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529章:唯快被破

明末黑太子 第1529章:唯快被破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以朱慈烺自身获得大礼包之后的经验来判断,十二个月的武器装备只有四分之一,也就是三个月能长期使用。

余下四分之三都得变成器官捐献者,否则另外四分之一的武器装备也会因为缺乏弹药和零部件而不得不瘫痪。

像“挑战者”-III型与“豹”II-E型主战坦克,使用的都是是莱茵金属的120毫米滑膛炮,与泡菜的K-2主战坦克所安装的火炮型号一致。

因此才获得了同型号的弹药,否则打光自身携带的弹药,那就可以当拖拉机来用了……

现在英第一军、西第一军、俄第一军带着一群即将变成拖拉机的重装备,都在波斯东部地区奋战。

波斯虽然是高原地形,北部也有厄尔布尔士山脉作为天然屏障。

然而东北部属于高原开阔地带,腹地为卡维尔盐漠,该盐漠的西北方向便是都城德黑兰。

可以说攻占波斯全境非常艰巨,但只是攻占波斯北部,夺取德黑兰,倒是不是很难。

侯赛因也意识到了这点,便下令在东北部边境地区修建了三道防线,用来阻挡敌人的进攻。

总的来说就是利用小山、壕沟、碉堡,将天然与人工地利优势相结合。

在这些可以利用的地方部署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炮、火箭炮、榴弹炮、防空炮、防空导弹。

前沿阵地布设大面积的雷场,而装甲部队则隐蔽在后方,配合机群,伺机进行反冲锋,这属于典型的防守反击战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波斯东向要抵御明帝国,西向要联合以色列,一起对付奥斯曼帝国。

双线开战的代价就是要分散兵力,更何况波斯南部还有一条绵长的海岸线,并不利于全线防守。

好处是南向水域是水道较为蜿蜒曲折的波斯湾,并不利于大舰队的展开,反而波斯海军的小型舰艇显得如鱼得水。

但从宏观上来说,即使侯赛因与大卫王和师仁结盟,也要面对朱慈烺、易卜拉辛、路易十四的三巨头组合。

后者几乎是这个世界上实力最强的三国,如今波斯与以色列居然都给得罪了……

本来明帝国与法兰西帝国都没有参与进来,然而随着侯赛因的实力快速膨胀。

不但抢占了法属印度西部地区,还包庇了朱慈烺的敌人。

这就意味着波斯同时损害了明帝国与法国的利益,对方自然要用军事手段来讨回公道。

最开心的就是易卜拉辛,本来以一敌二比较吃力,这下来了两个强力帮手。

就算加上师仁,也就是三打三,然而己方这三巨头的组合,绝对能让易卜拉辛如释重负。

上一次明、法、奥三国联手,还是在消灭神圣罗马帝国的时候。

路易十四都没想过在有生之年,自己居然能第二次碰到这种事。

奥斯曼帝国与法兰西帝国在明帝国崛起之前,就是非正式的盟友。

因为法国高层将由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的西班牙帝国视为头号威胁,算上东边的神圣罗马帝国,法国在地缘上等于被哈布斯堡家族给夹击了。

在得罪奥斯曼人的话,那基本上就没有好下场了,所以与奥斯曼帝国暗通款曲是必然的事情。

如今法国搬到了东亚,与奥斯曼帝国更是没有实际上的利益纠葛,为了对付同一伙敌人而成为盟友就顺理成章了。

路易十四起初是不相信世界上有不知死活的玩意的,但先有利奥波德父子,后有侯赛因,他也不得不信了。

法国实力再弱,也要比波斯强,波斯趁法属印度发生叛乱,而抢占了西部地区,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之举。

