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01章: 市面反应

明末黑太子 第201章: 市面反应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卖报!卖报!《京师日报》!”

“天下大事!一报尽揽!”

第二天过了辰时二刻,内城主要街道上便出现了不少系着围裙的报童,围裙前面有个像袋鼠一样的大兜,里面都是沉甸甸的报纸,腰间的小兜则是专门用来收铜钱的。

报童其实都是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几乎都是没爹没娘的主,平素就靠乞讨、偷盗来度日,巩永固遵照太子的指示,将上百名这样的小家伙收编过来。

先让医师给他们救治疮口,然后沐浴更衣,再教授他们一些吆喝售卖的技巧,培训两天就能上街贩售了,说起来也算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了,比在家里光烧香要强得多。

“甚么物件?”

“京师?”

“日……啥?”

过往的路人都对这些报童嘴里嚷嚷的内容非常好奇,他们手里扬着的好像是几张纸,说是要卖,可是什么东西还不太清楚。

“这位爷,《京师日报》十文钱一份!您来一份?”

一个报童见到对面的中年人穿着打扮很是讲究,一脸油光,好像比较钱,与之前老师所说的目标受众相差不大,便满脸陪笑的过去搭茬。

“十文钱?就几张纸?”

中年人见到报童手里的东西很薄,大概也就不到十页纸的样子,上面似乎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子,心里感觉有点不值这个价。

“爷,这您就误会了,《京师日报》上面印的可是圣旨,就冲圣旨,十文钱都是贱卖了!您不买一份?”

老师说过,咱这报纸的噱头就是圣旨,只要对方觉得贵,你就提圣旨准没错,所以报童别的没记住,就记住这个了,记住这个就好卖报。

“……这……好吧!切莫诓骗老子,不然有你好看!”

一听说上面印着圣旨,中年人就不敢用价钱来搪塞了,如果人家是奉旨卖报的话,自己不买就是抗旨不尊了。

眼下厂卫正在四处抓人,随处可见被押往三法司的嫌犯家眷,自己可千万不能触那个霉头,保不齐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不敢!不敢!”

报童谦卑和善地接过铜钱,揣进自己兜里,做成一笔买卖就能赚到一文钱,看似不多,可只要卖出二十份报纸的话,让自己吃饱是毫无困难的,多卖一些的话,每天都能吃到肉呢。

对所有报童来说,初期卖报的目的就是为了天天吃肉,有了吃做为动力源泉,大家都鼓足了干劲儿,更何况报纸是新新事物,根本就不愁卖,带上街多少都能卖掉。

“嗯!”

中年人大模大样的接过报纸就无比认真的翻看起来,果不其然,印入眼帘的便是头版的圣旨,比姆指还大的两个加粗黑字让这位读者吓得差点原地跪下,这内容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圣旨的庐山真面目,绝大部分百姓一辈子都没见过,基本有身份有身价的士绅们也是如此,顶天见过官府张贴的告示而已。

别说亲手触摸到圣旨,就算是远远的瞧上那么一眼,心里都会激动到不要不要的了,以后见到亲戚朋友都有的吹了。

眼下的圣旨虽然被印在了报纸上,可那也是正二八经的圣旨,至少内容上绝对不会印错一个字。

中年人就站在原地,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起来,对于句子之间的标点符号还很是陌生,不过并不耽误阅读,而且好像有了这些东西来断句,阅读起来似乎更加方便了。

“哦……”

原来皇帝真像流言所说的那样去仙界了,现在是太子监国了,对于无比正规的官宣内容,中年人还是非常信服的,圣旨已经将来龙去脉说的很清楚了,他也就释然了。

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才算是彻底放心下来,这十文钱买的还是非常实惠的,竟然可以让自己看到圣旨,确实花的物有所值。

“范兄?范兄?范兄???”

对于老友的招呼,中年人起初还没听见,还在全神贯注在报纸上,直至对方最后气得加大了嗓门,他才回过神来。

“哦哦,我当时谁,原来是冯兄啊!”

中年人合上报纸,与对面的老友打过招呼,不过关注的焦点还在手里的报纸上,所以施礼有些心不在焉。

“范兄手里所拿是何物?适才看得全情投入,在下招呼范兄都充耳不闻!”

