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150章:长期打工

明末黑太子 第1150章:长期打工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郑成功与郑省英这两个门徒运回来的战利品,某新皇基本算是看过了。

这趟让郑氏过去收拾西班牙,就是为了弥补之前郑氏多次解囊相助所付出不菲代价。

某新皇已经叮嘱过了,既不需要让两个门徒上贡西班牙金币,也不需要那边的大洋马。

之前新招的三十三匹本土肥马,某新皇都已经骑不过来了。

大洋马即使被送过来,某新皇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有一样,奴隶矿工,某新皇对其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郑成功自然不会少送矿工,随船队送来的贡品也不少,毕竟矿工是不能被送到皇城里的。

高级战利品无非是些精美的工艺品、油画、珠宝之类的物件,西班牙人的天赋也就到此为止了。

珊瑚这玩意,在南海现挖就行了,镇海公郑芝龙每年都送。

后邸多到放不下,某新皇对这玩意的兴趣并不大。

有那么几座当大型观赏盆景就行了,没必要摆的到处都是,自己的住所又不是水下龙宫……

为了大吉大利,又不会让尊师觉得自己过于铺张,郑成功仅让托郑省英送来六箱子金币,每箱都是六十六斤重。

不过某新皇认为在两年之后,郑成功会送给自己一个大礼包,因为届时是自己的四十大寿!

三十大寿的时候正好是辫子的顺鸡元年,也是皇太鸡驾崩的那年,即西历一六五九年。

某新皇处于友善,也就没有大肆庆祝,不是因为皇太鸡的原因,而是还要跟辫子继续死磕。

自己也并非一辈子窝在后邸的皇帝,相反,已经与辫子打了大小战阵不下十次之多,深知前线将士之苦。

在没有对辫子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某新皇自然不会借此机会领着一群人在后方大吃大喝。

现在辫子已经被吓到西域去了,关内的流寇也早已被镇抚,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天下太平了。

那么四十大寿就要提上日程了,而且是某新皇监国三十周年纪念,重要性不言而喻,掌管宴庆的光禄寺已经开始着手此事了。

当然,某新皇也规定了,该项目的总开销必须控制在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两银子,超支便须由负责人自己补上窟窿。

这笔钱决计算不上多,但也不少了,某新皇已经多次提高了臣子们的薪俸,不能让这群狗腿子趁此机会来吃自己……

若是自己能得到大量红包的话,那么庆祝费用的缺口便由红包补上,否则某新皇是不打算在自己的寿宴上大出血,否则就是丧宴了!

被群臣敲竹杠?

某新皇绝不愿意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最好就是跟除夕一样,办个晚会,大吃大喝一顿就行了。

不过瘾的话,那就放六天假,让臣子与商贾可以有空出去花钱,刚好可以刺激消费。

由于海外的生意伙伴国甚多,届时各国大使与公司老板说不定也能送些红包。

他们的钱是不收白不收,不给红包,那就要排队才能拿到货。

给了红包,某新皇龙颜大悦,说不定可以允许其插队……

现在光是按照订货方来计算,就有法国、荷兰、奥斯曼、瑞典、神罗、威尼斯、葡萄牙、暹罗、安南、倭国、泡菜、波斯、印度、北地、东地、南洋、草原、南廷等等。

凡是跟大明友好往来的国家,只要提交申请,挣得某新皇的同意,便可在北都设立大使馆,这样更方便互通有无。

与某新皇有贸易往来的跨国公司,在北都都有办事处或者分公司,这样便于排队采购大明的土特产。

郑氏集团继续赶着海运的差事,从北都或者江南出发的船队,在抵达目的地之后,还会继续向西,进入红海北部。

在那里将奥斯曼船队运过来的奴隶矿工转运过来,然后浩浩荡荡地驶往南洋金矿或者天津。

抵达天津之后,先行换成漕运船只,而后在北都换成火车,奴隶矿工便可快速抵达漠南矿区,正式开启喜大普奔的挖矿事业了!

