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88章:太子称帝

明末黑太子 第988章:太子称帝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崇祯就没机会回到皇极殿了,连同身边一群内侍跟班,都被请到了乾清宫里,究竟如何处理,还要等太子苏醒之后再行定夺。

军机大臣们见到太子的惨状,在心生怜悯之余,也知道在这个节骨眼,自己也就不能回家睡觉了,只能在军机处里凑活了。

好在军机处屋内的陈设并不比自家差多少,除了没有妻妾陪同之外,其他一如既往,而且还能随时供应尚膳监提供的伙食,倒是有口福了。

看到女婿的状况,薛国观作为岳丈,心里自然不好受,完全没了吃饭的胃口,就坐在那焦虑上火。

皇帝放弃南归,坐镇北都,那自己这首辅的位置估计就不保了。

太子若是有恙,甚至命归西天,便意味着首辅和岳丈两个头衔都没了。

想来想去,唯有太子转危为安,且将皇帝赶回到南都去,方才符合自身利益。

哪怕太子往后落下残疾,变成走路跛脚的瘸子,那也依然是太子,自己女儿依然是太子妃。

总而言之,决计不能让皇帝卷土重来。

太子很明显是个明君,至于皇帝嘛……

“诸位,事到如今,形势已然较为明朗,在下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在下身为首辅,现在又成了太子的岳丈,说公道话只恐被诸位暗笑,那便说句实在话。太子才华过人,学识出众,能善待百姓,又擅发展经济。对内已重整山河,赈济灾珉,对外又已数胜虏酋皇太鸡,屡挫其锋芒。太子若不能在北都主持大局,只恐以往诸多努力皆要前功尽弃,甚至付之东流。根据在下亲眼所见,对于太子行刺陛下一事,在下是全然不信的。在下先表态,支持太子。”

薛国观见到同僚们默不作声,只能率先发言,也好看看其他人在关键问题上是何态度。

“在下支持太子殿下!”

工部尚书张国维第一个表态,太子对自己一贯信任且重用,工部所需巨额银两从未拖欠,光凭这两点便足够了。

“在下亦支持太子殿下!”

按照观点与立场来说,吏部尚书堵胤锡与张国维都是太子派系的,因为太子言行及相应理念均符合两人的看法。

“在下亦支持太子殿下!”

冯铨第三个表态,由于之前这货还拍过皇帝的马屁,引得其他人都对其报以鄙夷的神色,连薛国观都看不上他了。

“在下适才不过是找个理由,好出去报信罢了!”

见到大伙都流露出异样的眼神,冯铨赶紧解释一下,以免再生出甚子误会出来,反正嘴长在自己头上,怎么解释都有理。

“在下亦支持太子殿下!”

医部尚书路振飞不理会冯铨这根墙头草,也选择支持太子,医部虽然不比之前的六部,但自成立以来,便以救死扶伤为根本。

太子使用诸多法子,总算是消灭了畿辅一带的疫病,医院还救治了大量的伤员与百姓,乃是功德无量之事,此时不支持太子便是忘恩负义了。

路振飞说完,都察院左都御史钟炌、刑部尚书甄淑也相继表态,自身观点加上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是都站在了太子这边。

兵部尚书王家彦虽然对太子的种种用兵之法颇有微词,但总以忠良自居,只要太子能带着王师打胜仗,他便不会自找麻烦了。

户部尚书李待问本想伺机赖掉账目上拖欠的数千万的欠款,转念一想,只要太子不死,又有军队与商贾们的支持,这笔账死都赖不掉,他也只能跟风了。

由次辅吴甡收尾,那军机处内部就完全没问题了,军机处的权力与作用已经与以往的内阁相当了。

只要军机大臣们在关键问题上,不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对于一些要事、大事,便可以定下基调了。

翌日上午,某太子在自己的卧室里会见了军机大臣们,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登基称帝!

