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28章:提升产能

明末黑太子 第228章:提升产能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结合枪重与性能,幺鸡比较倾心于短管大口径版步枪,其重量还算合适,而且弹头能给敌人造成更大的杀伤。

采用大口径枪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士兵在用通条捣实弹丸与清理枪管都比较容易,毕竟16毫米与9.6毫米差了不少。

如果采用小口径版本,在子弹直径缩小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对敌人的足够杀伤,可行的办法就是使用米涅子弹一样的尖头弹。

这样可以兼顾命中精度与穿甲能力,眼下的障碍就是必须从头开始研发制造尖头子弹的全套模具,由于枪管是新的,配套的口径子弹以及模具也必须是新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米涅子弹比球型子弹的体积更大,要想达到同样的飞行速度,就必须增加装药量,这对枪管又是一个重大考验,极有可能大幅度降低使用寿命。

即便使用同样的装药量,米涅子弹对敌人来说也有一个堪称灭顶之灾的“好处”,那就是把弹头的尖端挖空,就变成了大名鼎鼎的达姆弹!

只要可以穿透辫子披挂的布甲,射进人体里便会急剧减速,随之开始翻滚膨胀,在皮下组织里形成一个喇叭状的巨大空腔!

被达姆弹打进身体,轻者残废,重者秒挂,对于死一个就少一个的辫子骑兵与步兵来说,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呀!

而且达姆弹的受创面积比球型子弹大得多,感染几率也就会成倍的提升,即便能或者跑回去,伤者生还的几率也会大幅度的降低。

使用铅弹头的话,中弹之后还可能有中毒反应,造成伤口难以愈合,战斗后的减员数量远比当时要多得多。

但这正是某太子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给敌人造成最大的杀伤,最好被打得哭爹喊娘,痛不欲生才好……

长管与短管之间很好抉择,长管虽然精度高,但是重量大,短管精度低,可减少了士兵的负重,而且在装填是更为容易。

别看只短了十六厘米,这在装填时可是感觉枪管短了一大截,对于身材矮胖的明军士兵来说算得上是省去了一个不小的麻烦,大家当然喜欢短管版新枪。

进行白刃战的时候,这个劣势并不明显,安装了刺刀之后,枪支全长接近165厘米,已经足够保证士兵的自身安全,并且有机会捅死对面的敌人了。

“厂里的生产速度是多少?一天能造出几支质量合格的新枪?”

工匠们对新枪的工艺流程完全不熟悉,所以大规模制造还需要一段时间。

“启禀殿下,若是将制造鸟铳之工匠调来一部,新铳,新枪,每天可造五至八支。如若不然,每天至多可造两支。”

盔甲厂除了打造新枪的任务,平时还有制造迫击炮与鸟铳的活儿要干,尤其是鸟铳,这是主营业务之一,轻易不能放弃。

局官刘峰意识到了太子有意加大新铳的生产数量,不过厂里人手有限,将人力放在新铳上,鸟铳的生产速度便会大幅度降低。

当下黄得功的勇卫营与保定总督杨文岳所率部队都需要更换大量鸟铳,而全部库存被洪承畴与孙传庭提了个干净。

加上辽西部队的日常消耗,光是五万支鸟铳的订单,盔甲厂就得忙活一年时间。

一天最多两支?

幺鸡顿时有一种想要捂脸的感觉!

这特么滴也太低能了吧?

忍住没有发作,稍微想了想,才拿出了最为合适的解决办法:“本宫以为鸟铳要继续造,新枪也必须产。首先,安珉厂今后专门制造伙药,战车厂专门制造战车,将下属打造武器的人员与机械都剥离出来,悉数并入盔甲厂。其次,城内其他制造火炮与鸟铳之处悉数并入盔甲厂。本宫还会将楠京等地的工匠迁至京城,以扩大盔甲厂的生产规模,力争达到日产新枪一百支与鸟铳两百支!”

