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8章:太子上朝

明末黑太子 第18章:太子上朝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由于医疗措施的严重缺失,宫女一旦生病便无医诊治,沦落到自生自灭的境地。生病的宫女先是被发配到安乐堂,与其关系好的太监可抓药为其诊治,但也不能有多大效果,毕竟太监不是太医。谁命大,谁就能苟活下来。若是无可挽回,就只能等死了。

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有令——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以证取药!

这还不算完,倘若宫女不幸死去,不能得到土葬的待遇,而是要被火烧,尸灰填入枯井。所以宫女在后邸赚地这点银子完全是血汗钱,与她们所处的环境相比,几乎不值一提。

朱慈烺倒是可怜这些贫苦出身的妹子,不过让男太医随随便便就进宫为其诊治多有不便。但律令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培训一些女医官就行了,朱老太爷在仙界也管不着,只能瞪眼干生气,顺便教训一下那个飞升到此的不孝子孙……

至于退休金,那就是宫女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了。除非在宫里做得尽善尽美的高级太监,出宫颐养天年的时候才会得到一笔不菲的赏钱,其他人就想到不要想了,那就是个白日梦。

自认为姿色不错的话,倒是可以效仿万贵妃,从宫女一路如火箭般窜升到主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上人,从此享受披金戴银的奢华生活。否则,还是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吧,免得隔三岔五还得被顶头上司一顿臭骂。

为了安顿躁动不已的后邸人心,朱慈烺打算给内侍们做三件事——涨薪、医保、退休金!

钱是有了,但还得循序渐进地来,不能心高气傲,一蹴而就,最起码要把自己的漂亮亲妈给哄开心了。

周皇后看着册子上的金额,长叹了一口气,怅然道:“想是这军饷之事算是有着落了,可还要筹措赈灾的银两!”

对她来说,这笔钱不啻于从天而降的一笔巨款,因为内帑已经所剩无几,具体金额为十三万余两银子,外加八千七百多两金子。即便将价值稍高的贡品悉数变卖,也难以应付日益巨大的朝廷开销。

满打满算,按照三百万两银子来计算,也只够拨给孙传庭与洪承畴所部五个月的军饷而已。余下的部分,还得另想办法才是,否则各部又要消极怠工,甚至哗变落草。

崇祯皇帝为银子的事情已经愁白了头,几乎用上了所能想到的各种办法,不过到最后页只能采取对百姓加收田赋的方法来增收税费。周皇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碍于自己的身份,除了捐献几千两银子之外,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朱慈烺可没想将这笔钱来送给孙洪二位都帅,内廷筹到的另有用途:“母后,这军饷另有人会出,母后不必担心,我大明从不缺少慷慨解囊的忠义之臣!”

甩锅爹总是想从穷人身上刮地皮,这个策略本身就是错误的,会导致国破家亡的。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杀大户!

这些猪都膘肥体壮了,还养着它们干嘛啊?

“烺哥儿该不会……”

漂亮亲妈着实被儿子的暗指吓了一跳,想必要对朝臣下手了,若是群起而攻之,怎还得了啊?

眼下虽是太子监国,可烺哥儿并非开始真正亲政,若是因此而朝政不稳,那她们母子岂不是要腹背受敌?

万万不可马虎大意,落人口实,否则一招不慎,便会满盘皆输。朝臣之能耐绝非内侍可比,且须小心应对才是。

看到漂亮亲妈又开始秀美微蹙,朱慈烺为其宽心道:“母后勿忧,明日朝会,儿臣会问他们几个问题,假如他们打得上来,自然相安无事,倘若答不上来,那就有意思了!”

问题很简单,非常简单,超级简单,只要问心无愧,答案自然了然于胸,而且能脱口而出,否则的话,那就……

本尊最爱领着小伙伴们做游戏了,尤其是一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体感游戏!

朝臣们大部分都上了年纪,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候嘛!

周皇后觉得她的宝贝儿子又要生出事端,急忙追问:“是何问题?烺哥儿不若先行说与母后?”

以烺哥儿貌似运筹帷幄的表情来看,此等问题决然不易回答。

若是因此而用话语将死朝廷重臣,那该如何是好呀?

朱慈烺坐在椅子上将两只手的十根手指交叉起来,幽幽道:“母后,您觉得按照大明律令,您能上朝么?”

“……烺哥儿为何如此发问?”

周皇后被问得一头雾水,不禁心忖:佒求自己陪同上朝的不正是你么?

