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61章:仙界法宝

明末黑太子 第61章:仙界法宝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李觉斯啊李觉斯,你真是自命不凡啊,敢公然质疑太子之良策,你就出去好好吃那五十只油炸蝗虫吧,不够吃还可以再加一倍!

妙~!

妙~!

妙~!

真乃妙计也~!

这样一来,其他朝臣们也不敢贸然为李觉斯说好话了,否则,“跍嚓”一下,从天而降一大碗油炸蝗虫,自己的那碗也出来了,到时候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要吃掉一碗油炸蝗虫,你以为闹着玩呢???

除了孙传庭等少数几个在外面吃苦受累的人,谁敢说吃这玩意没有心理障碍?

“臣……谢……殿下……赏赐,臣……够……吃了!”

推脱不过,憋了半晌,李觉斯只得支支吾吾地谢恩,如果拒绝太子发出的善意的话,那就距离被抄家下狱不远了。

因为李觉斯也有很大的家产,怎么来的,自然无须赘言。

若是在朝堂上争论,那还算凑合,真到了与太子翻脸的地步,他自认为没这个勇气。

今日不同往昔,连三位国公跟国仗都被太子给抄家了。

莫说一个小小的侍郎了,再说人证物证都是现成的。

太子正是知晓这点,所以才敢对症下药,换成一个清官,用这招可能还拿捏不住猎物。

朱慈烺就不信哪只蛀虫敢押上自己的万贯家财与全家老小的性命,为了朝会上的一件事,敢于自己互怼到底!

怼到一半就必须知难而退了,一怼到底,激怒太子的结果就是2.0版阳武侯,被东厂从地图和户口上彻底抹掉!

“这便好,进朝!”

朱慈烺说完,杨进朝便会意,领着李觉斯出了皇极殿的正门,再由小太监领着去奉天门的左侧门外的空地上就餐,尚膳监的人早就在那边准备好了。

随后,杨进朝在缓台上对下面侯着的百官朗声宣布:“工部左侍郎李觉斯忠君爱国,太子殿下特赏赐五十只油炸蝗虫!”

这下捂都捂不住了,李觉斯心里一惊,郁闷至极,脚下一不留神,差点从台阶上滚下去。

山东巡抚颜继祖还在广场上“心旷神怡”的练手,听到此谕令不由驻足观望,然后如释重负般的长舒一口气,幸好这事没落到自己身上。

那可是五十只油炸蝗虫啊,黑不溜丘,支棱八翘,密密麻麻,丑陋无比,恐怖之极,光是看着就会让人毛骨悚然,更别说吃到肚子里了!

若是让灾珉去吃,那自然没啥考虑的,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可作为堂堂朝廷大员,吃下这么多的蝗虫,那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行。

昨天晚上,朱慈烺朱慈烺已经吩咐好了杨进朝,自己说个大的就是体型达到一指长的。

一指长就是长度达到成年人食指那么长的,没有长度概念的话就自己伸手比量一下。

这么大的蝗虫吃五十只,哼哼……

来!

爱卿!

是爷们,就干了这碗油炸蝗虫!

千万别说臣妾做不到,不然的话,本宫这里还有油炸蚂蟥、油炸蟑螂、油炸千足虫……

顺便问一句:这疙瘩还有没有不服的???

巡抚在努力滴捉蜻蜓,侍郎去吃油炸蚂蚱子了!

这画面太美,不敢看!

因为……辣眼睛!

李觉斯被请去大快朵颐之后,朱慈烺严肃认真地对群臣说:“现在有了得当之措施,各地官员必须要对扑杀蝗虫高度重视起来,由于蝗虫的特性,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既不能疏忽大意,亦不能知难而退。本来农户就在靠天吃饭,如今天下大旱,收成已然不多,若又遭了蝗灾,岂不等于劳作了半年却要颗粒无收?农业乃我大明之根基,凡动摇根基者,不论是人还是虫,必要斩尽杀绝!古语云‘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若断无此爱心,凭甚苟活于世?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山东、山西、北直隶这三地的百姓,特别是农珉,很多人都要遭受天灾、蝗灾、兵灾、饷灾、禄灾,天灾不可抵御,兵灾又打不过,饷灾就是征收三饷,百姓已然不可抗逆,而禄灾则是为了供养规模庞大的宗室,朝廷拿不出银子,就只好向地方摊派,地方更拿不出,就用征租来的土地来充抵,然而天下哪有那么多的“闲田”?

