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829章:谈笑风生

明末黑太子 第829章:谈笑风生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刘师虽在京当过差,然今时不同往昔,已有日新月异之变化,待得稍久便可感受到,非但不比江南逊色,反而在诸多方面,比江南一带好上很多!”

薛国观作为准国仗,在席间不可能不夸耀自己的准女婿,但也不能直接说准女婿如何了解,得旁敲侧击才是。

只要让客人见识到京师的诸多优点,那就等同于印证了准女婿的功绩,更何况这些并非吹嘘,而是有真凭实据的。

“确系如此,殿下自监国以来,业已实施诸多新政,摒弃陋规,实乃城内百姓之福也。譬如卫生方面,经过一番整饬之后,街头已然难见污秽之物,衙役经常进行管理,并适时泼洒石灰,有疫病之人更是得到了及时救治,疫病泛滥之状况被骤然遏制。交通方面亦是如此,今街上有舒适且干净的人力车可坐,更有廉价且便捷的公交车可乘,往后还有能够替代牲畜拖拽车辆的火车可供远途运输。”

冯铨一听薛国观的这番言语,便察觉出首辅这是想要夸赞太子爷,又碍于身份特殊,不好意思直接开口,他便搭话代劳了。

太子爷刚给了自己一份肥差,往后还会给自己一份更肥的肥差,老家还能兴办一家日进斗金的百货商店,还有编撰字典这个能够青史留名的机会。

拿了这么多好处,冯铨也得卖力吆喝一番才是,当然也不能大包大揽,说的太多,起码给次辅和汪伟留点饭桌上的谈资才行。

“在下最为赞许之方面,便是殿下用以工代赈之策来代替以往的官府赈济之法,如此一来,朝廷既能赈济灾珉,又能修建城池等设施,灾珉亦可得到果腹之物,可谓一举两得。待金山项目得以开发,户部岁入压力便可得到大幅缓解,方能拿出款项,镇抚各地,平定流寇,大定北方了。”

既然薛国观与冯铨都一唱一和地说了,吴甡也不能显得自己就是来吃喝的,怎么也要表示几句才行。

“首辅、次辅、大宗伯所言极是,殿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懂地理,会做飞艇,能造火车,堪称旷世奇才也!殿下还力主扩大翰林院之规模,增加招生数额,每年殿试两次,春秋各一次,让更多学子从中受益,待毕业之后更可就职各地,以造福四方百姓。”

汪伟对于其他方面,也不好贸然评价,但太子爷本人的才能,乃是人所供知,才思敏捷,口齿伶俐,远超同龄孩童不说,诸多更是成人都难以企及。

否则定难以在短时间内平定朝野,弹压京营叛乱,翰林院之前学子人心浮动,如今也踏实下来,扩大翰林院之规模,增加招生名额,便是绝佳的安抚之策。

“殿下有此才华,实乃朝廷甚幸,老夫在白天也见城内各处百姓生活安康,管理井井有条,连路边乞丐都甚难见到。想来之前畿辅被兵,京师遭围,百姓生活如何?可有米价飞涨之事?”

之前张溥虽先发制人,然跋扈大意,被太子抓住把柄而治罪,由此可知,太子绝非可用寻常孩童心智来衡量。

刘宗周对于一桌人都在夸赞太子不置可否,对于这位黄口之年的太子,还需要多观察,再下定论,不能被他人言语所左右。

“殿下在京师被围之前,便从过细作得知了东虏出兵之敌情,后采取管控措施,即对城内一切关于珉生之物资先行由朝廷采购,而后按照每家每户,按市价进行定量售卖。譬如米价,朝廷以每石三两银子采购,以二两银子出售。这样米商不会吃亏,百姓又不会遭受米价飞涨之苦。至于那些乞丐,已然被殿下遣人收容起来,能够自食其力,便可安排一份足以果腹之活计,否则便会恩养起来,往后不会忍饥挨饿了。”

对于不那么难解答的问题,薛国观对付起来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反之,那便是另外三人的事情了,一起过来便是可以互相配合,弥补缺漏。

“且容晚辈问一句,如此一来,米商不会有所不满?毕竟事关一笔数目不菲的银两啊!”

