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876章:有命出命

明末黑太子 第876章:有命出命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阮大铖的逻辑很简单,自己认罪并不会比其他人认罪而获得更大的好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诏狱里能够戴罪立功。

证明自己比其他贰臣更能干,更愿意配合朝廷,如此一来,才能得到崇祯皇帝的好感,运气好的话,还能捞些好处。

当然,那些忠良或者说自诩为忠良之人,阮大铖是不敢碰,也碰不动,惹不起的,说不定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对于这些贰臣,那就无需太过担心了。

说得直白些,那便是坑害贰臣不属于违法行为……

“既然诸位都是如此豁达之人,那在下便说了,诸位听好。敢问诸位,身上可有缺点,抑或是把柄?”

“……”

“王兄,不妨你来说说可好?”

“在下收过学生礼物,可算?”

“王兄若是春风得意,此举便算人情世故。王兄若是身陷囹圄,此举便算不法所得!”

“这……呵呵!阮兄此言真是一针见血啊!在下领教了!”

阮大铖的这番解释还真是让王铎无言以对,因为的确如此啊,真到了自己虎落平阳之时,说不定便会被歹人用来大做文章了。

“若按天书所述,我等皆为贰臣。而陛下断不会以贰臣之罪来惩处我等,否则便是难以服众了。若是换个罪名呢?譬如勾结奸商!收受好处!接受投献!如何呀?所受好处是否是人情世故,我等说了不算,三法司说了算,当下掌管三法司之人可会保全我等?想必诸位都心中有数!按照大明祖制,收受五十两好处便会被剥皮!在下以为厂卫找五十两银子的物证不会太难吧?退一步说,那些商贾平素如何,诸位不会不曾知晓吧?嘴上说利润无几,实际上挥金如土,恨不得一次便买光所有扬州瘦马据为己有。太子爷那里有北都商贾账目,而北都商贾与南都同行往来甚密,北都若是出事,南都岂能会幸免?陛下用落网之商贾来大做文章,商贾供出诸位,若不主动认罪,届时诸位可还有活路可言?”

在阮大铖看来,主动认罪是最后的机会,一旦错过,那就万劫不复了。

虽说或许不至于被磔示,可被送去挖矿,挖到活活累死,又比被磔示好多少?

陛下就是要用不是贰臣的刑罚来收拾大伙,你又无法证明自身清白,只能白被收拾!

“认罪可是要认贰臣之罪啊!”

听了阮大铖这番话,蔡奕琛一边思量,一边提醒,别忘了那可不是一般的罪,会要人命的,岂能轻易认了?

“按天书所述,原本北都应在五年之后被流寇所据,而后东虏入关,大败流寇,占据北都。又过一年,东虏发兵二十万南下,一举攻克南都。而太子游学过仙界后,本事大涨,亦能造出飞艇之仙器,今番击退东虏,大败皇太鸡便是例证无疑。诸位会觉得如此甚好,再也无须当贰臣了,可依在下看来则不然。东虏若无力入主中原,甚至未来被太子爷率兵消灭。而天书犹在,诸位这贰臣之嫌疑可有机会洗清否?若无法洗清,便会带入坟墓,世世代代都会记得诸位是贰臣,而非忠良!又有何人谁敢诋毁天书所述内容乃是污蔑?太子能大败东虏,便证明仙界存在,否则黄口年纪太子率王师痛击三十万东虏大军,岂不是白日做梦一般荒唐可笑?既然有太子佐证,天书所述内容便不容置疑,我等便铁定为贰臣矣!如泰山压顶,永世不得翻身!”

阮大铖滔滔不绝地解释了一番,简直是环环相扣,说得无懈可击。

隔壁这十位,包括不是贰臣的侯恂在内,都缄默无语了。

自己本身证明不了自己不是贰臣,而太子通过自身功劳可以证明天书真实可靠,这就彻底完了!

只要背负一天的贰臣头衔,便要被天下人唾骂一天。

背负一辈子,那不光自己要被骂一辈子,后代亦会被殃及。

这得有多可怕?

