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04章:住院福利

明末黑太子 第904章:住院福利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崇祯都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官员及其家眷给自己主动送银子,虽说自己仅占南都医院的五成股份。

由于很快形成了口碑效应,城内的富绅及其家眷也迅速加入到了体检潮流之中,并且不能自拔了。

原因很简单,其一,城内的士林输得一败涂地,东林的钱谦益等人被禁足,复社的朱集璜等人被逮捕,几社的徐孚远等干脆反正了。

其二,商贾们失去了士林这个挡箭牌,面对如狼似虎的厂卫与勇卫营,全无招架之力,就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

其三,不同于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或者天启时期的抵抗魏阉之举,此番朝廷官吏都多半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

如此一来,就等于让士林与商贾直接对战天子鹰犬,前者手里并无兵马,光凭一张嘴在叫嚣,这哪还有胜算可言啊?

在士林的骨干力量与大部分商贾都被皇帝收拾之后,余下的富绅都害怕自己遭到清算,趁着这个机会与同伴们互通有无,并且花钱买药来示好皇帝。

见皇帝还有活命的机会,一旦去见了阎王爷,那就决计没有回头路可言了……

对于这种举动,崇祯全当没瞧见,只要愿意掏钱,一切都好说。

给官员体检是免费的,给富绅们体检,包括拍张片子在内,那就要象征性的收取每人三十两银子了,药费另算。

你还别嫌贵,在整个南方,没有第二个地方拥有这等无比神奇的仙界机械。

即便去北都诊治,也要搭上不菲的车马费,还不如在南都花点钱,还省去了奔波之苦。

崇祯听刘大好说,北都的陆军医院在对外使用X光机后,前来就诊的患者也是人山人海。

只不过某逆子的光片定价比南都这边便宜不少,毕竟可以享受出厂价,还不用算运费。

对于城内的富绅,崇祯对其也没甚子好感,与奸商们一样,都是一毛不拔的货色。

故而此番定价三十两,便是对其的“惩罚性……体检”!

也不是一刀切,为了保证明面上的公平。

十五岁以上,每人三十两。十五岁以下,每人二十两。

听说太子爷送来了仙界机械,还能让寻常人沾光,不少富绅都出于沾沾仙气的初衷前来就诊。

但看到自己的X光片之后,多半都被吓得魂不附体,或许只有下面才会有这等荫森恐怖之物。

可北都来的医师笃定是仙界机械所制出的,富绅们为了沾到仙气,也只能认命了。

有些人的确是因为天冷路滑,导致骨头受伤,此番便算是捡到大便宜了。

尽管被打石膏之后的形象十分不雅,为了保住胳膊和腿,也只能如此这般。

与北都情况不同的是,南都这边患者纷纷要求住院……

这算是一个极为合适的借口,可以与同行们朝夕相伴,有个风吹草动便可迅速得知。

上岁数的富绅都带着自己的孝子,孝子不够,就拿女婿凑数。

年轻的富绅则让自己的妻妾陪护,白天陪伴,日落前便可回家。

聚在一起好处多多,腿折的也不耽误打麻将、看报纸。

胳膊折的还能在旁边看看热闹、吹吹牛,真可谓其乐无穷。

每间病房都配有麻将桌,就是病床数量的四分之一。

打麻将上瘾的中老年患者,即使自己不便亲自上阵,也要让孝子或者女婿顶替,自己在旁指挥。

也无需多大年纪,在大明,十五岁成年,便可结婚,婚前生子也不是没有。

三十岁的男人就可以当爷爷了,运气好的话,不到五十就能抱上重孙子了……

穷人是住不起院的,故而也就无需考虑这些人,南都医院住院部就分为普通病房和贵宾病房。

前者每天一两银子,后者每天三两银子,由于提供取暖、饮食以及医师每天的检查等服务,这价钱就不能算贵了。

饮食包括一日三餐,都是医师根据病人的身体条件来制定的,具体就是在甲、乙、丙、丁等套餐里选择。

严禁家属携带食物给患者,尤其是忌讳辛辣菜肴与各种酒,以及能加重患者病情的食物,譬如糖尿病患者就不能吃甜的。

一些患者等体检完毕,才知晓自己身患糖尿病,这便是伤口迟迟无法愈合的原因所在,瞬间觉得三十两银子花得真是物超所值。

骨科住的都算是重伤患者,本身就不便活动,不能迅速消化食物,故而决计不能吃饱,每顿吃到八分饱便足够了。

很多管不住嘴的肥胖患者都让家眷偷偷给自己带些熟食过来,不然住在里面天天吃素,得被活活馋死。

胖子们都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些新名词没啥概念,即便是听过医师们的解释,也认为自己距离发病还很远。

知道看见有犯了高血压的病友倒在床上或地上,这才被吓得反省不已。

“皆已住满?”

