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30章:巨额收益

明末黑太子 第230章:巨额收益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在这里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支持与厚爱,在这里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

特别感谢“华夏联邦皇帝”同学的重金打赏,还要感谢月票投的最多的“书友1603311021211875804621219749”同学,“斗气风暴”同学投了两张月票,“书友20170204120746361”与“徐辉平”同学也都投了一张月票,“新鲜出炉的QB”同学投了最多的推荐票!

除此之前,还要感谢小怪兽一拳打扁凹凸曼、辉煌忧伤念思情、书友150709172020309、QUQU书友160906133658582、盖世嘤豪、aierxx24等同学的支持,如有遗漏,敬请海涵,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留下锻造手艺最为纯熟的铁匠与木匠各八人,继续打造迫击炮便可,其余工匠都调去做新枪。”

八组工匠一天能制造十六门迫击炮,一个月就算工作二十六天,也能实锤出来四百多门,这个数量已经足以供应各部队的需求了。

“左膀右臂”率部南下一供带走了四百多门,杨文岳率部北上讨伐王朴,也会携带相同的数量。

刨去这两个下家,黄得功的勇卫营也会至少装备一个团,经过实战检验确系没有问题,就可以扩展到一个炮兵旅。

东宫卫队这边的编制也如出一辙,一个炮兵旅齐射时也就三百多门迫击炮而已,掩护三万人马当真不算多。

这些天赶工的存货要么被直接提走,要么已经名花有主了,仓库里早已所剩无几,由于迫击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很快就能补充上来。

此时大规模减产并非因为某太子鄙夷这种简陋的武器,恰恰相反,迫击炮比榴弹炮与加农炮都容易制造。

就算对比同时期的红夷大炮与佛郎机,都堪称化繁为简的上乘之作,只要有铁匠和木匠,就能制造这种武器。

除了炮筒之外,它也没有什么可以损失的零部件,必要的时候,连支架都可以省去,在地上挖个洞就能发射了。

采用定装药以及角度标尺之后,炮兵学起来也非常快,只要不是傻子,不出三天便都能掌握其中的流程要领。

而且由于重量极轻,哪怕没有骡马,单兵便可背着它翻山越岭,只要人能过去的地方,迫击炮就能过去。

一个炮兵能过去,一个炮兵团就能过去。

只要一个炮兵团就位,对面的敌人便会遭遇灭顶之灾。

因为结构简单,所以造价极低,某太子可以大手一挥,给各部明军装备数千门迫击炮。

或许给洪承畴、孙传庭、杨文岳以及王在晋补充火炮与鸟铳很困难,需要长时间等待。

但迫击炮是管够的,炮弹也管饱,前期每部装备一个团,之后均可扩编至一个旅。

幺鸡很想知道多么强悍的部队可以扛得住一个炮兵旅的齐射,那可是三百个飞天炸药包啊~!

随着盔甲厂对药包与发射药重量配比的不断调整,隆庆式迫击炮最新的射程已经达到了五百米。

也就是说,即使面对辫子骑兵的正面冲锋,明军的炮兵至少可以装填并发射两次以上,一次战役能够投射出不下六百个炸药包。

等到辫子骑兵冲杀到距离炮兵不足五十米的位置时,那就轮不到迫击炮出彩了,这个间距是手榴弹的地盘了。

辫子骑兵冲地再近点,明军炮兵都可以直接把手榴弹扔到它们嘴里!

未来炮兵也是需要进行射击与投弹培训的,不能光会放炮,不然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回头让驻守山海关的王廷臣派来一部人马,接受相关培训,之后便给该部装备一个团的迫击炮。

这就当时给王在晋上任的见面礼好了,不知道老王头见到太子送了他两百多个“铁桶”会作何感想……

“新式头盔也可以量产了,先订购六万个,分成大、中、小三个型号,每个型号大致的生产数量,本宫会让勇卫营将士进行头部尺寸测量,汇总统计之后便可通知尔等!”

幺鸡又叮嘱两人,要做好内衬,让佩戴者可以自行调整高度,这样便能适应眼睛的位置,便于观察外界情况,不然即便头盔大小合适,因为眼睛的关系,也得再行更换。

“殿下明察秋毫,臣敬佩直至!”