众人被阮大铖说的心里凉飕飕的……

“诸位不认罪自然可以,想必陛下也不会为难诸位。磔示兴许不会,但男眷挖矿、戍边,女眷被发配教坊司只怕不会幸免。不论如何,陛下都不会留下诸位这些既不认罪,又打算继续与陛下、与朝廷持相悖意见之人了。今北廷御敌耗费极大,且南廷急于筹措银两,我等又在为偷逃税款之奸商开脱罪责,于是乎,我等便沦为了监下囚,实则为朝廷收税路上之绊脚石也。我等若是让开,让朝廷收拾奸商,还则罢了。我等若是不让,朝廷会踩着我等尸体,去收拾奸商!今日之朝廷非昔日之朝廷可比,陛下更为昔日之陛下,太子爷在北都已有范例,陛下照搬即可!我等如何抉择,全在一念之间。今番之后,东林、复社、几社等团伙庇护商贾时代已过。若有人仍旧执迷不悟,便可去给奸商陪葬了。阮某自知声名狼藉,不过之前诸位给阮某三分薄面,此番言辞,阮某便基于现实,发自肺腑,仅此而已。人各有志,不得强求,诸位之家眷亦与阮某毫无关系,但在下希望诸位多为家人着想一番。若是忠良,又孤身一人,大丈夫死则死尔,无所牵挂。若是以贰臣之名死掉,有道是祖宗欠债,后代还!让世代子孙挖矿至死,恐不是诸位所愿吧?”

意志再坚强之人也会有弱点,或者在自己身上,或者在家人身上,阮大铖就是要旁敲侧击,找到那个弱点,让“听众们”投鼠忌器,最后不得不妥协。

七分道理,三分恐吓!

这就是阮大铖的策略!

因为有的人光听道理是无法被说服的,必须利用其弱点来拿捏一番。

隔壁没一个是孤家寡人,哪怕不是贰臣的侯恂,儿子侯方域都与阮大铖同处一室。

侯恂可能不为亲生儿子考虑未来么?

显然不可能!

侯恂都如此,其他人就更无需赘言了。

然而主动认罪仍旧需要天大的魄力,众人现在只是嫌犯,并非被定罪量刑。

由于还有看似很大的转圜余地,很多人心里都抱有侥幸,希望可以沉冤得雪。

天书本就是太子所制,其内容经不起推敲,至少在眼下如此。

时间长了,即便有所吻合,那是以后的事情。

若是既无须认罪,又可以尽快出狱,便是两全其美之法了。

但是上哪找这法子,就成了大问题……

此番是崇祯皇帝派出厂卫来拿人,在没捞到足够的好处之前,崇祯是可定不会轻易放人的。

首辅瞿式耜虽说是东林人,可直到现在,众人也没弄清楚瞿式耜的态度如何,首辅要是袖手旁观,那便会让众人很是失望。

次辅高弘图是抨击过东林的,除了没投靠过九千岁之外,能干的坏事基本上都干了,很多人都盼着这老匹夫早点去死。

由于朝廷里能上殿的江南系(东林、复社)要员都被皇帝清理地差不多了,现在能指望上的也就是郑三俊、史可法、倪元璐、张慎言、姜曰广等人了。

这些人若是念及昔日情分,或许会在紧要关头伸出援手,进行搭救也说不定。

哪怕是出于良心,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皇帝大肆迫害忠良与士子的。

“诸位可想有人来救?在下不知何人会施救?何人敢施救?何人能施救?”

阮大铖之所以打算认罪,就是因为已经看得通透了。

此时若不自救,必定牢底做穿,重则毙命,轻则挖矿,无可幸免。

“难道朝野上下,皆被天书所蛊惑?必有忠良之士,敢于挺身而出,死谏之!”

之前与阮大铖斗过嘴的李沾还不服气,更不相信满朝文臣会死心塌地为狗皇帝卖命。

“李兄所言有理,泱泱大明,朗朗乾坤,普天之下,士大夫断然不会皆被收买!”

唐世济是明确支持李沾的态度的,他就不相信没一个人敢站出来。

“死谏?说得好!敢问死谏之前提为何?”

阮大铖要听听对方可以拿出何等荒唐的理由来搪赛,不然这脑子真是“无人可及”了。

“必然是皇帝昏聩,不分是非,不变黑白,偏听偏信,以所谓天书为凭,妄抓忠良!”

