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407章:以空制地

明末黑太子 第1407章:以空制地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约瑟夫的计划很好,但现实却很难实施,因为从奥地利北上的奥斯曼军队之前就已经通过俘虏们的诸多口供,加上空中侦察,获悉了巴伐利亚地区的神圣罗马帝国野战部队的基本情况。

在奥格斯堡以西的森林周边地区,便有多达一个装甲旅、两个机步旅,以及超过三十万清军骑兵在进行贴脸式的监视。

看上去只有三个旅的机械化部队算是能与当地的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军相抗衡,其余都只能算是他们的附庸而已。

但就是这三个禁卫军的装甲部队,便拥有多达六百辆坦克,其中还有一个装备九号坦克的重型坦克营。

而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军下辖三个坦克旅、一个骑兵旅、六个步兵旅,额定总兵力五万人,列装三百六十辆坦克。

每个坦克旅都装备了三十六辆“帝国卫士”II型、三十六辆“十字军战士”II型、四十八辆“圣骑士”II型。

三款坦克所谓的II型就是由I型加装了装甲,或者说是铁板升级而来的,被认为防御力大大提高了……

至于实战情况如何,从奥地利败逃到巴伐利亚的第三军上下最为清楚。

早在三月五日,该部便在维也纳盆地地区,与北犯的奥军装甲部队打了一次。

上报的战绩是以损失五十五辆坦克的代价,摧毁了对方一百零二辆坦克!

战损比高达一倍,不可谓不惊人,但实际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大战过后,第三军就撤出战场了,奥斯曼大军得以北上进攻维也纳。

经过奥斯曼向明军提供的战报,事后在战场上发现了至少八十七辆敌军的坦克残骸。

奥军损失了不到五十辆坦克,对于这种模棱两可的事情,无法到场清点战果的张煌言在看过战报后只能一笑了之……

眼下,神圣罗马帝国的野战部队大部分躲在符腾堡的施瓦本山、黑林山、斯图加特以北的两片森林、奥格斯堡以西的森林、雷根斯堡以西的森林,大概这五片地区里。

原来在纽伦堡以西的森林里也躲藏着一支神圣罗马帝国的装甲部队,但明军出动了轰炸机之后,他们便连夜向西跑路了。

根据与奥斯曼方面的协商,由明倭联军来负责多瑙河以北地区的敌人,奥军负责南岸一带的敌人。

两军早在出兵占领摩拉维亚的时候就已经汇合了,当双方在巴伐利亚境内再次相遇时,也就没那么兴奋了,无非是高级将领吃饭碰头,沟通一下罢了。

这次征讨神圣罗马帝国的战况,从目前看来是优于前两次的,但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犯下轻敌大意的错误。

夏天刚刚来临,战局的变数也随之而来,根据以往的实战经验来看,往后发生啥事还很难预测。

对于敌军主力主动出击这件事,倒是让明奥双方都很高兴,毕竟不需要进山或林子里去打击目标了。

由于南线的三处敌人的藏身之地的面积都很大,奥斯曼方面虽然出动了大量的仆从军骑兵,可这些骑兵是打不了硬仗的。

所能指望的只有三个装甲旅和七个机步旅的禁卫军部队,但要监视三处地方,参战的禁卫军也无疑被迫一分为三了。

毫无疑问,分兵而动的结果就是每路都可以监视敌军的动向,然而每路部队都无法完成歼灭敌人的任务。

歪打正着的是,此举刚好起到了引蛇出洞的效果。

真把敌人给围死的话,或许就没法让对方主动出击了。

充当侦察兵的清军骑兵很快就将自己被对方坦克一顿“修理”的遭遇报告上去了。

奥斯曼禁卫军装甲部队在通过空中侦察确认此事之后,便立刻掉在猎物后面尾随。

但也不是完全放任敌人可以大摇大摆地出动,奥斯曼空军还是派出了上百架战机进行掩杀。

绝对不会让敌人抵达目的地从而完成集结,即便真到了地方,也只能是一群残兵败将碰头而已。

为了掩护己方主力部队的行动,奥格斯堡的神圣罗马帝国空军也是倾巢而出,双方在森林东北方向爆发了激烈的空战。

双方都算是大明空军这个老师的学生,无非是奥斯曼空军是手把手教出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空军顶多算是旁听生。

