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60章: 抗菌药物

明末黑太子 第160章: 抗菌药物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有人说钱能带来安全感,手里的钱越多,心里的安全感也就越强。

幺鸡就想说一句话——纯特么放的是狗臭屁!

老子这里有上千万两银子,可安全感的覆盖面积比钉子裤还小!

天天被人惦记着,互怼、暗杀、纵火、兵变,就差一颗陨石从天而降把本宫给实锤了!

莫说自己尚未成年,就算成年了,那帮人也会继续如此行事。

否则,正德老大爷与天启坦克大爷,也不会犹如逗芘般的急速挂掉了……

原本还想向京城的商贾收点税费,这下全让京营那群傻缺给搅和了。

不光没法伸手要钱了,还要从兜里掏钱去扶贫,这种事想想都会抑郁!

要是反过来想,京营编有战兵两万四千人,杂役一万六千人,战兵每人抚恤金二百两银子,杂役每人抚恤一百两,总计六百四十万两,减半也要三百多万两之巨。

让他们都去死的话,譬如在战场上被辫子直接KO,自己仍然要照单全收。

现在被他们瞎折腾一番之后,这笔钱就全然不用自己拿了,没想到还有这个好处。

京营发动叛乱,就可以直接予以取缔其编制了,今后也无需发饷了。

不然仍旧每月须拨发近六两银子和十七万余石大米,年耗七十多万两银子以及两百万石大米。

加上兵器、战马、草料、弹药等方面的消耗,全部折算成银子的话,光是供养京营这些大爷,朝廷每年就要支出约六百万两银子。

光是砸钱也就罢了,像关宁军那样的,多少也能顶点用,起码能在山海关那边抵挡一阵子。

但对于三大营而言,朝廷下拨的巨款在他们身上完全得不到任何回报,只会产生一年比一年糜烂的结果,犹如身体上的烂肉。

对于这场兵变以及随后的惩处,某太子只能惮惮的评价——死的京营才是好的京营!

“殿下,所须将士均已整装待发,末将前来请命!”

周遇吉受太子之托,组织了两千多战斗人员,打算与黄得功麾下人马一道收复外城。

这里面有勇卫营五百余人、大汉将军七百余人、内厂太监两百余人、御马监士卒六百余人、锦衣卫约三百余人,总计约两千五百人左右。

黄得功此前上报,其已派副将宋纪指挥千余人从内城出击,力图消灭正在外城各处烧杀抢掠的贼兵。

不过幺鸡认为京营步卒数量庞大,仅凭千余人收复外城,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难免会变得举步维艰。

既然内城之围已被解除,某太子便让内厂提督太监李凤翔来负责皇城的安保工作,让周遇吉领兵前去助战。

“本宫在此静候佳音,预祝爱卿凯旋而归,切要注意自身安全!”

增加兵力之后,可以尽量减少己方的人员伤亡,毕竟勇卫营跟京营一样,死一个就少一个,但幺鸡是不希望这样的嫡系部队被消耗在平叛的事情里。

大汉将军平时就是摆拍用的,幺鸡也不打算让他们继续当衣服架子了,要是这次出师不利的话,以后就可以将其大规模裁撤了,继续养着也是浪费粮食。

“末将定然身先士卒,杀敌平叛,不辱圣明!”

周遇吉听到太子的叮嘱,心中感激不已,孙应元被那群曝徒打成重伤,至今还昏迷不醒,自己定要为其报仇雪恨。

这支部曲虽然成分复杂,难以协同指挥,不过好在敌人战力亦不算强悍,只要先行杀出声势,便可提振士气,余下之事可水到渠成了。

“好!出发吧!”