由于数次远征美洲得来了近千艘西班牙远洋型商船,加之大明的进出口量每年都在攀升,郑氏从海运方面所获得的收益,比以前更多了。

天津港与蓬莱港是北方最大的两个港口,每天都有不下二三十艘商船等待进入港口,装卸货物,靠岸的商船更是高达上百艘之多。

要不是某新皇非常适时地决定扩建港口,现在两座港口都会被外籍商船给弄得瘫痪掉。

扩建港口的费用可是极其惊人的,当初还有人表示怀疑,认为是多此一举。

现在看来,某新皇再次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慧眼如炬且高瞻远瞩……

配合港口的保税区里的仓库都装着大明的土特产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毫无疑问,此举已经被推广到了很多跟进的友好国家。

眼下,某新皇又在跟工部与户部商量,对北廷管理的几个主要港口再次进行扩建。

原因无他,港口规模赶不上吞吐量,蒸汽起重机的效率远不如后世的同款产品,商船的吨位又普遍偏低,加上工厂的产能有限。

这就意味着要满足等待装货的商船长期靠岸的需要,港口的码头数量必须继续增加,而且要翻倍增加才行。

由于有了飞艇从高空拍摄的港口照片作为参照,比地图要更容易作出分析判断,规划的难度也大为降低。

某新皇的计划便是让天津与蓬莱两大港口均能够同时停靠一千艘商船!

这可是将群臣给吓得不轻,毕竟一千艘可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在某新航看来,一艘船也就三百吨到五百吨。

一千艘不过五十万吨,换算成后世的万吨级款式不过五十艘而已。

而且看似扩建的总额巨大,其实分摊到几年,便可以让户部接受了。

距离上次扩建港口已经有五年之久了,五年不算长,但大明的对外贸易在这期间是飞速发展的。

别的不说,光是在北都注册的外企便高达五千家以上,新城的一大片街区都是外企在北都的办事处或者子公司。

按照每家公司每年需要缴纳一百银币的管理费计算,光是这一项,户部便可收入五十万银币之巨!

一家外企哪怕只有十名雇员,五千家的雇员总数也高达五万,这些人很多都属于高消费群体,又能刺激消费。

当然,这里面也会有没事找事的家伙。

但不要紧,某新皇早就防着这手了。

与每个国家都签署了相关协议,一旦犯事,非元首直系亲属,便需要在大明审理,并按照大明律例予以惩戒。

哪怕是杀人,枭首的话,或许会影响两国关系。

某新皇便出了个折中方案,让案犯去挖矿就行了……

不想挖也行,那就看案犯家属所缴纳的赎金够不够多了!

若是受害者是比较重要的明人,对不住,交钱也不行,等着挖矿挖到死吧!

绝大多数来到大明的外国人,都很识趣,毕竟自己是来赚钱的,不是来惹是生非的。

连法国与荷兰都是明帝国的盟友,普通商人想要侵犯明帝国皇帝的利益,那就是自不量力了。

跟跨国公司接洽的事情,都是由某新皇的六只妃子来负责的。

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又得到了夫君的真传之后。

董小宛、寇白门等人,对商业事务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了。

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见,只有跟某新皇关系很好的商人,才有机会觐见。

她们不方便出面的场合,可由顾横波与柳如是代劳。

这两位弟妹除了给某肥宅亲王生孩子之外,在某新皇的照顾下,也早已成为商界的女奇才。

由于能够拿到抢手的商品,又通过大额贷款的方式,时至今日,某亲王账上的流动资金便高达五百万两,总资产超过上千万两银子。

一家人可谓吃穿不愁了,这也是某新皇当初希望看到的结果。

吃货妹妹朱媺娖与驸马孙云球的小日子过的也不错,家里不但能够年入不下十万两银子,朱媺娖还为其产下一儿一女,而且健健康康逐渐长大。

这下算是没有后顾之忧了,孙云球师从科学院副院长薄珏,本来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并不高,有了孩子,正室还能赚钱,便可以一心扑在事业上了。