刘峰还从未见过一位对兵器军械如此精通的皇室成员,只能归结于在仙界得到太祖高皇帝的真传了,否则便解释不通了。

他作为从业二十余年的业内人士,都暗自赞叹太子事无巨细的通天才华,从设想到绘图,再到打造成品,能将其中的问题与障碍,剥茧抽丝,逐一化解掉。

就拿所谓“迫击炮”来说,盔甲厂的所有官吏与工匠想不到世上还有如此结构简陋,威力却不亚于佛郎机甚至红夷大炮的火铳,太子用一个铁桶便能办到,真是技惊四座。

在改进之后,除了射速比佛郎机慢一些之外,在成本、重量、威力、制造速度等方面,迫击炮都远超佛郎机,较于其他火铳,训练迫击炮炮手更为容易。

“那就这样吧,尔等有什么困难均可上报,本宫都会迅速予以解决。”

工匠帮你们调,场地帮你们找,物料随你们用,银子也给你们准备好了,幺鸡便只能静候佳音了,在规定时间之内再搞砸了,那就只能让你俩背锅了。

盔甲厂位于内城的东南角,紧邻泡子河,距离皇城较远是因为锻造武器与铠甲时的敲打声会影响到周遭。

该厂的位置也不错,没必要再行迁移,如果产能提升需要新厂房,完全可以将周边的地方都买下来。

眼下最为棘手的问题是这里的交通不便,只有几条小路通往盔甲厂,哪怕是某太子从宫里出来,也要经过扬州胡同才能抵达目的地。

这时候的东长安街非常短,到崇文门里街就到头了,崇文门里街就是崇文门以北的那条街,不懂的话,把长安街与崇文门的延长线一交叉,你就知道东长安街有多短了。

某太子打算将东长安街与盔甲厂之间的障碍物都清除掉,涉及到珉宅,一律进行迁移,按照同等面积进行补偿,并另付三成地价的现银,应该可以让该地的土着们满意了。

以前是没钱,现在有钱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都不是问题了。

估计那位至高无上的甩锅爹从没体验过兜里有这么多银子的舒爽感觉……

由于太子下令各种商贾补缴过往五十年的税款,在组团请愿的茶商家眷都被抓进东厂之后,余下的商贾差点连屎尿屁一起给吓出来。

选择投诚的十五家茶商总供缴纳了一百三十多万两银子作为自己的投名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后京城及周边的茶叶买卖都由他们说了算了。

另外三大行业——粮、盐、铁,经营此道的商贾也不敢继续与某太子死磕了,因为出不去城,人能出去,银子也出不去。

在城门前,专门设有卡子拦截过往的路人,搜查组由东厂、内厂、锦衣卫、勇卫营这四家组成,女的行李由太监搜,男的自然归牲口们检查。

马车是搜查的重点,只要搜出五百两以上的银子,没有官方出具的手续,那就要去厂卫那里解释一番了。

有的家伙不死心,还想当场给好处,但成功率极低,搜查组的分成很复杂,只要有一家故意不留情面,另外三家就都得装作铁面无私了。

大家都特么害怕被同僚给举报了,自己由于收了几十两银子,然后便被太子知道了,盛怒之下将自己枭首了,那死地可就太冤了。

只要搜出一箱金银珠宝,对方还拿不出任何凭证,那就连人带车一块扣下,直接送去厂卫的诏狱里关押起来,自有人会清点其财物。

一天两天可以,天天真么干,城里的商贾就受不了了,厂卫按照顺天府提供的过往缴税账本很快就会找到他们头上。

《京师日报》已经在头版刊载了关于惩处偷逃税款的商贾的相关圣旨,逾期不缴被抓,无须审理,直接下狱厂卫诏狱,先行抄家,定罪后主犯枭首,女眷发配教坊司,男眷押赴山栋挖矿。

见到这则消息,哪个偷逃税款的商贾不会害怕?

很多人都是焦虑到头发变白,夜不能寐,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圈。

这都是让银子给逼的,为了保住银子,大家连挖坑掩埋的办法都想出来了。

不过在挖地三尺也要见到赃物的厂卫面前,这种拙劣的伎俩根本就无法蒙混过关。

还有人想到了将家财藏匿到已经交了税款的茶商那里,看在故交的面子上,也能成功。

不过那家茶商做地更绝,将对方送来的银子先行收下,转身就将这位老朋友给举报了!

