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052章:全面火并

明末黑太子 第1052章:全面火并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由于汉军先是挖了一条五尺宽、一人深的壕沟,又在壕沟里掏了不少防炮洞,故而明军迫击炮发射的凝固气油弹并未对其造成太大伤害。

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汉军披甲兵在炮击后存活下来,此时便听从牛录章京与骁骑校的号令,跃出战壕,与来犯的明军步兵决一死战。

在这种情况下,反而白杆兵扔过来的特种手榴弹,给暴露在平地上的汉军披甲兵造成不小的伤害。

不论是飞溅的凝固气油液体还是纷飞的铁珠,对披甲兵来说都是极其恐怖的,只是绝大多数人在看过伙伴的惨状才明白过来。

明军不光可以用火炮达到烈焰熏天的效果,连手榴弹都是如此狠毒,分明是要置己方于死地了。

既然如此,那就更要拼死一搏了……

随着震天的喊杀声,恐惧心理稍纵即逝,在周遭同伴们的鼓舞下,汉军披甲兵要么自行冲向来犯之敌,要么跟在战车之后。

这些战车在进攻时可以掩护步兵,在防守时又能当作炮苔来使用,眼下便是汉军披甲兵冲锋的好帮手。

皇太鸡在部署了六个旗的汉军,不算每旗一个甲喇的骑兵,余下每旗五个甲喇的步兵与炮队,防御总兵力达到四万五千人。

壕沟后方还有六个甲喇的汉军铁超渡,以及两红旗、两灰旗、檬古檬古八旗,铁超渡总数达到八万九千骑。

可以说清军步兵就是为了拖住明军前锋的进攻之用,后方近九万去势待发的重骑兵,才是皇太鸡击明军的退杀手锏。

与此同时,皇太鸡在得到西线开始交战的报告后,立刻命令位于东线的镶白旗、两蓝旗、镶绿旗以及檬古外藩八旗,约九万铁超渡前去增援。

两黄旗与三顺王及续顺公的骑兵作为是役的预力量,随时候命,准备伺机而动。

看到皇太鸡下令发射的信号弹之后,三顺王麾下的约两万步兵也从灶突山西侧冲下来,支援汉军。

与此同时,首次参战的六旗新编汉军,兵力约四万五千人,均为步兵,也在号令下投入了战斗。

现在明军为了冲过灶突山与苏子河所形成的狭长地带,正摆开一字长蛇阵,这正是大清王师击败宿敌的天赐良机。

战场长二十余里,宽只有五六里,非常适合大清铁骑将明军步阵拦腰截断,甚至切成数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明军发射了大量的战术导弹,几乎给灶突山西侧洗了一遍,山上的清军炮位几乎损失殆尽。

尽管孔有德又重新部署了一番,可还是在短时间内遭到了二次打击,此时几乎无法给山下壕沟附近的汉军以有效支援了。

倒是在代善的命令下,近九万铁超渡从后方约三里地的位置杀奔过来,沿着岸边做了个弧度不大的迂回。

代善在看到三顺王的步兵已经冲下山之后,己部再行从山脚一侧进攻,便可能造成不小的误伤。

便当机立断,选择从苏子河一线进攻,正好与三顺王的大量步兵遥相呼应,对蛮明主力形成夹击之势。

“停止前进!”

蒂雷纳侯爵看到后方发出的信号弹,便命令超过二十万法德联军原地防守。

他也从望远镜里看到远方河岸一线卷起的漫天尘土,那必定是清军的骑兵集群。

尽管所部士兵装备精良,且有大量坦克掩护,可面对重骑兵的进攻,仍然不能轻敌大意。

将领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形成一个致命错误,进而对所部士兵造成极大的伤害。

此时法德联军距离马祥麟的白杆军还有不到半里地的距离,不继续前进就无法与其汇合。

但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伤亡,蒂雷纳侯爵只能奉命行事,同时发出信号弹,让马祥麟所部向己方靠拢。

马祥麟的五万白杆兵已经与对面的数万汉军披甲兵混战在一起,根本无暇分身。

场面混乱到就跟一大坨被洒在地上的饺子馅一样,外面根本无法进行炮火支援。

万幸的是,马祥麟认为东虏也不会用炮火来消灭己方的步兵。

既然如此,那就各凭本事喽!