往后这位驸马爷便是科学院院长的最有希望的人选了,现在名义上的院长是熊人霖,实际上负责具体项目的都是副院长薄珏。

等熊人霖退休,薄珏晋升为院长,他徒弟孙云球便有机会往上挪动一下了。

虚岁已经十四的皇长子朱祥堂现在就跟着孙云球学本事,幸好对女人的兴趣不大。

某新皇还没准备不到四十岁就当爷爷……

而且提醒过长子,二十岁之前不准让妻妾产子。

玩女人可以,但不能开花结果。

不然孙子跟儿子一样早熟,某新皇在六十岁以前就要晋升为太爷爷了,七十五岁恐怕就要看到重重孙子了!

好在长子是比较听话的,尤其是发现,研究科技居然比女人好玩多了……

在十五岁成年之前,也不打算玩女人甚至成家。

听到母后的唠叨,朱祥堂就不打算在成年之前找个女人自寻烦恼。

还是科学院那里好,学了知识之后,便可以自己研究了,不懂还能问。

再说造万吨级铁甲舰可是比玩女人要刺激太多了,尤其是在港口看到四级铁甲舰的身影。

那种庞然大物给朱祥堂带来的震撼是超乎想象的,对比起来,自己是无比的渺小,心里激动到无以复加。

孙云球是朱祥堂的师傅,那么按照辈份与关系来算,大明首席才子薄珏就算是其师爷了。

某新皇并不避讳这层关系,长子爱怎么认就怎么认,跪地磕头都可以。

但是薄珏与孙云球可是不敢让皇长子给自己磕头,这可是大逆不道之举。

教授皇长子知识是自己的荣幸,其他都是杂念,不可多想。

更何况自己是从某新皇这里得来的知识,传授给皇长子算是投桃报李、饮水思源了。

考虑到长子年纪还小,而且脑子也没薄珏与孙云球聪明,某新皇也没打算让这小子去科学院吃苦,学知识全凭个人爱好。

科学院商家,论天资,薄珏第一,退休的老院长宋应星第二,其他人各有千秋,孙云球比老宋头的天资还差一截。

某新皇的孩子不是傻子,但比当年同岁数的孙云球还差一截。

对于这点,某新皇在比较之后便能断定。

有些人天生就是聪明,不但可以过目不忘,分析力与判断力都远超同龄人。

说白了就是智商高,没这天资的人,后天咋努力都白扯,除非人家主动放弃不学了。

某新皇也不要求长子在科学院取得什么辉煌成果,只希望这货能明白科技的重要性就行了。

因为按照顺位继承人来说,长子较于其他兄弟,肯定是最有希望登基之人。

要是某新皇的备胎连科技兴国的道理都不懂,那还不如让他的某肥宅王叔来继承皇位呢。

反正只要好吃好喝供着,那货又不傻,大明帝国应该还能挺一阵子……

农业固国,工业强国,商业富国,科技兴国。

科技虽然位于最后,但最为重要。

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属于农业国,只有法国等少数国家算是准工业国。

荷兰是典型的商业国,故而国虽小,却很富。

实际上唯有大明开始了科技时代的序幕,也是最有希望成为世界霸主的国家。

虽然已经奠定了霸主地位,但某新皇认为这种地位并不稳固。

只有大明在科技方面比现在有所突破,才能真正掌握称霸世界的主动权。

眼下大明制造的这些土特产,法荷等国早晚都会造出来。

某新皇努力砸钱发展科技,就是为了拉大彼此之间的科技差距。

你有飞艇,我有飞机。

你有轮式蒸汽坦克,我坦克都实现履带化了。

你有铁甲舰叱咤大洋,我的航空母舰下水服役了。

科技的代差才能产生武器装备的代差,从而实现国力上的鸿沟。

譬如书籍与电影,你的人还活在纸上的时候,我的人已经在大银幕上活蹦乱跳了。

人类追求科技进步是孜孜不倦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巨额的利润,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听完了某父皇的讲述,皇长子更加坚定了在科学院长期打工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