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218章:明法竞争

明末黑太子 第1218章:明法竞争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一六八零年秋,柯尔贝第三次访问明帝国,也很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

虽然身体欠佳,但柯尔贝还是坚持亲自前往明帝国考察参观。

他要在死前再看一眼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的发展状况,回去好禀明国王陛下。

路易十四并不想公开承认已经吃掉西班牙本土,占据了半个英格兰和北美的法国仅仅是世界第二。

可在心里,光是路易十四,而且麾下的文臣武将们都明白,法国就是世界第二。

让国王陛下难以启齿的原因很简单,“世界第二”风光无限,只不过与世界第一的差距有点大……

在军事方面,拿海军舰队做对比。

明帝国不算郑芝龙的舰队,便包括八艘四级铁甲舰、十三艘三级铁甲舰、三十二艘二级铁甲舰、四十三艘一级铁甲舰。

法国海军只有一艘三级铁甲舰,也就是明帝国皇帝无偿赠与的那艘,以及包括自制的二十艘在内的三十六艘一级铁甲舰。

也就是说,哪怕不算一级铁甲舰的零头优势,明帝国也比法国海军整整多出了八艘四级铁甲舰、十二艘三级铁甲舰、三十二艘二级铁甲舰。

如果折算成战斗力的话,法国海军的实力仅仅是明帝国海军的三分之一!

就这还得是乐观估计……

柯尔贝这次带着少将图尔维尔前来,就是为了采购并引进三级铁甲舰。

十年里,法国给这个盟友送去了超过两百万矿工。

按照此前向明帝国输送的奴隶矿工数量折算成银币,不算返航时运输充抵的货物部分,至少价值两千万。

路易十四已经与威廉三世商定,双方各出资一亿银币,分为十年贷款,每年各向明帝国支付一千万银币,引进三级铁甲舰的建造技术,包括四艘同级舰。

两亿银币买四艘三级铁甲舰加上相关技术,这是十年前订好的事情。

路易十四还担心明帝国的皇帝会反悔,毕竟较于此前的物价,对买家来说,这算是非常实惠了。

柯尔贝这次带来了三千五百万银币,其中有一千万是采购三级铁甲舰的首付款,其余金额视具体情况而定。

站在六十多岁的柯尔贝身边的图尔维尔还不到四十,显得意气风发,对明帝国海军有嫉妒也有期许。

能够跟随柯尔贝前来,还要感谢已经就任法国海军总司令的德埃斯特雷的推荐。

德埃斯特雷在图尔维尔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模样,柯尔贝也觉得这个年轻人值得好好培养,便请示国王陛下,将其带到了东方世界。

其实舰队进入缅甸以南的安达曼海,便等于进入了明帝国的势力范围。

明帝国在安达曼群岛与尼科巴群岛都建立了海军基地,此前荷兰也同意明帝国在其控制的锡兰岛设立海军基地。

柯尔贝怀疑荷兰将与明帝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同盟关系,但苦于找不到相关证据。

在担任财务大臣同时兼任海军事务大臣之后,柯尔贝一直努力发展法国的造船工业。

尤其是从明帝国引进一级铁甲舰的相关技术后,寄希望于凭借法国自身的技术实力,能够借此机会主推造船工业蓬勃发展。

到一六七五年,法国造船厂算是彻底消化了一级铁甲舰的建造技术,并自行研发出两千六百吨级的铁甲舰。

战斗力介于一级铁甲舰与二级铁甲舰之间,属于积累产品,但毕竟也算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路易十四对此十分高兴,并将该级铁甲舰命名为“查理曼大帝”级。

此前从明帝国引进的铁甲舰为“高卢”级,授权建造的同级舰为“法兰西”级。

“查理曼大帝”级对法**事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路易十四批准建造十艘同级舰。

同时下令研发四千吨级铁甲舰,按照吨位与战斗力折算,相当于明帝国的三级铁甲舰。

柯尔贝从造船工程师的口中得知,从研发到下水,光是试验舰恐怕就需要七八年时间。

正式批量建造的话,应该在一六九零年是比较稳妥的……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模板是现成的,就是那艘获赠的三级铁甲舰。

但由于没有设计图,工程师们又无法拆解这艘战舰,所以仿制的难度就非常之大了。

在权衡了一番利弊得失,主要是看自己兜里的钱够不够多之后。

路易十四终于同意了柯尔贝提出的引进技术的请求,用十年时间造一艘试验舰。

省钱是省钱,但能否满足批量建造的要求,那就存疑了。

对法国来说,一亿银币的开价不算低,可分期付款的话,也能承受得起。

如果能得到两艘成品,那这笔钱就花得物超所值了。

与路易十四抱有同样想法还有荷兰执事威廉三世!