奥斯曼空军出动了六十五架“黑脚信天翁”与四十二架“火烈鸟”战机,神圣罗马帝国空军则由二十四架“鹰”式、四十一架“隼”式、四十六架“信天翁”来迎战。

双方在数量相差无几,神圣罗马帝国空军略占优势。

但在质量上,神圣罗马帝国空军就明显不如对方了。

尤其是在找到了针对“信天翁”这款性能落后的战机的战术之后,“信天翁”就直接沦为了战场上的活靶子。

经过前两次大战的历练,奥斯曼空军的飞行员也逐渐成熟起来,一线部队里的新手不到三成,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神圣罗马帝国空军一方则要逊色许多,老手不到三成,新手占了大头,机群的战斗力也就随之被降低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前两次都与世界第一空军打成了消耗战,损失的飞行员加起来超过六千人。

指望在两年内,让新手变成老手并非不可能,前提是对手不能是实力越来越强劲的明帝国空军。

跟明帝国空军对打的结果就是往酒里兑水,神圣罗马帝国空军随着损失的加剧,飞行员整体水平会直线下滑。

各**事观察家的一致看法是,明帝国空军实力唯一世界顶级水平,法国、奥斯曼在第二梯队。

法国空军的情况又与奥斯曼空军略有不同,前者是飞行员素质较高,后者则是实战经验较为丰富。

如果兼顾二者的话,那就是明帝国空军了!

不可否认的是,奥斯曼空军也跟隶属于陆军的禁卫军一样,属于帝国的精英部队。

不但装备好、待遇优、士气高,而且实战经验也被神圣罗马帝国给硬生生地磨练出来了。

事实证明,打一个月的实战,比打一年的演习的收获还要多得多。

打一百个靶子也不如干掉一个活蹦乱跳的敌人更让飞行员感到震撼!

不用打下敌机,哪怕是执行对地支援任务,也可以让飞行员收益颇丰。

神圣罗马帝国空军一方面对宿敌也不会坐以待毙,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上了,必须拼死一战。

双方在奥格斯堡以东的空域展开了激烈的空战,你来我往,往来穿梭,不断有战机被击中进而冒起黑烟,甚至凌空爆炸,场面很是激烈。

最终奥斯曼空军以损失六十六架战机的代价,击落了超过九十架敌机,力克劲敌,算是赢得了一场惨胜。

换成大明空军上阵的话,在双方参战飞机数量相当的情况下,损失不会超过三十架。

因为随着战争的持续,神圣罗马帝国空军的飞行员素质将会进一步下降。

大明空军在建立之初,昊菁皇帝就准备好用这个军种与对方打消耗战了。

过于爱惜空军的羽毛,也就是飞行员的话,那就不可能让空军真正的成长起来。

空军不同于海军,后者的对手没有主力舰的话,光凭一堆小舢板来围殴数万吨的战列舰那真是蚍蜉撼树了。

前者的对手即使没有先进战机,凭借数量优势,也是可以有所斩获的。

大明空军的每个飞行员,只要在一线执行任务,便要随时做好与敌机进行格斗的准备。

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军与第三军趁机快速向东挺进,在损失了上百辆坦克之后,总算是抵达了预定位置,也就是因戈尔施塔特附近。

在那里与一直躲藏在此地的第五军完成汇合,只要继续沿多瑙河向东攻击前进数十公里,便是已经被黄皮猴子占领的雷根斯堡了。

三军是头一次在野外完成集结,三位军长也特别希望黄皮猴子的装甲部队前来送死。

明军倒是从雷根斯堡出动了,然而出动的不是地面部队,而是拥有上百飞机的机群!

