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07章: 成立医院

明末黑太子 第107章: 成立医院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幺鸡又不厌其烦地对侯峒曾讲了一边刚才跟戴澳说地那些事情,条件也跟之前一样,不管这么有没有完全听懂,都要坚定不移地彻底执行自己的命令。

似乎觉得仍旧不够妥当,幺鸡又补充了几句:“除了上述内容,本宫以为顺天府还须采购大量的石灰,粉碎成末状之后,铺洒至防疫区域,便可起到杀菌消毒之功效。如若发现有人已染瘟疫,须立即实施监控隔离,除行医之人外,任何人等不可靠近,更不能与之交谈和接触。医者及随行人员须佩戴口罩,进出疫区之人,衣物均须被集中煮沸,晾干后再行穿着。染疫者吃喝均须使用专用碗筷,不得与他人混淆。染疫者死后,尸体须送至野岭焚化,再行掩埋,否则尸毒会感染地下水。还要保护水源安全,在水井里投放麻袋绳吊型的草药。”

要小心提防的疫情就是鼠疫!

因为明末持续遭到干旱和低温的侵袭,导致庄稼减产,特别是淮河以北各地甚至绝收,百姓食不果腹,就私下寻找充饥之物,很多人都挖开地洞,找到老鼠藏在里面的东西来吃,结果不幸感染鼠疫,在没有对症药物,又毫不知情的状况下,没过多久就由于病发症而死。

以崇祯十三至十四和崇祯十六至十七曝发的两次鼠疫最为致命,前一次先在顺德府、河间府、大名府曝发。

因为是烈性流行传染病,很快便快速扩散至京城,百姓俗称“疙瘩瘟”,“疙瘩”就是对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结肿大的直观称呼。

后一次疫情更加猛烈,根据《崇祯实录》记载,当时的状况是“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殓者”,虽数据夸张,但死亡率应接近两成左右。

保卫京城最后的武装力量——京营,也被折磨地失去了战斗力,等快递李哥带着小弟们兵临城下的时候,京城几乎是唾手可得了。

“我开了一副药方,乃是针对疫情的特效药,侯爱卿可差人大规模配置,用以治疗相关病人。”

幺鸡给侯峒曾开的药就是明末名医吴有性所创的“达原饮”,由厚朴、槟榔、知母、芍药、草果、黄芩、甘草七味药组成。

主要用于瘟疫疟疾等症,根据病人状况,每日服用一至三次,临床效果颇为显着,虽比不过后世的西药,却是眼下防御瘟疫最为有效的武器。

压制肆虐北方的疫情不敢说,但只要侯峒曾严格执行自己的命令,就可以大致上保证畿辅地区,特别是京津两地不受瘟疫的影响。

为了防患于未然,不殃及自己,只要筹备完毕,京师城内的每处水井都要予以投放袋装药物,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

群臣一听太子居然可以开药了,都感到大为错愕,难不成是从仙界得来的仙药?

敢普惠黎民百姓,又如此笃定,言之凿凿,说不定对治病或有奇效,看来不能轻易否定,自己并非专业医官,一旦说错便贻笑大方了。

幺鸡就喝过可乐、果汁、咖啡之类的饮品,对于“达原饮”这种“明代功能饮料”是没胆量尝试的,不过“小白鼠”数以百万计,不愁没有临床试验品。

事关重大,一向对朝政不管不问的周皇后不免关心起来,可看过药方也不置可否,只得让殿内的御医进行查验。

几个御医就跟品鉴佳作一样,窃窃私语了好一阵,为首的才小心翼翼地回禀:“启禀皇后殿下,太子殿下所开药方,其中厚朴理气祛湿,槟榔化痰破结,知母预防辛燥,芍药清热滋荫,草果辟秽止呕,黄芩清热燥湿,配以甘草调和诸药,下官以为确有防疫之功效!”

这时候就不能说“愚见”了,既然是太子的药方,没有用错药的话,那就是顶呱呱的好!

