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07章:造舰计划

明末黑太子 第907章:造舰计划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小肥宅也很喜欢那艘铁甲舰的模型,尽管模型本身是木头的,但胜在造型新颖,且实物威力惊人,再说没几个男孩子不喜欢军械的。

送出去不要紧,某太子早已遣人为小肥宅再做一艘了,现在舰体部分都已经完工,估计最多再有半个月便可以大功告成了。

这玩意提前被外界得知也无所谓,因为不掌握蒸汽机这种核心科技的话,即使造出舰体也最多变成不伦不类的风帆铁甲舰。

历史上也有以这种战舰为主导的过渡时期,但风帆终究不如蒸汽机,由蒸汽机驱动的螺旋桨就是所有水面战舰,也包括潜艇的唯一未来。

相比之下,拿皇炮与反舰导弹倒是比较容易仿制出来的,短则四五年,长则十来年,西方的工匠们应该能够造出类似的武器。

但“捕鲸叉”的核心技术是陀螺仪与薄式碰撞弹头,这玩意可是不容易仿制,所以某太子对爬科技树的同时,往下踹人是很有信心的……

现在只需要制造出大量的拿皇炮与反舰导弹,装备上仿西方战舰的夹板船,就足以在东亚水域压制荷兰与西班牙的战舰了。

拿皇炮是红夷大炮射速的十倍以上,安装燃爆弹头的“捕鲸叉”后续型号则具有纵火船的功效。

二者联手,只要数量足够多,便可所向披靡,就算渣理叔叔的那艘大船跑过来得瑟,也照样会被灭掉!

某太子麾下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拿皇炮都安装了瞄准镜,由于性能超凡脱俗,价格自然也是非同凡响,高达每门两万两银子之巨!

你还别嫌贵,要不是郑老屁真卖了力气,为朝廷赶跑了东番上面的荷兰人,某太子根本就不会考虑出售拿皇炮。

两万两银子一门,绝对是良心价,拿皇炮可是铜做的!

一门发射18磅重炮弹的红夷大炮,造价不会低于一千两,可红夷大炮是铁做的。

铜和铁,谁贵是显而易见的,更别说两款火炮的性能有天差地别之分了。

以郑芝龙集团的实力,暂时是不可能仿制出来这款神兵利器的。

即便拿到了实物和图纸都做不到,除非能从京城挖去铸炮的工匠。

至于反舰导弹,连汤术士对此都百思不得其解,更别说郑老屁的手下了。

陀螺仪属于最高机密,除了宋应星、薄珏以及制造陀螺仪的少数工匠,外人根本无从知晓。

凡是参与制造陀螺仪的工匠,每人每月十两银子起步,这算是基本工资,余下是计件奖金,基本上每月的收入不会少于十五银子,过年过节的福利另算。

一个工匠的月薪几乎等同于在外面开个铁匠铺子的收入了,再说适龄家属一律被安排无危险的工作,只要工作时间够长,房屋也可免费获得,所以被外人挖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有了这个保障措施作为基础,某太子便可以给郑老屁画饼了,也能给朝廷量身定做一个较为符合自身实际的海军建设计划。

