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35章:明法同盟

明末黑太子 第935章:明法同盟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一次能获得上万强力外援,对某太子来说就等于从天而降了一个大馅饼,而且直接掉进了自己嘴里。

至于能不能一步到胃,那就要看是否能够无比顺畅地吞咽下去了。

法军在出发之前,装备的都是制式武器,看上去像那么回事。

考虑到步兵对抗骑兵,除了火绳枪之外,黎塞留大爷还为每人装备了胸甲和长矛。

德意志雇佣兵之前由于都是俘虏,故而没有胸甲,只有火枪与长矛。

将这一万三千人在短时间内武装到牙齿,或许对欧陆某些国家来说比较困难。

但某太子这里有蒸汽机,看似最难做的板甲就不成问题,工厂每天足以锻造三千套,四五天就能完成追加的订单。

比较难办的是燧发枪,工厂的产能是每天五百支合格的“无敌一式”,每月可达一万五千支。

看似很多,就这种规模的产量也是在六月份才达到的,之前仅为月产两百五十到三百支左右。

产能全负荷开启,光是武装畿辅一带的部队,也需要七个月的时间,这还不算训练损坏需要替换的部分。

某太子估计最迟半个月,辫子便要大规模入侵,貌似用燧发枪来武装全部外援,在时间上有些来不及了。

将东宫卫队的燧发枪再还给外援使用,显然更加不合适,势必会影响部队的士气。

别无他法,只能用迫击炮、佛郎机、手榴弹来补足火力。

对于这三种武器,任何年纪、任何出身、任何学历,甚至任何国籍的士兵,看过几次就能明白。

特别是手榴弹,就是步兵们的杀手锏,点着之后使劲往外扔就是了,越远越好,德意志雇佣兵身强体壮,都是很好的掷弹兵。

手榴弹产量很大,可以实现每人领取十颗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两支外援部队的火力输出等级。

佛郎机就是从欧洲传过来的,法德炮手们对此了如指掌,领到这玩意就会使用。

唯一需要培训的就是迫击炮,从装药、加挡板,到测距与预瞄,都是需要耗费一定时间的。

若是辫子来得太快,那就只能采取以战代练的策略。

除此之外,某太子按照每千人装备五十辆坦克与五十辆马车的标准,为外援部队装备战斗与后勤车辆。

当外援们看到坦克的时候,不禁感觉到似曾相识,有人立刻想到了胡斯战争时期的车堡!

没错,这玩意与车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火力与防御力都更加强大。

胡斯车堡只是一个大号的马车被加固之后,让步兵在里面用火绳枪施射。

而坦克则是上面多了一个炮塔,安装了一门可以三百六十度环射的小佛郎机。

很明显,佛郎机比火绳枪的威力大多了,二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武器。

在不计伤亡的情况下,用骑兵部队强行冲击胡斯车堡也是能够冲下来的。

但想冲成百上千辆的坦克,不损失上万,甚至数万骑兵,那就不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坦克外壳都装有一层钢板,用冷兵器以及火箭都难以造成致命威胁。

这几乎就是骑兵部队的天敌克星,唯一的缺点就是行动缓慢,且只能在平原上使用。

遇到下雨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这玩意寸步难行,也就只能原地趴窝。

不过蒂雷纳子爵看到坦克之后仍然很高兴,毕竟表明明帝国的太子并不希望他们这支部队被敌军骑兵重创。

某太子也非常慷慨,将坦克的设计图纸无偿送给黎塞留首相。

不管对方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这便是雪中送炭所得到的回报。

换成锦上添花,那每样看上眼的武器,都要花大价钱来购买才行了。

蒂雷纳子爵已经联想到装备大量坦克的法军在欧陆所向披靡的场面,实在是太让他兴奋的了。

天上有数十艘飞艇,地面有上千辆坦克,配合数万骑兵与十余万步兵,加上迫击炮在后方的火力掩护,法军击败劲敌便指日可待了!