某太子闻讯之后心情大好,让其选择对方金银的一成或者一年全额免税作为奖励。

这只肚子里冒坏水的茶商也不傻,当然窃喜不已地选了后者,这可是能省下不少钱。

至于那位老友全家的死活,他才不管呢!

这年头都自身难保了,哪还顾得上别人?

现在可不是三十税一的时候了,卖掉五万两银子的茶叶,就须缴纳一万两银子的税。

既然无法偷逃税款了,大家都在挖空心思地想着如何能够得到减税甚至全额免税的待遇。

举报是最容易实现这个愿望的方式,尤其是举报一些自己知道的商圈小伙伴们。

干了这种貌似准缺德的事情,全家是否因此而挨骂,他们是根本就不在乎的。

保住性命,再保住银子,那就足够了,别人死不死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些天来,粮、盐、铁、布、瓷、糖、酒等行业的商贾供主动补缴税费总计一百五十四万两。

以及查抄宅院所获得的银两业已达到四百二十二万两,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前项,说明死到临头还想着能侥幸不交的奸商是非常多的。

两项相加达到五百七十六万两,加上茶商的贡献,商贾所提供的银子总额为八百二十七万两!

包括刚刚被抄了个底朝天的骆养性的宅子,查抄勋贵及蛀虫的府邸已经获得五百六十一万两的现银。

户部已经进账一千三百八十八万两银子,让李侍问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还没算上查抄出来的珠宝、古玩、字画,等将这部分悉数拍卖掉之后,加上年底的税费收入,是年太仓岁入两千万两银子两必然不成问题。

对某太子来说,今年的征收工作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加上紫金债券,内廷与外朝的“融资”总额业已突破两千四百万两大关。

等将实物套现之后,轻轻松松就能达到之前既定的两千五百万两的安全底线。

紫金债券是受某太子个人支配的小金库,怎么花都是自己的事情,户部与朝廷就无权过问了。

外面还有三部ATM没被提款,不算紫金债券,幺鸡也有把握让户部的年收入达到两千五百万两甚至三千万两的水平。

明年还能不能达到同样的金额,那就是明年的事情了,先把今年过完再说。

往后利税的重点就是商税、矿税、海税这三项,以及海盐和金矿的进项了。

假设三税及农税总和能进账八百万两,海盐和金矿也能有同等的收益的话,那朝廷的财政收入将会稳定在两千四百万两左右,大致上可以应付各项开支了。

某太子提供的金矿位置是非常准确的,只需要组织五十万人挖矿,受益就非常可观了。

每个矿工一个月大概能挖出价值六至七两银子的黄金,户部只拿其中的一两半,年收益便可高达九百万两。

海盐的进项也是极其稳定的,把两淮的盐商都先弄老实了,然后用低价扫荡市场就行了。

幺**不得两淮的盐商起兵造返,这样洪承畴的大军就可以顺势直接推平江南了。

到时候从江南ATM机提出的银子绝不只是五百万两这么少……

如果这三大块都能得到近千万两的收入的话,那么朝廷从此以后便可高枕无忧了。

用其中的两千万两银子厉兵秣马是比较稳妥的,每人每年六十两,大概能养活三十余万部队。

要是都能用来对付皇太鸡就好了,可惜不大现实。

组建专门负责北伐的三十万大军,就需要花掉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加上粮草、弹药、兵器等物资补给,光是从组建大军到开拔,就需要烧掉一个财政年度的预算。

增收计划顺利实施,没遇到大的阻碍的话,也要三年才能实现这个宏伟目标。

考虑到财政方面的承受能力,幺鸡只能每年组建和整编大概十万部队。

争取在三年之内,让明军恢复到萨尔浒之战前的兵力规模。

之后便可从目前的战略防御态势,扭转为战略僵持局面。

再过三年,等到可以集结五十万大军,便可以兵分三路,挥师北上,向皇太鸡的鸡窝发动全线进攻了。

只要隐忍得当,时间愈长,就对己方愈发有利,难题是如何挺过眼前这两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