幺鸡也觉得没必要再多说什么了,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虽然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污七八糟,水的厉害,但很明显对面那群傻缺更是战五渣,连着这都打不过还能指望他们干点啥?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此战过后,必然会产生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在这个年代,只要伤口感染,哪怕服下中药都要用命来硬抗,抗不过去就得挂了,这也是古代战争人员战殁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想要减少因伤口感染而致死的情况发生,就要研发出对症的抗菌药才行,首选的就是磺胺与青霉素。

青霉素的抗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自诞生之日起便是主流抗菌药物,不但药效强大,而且覆盖面广。

天然青霉素可以通过人工培养来制造,先将产黄青霉菌在恒温状态下培养七至十天左右,再将生成物青霉菌孢子培养物培养24小时,然后将种子培养液培养七天,再进行萃取、脱色、蒸馏等步骤才能制得。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制造,最短也要半个月之后才能得到青霉素。

但也就是理论上的青霉素,由于无法实现无菌栽培,最后具体得到的是什么玩意就不得而知了。

幺鸡也不知道明代人要注射多大剂量的才好使,他们普遍没啥抗药性,打多了容易打死,打少了还不顶用,还得事先做临床实验才能确定下来。

还有土办法,相传在唐朝时裁缝会把橘子上生出的绿毛涂在被划破的手指上,用来帮助愈合伤口。

这绿毛就是展青霉素,一种对真菌和细菌都有杀伤能力的毒药,理论上说救人和杀人都在这货的一念之间。

幺鸡是不敢用长毛的橘子来救治己方的伤员的,估计除了少数运气好的,大部分人都得被橘子给“啪啪”了。

而且一旦此事传扬出去,普天之下,不论是庸医还是百姓,都可能用长毛的橘子治病,那自己就真是杀人于无形。

培养青霉素是今后的首要任务,但的的确确是赶不上眼下救治伤员的行动了,只能用磺胺姑且替代。

磺胺也是一种毒药,药效比青霉素弱不少,可由于古人抗药性不强,幺鸡认为磺胺也能起到比较好的抗菌效果。

制备磺胺也不需要无菌环境,由乙酰苯胺经氯磺化、胺化、水解、中和便可制得,需要乙酰苯胺、氯磺酸、液氨、液碱这些原料。

但要制得这些原料,幺鸡稍微一想,顿时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大了一圈……

制造乙酰苯胺需要苯胺和冰醋酸,制造苯胺需要硝酸跟苯反应生成硝基苯,加入氢气制得。

冰醋酸由乙酸制得,乙酸可由煤焦油通过氢氧化钙处理,然后将形成的乙酸钙用硫酸酸化得到。

然后是如何制得硝酸、硫酸、氢氧化钙……

光是制造乙酰苯胺,等幺鸡写完之后,又查了一遍,就需要至少十二个反应过程,这还只是造出来一种原料。

如果氯磺酸、液氨、液碱的制造过程都算上的话,要得到磺胺大概需要二十七个步骤。

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差错,最后得到的东西就不知道是什么玩意了,跟无土栽培青霉素的结果是一样一样滴!

所以说,一两磺胺价值一两金子都不为过,因为制造过程太过繁琐了,又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大明精通化学的人士屈指可数,土着科学家大多对物理和数学比较擅长。

幺鸡写完磺胺的制备过程,感觉自己都可以出一本关于化工方面的专业书了。

要是自己躬亲示范,全程监督磺胺的制备过程的话,不出一周时间,不是被累死就是被熏死了。

全让太监去做也不是不行,但这样一来,自己就太不放心了,他们对大部分化学知识几乎是一无所知。

“唉~!”

看着桌面上自己写出来的一堆草稿,幺鸡瘫痪在小椅子上,心里合计是不是先冒充一把来自艾泽拉斯大陆的巫医,让广大将士尝一尝自己制造的绿毛哈密瓜……

只怕这水果落到自己手里最后变成了一果致百命的准生化武器,药效比特么明代磺胺还玄乎。

思前想后,还是慢慢制造磺胺吧,这玩意起码比人造青霉素靠谱一些。

不过水果药也不能不造,万一瞎猫碰到死耗子成功了呢?自己岂不是捡着了?

制备青霉素障碍是控温,温度差几度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磺胺大致就没这么苛刻的要求了,而且研发青霉素也需要显微镜。

听说薄珏在光学仪器上很有研究,据说是大明第一个制造出望远镜的人,等他来京城的话,就让这货给自己做一个显微镜,相信效果也不会差多少。

实在不行,就让汤术士也加入研发团队,幺鸡不相信一群土洋科学家组团,还造不出一架显微镜。

只要把原理说清楚,草图画明白,温度计应该也能轻而易举地造出来,保证恒温就可以实现了。

最难的是保证实验室无菌,对眼下的大明来说,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最多只能让科研人员多洗几次澡,勤换衣服勤洗手了。

“殿下,孙传庭在外面侯旨!”