在战舰方面,某太子根本就不打算将本就不多的海军军费,用来建造无法防火的仿盖伦船。

科学院会用六年时间,研究并试制一到两铁甲舰,用于测试其各方面的性能。

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也就是崇祯十八年,西历1645年,小批量建造铁甲舰。

1651年开始大量建造铁甲舰,并下水第二代铁甲舰。力争做到量产一代,研发一代。

具体要看项目进展情况,要是郑芝龙用加强版夹板船就能打得红夷屁滚尿流,铁甲舰的需求就没那么大了。

郑氏的订单减少或者干脆失去的话,某太子也就不着急了。

科学院那边可以用小步快跑的方式来不断完善,一级建造两艘姊妹舰就行了。

最晚不能晚于1656年,也就是第四个五年计划开始之前,必须完成铁甲舰的测试。

不然还谈个球的二十年扩张版图,那真成了笑谈了……

某太子希望铁甲舰的单舰造价不高于五十万,最高不能超过八十万两银子。

一艘排水量达到三千吨的铁甲舰耗铁须六百万斤,加上各种舰载武器,成本着实不低。

为海军购置八艘铁甲舰,加上各种人员和物资,可能就要耗资近七百万了银子。

这笔巨款换成风帆战舰,可以买下一百艘不止,足以组成一支看似强大的舰队了。

不过真造了风帆战舰,就等于走了郑芝龙的老路,实在没那个必要。

郑氏麾下的战舰高达上千艘之多,某太子可是没想过从数量上反超对方。

追求质量上的碾压优势,领先对方一代甚至多代,是所有文明的发展方向。

某太子将铁甲舰的吨位定得这么大的原因,是由于蒸汽机动力不足。

预计到铁甲舰下水的时候,蒸汽机的妥善率应该达到较为满意的水准了。

但输出的动力可能也无法达到两百年之后的指标,别无他法,只能多安装几部蒸汽机。

预计最低航速是八节,不能比这再慢了,否则就太丢人了……

由于冯铨已经跟金山一带的部落谈妥了,开春就可以大规模挖矿了。

某太子打算用五年时间,将北廷的岁入提高到三千万至三千五百万两银子左右。

虽说今年北廷的开销已经超过了三千万两银子,但花的很多都是某太子的贷款。

这贷款是怎么来的,谁心里都明白,一年两年可以,长此以往就不行了。

朝廷必须以商税为主、农税为辅,这样才能确保平稳发展。

到崇祯二十三年(1650,如果甩锅爹还活着的话),要是皇太鸡那货被王师给彻底消灭,或者带着残部滚回山沟里打游击。

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没了辫子的威胁,北廷的岁入可以达到五千至六千万两,甚至更多的数额。

一年拿出七百万两银子来为海军添置铁甲舰,似乎没太大难度,一年采购八艘,五年便是四十艘。

真到了成军的那天,某太子便可以让自己的北洋舰队去扫大海了……

还有余额的话,那就顺便采购两艘航母,名曰“大威”与“天龙”号!

届时哪只红夷敢开船过来找死,大明海军就让他们连船带人都去喂鱼!

往后保护金枪鱼和小海豹,都是大明海军的责任和义务!

对大明海军来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便是三口大锅。

自己想吃什么,就从海里捞什么!

翌日,待郑芝龙等人起来,便听到有亲兵报告,世子在院子里练功。

郑芝龙与一众兄弟对此很是好奇,便纷纷出去观看一番。

作为某太子的门徒,即便是已经开始放假,最基本的训练也不可以停下。

每天需要做两百个俯卧撑、两百个深蹲,再跑上五里地,方可达标。

郑成功的自律性毋庸置疑,更何况还能跟郑省英一道互相勉励进行训练。

京城里并无多大危险可言,平时郑成功与郑省英二人就带着一个警卫排便足够了。

凡是有幸进入警卫排的人,都是郑芝龙最为信任的亲兵,如今也得陪着世子训练。

之前众人都在东宫卫队的基地接受了最基础的训练,如今算是脱胎换骨一般。

“父亲!”

“嗯!森儿如此苦练,为父甚感欣慰!”

郑芝龙派儿子来京跟着太子学点本事,没想到儿子还学的有模有样,如今已然有了小将的风范。

“全体集合!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

郑成功旋即集合了自己的警卫排,当众表演了一番,三十三个亲兵的动作整齐划一,极其协调,在郑芝龙等人看来十分的养眼。

“好!好啊!军容风纪甚佳!”

这便是郑芝龙一直想看到的场景,自己是海盗出身,但却想将自己的队伍训练成正规军,这个念头可是产生好久了,只是苦于不得其法。

“父亲,不光是孩儿这警卫排,父亲与伯父派来的千余人,皆已被如此训练。若是父亲欲在年后进攻西班牙红夷之据点,此部可为先锋!”

郑成功是想要请战的,可无奈自己还得跟着太子爷学艺。

他本以为能够打退了东虏,便已经小有所成了,没想到只学到了太子爷身上的九牛一毛而已。

更何况自己所率的乃是自家精兵,在城内又有大量战车、骑兵与飞艇配合,仗着火力优势,这才击退了东虏的狂攻。

真若想在野战时打败穷凶极恶的东虏铁骑,难度可是比巷战要大得多。

太子爷说年后若是倭军登陆辽东,或给锦州解围,倒是可派自己前去。

至于太子爷如何料定皇太鸡会打锦州,郑成功倒是猜不出来。

但太子爷就明确告诉他,皇太鸡在京城吃了这么大的亏,损兵折将好几万。

这要是不找补回来,往后占便宜上瘾的皇太鸡都要寝食难安了……

锦州便是最好的发力点,总不能再次入关,二打京城吧?