虽然实际药理疗效还不得而知,但若是让他们这些御医开方,差不多也就是这几味药材。

能否起死回生,谁也不敢妄下定论,可太子开的药,只要吃不死人,那就是好药!

处于职业的好奇心,这位御医又问:“只是下官还不知道此药何名,太子殿下可否示下?”

从医数十年,他还没见过这副药方,若是对于防疫确有奇效的话,那今天便开眼了。

马丹!

让你们看药方,不是让你们给本宫出难题!

《温疫论》是在崇祯十五年前后成书的,但吴有性说不定已经将这副药定名为“达原饮”了,本宫要重新命名,这岂不是……

“此药名为‘达能’!即通达效能之意!”

这样一来,两副药名都是“达”字辈的,也算是对得起隔壁老吴了。

听到药名,这位御医还煞有介事地品鉴起来:“达能?嗯嗯!真是好名字!”

群臣里的有些人更是玩起了拆字游戏,因为此药是太子所创,又不能用太子的名讳,叫做“太能”,便取“太”字中的“大”,便演化成“达能”,这便说得通了。

还有人在心里默念几味配方,生怕自己忘了,他们这些兜里有银子的主,可是怕死地很,御医都说没事,那是安全了,回家打算当成保健品来喝,起码比徒有其名的人参、鹿茸、海马之类的补品强多了。

既然得到了御医们的肯定,新任顺天府尹侯峒曾也就放心下来,不然真的吃死了很多人,他决计脱不了干系,哪怕太子会法外开恩,也难免要被罢官。

不然前任因为贪墨被砍了,现任因为放药被抓了,估计没几个人敢来赴任了,顺天府尹五行缺“活”……

看到下面又开始讨论起来,幺鸡轻咳两声说道:“鉴于我大明各地出现的疫情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本宫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新部门,专门用于防控疫情,管理和奏报各地疫区的情况,级别与六部一样,暂定名为‘医’部吧,现缺尚书一人,侍郎两人,下属各级官员若干,诸位爱卿可有毛遂自荐的么?”

原本乱哄哄的大殿这下又恢复了寂静,这部门明显是用来给太子背锅的,所以被太子教调地变得聪明的群臣根本就不会自投罗网。

有人还想反对成立这个“第七部”,不过目前的形势的确需要这么一个部门,想不好措辞就贸然出列疏言的话,不光达不到目的,还会被赏一大碗油炸蝗虫。

在“特级御膳”的刺激下,殿内的朝臣们全都心照不宣地保持沉默了,配合地异常默契,一会儿看着哪个倒霉蛋会被太子点名。

幺鸡哼笑一声,只好拿起在职官员的名册翻看起来,边看边说:“医部尚书不求医术高明,但求认真负责,这点想必诸位爱卿都符合入选条件,本宫以为……此职可由光禄寺少卿路振飞为担任。”

光禄寺少卿是正五品,吃饭排队前面有一群上级,不过这货之前参过魏忠贤、温体仁、周延儒……虽然都没参动,可见是个耿直之臣。

为官清廉不说,至死都终于明廷,竭力抗清,显示出为人忠义。今年不到五十岁,算是正该发光发热的年纪,心性比年轻人稳重,体力比老年人更好,抓来做尚书正合适。

张四知不知道那根筋错位了,出列反对道:“殿下,路振飞从正五品擢升至正二品,或否过快?”

薛国观也正有此意,按理说朝廷要职,特别是六部与内阁的三品以上大员,提名之权理应都交予自己,太子直接筛选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可想来这医部尚书和侍郎乃是危险之位,稍有不慎便会荫沟翻船,推荐之人难保不会生出差池,自己还是不经手为妙。

太子或许早已料到这步,所以事先才略过首辅,之前已经得到了那么多肥缺的任命权力,所以薛国观对此也就不闻不问了。

幺鸡眉毛一挑,饶有兴致地反问:“哦?张爱卿可有意此位?莫不如由张爱卿来担此重任?”

你把老子的计划给搅和了,你特么就得来背锅,这刚消停多长时间,你个丑八怪就蹦出来臭得瑟,是不是皮子紧了,想让大汉将军们用板子给你松松?