由于长期在前线作战,蒂雷纳子爵对敌情算是了如指掌,他认为法军的任何对手都抵挡不住如此强势的进攻。

某太子无意间就教会了某位法军将领的一波乱炖流!

不管对方来了多少人,只要法军完成多兵种的合成训练,在战场上不犯孤军冒进的错误。

二哈家组织三四十万人跟法军决战,都不可能打赢一半规模的法军。

空地一体见过没?

步坦协同见过没?

地对地导弹见过没???

最后一个,那真得让黎塞留大爷还钱买才行。

能大规模毙敌于两公里之外的武器,那就是堪比飞艇一般的神器!

五百万两银子五百枚,只接受团购,且概不还价!

你还别嫌贵,这玩意一旦齐射,对面步阵直接就被打崩!

珍惜使用的话,也能逐一敲掉敌军的炮兵阵地。

届时对方没了炮火掩护,而法军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平推过去就稳赢了。

估计利用这对武器与先进机器,应该可以从黎塞留大爷兜里榨出一千万两银子。

比起制霸欧陆的目标,这点钱花的绝对超值,更何况黎大爷完全付得起款!

只要能在战争上迅速获胜,那么一次投入一千万两银子也是超值的。

不管任何形势的战争,就怕旷日持久,那就成了财务上的无底洞。

一千万,一劳永逸,帮你速胜,岂不是两全其美???

蒂雷纳子爵在看过了明帝国的诸多超级武器与科技成果之后,将所见所闻都写在信中,打算攒十封再一并寄出,免得一艘一艘船来运输,不光浪费,而且危险。

一旦中途被西班牙战舰截获,那就等于是在资敌了。

蒂雷纳子爵决定每二十艘战舰为一个批次,一方面运输飞艇,一方面装载明帝国的其他商品。

运抵本土之后,不但可以迅速让法军强大起来,等售出商品还能回笼大量资金,也好做到良性循环。

鉴于欧陆当前的严峻形势,蒂雷纳子爵听说荷兰已经与明帝国签署和约,便希望郑芝龙联系普特曼斯,让法军舰队与荷军舰队一并返航,也能起到互相帮助的作用。

法国与荷兰目前还是盟友关系,在海上的敌人仍然是西班牙人,特别是返回本土的航线要经过西班牙外海,这是非常危险的,多一艘友舰便多一份安全感。

不过处于自身考虑,蒂雷纳子爵还不忘写信叮嘱分舰队司令,切勿让荷兰人登上运输飞艇的舰船,这是绝密武器,严禁己方的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泄密。

普特曼斯要是知道法军舰队运输的是飞艇这种超级武器,结合此前某太子对其所说的那番话,估计心里就要生出其他想法了……

某太子猜出蒂雷纳子爵听说荷兰与大明签署和约之后的心思,便决定鉴于明法友谊,与法国签署一份待遇等同的条约。

《明法友好通商条约》只比《明荷友好通商条约》晚了三个月签署,从表面上效果相差不大。

而实际上,法国海军的规模与荷兰海军相差无几,差的是商船的数量。

荷兰在册商船高达五千艘以上,法国仅为对方数量的三成而已。

《明法友好通商条约》的签署,便意味着法国凭借国力的优势,会在海上贸易领域奋起直追。

某太子在签字时便对蒂雷纳子爵说过,希望在五年之内,往来于这条航线的法国商船可以达到五百艘!

之所以给法国这么高的待遇,一方面是投桃报李,另一方面则是某太子不希望荷兰人因此坐大。

荷兰人不会乖乖交出巽他群岛,即荷属东印度,从远期上讲,倘若荷兰不搬到北美去,以发展那里为主,明荷之间早晚还有一次战争。

法国目前在东南亚没有任何属地,也就不存在与大明为了争夺东南亚与澳洲的控制权,而发生战争的可能。

大力扶持法国还有益于在欧洲牵制英国、荷兰以及二哈帝国,找法国做盟友,投资周期短,且回报时间长。

黎大爷能将蒂雷纳子爵从前线火速召回来,一来是看中其对法国忠心耿耿,二来则是为人处世较为妥贴,忠诚度没问题,能力也没问题。

这样的人便可以授予其极大的权力了,抵达明帝国之后,不论军事上还是外交上,甚至商业上,均有蒂雷纳子爵一人做主即可。

这便是黎大爷的高明之处,一方面收权,一方面又授权。

法国最终能赢得三十年战争的胜利,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与黎大爷之前的布局密不可分。