他来晚了一步,等走到主街上的时候,报童刚好离去,所以就没赶上成为第一批读者的机会。

“此为《京师日报》!”

中年人这下可有了能够拿出来炫耀的资本了,甭管怎么说,自己好歹也是看过圣旨内容的人了,在朋友圈里都是翘楚了。

“哦?可否让在下一观?”

听到这名字,对方就很感兴趣,感觉从未听说过这物件,想立即拿过来看上一看,也好开开眼界。

“嘶……非在下吝啬,只是此报上印圣旨!范某断不敢借与他人阅览,若是冯兄有意,不妨到孩童那里买上一份,不贵,才十文钱而已。”

报纸可以借,不过上面有圣旨,那就不能随便借了,被厂卫们得知,那可是要掉脑袋的罪啊,回家就要把这份报纸供起来上香,这才算是礼数周到。

“这……也罢,不知范兄所说的孩童现在何处,在下也好买上一份!”

这人一听上面有圣旨,不禁大惊失色,心里强作镇定,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若真是如此的话,自己也好买上一份,当作是护身符也好。

“就在……哎?适才还在这里呢?怎么眨眼之间就……”

中年人觉得自己就看了一会儿,殊不知都过去五分钟了,报童早就走远了,不可能也陪客户在原地阅读,这时候人影都瞧不见了。

“卖报!卖报!《京师日报》!”

就在这时,又有一位报童路过,由于与是刚刚接触宵禁的时间,所以街上的人还比较稀少,吆喝声在几十米开外都能听见。

凡是敢露头的都是这条街上的老人,平素早就跟负责巡逻的锦衣卫都混熟了,这些差役是不会贸然上来盘查他们的身份的。

街上卖早点的架上了摊子,伙计们开始拆下茶楼与酒馆的门板,打算开门迎客了,京营叛乱就那么一晚上,马上就被拍死了,对内城的商业影响并不太大。

“过来!某要买一份!”

姓冯的胖子都懒的走过去,戳在原地抻着脖子喊了一声,又举起手臂挥了挥,好让报童看见自己的位置。

“好嘞!”

听到有生意可做,报童立刻拍马赶到,这也算是自己没白吆喝,喊了一炷香的工夫,卖出去三份报纸。

“嗯,来两份!不,三份!”

考虑到自己家里的情况,中年人又打算追加采购数量。

“范兄,这是何意?”

他的朋友就很是不解,一个人看一份不是足够了么,买那么多有什么用。

“回家之后,某妻妾要看,儿子也要看,最好人手一份才算妥当!”

中年人有自己的逻辑,而且说起来也很是在理,应该每人一份圣旨才好。

“哦~!言之有理!给某来四份,不,五份,不,六……算了干脆来十份吧,家父与岳丈均要看!”

冯胖子听了对方的解释,稍加思索便认同起来,就卖一份回家,只怕家人为了看报,都会将报纸撕成几片。

“哎?这不是范兄和冯兄么?你们这是……”

这是从对面走来两人,都是这条街上的小老板,说是起来吃早点,其实大家早就约定每天早上互通有无,省得市面上有了风声,自己还蒙在鼓里。

对于商贾来说,世间什么都可以吃,只要能赚到足够的钱,连牛粪都能下咽,可唯独这亏是万万吃不得的,更不能连续吃,有了小道消息,就可以减少吃亏的几率。

“好好!在下也买上几份!”

等先一步卖报的两人解释完事之后,后来的两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掏钱了,对他们来说,官府里没有可靠的内线,想获得来自朝廷的消息,最便宜的办法就是买报纸。

四个人先是各自回家,将报纸送到家中,然后才按照约定去酒楼吃早点,顺便探探风声,商议一番报纸上所印的内容。

“这是……”

他们刚迈过门槛,就见到正前方有数人在跪地磕头,跪拜的目标好像是张饭桌,真是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从来也没见过如此滑稽之举。

“施礼完毕!”