现在终于让老朋友忍无可忍,倒是避免了己部出现大量伤亡的情况了。

能够以最低的代价收复法属印度西部地区,这是路易十四非常希望看到的事情。

作为回报,他也愿意让图尔维尔率领法国主力舰队参与封锁阿拉伯海的军事行动。

波斯海军的小艇尽管多如牛毛,收拾起来非常棘手。

但有明帝国海军挡在前面,图尔维尔就轻松多了。

为了阻止明军登陆本国的东南部沿海地区,波斯海军出动了上千艘265吨的“辛纳”级导弹艇与50吨级的高速导弹艇。

前者拥有一门76毫米舰炮与两座双联反舰导弹,后者则装备一挺12.7毫米机枪与两枚反舰导弹。

这些导弹艇一次可以齐射近四千枚反舰导弹,对海上目标具有极强的毁伤能力,一般的舰队都承受不住这种规模的打击。

但波斯导弹艇机群的突击并未收到奇效,更未获得想象中的辉煌战果。

因为他们面对是是一支拥有四十六艘航空母舰和三十艘两栖攻击舰的庞大舰队。

大明帝国远征舰队拥有超过两千架舰载战斗机与直升机,防空、反舰、反潜能力都极为均衡且出众。

不光如此,还编有超过四百艘驱逐舰与护卫舰,近一百艘潜艇。

除此之外,郑成功还派来了两百四十艘巡逻舰与导弹艇。

这些中小型舰艇对主战舰艇及辅助船只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四月五日上午十一点左右,双方在距离恰赫巴哈尔东南约一百海里的水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参战舰艇数量最多的海战。

若是按照吨位计算,还是新西兰海战堪称世界第一。

但由于参战的波斯海军小艇超过上千艘,导致是役成为了数量上的的第一。

“辛纳”级导弹艇能在距离目标超过五十公里的时候便发射了反舰导弹,而高速导弹艇由于反舰导弹射程不到五十公里,就得冲得更靠近一些才能开火。

但它们根本无法进入预定的开火距离,大明远征舰队出现在那里,就意味着哪片水域的制空权掌握在明军舰队手里。

没等这些导弹艇靠近目标,便遭到了明军舰载战机的围攻。

波斯空军不是不想提供火力掩护,但出动的上百架战机都被明军舰队的远程防空导弹给击落了。

“舞会”岸舰导弹系统、“堡垒”岸舰导弹系统、“战斧”-5B型巡航导弹的联手打击。

两款岸舰导弹都是由商船来搭载,陆基防空系统亦是如此。

此举不但可以增加舰队的对地打击能力,防空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跟随舰队出征的385艘商船里,有将近一半的数量都成为了武器发射平台。

它们就算是被击沉了,代价也是很低的,揭暄随时可以再调集几百艘商船来补充缺口。

击沉这些商船也不容易,因为它们就在舰队的内侧航行。

别说反舰导弹,就算是由潜艇发射的鱼雷都很难命中它们。

远征舰队的护航舰除了自身标配的近程防御系统之外,都外挂了不少近防炮。

舰队可以搭载上千架反潜直升机,按照八班,每班三小时来滚动推进,每个班次都可以有上百架反潜直升机同时在舰队外围执行任务。

留给波斯潜艇与导弹艇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他们不是不能取得一些战果,只是想要获得辉煌胜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是舰队里还有不少安装了俄式130毫米双管舰炮与西方127毫米舰炮的战舰,大口径舰炮几乎一发就可以摧毁一艘导弹艇。

命中率感人不要紧,远征舰队的舰炮足够多,还有大量76毫米射速炮可以用来堵住火力缺口。

在三十公里外的海天交界线上,众多舰炮炮弹落点形成了一道极为宽阔的惊人水幕。

而在此之前,明军舰载机部队已经摧毁了近九百艘导弹艇。

这些玩意在海面上机动灵活,用反舰导弹非常难以摧毁。

所以舰载机飞行员都使用速度更快、过载更大的空空导弹来射杀猎物。

像排水量只有50吨的高速导弹艇,其实就是一种海上小脆皮。

哪怕空空导弹装药量再小,一枚也能将其炸成一堆碎片。

但不能确保命中率,因为海面上的目标太多,容易互相干扰。

明军飞行员迫不得已,只能采取双发齐射的攻击方式。

同时还要降低飞行高度,这就给了对方反击的机会。

超过一百架“王鹫”、“台风”、“阵风”被76毫米舰炮直接击落。

但波斯导弹艇部队的任务不是防空,而是反舰。

在没有摧毁明军舰队之前,防空战果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海上突击行动,危险程度算得上是九死一生。