老子忍不了,再忍下去,保不齐还要挨甩锅爹几枪伺候……

“本宫自监国以来的表现,诸位爱卿想必也都明察秋毫,刨去南廷所辖八隅不说,北廷直辖各地情况,较于五年之前,已然有所好转。当然,距离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还有较长的距离,需要本宫与诸位及各地官吏一起努力,方可实现。不过只要众人齐心协力,持之以恒,便可克服困难,让梦想成真。昨日,本宫父皇对于本宫主动放弃锦州大为不满,有意废黜本宫太子之位,又借捕风捉影之事,要废黜本宫的母后。本宫以为事已至此,无可挽回。太子之位,若无能力超过本宫之人,本宫自然不想轻易让与他人。皇后之位,本宫自然不想看到其他贵人染指之。然父皇执迷不悟,本宫又不想以武力威胁其退位让贤,便只能擅自行事,还望诸位爱卿莫要见怪!”

对于漂亮亲妈与吴某人的事情,某太子索性一句话带过了。

没有确凿证据之事,也就没必要概述了。

漂亮亲妈只要在跟甩锅爹结婚的时候还是完璧,这就足够了。

反正当时的大明又没有高科技修复技术,现在也不具备!

关键在于甩锅爹借助锦州与这件事向自己发难,那他就走错棋了。

自己把锦州收回来,这货便能善罢甘休?

那绿帽子的事情怎么办?

甩锅爹还能变忍者神龟不成?

丢失锦州只是面子上的事情,绿帽子可是心病!

没事闲得,给自己找个帽子戴,这不是自取其辱么?

现在好了,过不了多久,全城,甚至整个大明的百姓都知道这事了……

“臣支持殿下登基称帝!”

这次就不能让冯铨那个混帐再抢先了,薛国观旋即表态,作为首辅兼岳丈,不支持这事那就是个大傻子了。

“臣亦支持殿下登基称帝!”

冯铨立刻跟进,一丝一毫都不会差,不管其他人是否支持,他是一定要紧紧抱住这条大粗腿的。

“臣亦支持殿下登基称帝……”

在二人之后,其他军机大臣自然也纷纷出言支持某太子,在场众人悉数如此,无人弃权或反对。

“如此甚好,如今本宫腿伤未愈,难行相关礼仪,只得先行在报纸上宣布消息,再通知百官在东宫院内听谕。其他事宜,待本宫身体康复,再行计较。本宫称帝,自然会赐予诸位拥立之奖品。”

总的来说就是先宣布称帝,后找时间正式登基,不然现在连上炕都费劲。

“臣等不求拥立之奖,只求殿下可让四方太平,消灭东虏,收复失地,中兴大明!”

对于场面话,薛国观说的一点都不比冯铨差。

“该赏的都会赏,而且不会让太仓出银子,本宫自掏腰包,李爱卿无需担心!”

某太子不差这点钱,哪怕赏百官一个月的工资,士兵每人二两银子,某太子也完全掏得起这笔钱。

新皇上位,不表示一下就太说不过去了,起码要讨个好彩头才行嘛!

“陛下英明!”

太子还没登基,李侍问不知不觉就拍起了马屁。

“本宫身体不便,诸位爱卿可集思广益,斟酌词句,合力写份称帝诏书,本宫赏赐给诸位的奖品便算是润笔费了。”

雇人写这玩意,没错,某太子就干得出来这种事。

当年煤山变成鸿山,山下的大石头上的“鸿山”二字,出自倪元璐之手,当时也是给了润笔费的。

“陛下,这如何使得……”

薛国观急忙推辞,既然女儿从太子妃变为皇后,自己从太子的岳丈升级为国丈了,那就不好意思再收女婿的银子了。

“使得!使得!诸位爱卿赶紧写,写好之后给本宫看过,还要送往报馆印刷呢!”

对于报仇这件事,某太子从不等十五,你敢做初一,我就敢做初二,除非我初二拉肚子!

“是!”

薛国观等人也不敢再推脱了,称帝这种事,现在是一早不宜迟。

将于当下这种形势,必须尽快将生米煮成锅巴才好!

称帝是啥感觉?

以某太子的经验来看,应该……很疼!

不过某太子是腿疼,某父皇是心疼加脸疼!

这脸被打得啪啪直响!

皇帝自然比太上皇的权力大太多了,可皇后的权力有些时候就不如皇太后了。

某太子就要用行动证明,自己作为儿子,不但可以保住亲妈的位置,还能给亲妈升一级!