其中轰炸机有二十一架、战斗机有六十七架,尽管不能完成对目标的包圆,仍然可以达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当然,这仅仅是一支辅助力量,真正的主力是从纽伦堡飞来的机群,拥有超四百架作战飞机。

明倭联军的地面部队则巧妙地避开了对方的锋芒,就等着空军忙活完了,自己再上去收庄稼了。

尽管战术层面是比较无耻的,但这毕竟是个省时省力又省命的好办法。

现在可不是你想打就能打的时代了,打与不打,均由大明一方说了算。

卢学成的第三军由兰茨胡特北上到盖森费尔德就止步了,距离主战场只有十几公里。

该部的侦察营是可以看到战场的情况的,但不会上去凑热闹。

一旦双方纠缠在一起,那就是人为给空军的兄弟们添麻烦了。

真遭到误炸的话,莫怪空军那边心狠手辣……

神圣罗马帝国的三个军都携带了秘密武器,也就是腐烂的碎肉。

但他们的遭遇是让他们自己都始料未及的,自己不但扑空了,自己还沦为了案板上的鱼肉,任由黄皮猴子的战机将自己炸成碎肉。

大明空军对巴伐利亚的大部分地区都事实了监视,除了森林、山区以及慕尼黑之外,其余地方都在空军机群的巡逻范围之内。

对方空军敢出战,那就教他们空军如何做人。

对方陆军敢出战,那连跑回去的可能都没了,直接就变成崭新的碎肉了。

三个军长原定让第五军通过浮桥抵达多瑙河南岸,然后三个军沿河向东进攻雷根斯堡。

然而在第五军还没有完全渡河之际,黄皮猴子的机群便飞临了他们头顶。

不由分说,便开始了大肆杀戮。

神圣罗马帝国野战军的防空能力不是完全没有,但只能用一般或平庸来形容。

每个坦克旅或机步旅都装备了至少上百门小口径高射炮,但在两个机群面前,并不能保全自身。

与轰炸城市使用燃烧弹不同,攻击装甲部队,不论是轰炸机还是战斗机都挂载了一炸一片的集束炸弹。

一枚航弹可以覆盖半径十米的范围,除了对方皮糙肉厚的坦克之外,装甲车与卡车都会被集束炸弹爆炸所产生的铁珠击穿。

等到双方开打之后,卢学成才命令所部大举压上,全军上下虎视眈眈地在边上看着不远处的盛况。

轰炸机与战斗机先对目标实施了地毯式轰炸,之后轰炸机由少量战斗机保护返回机场,余下的战斗机则以盘旋的方式来绞杀猎物。

但不久之后,从纽伦堡便飞来了五十七架战斗机以及三十六架“空中炮艇”,后者才是名副其实的“舔地专家”。

由于敌方的装甲部队已经许久没露面了,打骑兵又不是“空中炮艇”的主营业务,故而这些机组成员已经闲了好一阵子了。

这下总算是捞到个肥差了,自然要努把力,像食蚁兽一般,将地面上能舔死的“蚂蚁”全都弄干净不可。

轰炸机扔完航弹就会离开,“空中炮艇”刚好相反,在打光弹药或者用光燃料之前,会一直逗留在战场上空。

十二架“空中炮艇”就足以干掉上百辆坦克,相当于一个敌方坦克旅的编制,手气好的话,斩获两个坦克旅也不在话下。

经过刚才的一场猛烈轰炸,神圣罗马帝国的三个军的防空力量已经被绞杀地名存实亡了。

等遭遇三十六架“空中炮艇”的攻击,那就相当于迎来了灭顶之灾。

约瑟夫皇储倒是下令给所有坦克都披上一层装甲,包括坦克顶部在内。

然而“空中炮艇”上机炮所发射的钨头穿甲弹仍然可以给神圣罗马帝国的坦克造成重大打击。

尤其是车体后方发动机上部的散热窗,是最为脆弱的敌方,遭到攻击就会着火冒烟,让坦克直接瘫痪在原地。

当“空中炮艇”编队在战场上空玩起了“死亡旋转木马”战术之后,地面上随处可见已经被重创的坦克。

零星跑路是有机会逃出生天的,但组团撤退,那就会引来明军战斗机的追杀。

为了提高行动的成功概率,约瑟夫皇储的确下令空军竭尽所能地出动。

然而前去支援地面部队的大约三百架战机,在半路上就遭遇了对方的空中阻击。

从因戈尔施塔特、雷根斯堡、纽伦堡等地出击的大明空军的近三百架战机,将敌人给截住了去路。

在轰炸途中被对方阻击数次之后,大明空军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也让对方尝尝被堵路的滋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