“是,陛下,医院床位十分紧张!”

“那便再用两座勋贵府邸作为住院部,用安远侯与灵璧侯的府邸好了!”

“是!”

听到好消息之后,崇祯便决定再接再厉。

一座勋贵府邸住一百人,每天都住院费便是一百两银子,一年便是三万两之巨!

三座便接近十万两大关了,看来开设医院还真是招妙计啊!

那逆子一定用这招赚了不少银子,朕亦可如此这般!

而且根据眼线来报,由于住院的都是有钱人,故而北边运来的货品在里面十分的抢手。

上了年纪的富绅在体检之后,大部分人都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就不再勤俭生活了。

看报纸要戴眼镜,喝水要用玻璃杯,有人买了沙发,有人更是连新式马桶都拿下了。

照顾病患的妻妾们更是有互相攀比之心,照顾自己夫君是其次,在医院里面消费倒是放在首位。

没吃过的要吃!

没玩过的要玩!

没买过的要买!

居然能赚两份钱,崇祯没想到开设医院还能得到意外之喜……

实际上是赚了三份钱,只不过第三份有一半要付给北都来的表演队。

自从前些天表演队首次在奉天殿为君臣表演过一场之后,崇祯便被其新颖的节目给吸引住了。

之后还让表演队为后邸的妃子们演了一场,自然得到了极高的赞誉。

近臣们在看过之后,便在同僚的圈子里传开了,于是某皇帝又为了要买人心,让表演队演了两场。

接着为厂卫演了四场,勇卫营演了四场,看得众人都是意犹未尽。

这十二场都是份内演出,除了不差钱的将领们的打赏之外,其实赚不了多少钱,真正能称为日进斗金的便是在医院的演出。

门票二两银子,每场的观众都不下二三百人,一天两场,场场火爆。

五个小品、五个相声、十五首歌曲,表演总时长在两个半小时左右。

纵使票价是当真的贵,但看过之后,没人敢说表演不值。

小品和相声是观众们没见过的,歌曲更是观众们没听过的。

观众们买票看的就是新奇特节目,表演刚好满足了大家的诉求。

真是看过之后还想看,这等好看的节目比本地的那些靡靡之音强多了。

唢呐、锣鼓、木琴、琵琶、二胡都成了非常完美的伴奏乐器,与演唱者的歌声相得益彰。

激情、劲爆,富有爆发力与渲染力,这些都是北都歌曲的特点。

尤其是摸着妻妾的小嫩手,再听这等天籁之音,真是无以伦比的享受。

通常都是一首歌被唱完之后,观众们还是沉醉不已,意犹未尽。

待全部节目结束,要求返场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为了再听一遍自己喜欢的歌曲,砸出于十两、二十两银子的事情屡见不鲜。

崇祯得报之后,本打算将这支表演队留到过年,尤其是春节期间再热闹一下。

不过听刘大好说,某逆子还会派出另外一支表演队,专门来南都恭贺新春快乐,也就打消了原先的念头。

既然是恭贺新春的,想必节目自然会更加的喜庆,崇祯便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开始期待起来了……

重要的是这等表演实在是太赚钱了,可是难得一见的好活计。

自己也有宫廷乐队,比起那逆子的表演队,真是天地之别。

崇祯又打算将对方的本事移植到自己手下们的身上,这样自己与妃子们往后就可以天天看了。

培训需要时间,尤其是这种与寻常歌舞截然不同的节目,学起来可是要费不少工夫。

对乐手和歌女们来说,看乐谱几乎就跟看天书一样费劲,好在底子还在。

有基础光听曲调哼哼几遍,再经过成手在旁指点,自己在当众唱上几次,便可学到了些皮毛了。

让崇祯愉悦不已的好有一则消息,那就是不少士子迫于家中长辈筋骨不适,不得不厚着脸皮带着长辈前去医院体检。

结果便是听说原先大张旗鼓的朱集璜等人都低头认错,写了认罪书之后,这些人便再也不敢提及对抗朝廷,要求皇帝退位之事了。

由于骨干力量皆已被连根拔起,南都城内的东林、复社、几社、浙傥这四个团伙都已然无力继续与皇帝和朝廷为敌了。

余下都是些名气不大的散兵游勇,若是得不到商贾与富绅的支持,单凭自身实力,便无力再行站出来公然叫嚣。

鉴于此番伤亡不多,厂卫与勇卫营近乎没有武力解决,被崇祯视为与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所做过的杯酒释兵权一般的壮举……