白杆兵步战从不惧怕清军披甲兵,更何况全军上下都抱着为故去的老帅秦良玉及其两位兄长报仇雪恨的想法。

不论生前还是之后,当今皇帝都给了自己母亲极大的恩赐,葬入皇陵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马祥麟自然要知恩图报。

两个舅舅就惨死在清军手里,而仇人就在眼前,这个仇更是不能不报。

作为大明王师的精锐部队之一,白杆军已经列装了左轮步枪。

虽然只是有班长及以上级别的士兵与军官装备,但总数却高达五千支。

这在近战时所发挥出来的优势,就是对方完全无法比拟,更无法承受的了。

马祥麟更是将这些无比宝贵的左轮步枪集中起来使用,用这种武器玩三段击,输出火力的场面堪称无以伦比。

汉军披甲兵也是厚甲护身,每人至少穿两层甲衣,或者干脆前后各帮着一块铁板,但被子弹打到面部,也难逃一死。

伤及四肢更是会瞬间丧失战斗力,沦为战场上无人理会的累赘或者垃圾。

等披汉军顶着纷飞的子弹冲到对方近前时,已经损失了五六千人之多。

对面白杆兵的数量几乎可以形成二打一的优势,而且近战更是白杆军素来的强项。

白刃战时,武器是最后的比较对象,其次是拼杀技术,居首的自然是士气。

一方是为了报仇雪恨,另一方只是为了发财享福,较量之后便会见高低。

汉军都没想过这么凶狠的蛮子,一个个都跟不要命似的冲过来。

手里的家伙不行,就直接动手或者干脆张嘴往下撕咬。

全军上下无一人后退,人人皆奋勇争先。

而让汉军披甲兵们感觉起来,是役就跟用自己脑袋往墙上撞一般的痛苦而又难受。

狗蛮子一群接一群,一片接一片,冲杀起来跟山呼海啸一般惊悚。

鞑子可恨,给狗鞑子当奴才,助纣为虐之人更加可恨,可杀不可留!

若是跪地求饶,白杆兵或许还会考虑一番。

反之,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双方火并了不到两刻钟,近三万汉军披甲兵就被打剩下万人左右。

代善所指挥的铁超渡集群则飞速绕过混战区域,扑向身后的明军步队。

在他看来,汉军已经完成了遏制狗蛮子进攻势头的任务。

余下,就要看铁超渡的发挥了……

只是由于大量战车的存在,使得当面之敌的攻防转化速度极快。

没等清军铁超渡冲到近前,明军便已经完成了原地防御阵型。

这下突袭又变成了强攻,只是貌似没有多年之前,蛮子大军原地固守时那般绵密而已。

仔细来看,倒是有不少破绽可循,战车之间的空隙较大,的确适合铁超渡策马冲入阵内。

“大清勇士们!为了皇上!为了大清!冲入阵内!杀光狗蛮子!”

代善挥动宝刀,大喊一声,两红旗便率先作为开路先锋进行冲阵。

余下各旗在其带动下,不甘落后,开始大规模围攻明军临时大阵。

此番进攻没有主攻方向,只要能从一点突破,撕开缺口,便是大功一件。

由于缺乏满编时的坦克,导致此时法德联军的防线是较为松散的。

几乎一个排才有一辆坦克,余下都要靠长矛与敌军挖设的土坑来阻击对方骑兵进攻。

好在还有不少手榴弹,而且左轮步枪与迫击炮、佛郎机也能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陛下,此时若不驰援,只恐……”

门徒张煌言守在尊师旁边,用望远镜看过之后,急忙进言。

“此时若派骑兵驰援,则步兵会误伤己方骑兵。莫不如将计就计,待东虏骑兵与法德联军混战之后,王师骑兵再行在外围包抄,里应外合,将其聚歼于此地!”

某新皇当然看到了,但还得戒急用忍,既不能让自己的步兵干掉自己的骑兵,又不能放跑了这股人数不少的辫子骑兵。

“陛下英明!”

张煌言这下方才明白过来,同时又为蒂雷纳侯爵那里担心不已。

“之前朕接到报告,说不少法德联军士兵都抱怨好几年不打东虏了,光领固定工资有些少。这下好了,数万东虏骑兵过去送银子,能留住多少,就看其本事喽!”