朱慈烺将由此所产生的后果先行说出,算是给漂亮亲妈提个醒:“假设母后无法上朝,儿臣年纪尚小,这朝政不就变成了内阁与六部瓜分的大饼了吗?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儿臣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现在的内阁首辅是薛国观,这货是个什么玩意,想必包括王承恩在内,大家心里都有数。

首辅尚且如此,你就别指望下面那些货色能好到哪去了,不坑死你就算万幸了。

周皇后急忙摆手示意,免得儿子再将不合体统的言语说出:“烺哥儿切勿妄自菲薄!”

朱慈烺明白亲妈的心意,旋即笑着眨了眨眼睛,淡然道:“无需妄自菲薄,此乃实情也。母后若是不信,明日上朝便知分晓!”

太子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尽量克制自己,不会每天都杀人。

但有人犯贱,主动把自己的脖子伸过来的话,就当它们是从池塘里爬出来的王八吧!

**********************************************

三月十七,朱慈烺迎来了自己在大明的第一次朝会。

由于事先已经告诉骆养性,特殊时期,户部吃紧,不要铺张,一切从简,礼节全免。所以锦衣卫并没有将所饲养的豹子、老虎、鹰酱这些“祥瑞”搬出来以助声威,不然朱慈烺会以为后邸请来了马戏团……

但在朝臣们的坚持下,还是从锦衣卫的象房里请来了六头大象,让它们作为见证太子监国的“大祥瑞”。这在明孝宗的弘治年间是常例,大象轮班上朝,俗称“常朝大象”!

崇祯皇帝为了省钱,除特重大节日外,大象们都可以在锦衣卫的象房内休息。到了夏天,还可以被象奴领着去附近的河中洗个澡,凉快凉快,看热闹的百姓数量可谓人山人海!

当下,请过来加班的“象兄们”都得到了一筐香蕉作为酬劳,所幸也没有乱发脾气,大家都午门外的御阶两侧昂首站立,上朝的文臣武将都得先对这六头大象行肃拜之礼!

为了确保今日朝会正常进行,锦衣卫一早便倾巢出动,从金水桥一直到午门,过道两侧都由头戴乌纱帽、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脚踏白底黑面驴蹄子皂靴的锦衣卫把守。

大汉将军们负责列队警戒外朝三大殿(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个个都头顶红缨铁盔帽,身穿通袖膝澜袍,外罩对襟长身甲,手持长柄屈刀,腰系弓矢带,威风十足,英气非凡。

周皇后生怕稍有闪失,已命令大内里外加派了大量内卫与东厂藩子,每哨必设双岗,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

辰时六刻(八点半),从六品以上大臣们在午门外集合完毕,列队经奉天门(太和门),进入外朝广场。

由于太子尚且年幼,害怕风吹日晒,便下令取消了设在奉天门早朝,即御门听政。而且将朝会的时间也从拂晓推迟到了上午,理由是天还没亮,难以看清众爱卿,其实是因为朝会太早,自己起不来……

周皇后特意没有让下面进行吹吹打打的礼乐演奏,生怕惊到门口的那六位“重量级贵宾”,只要能顺利召开朝会,一切从简便可。

正三品以上官员可进入皇极殿觐见,以下官员则在广场上侯着,待列位官员各自就位站定之后,太监杨进朝拉长命令,扬声道:“跪~!”

王承恩拿着圣旨站在大殿门口,环顾众人之后,扯起自己那高八度的尖嗓子当众朗声宣读:“奉,天承运,太子朱慈烺授仙界太祖皇帝之命,公告天下,前日,父皇朱由检游学仙界,升修造化,不日将归。今慈烺监国,孝于君亲,友于兄妹,亲贤爱民,除暴安良,恪尽职守,毋溢毋骄。望诸卿克己奉公,诚恳勤俭,鞠躬尽瘁,精忠报国,钦赐~!”

宣读完太子的圣旨,杨进朝再扬声示意众人。

“山呼~!”

众人伏地齐声恭贺道:“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兴!”(跪下之后站起来叫“兴”)

“跪~!”

“山呼~!”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兴”

……

如此反复四次,才算完工。

凡是来上朝的臣子,只要还能喘气的,甭管多大岁数,都得跟上大家的节奏。

上百人的齐声山呼产生的声浪无比巨大,着实将坐在小椅子上的小太子吓了一跳。

倒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周皇后一如往常,将此种礼仪视为文臣武将的应尽之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