余下的三百多艘导弹艇完全没有折返的迹象,义无反顾地冲向目标。

没等用肉眼看到敌人的战舰,便遭到了对方舰炮的疯狂阻击。

一道道水柱在导弹艇旁边骤然升起,这就是最危险的信号。

说明已经进入舰炮的射程里了,随时都有粉身碎骨的可能。

一艘不幸的导弹艇被炮弹直接命中,瞬间就变成了绚烂的烟花。

这并非偶然,很快就有导弹艇接二连三地被炮弹打成了纷飞的碎片。

大明远征舰队的近防炮早已开始工作,敌人发射的第一批反舰导弹已经飞到了跟前。

中远程防空导弹拦截了八成左右的部分,余下两成则只能交给近程导弹与近防炮来负责。

来袭导弹总数超过八百枚,迎接它们的是超过两百座“拉姆”、“卡什坦”、“密集阵”等近防系统。

平均一座近防系统只要拦截不到五枚反舰导弹,而且都是亚音速的导弹,摧毁它们的压力并不算大。

从大礼包里召唤出来的英、俄、印、西四国的战舰,虽说各有长处,但唯一的相似之处就是近防能力都差不太多。

不是很突出,也没有明显的短板。

在一个方向上想用四五枚反舰导弹来摧毁一艘战舰,其实并不容易。

只要不是腹背受敌,近防炮根本不需要进行180度转向。

炮口调整的时间越短,拦截目标的效率就越高。

在新西兰海战的时候,联军用大量的反舰导弹与巡航导弹,就见证了倭军舰队强大的防空能力,这还是在对方没有外挂近防炮的情况下。

大明战舰由于不在乎隐身性能,纷纷外挂了近防炮,近防能力自然更为出众。

四大礼包,加上自己制造的战舰,使得大明舰队里的战舰五花八门,简直跟饺子馅一样,已经完全不需要追求隐身能力了。

揭暄的看法与某皇帝一样,想要打赢眼下的海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好看只是赏心悦目,实用才是取胜之道。

所以波斯导弹艇机群发射的两个批次,加起来上千枚反舰导弹,最后只取得了一艘驱逐舰、三艘护卫舰、九艘商船的战果。

尽管大明远征舰队没有做到毫发无伤,但这种程度的伤亡也是无关痛痒的,完全在揭暄的承受范围之内。

反而是对方的导弹艇部队已经全军覆没了,跑回去不到一百艘,大头都喂鱼了。

负责反潜的直升机机群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已经得到确认的是击沉了敌方四十五艘潜艇,另有约八十八艘还在核实之中。

揭暄可以猜到,对方出动了导弹艇,必然在水下会有所动作。

潜艇要么与导弹艇协同作战,要么与导弹艇打个时间差。

让潜艇打头阵,等大明舰队忙于反潜,导弹艇再杀过来。

让导弹艇打头阵,等大明舰队疲于应付反舰导弹,潜艇再在水下发射鱼雷。

最终潜艇所取得的战果还是大于导弹艇,有八艘驱逐舰、十五艘护卫舰、三十一艘商船遭到重创或被击沉。

揭暄不清楚侯赛因手里到底有多少艘潜艇,但从目前交战的情况来推测,肯定不会少于三百艘。

乐观地说,是役打掉了对方大约一半的潜艇。

反之,侯赛因就可能还有超过两百艘潜艇可以投入作战。

这玩意对己方舰队的威胁极大,所以揭暄要求将之前获得的EMP-145MP、PC-235、P-1海上巡逻机,连同己方制造的同类型飞机都投入到阿拉伯海北部的反潜作战中。

这些巡逻机的飞行速度比直升机更快,续航力与滞空时间也比直升机更长。

有舰队保护,巡逻机也不想用担心被敌机给击落,专心反潜就行了。

就算侯赛因想玩“空、潜、快”战术,也得看看对手是谁!

更别说外侧还有图尔维尔所指挥的法国舰队,他们要是疏忽大意了,那就更有意思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马虎大意的法国舰队就被击沉了四艘驱逐舰与三艘护卫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