为了巩固全球第二海上贸易地位,荷兰必须持续增强海军实力。

尽管盟友法国的国力是全球第二,但荷兰贸易总额与海军实力均为全球第二。

荷兰舰队的规模与法国相差无几,差别在于官兵素质明显高于法国海军。

法国海军的优势就在于骁勇善战的陆战队,纯海战还不是荷兰舰队的对手。

前荷兰海军总司令特罗姆普与昊菁皇帝的老朋友普特曼斯先后故去。

年过七十的名将鲁伊特又不便远行,这次访问明帝国的任务便落到了年近六十的范德扎恩的肩上。

他只负责战舰性能方面的事情,具体谈判工作则由小普特曼斯来完成。

为了示好明帝国,此前威廉三世已经同意盟友在锡兰建立海军基地。

作为代价,双方同意在一六八零年签署一份协议,内容是用四艘三级铁甲舰交换锡兰岛(斯里兰卡)。

在协议执行之后,荷兰仍旧可以保留在南亚次大陆的属地,明帝国不会予以干预。

小普特曼斯也向威廉三世表示,明帝国似乎对这片拥有了牛粪、咖喱、恒河水且土邦林立的地方兴趣不大……

根据双方的君子协议,鲁伊特会帮范德扎恩再带两年海军,等后者返回本土之后,便可就任海军总司令。

前者也希望范德扎恩可以在明帝国好好看一看,尤其是观察其海军的发展状况,以此为背景来制定未来二十年荷兰海军的发展计划。

等见到了昊菁皇帝,范德扎恩与小普特曼斯得到了三个关于三级铁甲舰的解决方案。

其一,还是原来谈好的模式,用锡兰岛换取四艘铁甲舰,都是今年刚下水不久的新舰。

其二,荷方在锡兰的基础上追加五千万银币,以获得三级铁甲舰的建造技术。

其三,追加一亿银币,包括五艘三级铁甲舰以及转让相关建造技术。

第二套方案与第三套方案的区别就在于,花五千万银币买一艘三级铁甲舰是否值得。

范德扎恩当然希望吨位大的铁甲舰越多越好,但也要考虑到己方的财务承受能力。

三级铁甲舰标价五千万银币贵么?

当然不贵!

不是明帝国的盟友,你还买不到呢!

用昊菁皇帝的话说,一级铁甲舰等同于眼下的利益,三级铁甲舰等同于二十年后的利益。

既要脚踏实地,又想深谋远虑,那就得多花钱了……

“陛下,法荷能同意?”

首辅方以智在法国待了许久,但还是摸不透路易十四的脉路。

“他们同意,咱们便可赚一笔。反之,咱们可以继续巩固海权!”

昊菁皇帝倒是看得开,作为世界霸主,就是要超凡脱俗,不要用过世俗的眼光来看问题。

“臣觉得二十年之内,法荷两国都难以造出三级铁甲舰!”

方以智在欧洲期间,是参观过两国的造船厂的,对其军事工业实力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看到自身与我大明的差距,那两个大客户才会舍得砸钱买船嘛!看不到的话,说明其要么近视,要么是瞎子!”

保证自己的洋海权益,就可以确保海上运输线的安全,每一艘商船就等于一座可以移动的海上小金库。

现在连奥斯曼帝国都对造船无比痴迷,由此可见海上贸易对本国税收的重要性了。

将自己的土特产运到对方的市场,从中赚取远高于本土价格的利润,这就是海上贸易的本质。

明白这个本质之后,谁能抵挡住这种诱惑呢???