黄宗羲对江南商人的嘴脸再清楚不过了,莫说朝廷,连皇帝的面子都得看心情来给,偷税漏税更是司空见惯,怎么京师这边的商贾就愿意服从朝廷额安排呢?

“太冲有所不知,早在殿下监国之初,各行各业的商贾们也不是没闹过,但殿下行雷霆手段,查抄了偷逃税款商贾,并命其将过往五十年偷逃差额不足,否则便要抄家发配之后,商贾们便再也不敢恣意妄为了。尔后,殿下命每个行业都成立一个商会,每个行业的商会设有一名会长与两名副会长,诸多商会又组成了总商会,朝廷有事便可直接通知总商会会长。若是加入商会,便可参与分配市场份额,否则便与偌大的京城绝缘了!譬如茶业行当,今京城里就剩下十几家茶商,这些茶商便可瓜分百万人口之市场,每家都能得到极大的利益,任谁不动心?”

冯铨认为太子爷最在行的事情便是收拾商贾,在雷霆手段打击之下,以往那些眼高于顶的商贾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光有打击手段还不够,还要恩威并重才行。

听太子爷的话,每年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否则尽快滚蛋,省得连累家眷。

这就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要不是在饭桌上不好提及粪商,冯铨都想拿这些最赚钱的商贾来举例说明了。

粪商与其他行业的商人的赚钱方式并无太大区别,只不过这个行业是很特殊的。

那便是其他行业商会的商贾至少有十几人,而这个行业,就四个!

如此之大的京城,就被这四个人控制着,这里面的利润便可想而知了……

之所以这样,便是因为粪商是最先投靠太子爷的一批商人。

这便是给他们的巨额奖励,后来者就没这个待遇了。

“……殿下真乃神人也!”

黄宗羲没想到还有这等办法来应对商贾,相比之下,江南的情况就不大一样了。

“太冲,南都市场与商贾情况如何呀?不妨说来听听!”

冯铨说完,便将同样的问题丢给了黄宗羲,这也是众人很好奇的事情。

“大宗伯,实不相瞒,想必诸位前辈也知晓,江南商贾素来散漫,难于管理。陛下驾临南都之后,亦有商贾示好投献,而大量商贾尚在观望之中。陛下亦欲推行建立商会之策,而商贾有意加入,却不愿接受朝廷管控。两淮盐商曾上书朝廷,抨击海盐害人,当须取缔,陛下也只得留中不发。至于稽查偷逃税款,由于商贾表示自身清白,又发动了集体罢市,十数万百姓在皇宫外请愿,加之有不少官员参与其中,致使朝野沸腾,陛下迫于形势,最终不了了之。”

黄宗羲还没见过北廷的官场情况如何,但南都那边,简直就是乌烟瘴气,不啻于各种神仙与妖怪在打架一般热闹。

朝廷况且如此,更别说要整饬市场,管理商贾了。

总的来说,就是官吏不听皇帝的,商贾不听朝廷的!

黄宗羲本以为崇祯皇帝又要实施初来乍到南都时的那种雷霆手段,可是这次却没照搬,兴许是考虑到安抚珉心吧。

至于皇帝具体是如何思考的,没人知晓,黄宗羲更是不敢妄加猜测,只是将发生过的事情概述了一番。

不过陛下也不是任由他人摆布,至少驾临南都之时,便解除了守备勋贵忻城伯赵之龙的兵权,又将徐家的那位公爵给抄了家。

在守备太监韩赞周投诚之后,崇祯皇帝也就掌握了兵权,手里无兵的兵部尚书根本就是个摆设,更何况城内驻扎着黄得功的勇卫营,根本无人胆敢兴风作浪。

尤其是南都的勋贵都在不同程度上,被皇帝洗劫了一遍之后,官员自然惶恐不已,生怕殃及到自己。

最终,勋贵、官员、商贾勾结在了一起,扇动大量不知实情的南都百姓,上演了之前提及的那一幕。

黄宗羲是不敢当着首辅与次辅的面,说陛下抄家勋贵与官员的事情,那就等于说陛下的坏话,这要是传至太子圣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虽然自身年纪不大,仕途经验也不甚丰富,但这点最基本的常识,黄宗羲还是知道的,只要让在座的众人能听明白就行了。

“不知南都官场情况如何呀?”