可是除由马进功所部镇守扬州城如期上缴了价值二百万两银子的现银和货品之外,余下各地在听闻南都城内发生之事后,时至今日都在坚持对抗朝廷。

这让崇祯很是恼火,若地方不缴钱粮赋税,与唐末藩镇割据又有何分别?

无视朝廷,目无君上,真是岂有此理!

更让崇祯感到恼火的是,心腹韩赞周在马鞍山的推进计划大为受阻。

原因便是马鞍山上遍布坟头,当地的刁珉更是无法无天,拒绝迁坟,公然对抗厂卫。

韩赞周还在信中严明,刁珉对其大肆叫嚣,扬言——人在坟在!

眼看开春就要开工挖矿,这会儿还没弄利索坟头,一群刁珉真是存心为自己添堵!

让韩赞周弹压刁珉容易,但无法根除全部祸害的话,往后自然是后患无穷。

崇祯觉得此事非同小可,立刻召集了所有近臣,开了个小型朝会,集思广益,商讨对策。

最终决定,期限设定为二月初一,正月过完之前,当地百姓必须将坟迁走,否则后果自负。

该抓人便抓人,不管人数几何,只要继续抗令不尊,便通通下狱,按照其行径定罪,重罪可以问斩,轻罪以挖矿来赎罪。

马鞍山铁矿是南廷推进的三大重点项目之首,必须全力保障该项目顺利开工,崇祯是不会允许任何别有用心之人搅黄这个大项目的。

崇祯还指望这个大项目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拉拢两淮的煤矿产量,并将半成品铁锭装船运往北都,来换购大量北都的特产。

莫说有刁珉阻挡,纵使刁珉、富绅、士子、当地官员联合起来,崇祯都会坚决弹压这群乱臣贼子。

想造反,就直接派兵剿灭!

马鞍山已然是龙脉,归属皇帝所有。

谁敢在皇室龙脉上公然建坟,拒不迁走,其心可诛!

你就是把前朝蒙元的长辈埋在山上,也得给朕挖出来!

不然长此以往,山上遍布坟冢,马鞍山岂不是要变成马鞍坟了?

堂堂大明龙脉,焉能是让尔等一两银子都不花,恣意在其上设坟的?

想埋人可以,埋到该埋的地方去!

在不该埋的地方埋了,谁埋的,谁来挖!

自己不想挖,那就有人替你挖,休怪挖出来将你家祖宗挫骨扬灰!

在大明龙脉上设坟,那就是大不敬之罪!

厂卫将罪人挖出来挫骨扬灰,一点都不过分!

谁不服,可以去仙界找太祖高皇帝陛下理论……

在对士子与奸商的博弈中取得完胜之后,崇祯便已信心大增。

原来只要自己所用的策略合适,方法得当,便可以收拾掉这些贼子。

得到了成功经验之后,崇祯如今也能较为平心静气地处理这些在往日看来相当棘手之事了。

不过江南一带的乱局必须尽快得以解决,不然泛滥成灾,待传染到南廷所辖的八隅之地,便再也不好整饬了。

让崇祯感到气愤的是,朝廷为江南的官吏发俸禄,这些官吏居然在此时公然背叛朝廷,选择对抗朝廷。

若不是考虑到当下以稳为主,此等乱臣贼子皆该被斩尽杀绝!

花了大把的钱粮,结果养了一群吃里扒外的白眼狼,还遍布江南各地。

可想而知某皇帝对此是多么的气氛……

黄得功等将领是主张武力弹压的,不过苦于兵力不足,无法四面出击。

洪承畴的主力人马仍旧被流寇吸引在大别山区,目前苦于地形所限,进展甚微。

分兵调来江南进剿刁珉也未尝不可,崇祯又担心失去当下剿寇的大好形势。

经过君臣商议,崇祯便先行调派宋纪所部顺流而下,先行收复镇江。

若镇江守军没有抵抗还好,一旦王师驾临却紧闭城门,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叛乱了!

届时必须要用上洪承畴的数万大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