如孝敬给瑞王的两万顷赡田,直接掠自百姓。最初的分封是在万历末期,神宗将十余万顷的土地分封给了最为亲近的几个兄弟和儿子,仅其弟弟朱翊镠,就拿到了羡煞旁人的四万顷土地!福王作为神宗最喜爱的儿子,起初要给四万顷,后来实在凑不齐,就被裁减了一半,那到手的土地也有两万顷之多。连军户的土地都被肆意霸占,更何况普通百姓的。

而宗室人口几乎每三十多年就会翻一倍,到了帝国蹦溃的时候,庞大的宗室差不多又到了嗷嗷待哺的当口。作为太子,朱慈烺也没办法喂饱数量犹如耗子般的宗室,如果不能进行海外分封的话,那就只能实施手动削减人口的方式。否则,宗室手里握有的土地也不会上税,反而还要朝自己伸手要地。面对肥胖无能而又贪得无厌的宗室,自己除了把刀磨地快点之外,似乎也没别的事情可干了……

比较起来,若是连难度最低的蝗灾都抗击不了的话,那百姓除了饿死,就剩下造返了。

听到太子的一番慷慨陈词,张四知为了避免被薛国观抢先,便率先出列疏言道:“殿下悲天悯人,又深知百姓之贫苦,真乃天下百姓之福禄也。若我大明官员皆如殿下一般体恤百姓,恪尽职守,又何惧这虫灾乎?”

说太子的坏话,那是绝对不行的,但旁敲侧击玩忽职守的地方官员,八成就没问题了,还能占据大义,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大家都知道那些地方父母官的德行,想必太子如此精明,也能知晓一二。

朱慈烺完全无视这记马屁,尤其是出自“丑八怪”之口:“体恤百姓不能光动嘴皮子,若无实际行动,百姓如何得知朝廷的呵护之心?工部先赶制一百万个网兜,用以各地百姓扑杀蝗虫。也不用木棍,只用布料套住铁圈就行了,运到地方,再就地伐木,这样不但能降低造价,还可便于运输。将本宫之前所说的应对之策编辑成告示,下发到各县各乡各镇,口头告知各村,但凡人可以通知到的地方,就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

指望从你们嘴里拿出良策那黄花菜都凉了,各地马上又要进入夏季了,在这种大旱的情况下,蝗灾势必还会发生。

工部尚书刘遵宪稍微思索了一下,便疏言道:“殿下,臣以为倘若这网兜乃是捉虫利器,则应加大制造数额,今北方大旱,各地蝗灾此起彼伏,投入区区一百万网兜乃是杯水车薪。”

按照大明的行政区域划分,仅北方就有一京(北直隶)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这四个承宣布政使司(省),算作五承宣布政使司,若是下拨一百万个网兜,平均下来每个承宣布政司仅能得到二十万个,再被每个县瓜分,等到了农户手里,只怕一户都分不到一个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开口之前,刘遵宪心里已经将这个“仙界法宝”默认为捉虫利器了,万一说了此物的弊端所在,被太子赏赐一碗油炸蝗虫,得到犹如本部左侍郎李觉斯那样的待遇,就真的是骑虎难下了,不知道这位同僚在外面食地可好?

刘遵宪说地不无道理,朱慈烺也没有撒网铺开的打算:“若是分散下拨,被各县均摊,网兜数量剧减,威力自然会被大大削弱。这批都拨给颜继祖,用于山东一地的抗灾自救。山东乃朝廷赋税重地,今后地位堪比江南,绝不允许出现陕西之变!本宫以为朝廷应给北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地各下拨一百万个网兜,加上地方制造的,想必总数能翻倍,只是制造速度有快有慢,所以此事刘爱卿须当留意。”

朝廷在山东砸下了数百万两的银子,你要是给我在那瞎搞,那就等着大刑伺候吧!

对了,这只巡抚还在外面捉虫呢………

听到太子的计划,刘遵宪便大为宽心了:“若能达到如此数额,则灭虫希望大增!臣只是担心北方各地夏日将至,欲要在月余赶制五百万个网兜,恐难以企及!”

要是一年制造这么多,或许就没多大压力了,马上就要入夏,顶多还有一两个月底时间,各地势必会伸手向工部所要网兜,可产量有限,不可能同时满足各地的需求。

这事在后世倒是不难,朱慈烺就给他出了个主意:“爱卿可联系南方各地的作坊与铁厂,若能得到如此庞大的订单,商家为了赚钱,势必会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此法宝工艺极其简单,制造速度极快,几乎不需要培训,看一遍就能知晓其流程。若是南方各地帮助赶制的话,即便不能如此达到五百万个的数额,也能尽量尽快制造,工部仅需派出监督人员便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