“宣!”

这应该是城外已经打得差不多了,之前有言在先,城外归秦兵,城内归勇卫营,秦兵没敢进城抢人头,老孙头这才进宫禀报战况。

“臣孙传庭救驾来迟,还望殿下……”

“免礼平身,无须赘言,孙爱卿率部勤王有功,待战事结束后本宫自会嘉奖所部将士!”

如果说京营是地痞硫氓,那秦兵就是土匪恶霸,让他们去收拾京营正对胃口。

秦兵有很多缺点,但只要还能打仗,打胜仗,并且忠于朝廷,听封听调,那就可以得到重用,而且可以得到足额的武器、军饷和粮草供应。

鉴于左光先部已经送来了陶定林的尸首,这是三大营里第一个被击毙的副将,所以老孙头也不是空手来觐见的,这份见面礼倒是不错。

“臣代本部将士叩谢殿下圣恩!”

“好了!起来说话吧,本宫很关心外面的战况,赐座,孙爱卿要详述一番才是!”

老孙头能进宫就说明外面是大局已定,京营企图抢班夺权的计划算是被彻底粉碎了。

麾下四个总兵应该正在扫荡三大营的那群残兵败将,毕竟不管是士卒还是将领都是移动的银子,杀掉一个就能赚一份钱。

孙传庭的屁股沾了半边椅子,坐定之后又顿了顿喉咙,才和缓地禀报:“启禀殿下,今晨臣得到殿下圣谕,便率军从城外西北大营兵分两路阻击京营,西路由总兵贺人龙指挥,东路由臣亲自统领。先行击退规模约数百的出城之敌骑,但阻截神枢营未能奏效,然臣所部骑兵与监军卢九德所率勇卫营骑兵子营随后追击,只是迄今尚未得到及时战报!贺人龙正在截击从广宁门、右安门及永定门出城之敌,据探马通报,业已歼灭贼兵大部,正在清剿其残部,此便是臣所知当下战况。”

由于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即便是三军统帅,在一个时辰之内,知道麾下各部在什么位置、打的是谁、是否取胜、正在干嘛这些内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再想深入了解的话,那就运用抽签、挂算带占星的三位一体式的玄学技术了……

见到太子若有所思,孙传庭又补充道:“令据漕运总督史可法遣人传来的消息,其副将刘良佐参与叛乱,下落不明,臣已派精骑前去追击!”

老孙头只能通过其行径判断刘良佐与京营将领早有勾结,否则不会同时发动叛乱,据史可法所言,刘良佐叛乱之后也是先行逃亡京营驻地。

“嗯~!刘良佐!很好!有劳孙爱卿费神了!”

幺鸡此前还想找个借口做掉这个南明的四镇之一,现在是不用那么麻烦了,追上弄死就行了。

不过幺鸡很是担心,自己下令大沽港口战舰与商船悉数出海的命令是否会比刘良佐的骑兵更快到达目的地。

某太子可是不相信刘良佐会率部南下变成第二个张献忠,那就是自寻死路,在山栋、河楠、南直隶等地,朝廷还有不少兵马。

从地图上来看,刘良佐要抵达长江以南地区,至少要经过四五个总兵的防区,他能毫发无损的过境,那幺鸡真的会对其另眼相看了。

幺鸡更相信刘良佐会放弃大部分战马,选择上船出海,跟当年孔有德一样,去投奔皇太鸡,保住一根崭新的鸡大腿,继而加入“大清王师”。

孙传庭不知道太子会不会因为刘良佐所部在通州发动的叛乱,而下令惩处史可法,所以对漕运总督的事情也不好多言。

看太子的神情,其注意力都放在地图上,分析刘良佐可能逃亡的路线。

幺鸡是不会把史大人如何的,花马刘是花马刘,史可法是史可法,在他的治下,漕运情况比较好。

换成他人,某太子还很不放心,必须保证江南的粮食照例运抵通州,吞吐量绝对不能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史大人还是继续当他的漕运总督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