更别提还有万里运输黑叔叔这种无本万利的事情了……

在两年之后,天津造船厂将有八艘俾斯麦与八艘定远下水。

尽管有一半要交付郑芝龙,但也能让大明海军的主力舰战斗力翻倍。

光是四艘俾斯麦与十二艘定远,就能横扫整个法国海军了。

南方的南都造船厂还在建造一级铁甲舰,不过是用来出口和装备海防部队,后者是用来巡逻的。

在昊菁皇帝的海军发展计划里,水面舰艇部队将逐步淘汰一级铁甲舰,吨位最低的也是二级铁甲舰。

三级铁甲舰,也就是吉野,才能达到远洋作战的标准。

力争在一七零零年之前,建成一支由四艘布吕歇尔、十二俾斯麦、二十艘定远组成的主力舰队。

吉野的数量倒是没有明显增加,因为昊菁皇帝认为届时三级铁甲舰就是烂大街的产品了,没必要过于重视和砸钱了。

大明现在岁入两亿五千万银币,太仓余额却没到一亿银币。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造船厂里正在培育的那些吞金巨兽。

第八批次造船计划(1676-1682),同时开工的俾斯麦高达八艘。

在采用了合金装甲与后膛炮之后,单艘造价达到一千万银币。

能够同时开工就是因为可以分期付款,否则加上一起建造的八艘定远,连大明帝国也吃不消这种规模的玩法。

昊菁皇帝就指望外销吉野能够回本了,用三级铁甲舰给五级铁甲舰买单,这貌似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根据薄珏的计算,建造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七千吨的布吕歇尔试验舰的成本,将会达到一千八百万银币。

以至于昊菁皇帝已经让揭暄联系新印加帝国的皇帝波洛,用海军服役多年一级铁甲舰来换购大量的精铜。

精铜就是钱,把智利铜矿的年开采量增加到十万吨,造一堆五级铁甲舰的钱就算是有了。

按照银币与吨位的建造标准来预估,一艘“国王”级战列舰的造价就接近三千五百万银币了。

往后采购哪怕为海军一艘战列舰,户部都要精打细算才行,跟现在法荷采购吉野别无二致。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在八年后,七级铁甲舰“国王”就将开工建造。

一六九五年,天津造船厂会着手建造四艘七级铁甲舰。

没一起建造八艘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实在是有点同时造不起那么多。

按照每年岁入增加五百万银币计算,预计届时大明的岁入可达三亿三千万。

每年拿出岁入的六分之一,也就是五千五百万银币给海军买船,理论上是可行的。

“陛下,法国在北美侵占了我们不少土地……”

对于此事,方以智已经看过不少奏疏了,但都被皇帝压了下来,连签批都没有。

“朕倒是希望他们把我们的地盘都占了!届时王师出兵就有充足的借口了!”

昊菁皇帝不是不知道此事,但就是装作不知道。

“如若那般,只恐与法国的关系会一落千丈!”

方以智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处理两国关系,但还是觉得需要事先提醒一番。

“法国与我大明从来都是竞争关系,只不过双方在英国、西班牙等蛋糕上的目标相近,这才结盟。朕也是有底线的,不会容忍法国一直多吃多占。等路易十四死了,他儿子再想这么玩,就肯定不行了!”

路易十四肯定知道孔代在北美的所作所为,但就是默许了这种损害盟友利益的举动。

故而昊菁皇帝也就当没看见,等时机成熟,再一巴掌把对方吃下去的都给打吐出来。

“朕虽然比路易十四的岁数大,但也比他活得时间长得多。他的子孙后代若是不出个能人的话,法国的败亡就指日可待了。别看现在法国国力还在不断攀升,但与大明的差距,尤其是在人口、资源、技术等方面,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从人口上对比,大明是法国的十倍。从岁入上对比,大明是法国的五六倍左右。从军力上对比,王师陆海空三军的战斗力都远远超过法军各军种。更何况我们在中东的盟友奥斯曼帝国,并不满足于现状,还在不停地向欧洲腹地挺进,之前朕卖给奥斯曼一堆武器,就是提醒法国,哪怕大明王师不亲自出手,也能让半个欧洲变得鸡犬不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