如何收拾商贾,那是陛下的事情,薛国观感兴趣的还是南方的同僚们。

“回首辅,陛下驾临之后,任用了一批才学甚佳、能力出众之人,南都官场之风气自然比之前好了许多。”

黄宗羲是东林之人,当然不会说朝廷以东林才子为主,复社、几社等小团伙为辅,那意思不就是在说东林把持朝政了么?

南都归东林,北都又如何?

不是东林,且反对东林,按以往之逻辑来类推的话,那必然是阉傥!

可你敢大言不惭地说太子爷手下的一群人是阉傥?

你那脑子是干嘛用的?

活腻了吧???

连东林之首钱谦益都对太子爷的言行评价起来慎之又慎,生怕得罪了未来可能继承大统之人,旁人又岂能信口开河?

之所以这样,便是因为首先,太子是国本,污蔑中伤,乃至废黜太子便是动瑶国本,在数十年前便验证过,无须赘言。

其次,北廷所辖八地虽然大半穷困,然未分属地之前,王师大半接归太子所统领,那可是约三四十万大军。

包括诸多能征善战之将,皆听命于太子。一旦南都生变,光是洪承畴所指挥的十余万大军便可顺流而下,五天之内直抵南都,任谁不害怕?

最后,听闻太子游学仙界,造出了诸多新奇之物,不少也陆续运抵南都乃至江南各地,陛下将这些物件赏赐给诸多臣子,用以笼络人心。

自古拿人手短,得了好处之后,又有哪个官员会傻到刻意跳出来,说远在千里之外的太子的坏话?

南都的官场经过皇帝的一番整饬之后,倒是比之前好了,但由于商贾不肯轻易就范,也就是勉强维持眼下状况而已。

“如此便好!”

薛国观笑呵呵地捋着胡子,他知道黄宗羲实在敷衍自己,但这又如何?

自己只要能在北廷当首辅,然后成为国仗,那便是位极人臣了。

至于其他,便是那位才高八斗的准女婿所要担心的事情了。

在京城有沙发可坐,有电话可用,有美食可享,岂不是悠哉游哉?

今东虏又被击退,叩关以惨败收场,对朝野及百姓来说,可谓是一切都好!

在初冬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更何况是太子爷请客,不用自己掏钱……

众人连吃带谈,足足用了一个半时辰,待中途解手之时,刘宗周才发现酒楼之内的解手之处大为不同。

这也是汪伟选择这里的原因所在,那便是这座酒楼已经安装了异常高级的坐便器。

此处的人均消费决计不低,达到每人约三两银子以上,可贵有贵的道理。

装修美观不说,照明用的是新式油灯,雅间里的每个座位都换成了皮质沙发。

若是把酒言欢之时,觉得没有助兴之物,店家还能提供纯拉弹唱的服务。

最后,火锅的底料与蘸料是出自大内御厨之手,味道极佳,在京城堪称顶级。

要不是太子爷出钱,像汪伟这样的大员,平时也舍不得来一趟,这下刚好可以解馋。

原本冯铨已得太子爷的叮嘱,轻易不得赴约,不过今番属于特殊情况,可以破例一次。

再说四个人灌两个,加之刘宗周岁数还大,黄宗羲又年轻,一个人根本扛不住。

待翌日二人起来,已经到了午时开始。

不过又不是上朝,故而也无须着急。

汪伟早就知道客人昨晚喝的颇多,今天会晚起,这才没有早来。

之后便去了科学院,由院长宋应星亲自负责接待一行人,就在其办公室里用餐。

对于刘宗周与黄宗羲特别感兴趣的飞艇,安排观看也不难。

今日天气状况良好,正好可以对改进型号进行试飞。

等给气囊充气完毕便可见到,在此期间,一行人便可无须等待,可以跟着宋应星观看各处的项目情况。

宋院长也没对火车之事遮遮掩掩,这个物件光是看外形,不懂内部结构,是决计仿制不出来的。

刘、黄二人见到只须吃煤,便可每日行驶数百里的庞大机械,更是感到无比惊诧。

待抬头仰望身形如浮山一般的飞艇升空之际,已然呆立在原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