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76章:自作自受

明末黑太子 第76章:自作自受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对于别有用心的诬陷诽谤,前右都御史自然要替自己讨回公道,在退朝之前说个明白。

朱慈烺不耐烦地摆摆手,直接插话道:“好了,好了,本宫听多了,也听够了!无一例外,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废话!商爱卿若是还有力气,就留着去山东挖矿吧!若是一同挖矿的贫苦百姓得知商爱卿便是那维护商贾利益,对百姓广征税赋之官,定会对爱卿“热烈欢迎”!想到自家被弄得易子相食,流离失所的悲惨下场,即便不放盐,也会把你们全家剥皮抽筋,撕肉饮血,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如今太仓欠收,百姓贫苦,经济困顿,上无犒军之饷,下无赈济之银!惟有商贾得利,生意动辄百万两之巨,交税百十两敷衍了事,明知相差如此悬殊,爱卿却在竭力为其开脱,真是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这便是做商贾之犬的报应!商贾之犬才是祸国殃民的根源所在,可笑的是,尔等却浑然不知,自我标榜为国之忠良,本宫不除尔等之便是有伤天德!姓于商,护于商,死于商,自作自受,便是你了!送你两个字——活该!”

以为清官就是好官?

那对好官的理解就过于狭隘了!

有些清官明知道这么做不对,就偏偏一意孤行,还用“两袖清风”的美谈来安慰自己。

一个县太爷,在其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自己捞点倒也无足轻重。

假如全县都一贫如洗,甚至背井离乡,即便是清官,也是死不足惜!

所以衡量一个好官的标准并不是自己贪不贪,而是百姓能不能吃饱穿暖。

这根当老师是一个道理,哪怕老师开豪车,只要学生成绩好,那就有说服力。

一个清官将治下搞得珉生凋敝,那便是危害一方的祸害,必须予以根除!

做好官是一个官员个人能力的终极体现,只是清正廉洁的话,仅仅能证明自律而已。

“本宫未对百姓残暴不仁,反而减免了三饷,远不如名扬四海的夏桀商纣。未曾让饥饿百姓食用肉糜,兴以工代赈之策,又逊于智勇双全的晋惠帝。未作劳民伤财之举,还降低了后邸开销,亦不能与追求奢华的隋炀帝相比。每天都要上朝理政,大臣没主意,本宫还要替他们想办法,活得自然不如宋徽宗那般逍遥洒脱!两位爱卿拿本宫与诸多前朝帝王做比较,真是太抬举本宫了,本宫有你们这样的臣子,真是三生有幸啊!本宫不才,却有自知之明,历朝历代,在十岁登基的皇帝或监国的太子里,本宫学识见解应该位列三甲了!可笑的是,本宫没有受到礼赞与支持,反而遭到无尽的攻击和谩骂!看来即便有明君在世,也敌不过众多居心叵测的亡国之臣啊!我大明若亡,必毁于尔等之手,此乃**也!”

老而贪婪,谓之贼也!

你们这样欺负老实人,还是个十岁小孩,不止个人会遭报应,全家都会遭报应!

薛国观听了太子一番畅快淋漓的痛骂,差点高兴地拍手叫好,此番批评之词真是切中要害,大快人心!

若非太子明察秋毫,兼具雄辩之才,只怕今日之有理局势便要被这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给逆转过去了。

这些人真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即使今日能够留存在朝堂之上,以后也要想办法逐个除去。

商周祚被骂得脸色几变,忽然圆瞪双眼,身子一滞,像是失去了平衡,马上就要栽倒,好在被旁边眼疾手快的同僚一把扶住,才缓缓躺在地上,像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群臣总算见到小太子谩骂的本事,不禁侧目观望的同时皆是心有余悸,如此一气呵成的讽刺挖苦,大有万历年间“国本之争”时神宗舌战百官的气势。