京城这边的坦克、飞艇、火炮越造越多,根本就不怕与皇太鸡在城下死磕。

“好,为父会向太子爷请示,好一观阵容面貌!”

郑芝龙也很期待自己的部曲能被训练成何种模样,在京城,想要调动兵马必须事先禀明太子爷,否则便涉嫌叛乱了。

不过没过多久,有内侍便送来了此番观光的日程表,从明天开始,一连三天,都由太子爷来安排。

之后,众人便可以自行活动了,至于离京时间倒是没有明确说明,毕竟主动撵人走是很不礼貌的事情。

今年是二十九,明天便是除夕,后天是初一。

三个日子都很特别,尤其是这是郑氏兄弟头一次在京城过年。

上次来京,郑氏兄弟还为大哥郑芝龙担心不已,生怕被朝廷扣下作为人质。

没想到小太子还很会笼络人心,不但封大哥为镇海伯,还收郑森为门徒。

郑芝莞运输完藩国兵马,返航后抵京算是第二次,还留下儿子郑省英与郑森作伴。

待此番前来,郑芝龙将老家的兵马交给郑芝凤统辖,郑芝莞作为辅助。

东番那边,郑芝鳌所部驻防热兰遮城堡,对岸的兵马由郑芝越指挥。

郑芝龙携郑芝豹、郑芝鹏、郑芝兰、郑举、郑绍、叔父郑戢等人抵京,觐见规模可谓空前。

这里面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来过京城,甚至没来过北方,对这边的风土人情自然非常好奇,京城的繁华也远超了众人的想象。

眼见为实之后,一群人才发现大哥郑芝龙所言不虚,京城之盛况确实不下十个厦门捆在一起,光是在城外绕的那一圈,便足以证明了。

据郑森说,光是京城内的百姓便不下一百五十万,算上周边的,总额可能高达两百万,甚至更多。

原因无他,京城的机会多,可找的活计多,即便是名妇女,只要会不错的针线活,也能找到个月入一两银子以上的差事,换作在其他地方,自然是不敢想的。

郑森起初对于妇女出来做工,感到很是诧异,但了解到不少家庭都是单亲之后,便明白了太子爷的用心。

若是双亲俱在,且身体无恙,在京城里可是能过得不错,起码周周可以吃到肉,对寻常百姓来说,就等于周周都能过年了。

郑芝龙等人即将参观到的铁轨便是为科学院效力的苦力们在大内铺设的,建成之日,某太子还赏了每名苦力半斤猪肉,大伙可是感动地不得了。

“诸位,此物便是火车,首部为车头,以煤炭为燃料,有蒸汽机提供动力,其后为车厢,可载人与货物或军械。一旦奔驰起来,昼夜不会停歇,十二个时辰可行近千里之遥。”

作为大内的主人,某太子便亲自为众人做了讲解。

主要是车厢都做了玻璃,内有暖炉,在里面等候免去了在寒风里站着的痛苦。

“此物真乃鬼斧神工之佳作,殿下大才,臣敬佩不已!”

郑芝龙看到火车的全貌,自然也跟周遭的兄弟们一样,表现出了相当的震惊。

“爱卿,诸位,不妨上车,亲自感受一番,亦算是亲身体验科技潮流了!”

某太子可是不想站在雪地里继续当导游,观众们不上车,自己也得上去暖和一下。

在场的除了某太子这边的人,凡是客人都没坐过火车,当然要好好感受感受。

所有人员就位之后,位于窗外的信号员便用令旗给火车司机下了开车的命令。

大股的白气从车头冒出,随着连动驱动杆不停地前后拉拽,巨大的主动轮便被带动起来。

整列火车在车头的带动下,开始在铁轨上挪动沉重的身躯,缓缓前行……

“已动!已动!”

“是极!是极!”

“不可思议也!”

如此场面使得郑氏兄弟纷纷惊叫起来,连郑芝龙都感觉到了不同寻常之处。

不用马匹,无须风帆,光靠吃煤炭便可动起来的物件,当真是仙界才有的啊!

火车的行驶速度逐渐加快,没过多久便达到了士卒全力奔跑的时速。

由此给乘客们带来了一种极为特殊的体验!

平稳如船,速度似马,不可多得!

舒适、愉悦、无以伦比……

头脑灵活的郑芝龙在高兴之余,旋即想到,若是太子所言及之机械可以驱动这万斤之重的车辆,自然能够驱动大船前行。

若大明水师战舰皆安装此物,将是多么可怕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