某新皇给法德联军也配发了不少左轮步枪,数量达到上万支之多。

加上大量的手榴弹,至少可以在辫子骑兵发动冲锋时,给予其迎头痛击。

再加上迫击炮与佛郎机,二十余万人也不至于被对方给打得屁滚尿流吧?

“陛下,有不下一万东虏骑兵冲向本阵!”

“来得正好!打信号弹,让王师骑兵包饺子!”

“是!”

还你想包我?

老子让骑兵在外围反包你们这群不知死活的辫子!

大明联合部队现在的阵型的确很被动,由于缺少坦克,看上去很容易被切断。

但前方有白杆军与法德联军,后方有阿部重次的倭军,守卫某新皇的更是嫡系人马东宫卫队。

除此之外,还有十二万骑兵保驾护航,这也是某新皇手里最大的倚仗。

“瞄准!放!”

“啪啪啪……”

东宫卫队的各旅可以享受优先列装左轮步枪的待遇,唯一可以与之匹敌的就是近卫营。

眼下,看到一面上面绣有硕大“朱”字大纛旗,而冲杀过来的清军铁超渡,便尝到了枪林弹雨的感受。

这不是形容词,就是切实的体验,密集爆豆一般的响枪,一时都没有停歇过,加上纷飞的手榴弹,简直没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一骑,甚至数骑的代价。

面对杀气腾腾的辫子骑兵集群,陈国威、倪宠、林报国等人在退休之前,终于尝到一次暴打对方的美妙滋味。

东宫卫队不是不能打山地战,只是之前都在平原上作战而已。

换成眼下这种地形,跟在平原上没多大区别。

只要能让营连级作战单位展开,那就可以顶住对方的猛扑了。

更何况是役还有秘密武器,能将辫子烧得外焦里嫩……

代善选择带着两红旗与檬古四旗去死磕明军前锋部队,而阿巴泰与调度则带着两灰旗与檬古的另外四旗来冲杀那魔童的本阵。

之前檬古四旗还打算去后面占些便宜,没想到又见到一群“八幡大菩萨”与“七生报国”的旗号。

被倭军铁炮、迫击炮、佛郎机、手榴弹猛烈伺候了一顿之后,丢下超过七千尸体与伤兵,只得灰溜溜地逃了回来。

杜度认为,与其冲杀其他步阵须付出惨重伤亡,莫不如直接冲那魔童的本阵。

若能成功,或可擒杀那魔童,蛮明大军闻讯必定溃不成军,岂不是可以一战而定?

阿巴泰见到那魔童本阵的守备兵力并不多,大致只有不到十万的样子,便欣然同意了。

六万多铁超渡去冲杀缺少战车掩护的不到十万蛮子步兵,这机会已经算是很好了。

只是二人均低估了某新皇本人的火力输出水平,而且是大大低估了……

本阵的核心是七个东宫卫队步兵旅与一万特种部队,以及高杰、虎大威、猛如虎、刘光祚这四部人马,加上北厂、东厂、锦衣卫近万人。

背后是孙传庭所率的秦军,临侧则是驰援过来的地方部队,以及刘国能与李万庆两部供计四万人。

某新皇宁可让地方部队安排在临侧,也不愿意让其保护自己的背后,否则一旦崩溃,主力就要腹背受敌,会极大地增加崩溃战败的概率。

杂牌里面,刘国能与李万庆两部多次参加北伐行动,基本算是很能打的。余下都是指望不上,就是凑数的。

其他人,某新皇可以不管,但刘、李二人要想在战后全身而退,去南洋像祖大寿一样颐养天年,那就必须得好好打。

而且这两位也清楚,一旦王师落败,就等于折了自己去南洋落脚的本钱了,少说也得带走一个旅,约五千人马才行。

实际上,只要某新皇的东宫卫队不先被打崩,其他部队便有了主心骨,不会轻易崩溃,因为要给自己留后路,除非直接投降。

某新皇全身而退的话,回去就要按各部的表现予以奖惩了……

眼下王师有上百万之巨,自己打还没打,凭啥认输?

为了请君入瓮,再来个瓮中捉鳖,某新皇暂时也只能用自己那杆大纛旗做诱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