旁边还有伙计在喊话,跪拜的人这才起身抖擞衣袖,算是长舒了一口气,之后才落座开始吃饭。

冯胖子急忙招呼过来伙计,一问才知道,因为报纸上有圣旨,所以他们才认为要磕头,酒楼的掌柜和伙计都磕完头了,才敢正式营业。

酒楼里也是有报纸贩售,价格依然是十文钱,并没有加价,凡是来这里吃饭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士,不管岁数几何,每人都会至少买一份,磕头也就不鲜见了。

于是由中年人带头,几个人占了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摆好印有圣旨的报纸,也跟着跪地磕头,有掌柜和伙计作为证人,旁人就没有闲话可说了。

“听说太子监国之后,商税要从三十税一变成三税一,不得了啊!”

“可不是嘛,翻了整整十倍啊!”

“还说呢!在下有个茶商朋友,因为偷逃税款,被责令补缴过往五十年的税费,人还被厂卫给扣了!”

“……之后如何?”

“前日其家眷与其他茶商家眷一并请愿,结果都被抓进去了,说是要发配到山栋挖矿!”

“呜呼哀哉~!如此一来,我等岂不是再无容身之地了?”

“太子说要厂卫追查城内偷逃税款之商户!”

“怪不得城门紧闭,严令出入,门口还有大量士卒在仔细盘查!”

这些都是邻桌小声嘀咕的内容,被这桌的四个人听得清清楚楚,虽然他们不是茶商,可也是商户,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了,届时都要面临补缴税款与去山栋挖矿的抉择。

话说回来,太子将商税翻了十倍,就等于在从商贾身上割肉了,纳税三成其实也是有了可图的,只不过大家不想将丰厚的利润让与朝廷。

钱重要还是命重要,在这个问题面前,很多商贾都无法做出正确选择。

这桌的四个人对此也是一筹莫展,一次缴纳数千两乃至上万两银子,真是非常不舍啊。

“找到了!在六版!是两成!两成啊!”

忽然远处的一桌叫喊起来,大家都顺着他的话音翻看起来,六版是关于税费的内容。

太子命令全国商贾都要缴纳两成税费,虽然还是远远高于原来的水准,可也比流言低了一成。

对各桌的商贾来说,这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点补偿吧,两成税费起码比三成要好很多,这意味着商家对于所赚的利润还是能占大头的,只要成本不会高于六成便可。

与之对应的则是举报做假账之人将会得到被举报者一成的家产,对于这个激烈措施,大家是敢怒不敢言,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可是嘴却闭的死死的。

现在满大街都是巡逻的厂卫,保不齐也有混进茶馆、酒楼里的眼线,若是被他们听去,全家老小就不用等着补缴税款了,因为都被抄家灭门了。

“蝗虫营养丰富!”

“此虫竟然可食?”

“然也!某小时候吃过烤熟的,的确甚香!”

“兄台食后可感觉身躯有恙?”

“呃……貌似有恙!”

“哦?何处有恙?”

“似乎跳的比以前远了!”

“哈哈哈哈……”

朝廷政令,大家是决计不敢妄加评论的,不过说到吃蝗虫,那就无所顾忌了,可以集思广益,信口开河了。

开始是一桌在那插科打诨,追忆童年往事,到后来就变成了一群人在开茶话会了,多数人吃过烤的,没几个人吃过油炸的。

对于太子责令一斤五钱的蝗虫收购方案,大家也是交头接耳,有的认为此为利国利民之举,有的则认为收购价定得偏高了。

看得快的家伙已经读完了“骑驴老者”所写的《奇葩镜花缘》,对于里面的主角要在一七天之内花光一万贯钱,也就是一万两银子的事情有很大分歧。

一撮人认为此事可以实现,另外的一撮则认为决计办不到,这主要是源于有前提条件的。

由于报纸是每日一期,所以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看下集,作者该如何自圆其说。

有的人更是跟掌柜的打过招呼,一定要为自己预留一份,连定金都事先付过了。

“……对着报纸磕头?”

探子们得到的消息传到东宫,幺鸡听到外面NPC们的反应,顿感不明觉厉。

这要是因为上香供起来而引发了火灾,本宫可是不会给你家建一座新房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