今年漂亮亲妈才三十三岁,当皇太后看似年轻了一些。

但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的,汉代、北魏的皇太后,不少都是貌美如花的妙妇。

母凭子贵,这在古代绝非是个形容词。

女儿要是能给婆家生个儿子,那就算是合格了。

这个儿子要是成为太子,甚至皇帝,那身为母亲就等于达到人生巅峰了。

想废了本宫和亲妈?

做梦去吧!

骑虎难下?

老子为啥要下?

把老虎当成坐骑,这辈子不下了!

我就直接称帝!

我就啪啪打脸!

我就这么任性!

我就是仗着兵多将广手里有钱!

一个小时之后,消息先在报馆里炸开了。

从下午两点开始,全城各处相继开炸!

“卖报!卖报!太子称帝!”

“啥???”

不论各行各业,老板与员工,第一反应都是这样。

“快给我来一份!”

“别抢啊!”

报童手里的五十份报纸在短短两三分钟之内,便被哄抢光了,不过都给了钱了,绝大部分人都是站在原地看完头版内容。

推广简体字之后,识字人的数量在直线上升,加之京城被来就是读书人与考生云集之地,哪怕自己不认字,听别人念报纸也是完全可以的。

“天书上不是说前世陛下将在今年在……”

“嘘!此乃天机也!”

“哦哦!对!”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天机,只不过不能说出来而已。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1644年4月25日),朱由检就不再是大明皇帝了。

今天是三月二十四,就比前世晚了五天而已。

太子素来仁义,这次皇帝应该不会在歪脖子树上自缢了……

《京师日报》与《帝国日报》均计划印刷二十万份,虽然是特刊,但也不会伺机涨价,光是广告费一项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有了电话,只要事先知会一声,商贾们就带着成箱子的银子来到报馆送钱了。

能在太子爷称帝的当天在报纸上打广告,这可是天赐良机,花再多的银子也划算。

整份报纸的全部广告费接近五万两,但没一个商贾嫌贵。

因为当天的报纸会从京城传到各地,甚至南北两大海外属地。

自家公司的品牌与麾下的商品自然也会被广而告之,只要报纸上的字还在,广告内容就能反复传播。

今天的报纸具有极大的纪念意义,但凡是遇到手里还有零售报纸的报童,百姓们便会再买一份。

一份为了看,一份为了上香……

“对了,太子定年号为‘昊菁’,此为何解啊?”

“在下愚钝,委实不知啊!”

“要不找个测字先生?”

“甚好!”

于是两个富绅找到了一个街边摆摊的家伙,这货除了算命、测字,还会抽签、针灸、推拿、拔火罐……

“这个……此乃天机啊!”

“少找托词!不会就说不会!”

“呃……非在下不会,只是……”

“五两银子!”

“十两!”

“十五两!”

“这……”

“你这老匹夫贪得无厌啊?”

“非在下嫌少,只是……”

“莫要吞吞吐吐,有话直说!莫非不想赚这十五两银子了?”

“好吧!”

摆摊的家伙赶紧把银子揣进怀里,然后收拾好自己的摊子,随时准备跑路。

“两位,‘昊’字很好解释,即如日中天之意。”

“嗯!不错!那‘菁’字呢?何解?”

“这个……”

“钱都收了,还不会?”

“‘菁’字自然也是字面意思!”

“这叫甚字面意思啊?”

“拆开念即可!”

“拆开念?那岂不是……”

“在下就说到这,后会有期!”

摆摊的家伙趁二人在还琢磨其中的含义,说完便“嗖”地一下跑路了。

解释圣意可是要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这二十两银子应该够花一阵子的了。

再逗留下去,保不齐就要被厂卫抓去,在里面一顿“问候”了。

“走吧!去酒楼、茶馆,听听旁人如何说!”

“甚好!适才仁兄出钱测字,在下便出钱请仁兄喝酒!”

十五两银子倒是能点一大桌子菜,足够十个人吃的。

但要喝到好酒,这些钱就刚刚够而已。

某太子称帝的消息无形之中又刺激了消费,主要是不明就里的人都想在这些场所打探消息。

皇帝来了,太子大婚,然后锦州丢了,眼下太子又称帝了,这未免太过紧密了吧?

事有蹊跷,赶紧找路子听听各方消息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