路易十四与其来自奥地利的亲妈安妮后来能有几乎花不完的钱,多半得益于这位兢兢业业的大爷。

黎大爷穷其一生,其实就做了三件事。

第一,夯实王权!

第二,充盈国库!

第三,谋划战争!

前两件事都完成了,第三件由于病逝,没能亲眼看到大获全胜的那一天。

好在继任者马萨林继续实施了黎大爷的既定战略,让法国最终获胜,并在战后实现了国力蒸蒸日上。

直至路易十四亲自开瓶庆功,一次清空卡内余额……

普特曼斯就投了五十万,某太子便告诉了他搬家的事情。

黎大爷这下一次砸了三百万,某太子也就不能厚此薄彼了。

从黎塞留弥留之际的症状来看,眼疾与头痛并发,或许是脑子里面长了肿瘤,进而压迫视觉神经,或许不是。

但终究某太子没在场,在场估计也治不了,更治不好,脑瘤算得上是绝症,不开瓢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治,即便开瓢,也能因手术失败而挂掉。

现在弥补告诉普特曼斯搬家的事情还来得及,只要让法国人在海上警惕荷兰人就行了。

任何时候,盟友也要互相提防,不可能彻底放弃戒备。

某太子向蒂雷纳子爵透露了三十年之后发生的事情,这也就是为啥要请他提防荷兰人的真正原因。

现在是盟友并不意味着以后也是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久的盟友!

比较起来,大明与法国在很多领域都没有矛盾,更适合做长期的盟友。

法国若是能够横扫千军进而称霸欧陆,那么其他几家也就发展不起来。

换个角度说,法国杯这几家给牵制住,自己也无力对外扩张了。

荷兰、英国、西班牙都被法国打得搬家,那倒是有意思了。

蒂雷纳子爵对法明两国签署军事同盟条约非常感兴趣,具体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的商榷。

由于自己会带着所部长期逗留在明帝国,所以并不急于一时,待此战过后再行签署即可。

蒂雷纳子爵对于明帝国可以驰援万里之外的法国本土,并不抱多大期望。

他看重的是能通过军事技术合作,获得大量先进武器装备。

待法军完成换装,那么欧陆任何国家都不会是法国的对手。

蒂雷纳子爵认为届时法军凭借一己之力,打垮对面的联军也不成问题。

决定战场胜负的只有三个因素,第一是实力,第二是实力,第三还是实力!

在绝对的实力下,敌人没有任何机会可言!

这是在看过地对地导弹之后,蒂雷纳子爵得出的结论。

在此之前,三个因素还是实力、运气、错误!

如果法军装备了这款堪比飞艇的超级武器,那么配合坦克、迫击炮、燧发枪、手榴弹、新式板甲等武器装备。

纵使己方犯错,且敌方运气上佳,也不会影响到己方最终取胜,因为法军已经拥有了一战打崩对方的实力。

己方射程比敌方远,己方火力比敌方猛,己方防御力比敌方高,己方还拥有高空侦察与投弹优势,完全没有失败的可能。

想到这里,蒂雷纳子爵很期待看到明军与清军发生大规模交战的场面,也要顺势学一下明军是如何实现多兵种协同作战的。

在没觐见明帝国太子的时候,蒂雷纳子爵要么在各部视察训练情况,要么在自己的住处翻看明帝国太子所撰写的军事著作。

像“空地一体”、“步坦协同”等战术,此前他是连听都没听过,更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来到明帝国之后,只能现学现卖。

只有自己学会了,才能教会下属,否则在明帝国作战多年,返回本土之前,能力跟来的时候一样,岂不是等于在原地踏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