要是不出声,老子就当没看着你,本宫选人就得着你来把关?你自己照照镜子,满朝文武,你算老几?

听到太子口气不善,张四知急忙撇清关系:“殿下误会了,臣只是觉得少卿陡然赴任新职,难免会有些无从下手!”

他可不想得到这个倒霉差事,一个不留神,说不定不出三天就要被革职查办,还是留在内阁舒服,银子不少赚,还有个好头衔。

见到“丑八怪”瘪茄子了,幺鸡也就不再继续追究了,还是办正事要紧:“那便好,宣路振飞上殿!”

光禄寺是专门管理祭祀、朝会、酒宴之事的机构,路振飞留在那里就是大材小用,得罪温体仁之后,一直到薛国观成为首辅,都没有得到甩锅爹的重用。

见到对方有点退缩,幺鸡便没理这货,继续往新成立的医部塞人:“张爱卿多虑了,本宫对此早有准备,素闻调兵部给事中张缙彦与詹事府少詹事胡世安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可为医部左右侍郎,协助路振飞管理本部事务,想必定会运筹帷幄,事半功倍。”

或许还嫌弃给路振飞提升的幅度不够大,太子竟然看中了一个给事中,此职位乃是正七品官员,一下子被太子擢升到正三品的侍郎,真可谓是不拘一格用人才。

这项人事认命等于赤果果地打了“丑八怪”的脸蛋子,你敢给本宫上眼药,本宫就让你吃够够的黄莲,还是“蓝瓶的双黄莲”。

医部的事务涉及全国,流程极其复杂,稍有不慎便会酿成人命事故,被御史参了也在所难免,幺鸡不能砍了路振飞,但是他下面那两个“贰臣”就可以随时牺牲掉了。

这两个货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以不要脸为代价,助纣为虐为根本,官是越做越大,让幺鸡都觉得不杀不足以平息自己心中的怨气。

让他们当这个侍郎,卖力当差则可多活一会儿,稍有懈怠就可以找个借口给这两家“喀嚓”了,省得再去害人。

等到刚刚被擢升成为医部长官的三人先后上殿,幺鸡又对叮嘱道:“三位爱卿就任之后,其一,要了解本职事务,尽快开展工作。其二,要配合顺天府尹,做好本地的疫情防御。其三,成立京城医院,救治畿辅患病百姓。医部就是要联合太医院和即将成立的京城医院,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将拯救苍生视为己任。但凡诊治病人,不分贵贱高低,理应一视同仁。因为不论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每个人的性命只有一条,一旦失去,再想挽回就不可能了。医部等级虽与六部等同,官职也大致近似,但要更好、更广、更深入的服务黎民百姓,如今我大明各地瘟疫肆虐,百姓饱受病痛折磨,正是医部报效朝廷的时候。”

任命了两只蛀虫侍郎之后,这个新部门也会出现中饱私囊的情况,但好就好在它们是死不足惜的蛀虫,还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新部门不被整饬一番,就跟其他六部一样臃肿而又无能了。

听到太子把如此重任交给自己,路振飞在感激之余,立刻叩首道谢:“殿下仁慈英明,臣代病患百姓谢殿下厚恩。”

在得罪了周延儒之后,自己空有报效之心,却无大展拳脚的地方,哪怕周延儒这个首辅被崇祯皇帝罢免,仍旧没有官复原职,而是被安排到了光禄寺这个清闲衙门,难免心生悲愤,感到报国无门。

没想到今日却被太子任命为医部尚书,虽然对于这个新差事的职能权限,路振飞还模棱两可,不过既然太子如此看重自己,哪怕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也要干好这份着实不轻松的差事。

感谢完了,路振飞觉得重大事情还是先问为好,太子吩咐妥当,自己才好置办:“臣不知这京城医院如何筹建?须由何人来管理?所需经费及相应医者又从何而来?”

这也是张缙彦、胡世安以及群臣们所好奇的事情,太子金口一开,便陡然生出来一个所谓的“医院”,说是治病救人的,但不知道具体是何模样,运作事宜也是无从得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