只听一面之词,或会赞同其观点,但对照两方说法,便觉得各有道理,才会相持不下,让听者实在难以立刻下定谁对谁错的最终结论。

若要留心观察,太子所言“实践出真知”,可能也有几分道理。光是空口白话,不啻于纸上谈兵,以此种方式辩论政事,终究不可取。

皇帝在位时,每每涉及岁入与边关事宜,群臣便分成两派或数派,互相之间唇枪舌剑,加之口诛笔伐,早已屡见不鲜,相持不下便会不了了之。

正确观点难以实施,错误主张长期横行,便让诸多说法缠绕起来,混淆视听,皇上更加难以辨识真伪,优柔寡断之后只得事急从权。

太子惩处之策抑或过去粗鲁武断,较于皇上显得不近人情,无法令人信服。若非事先加以解释,被群臣冠以曝君之名也绰绰有余。

这倒是其次,因为某些臣子趁着皇帝仙游,在太子监国伊始便而明目张胆地抢班夺权,未免有些襙之过急了。

太子年纪虽小,监国一日便勒令查抄勋贵家产,惩处道貌岸然的陈必谦。由此可以看出,群臣想要立即战而胜之并不容易,绝非手到擒来那么简单。

想要直接硬碰,又不能占据大义或律法而完胜太子,只能落得今日商周祚等人的下场,实属得不偿失。

当年杨涟恐吓天启,直指魏忠贤为恶狼,表面温顺,久必噬主。天启虽仅有二十,却怎能不知杨涟贪恋权力的心思?

商周祚指责太子“仁、义、礼、智、信皆丧”,其内容要么缺乏实际依据,要么触碰了太子的逆鳞,多半为欠妥之词,表面光鲜亮丽,实则根本站不住脚。

真要是相持不下,不得不再次进行投票表决的话,只怕太子又要利用己方的人数优势压倒对手,取得胜利了。

假设今后如若有事难以裁决,皆照此办法,首辅投诚太子,内阁点头应允,勋贵与武将均会跟风,仅有寥寥数人反对,哪怕一再言辞激烈,又能如何?

朝会上仅存的文官,凡是长了脑子的,几乎都看到了里面的门道。

那便是太子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襙纵朝会的恐怖策略!

首先,群臣无人反对,那便通过提议,这样大家都好过。

其次,有人反对,便提交内阁审核,内阁同意之后由群臣投票表决。

最后,仍旧有人坚持反对主张,不承认投票结果,要么被致仕,要么被抄家。

如此这般数回合之后,只怕三天之后,朝会上再无反对太子的官员了!

指望补缺的官员继续反对?那更不可能,因为补缺的人都是首辅提名上来的。

被首辅暗中指点一番之后,他们送了好处,又怎么可能与薛国观作对?

再者说,与薛国观为敌,便是与太子为敌,这个代价只恐任何人都承受不起!

薛国观代俵内阁,通过太子的提议,太子便将出缺的人员当作人情送给首辅。

这么玩下去,不出五日,参加朝会的三品以上官员,还有谁能与首辅分庭抗礼?

太子任命孙应元接管京营,统领秦兵的孙传庭又获释复职,如今京师外有秦兵护卫,内有勇卫营与京营把持。

只要稳住了薛国观,再除去朝堂上不听话的臣子,那么太子就等于掌握了畿辅地区的兵权以及朝会上的话语权。

待到重整东厂完毕,以后若有不服教化者,不论是朝廷内外,太子均可以雷霆手段进行慎压,抗议之徒只能束手就擒,别无他法。

“太医过去看看!”

朱慈烺冷声吩咐完就自己到后面纳凉去了,就这样被自己给骂挂了,商周祚就变成大怼朝的王朗了。

还想说“有救便救,没救便葬”之类的话,不过话到嘴边,还是没说出口。

狗粮从未中断过,到头来自家养的狗却死心塌地给别人看大门,还真是一大笑谈啊~!

大怼朝的惯例就是这样,君臣之间的博弈,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要夺得朝廷的话语权,就必须用超强硬对抗强硬!

你这边只要稍一松劲儿,对面马上就会来个“下克上”!

比起恭顺无比的辫子奴才们,大怼朝的这些臣子的确很不让人省心啊!

“……冢宰须为家人着想!”

吏部尚书庄钦邻还想为同乡林欲楫说情,最不济大家一起去山东挖矿,可刑部右侍郎刘泽深将其袖袍一把拉住,低声嘱咐一句。

吏部尚书庄钦邻本打算誓死一搏,可念及诸多家人,还有不到十岁的孙女,不得不就此收手,一腔肺腑之言,只化作一声慨叹:“唉~!”

教坊司是什么地方?所有官员都一清二楚,进了那地方,任你再怎么冰清玉洁,也要变成乖巧懂事的“楼姐”去接客。

太子嘴上说宽宏大量,实则睚眦必报,否则也不会把得罪他的大臣女眷弄到教坊司里了。

有了商周祚、林欲楫、刘遵宪的惨痛教训,其余五人害怕连累家人,全都缄口不言了。

继续向太子疏言,就等于把家人送到矿上跟教坊司里,要么被活活累死,要么被活活玩死!

听到有他们女眷进了教坊司,只怕这些年自己得罪过的人都会去那里点名玩弄她们,后果可想而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