十分看重,当真可笑。

幺鸡自有力主安插合适人选的理由,而且要活活噎死这个老东西:“首先,此人是仙界刘伯温军师推荐之人,刘军师为其算过一卦,此人带兵五千守城,便可抵挡十万东虏攻城,足见其才智过人。其次,太祖高皇帝也肯定刘军师之谏言,本宫已然在仙界遵命。最后,刘军师还为本宫献了一套克制东虏铁骑的战术,可谓事半功倍,故而本宫才会如此这般。”

既然你直接忽视掉了刘伯温,那老子就直接搬出朱老六臭豆腐好了,看你还敢不敢无视了,你要是不信,大可以飞升到仙界去跟朱老六臭豆腐对质呀,老子举双手欢迎!

见到太子竟然将太祖高皇帝作为挡箭牌,冯元飙不知是真是假,就只得绕过行事,免得一言不慎,变成朝臣们的众矢之的。

不论身居何职,只要胆敢在言语上攻击太祖高皇帝,那就是最大的大不敬之罪,什么都不用多说,直接就能够被削籍为珉,而且不会有人会同情你。

冯元飙坚持己见,并试图寻找太子言语中的漏洞:“臣以为总督一职须面面俱到,所顾之面甚广,任用当须资历颇为宜。此人当真如刘军师所言,莫不如擢升其为总兵,统兵作战更为合适,所部依然可以保卫畿辅地区。”

既然太子说他很能打仗,那便直接让其带兵作战好了,待到其兵败溃逃之时,再行治罪便可。

自广宁之后,明军鲜得胜仗,朝廷早已望眼欲穿,然而每每事与愿违。

若是这阎应元有戚少保之将才,待屡战屡胜之后,再行晋升亦不迟。

太子拖出了太祖高皇帝与刘军师,而冯元飙说地也有三分道理,朝臣们都开始犹豫起来,不到最后,绝对不会轻易表态

幺鸡见状便举了个例子,让大家明白一下:“诸葛亮未出茅庐,便可为刘备军师,而刘备也未让其行使关、张、赵三将之职。随后面对咄咄逼人之曹军,汉军虽势单力孤,却能屡挫强敌,足见刘备用人之道!今东虏气焰熏天,屡次入关攻城略地,而我军士气低落,每战必损兵折将。既然有太祖高皇帝之肯定,刘伯温军师之推荐,本宫焉有不用阎应元之道理?此人善于组织谋划,统筹全局,能因势利导,借助天时、地理、人和之优势来克制东虏铁蹄践踏我大明国土、荼毒我大明百姓,配合新式战法,便是总督一职最为合适的人选。”

阎应元借助小小的江阴便能抵挡十万辫子的猛攻,比起三天不到就破城的史可法,简直就是天将般的存在,扬州城可比江荫大多了,结果守得是惨不忍睹。

幺鸡就想知道,要是将除京城以外的蓟镇所有地区都交给这货来管理,能否最大限度地消耗辫子的机动兵力。第一次不用太多,让辫子死个三五千人就行了。

兵部左侍郎王家彦实在不想纠结于人选之事,因为君臣双方各自皆有道理,出列疏言道:“臣不知殿下所谓新式战法如何行事?”

不光是他,朝臣们都很好奇,让典吏去做总督也就算了,能够克制东虏铁骑之战法是如何高深莫测,太子在朝会上能否透露些许。

“进朝,上图,宣阎应元上殿!”

老子昨晚上可是画了好半天,今早又仔细端详了一番,貌似没有多大瑕疵,算是基本满意了。

“臣阎应元叩见皇后殿下,祝……”

幺鸡自动忽略掉了后面的内容,然后将之前君臣争论的内容简短接说,让这货大致明白一下,免得再问一圈,自己还得跟他解释。

“好了,先说一下本宫的防御战略,因宣大与蓟镇兵力有限,而长城防线连绵不绝,实难处处囤积重兵把守。东虏借助火炮优势,实现一点突破,以主力深入畿辅,则我大明北部防线便会全线崩溃。”

现在长城防线就是个摆设,对付辫子可谓是防不胜防,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别占用兵力资源去固守了,还省得被人家给全歼了。

“本宫便对之前的战略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即用有限的兵力去固守相对重要的战略节点,譬如京城、首府、县城、卫所等地,这样便能避免我军在野战被东虏歼灭,利用城池与火器来消耗东虏的有生力量。其次,为了保护众多乡村,要在各乡各村都成立团练武装,在我军集结时,要做到自我保护。一个村成立一百人的团练,一个乡成立一千人的团练,一个县城里五千人的团练。在畿辅地区,各村都要利用新式战法,此战法便是‘地洞战’,就是在宅院下面广挖地洞,东虏来了,村珉便可以钻地洞逃生。”

因为眼下莫说是百姓,连官军都钢不动“大清王师”,让百姓能够在辫子的刀口下活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打洞,打得越多越深就越好。

团练就那么回事,不能指望他们真的可以击退辫子,能保护本地的百姓在辫子宰人之前,成功钻地洞就算是完成本职工作了。

冯元飙总算是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发泄点,立刻大声陈词:“此法极其欠妥,殿下怎能使我大明百姓如鼠辈一般苟活?”

“放肆!”

没等某太子予以驳斥,杨进朝便率先发话了,这个老东西竟然胆敢对自己主人不敬,真是不知礼数。

幺鸡丝毫不生气,摆摆手道:“无碍!冯爱卿,此一时,彼一时嘛。本宫若让我军收缩防御,将有限兵力重点保护城池,广大乡村必然会疏于防范,此法虽看似苟且,可毕竟能让百姓活命,毕竟东虏入关,可不会顾及我朝百姓死活的。再者说,冯爱卿还不知此战法之巧妙所在,‘地洞战’最大的特点便是会使东虏放弃其赖以为生的骑兵,若要下洞杀人,就必须先行下马,否则骑马可是钻不进地洞的。等这些敌人进了黑漆漆的地洞,当然会变得茫然无措。团练实力不济,但偷袭却再容易不过了,借助地利优势,刺死几个东虏有何不可?一村若能杀十个东虏,一百个村子便能杀上千东虏,一千个村子便能杀上万东虏!叫此等豺狼从此之后,来得,去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