李沾说了一个众人都认可的理由,也不算是他的主观臆断了。

“若天书有假,则谁为贰臣?谁又为忠良?若满朝文武皆为忠良,户部太仓焉能入不敷出?所谓忠良便是以反对皇帝,对抗朝廷为己任,致使岁入骤减,御敌困难,畿辅告急。东虏细作也比不过这等‘忠良‘对大明江山的威胁更大吧?武将以抗虏剿寇为忠良标准,文臣呢?莫非以反对陛下、对抗朝廷、勾结奸商为忠良标准?在下敢问诸位,谁敢说自己受了商贾的好处,乃是理所应当,即便是在太祖高皇帝陛下圣牌位面前,亦可理直气壮,声称收钱有理,乃是大势所趋。中饱私囊,乃是人心所向。勾结商贾,偷逃税款,定可气壮山河!诸位之中,有一人敢为之,在下立刻对该人行三跪九叩之大礼!想必在此时跃跃欲试,打算伸出援手之人,多半亦是收了商贾所送好处的吧?不等救诸位出去,此人便会被厂卫抓进来,与诸位相见了。敢问诸位昨晚都吃了甚子佳肴啊?有敢说的么?太子爷倡导勤俭节约,每餐仅用四菜,两荤两素足矣。诸位呢?难不成真应了那句话,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莫非这是忠良所为?一边大排宴筵,风花雪月,勾结商贾,行为不法。一边宣称自己为忠良,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明好!有人说在下厚颜无耻,在下亦不愿反驳。但这‘忠良’所为……呵呵!想必各自心中必有定论!‘好忠良’啊!先做大明‘忠良’,再做大清忠良!二朝皆为‘忠良’,前途不可限量啊!”

之前彭宾说的很好,阮大铖认为其所言极为妥贴。

此“忠良”非彼忠良,干的事情已经超出了厚颜无耻的范畴了。

这下李沾与唐世济都被噎得不轻,心里暗骂阮大铖混帐,可又对其无可奈何。

用收钱说事有意思么?很好玩么?

一提这事就着急上火,连带忐忑焦虑,生怕被那些贪生怕死的商贾给供出去。

“听者有心,在下便不叨扰诸位了,早些休息,明日抑或是会被提审。”

看看此番谁会成为那个冥顽不灵的傻子,阮大铖心无旁骛,便在角落里闭眼眯着了。

“不知魁首如何决断啊?”

蔡奕琛听过了阮大铖的长篇大论之后,还想听听钱谦益的建议,综合起来考量或许更为妥当一些。

“听闻浙江茶课岁入多时,不过千两而已,与真实差额巨大否?韫先可知?”

钱谦益也不直接说自己的打算,反而问起来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这……魁首为何如此发问?”

蔡奕琛被问得有些纳闷,实际情况他当然知道。

“知晓便认罪,不知便坚持,仅此而已!”

这便是钱谦益给对方的建议,听与不听便是对方的事情了。

“啊?这……魁首为何说知晓反而要认罪?”

蔡奕琛先要问明白,然后再做计较。

“差额如此之大,圣上又已获悉真相,今龙颜震怒。若银子不够,韫先可用家眷之命来填,可愿意否?”

“这……”

“韫先若能筹得百万两银子,自然可保全家无恙。若是与茶商关系非浅,今番又不欲认罪,而茶商公然偷逃大量税款,你认为陛下会如何圣裁呢?”

“……”

“茶商自然会被严惩,但还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选个祖籍浙江的要员来开刀,便再好不过了,方可以儆效尤!”

“魁首莫要吓我!”

“莫非韫先认为勾结两淮盐商之要员会被严惩不贷,而勾结浙江茶商之要员可安然无恙乎?”

“这……”

“当下形势,韫先可还不曾看清?”

“还望魁首不吝赐教,在下感激不尽!”

“有钱出钱,有命出命!”

“啊?这……”

“与腰缠万贯的商贾相比,我等皆无钱,然我等有命,此为宿命也,即命中注定之意!”

“莫非魁首以为天书所述属实?”

“老夫无能,你可有能力鉴定天书真伪?”

“……难!”

“今非昔比,诸位珍重!”

阮大铖都休息了,钱谦益也打算睡醒再说了。

他既不想被处斩,也不想被送去挖矿,能依然留在江南,哪怕被禁足也是可以接受的。

大不了以后与商贾断绝一切关系,在家舞文弄墨,有妻妾陪伴亦不会感到寂寞。

钱谦益尚不清楚崇祯是不是真要对东林下死手,但作为东林魁首,此时必须小心谨慎,方可化险为夷。

对东林来说,魁首可以层出不穷。

但对自己来说,死了就真无法复活了。

阮大铖这老小子倒是聪明,可悲的是其他人却看不通透。

当年魏忠贤气焰熏天,无非也只是害死了一批东林干将。

对兵多将广的东林来说算不上伤筋动骨,只要朝廷出缺,哪怕是上百个缺,也能迅速补齐。

然而皇帝与太子联手对付东林,那就不可想象了。

太子手里有数十万大军,皇帝掌握着厂卫鹰犬,矛头都指向东林的话……

钱谦益觉得还是先给自己找条退路为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