刨去六十五天的零头,一年就算开工三百天,全年能制造火枪九万支,这个规模还是比较靠谱的,应该能够满足自己整军备战的需要了。

如果还是达不到预期的话,那就将江南一带负责制造枪炮的工匠全部征调过来,把盔甲厂变成一座巨型的军火工厂。

不论如何,东宫卫队所需的至少两万支新枪在一年之内必须下线,不能等到士兵都悉数完成了各项基本训练,在射击时还不得不用鸟铳来凑合。

“生产工艺采用流水化作业模式,即专人专项专门打造一个零件。负责冶炼的工匠只须炼铁即可,负责锻造的的工匠只须打铁即可。新枪与鸟铳的每一个零件,小到扳机与铁圈,都要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由于每人只需负责一个环节,专注度便能大为提高了,发现质量不合乎规格的产品,也能及时追查到制造之人,这样便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幺鸡将枪身、枪管、燧发机关拆成三个大项,再把它们细化,譬如燧发机关分为弹簧、机心、阻铁等部件,争取几个工匠只须负责一个较为简单的环节,这样才能实现模块化生产。

等到零部件都配齐了,再进行总装,由于数量较多,所以有不合适的部件便可以马上进行更换,送回去修缮,并不会耽误枪支的组装。

“殿下英明,此策甚善,臣定按照谕令进行分门别类规划,尽快提高新……枪之产量!”

刘峰并未如此实践过,可作为业内人士知道打造兵器其中的困难与障碍,稍稍一想便觉得太子这个方法极其可行。

只要使工匠们手头的活计变得简单了,无需再一心二用,在多个零件上耗费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那么产量必然会大幅度地提高。

盔甲厂在吸收多个其他厂的工匠之后,每天打造十支新枪或许可以实现,只不过刘峰对于“新枪”这个词语说起来还有些别扭。

不管是官方还是部曲里,大家都说“鸟铳”或者“火铳”,“枪”是特指缨枪与长矛,可既然太子已经默认如此了,他们也只得跟着效仿了。

但陡然更改说了多年的名词,大家便会感觉到颇为拗口,好在太子对口语上的错误从未计较过,只要说的是一个物件,没有产生误会就好了。

“每支鸟铳造价几何?”

幺鸡最关心的其实是这个,要是燧发枪在大规模量产之后的造价还比火绳枪高一倍,那自己得心疼死。

燧发枪在射速上超过了火绳枪,但也只是相对而言,指望燧发枪能有冲锋枪的射速,就是在白日做梦了。

以前火绳枪士兵每分钟可以打出两发子弹,换成了燧发枪之后,一分钟也就能射击三次而已。

当然,在1660年世界上的主要部队都换装了燧发枪之后,全球第一支以“浪射”而闻名的军队就出现了,那就是拥有国家的军队——普鲁士!

每分钟六发绝非吹出来的,如果敌人遇到都是由老兵所组成的普鲁士王牌部队,他们会见到每分钟七发的奇观……

普军追求射速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自身无法保证足够的精度,这主要是源于普军当时装备的波茨坦式燧发枪的枪托距离枪身太近,士兵非常不便于瞄准。

即便是在训练时,命中率也是惨不忍睹的不足五成,用过波茨坦步枪的人心里的感觉就是一个词——极其别扭!

你会发现用这款步枪想要瞄准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胳膊会抬到一个让自己认为不可思议的高度才能保持必要的射击精度,而这在实战时是无法保证的。

由于枪托设计的比较合理,法兰西“查尔维尔”1777式燧发滑膛枪在使用时还是较为舒服的,也能保证相对高一些的命中率,暂时没有波茨坦式步枪的这个“优点”。

普军保持射速优势的秘诀并不在于步枪与训练,而在推弹杆上,普军使用的是铁制推弹杆。

奥地利军队使用的则是木质的,而且普军的铁制推弹杆是圆柱形的,可以让士兵用更少的力气进行夯实与拔出。

虽然这很不起眼,但确确实实提高了普军的射击速度,大幅度弥补了当时全欧人工设计最差的波茨坦式燧发枪的缺点。

幺鸡并不想让装备燧发枪的东宫卫队的射速达到“普大浪”的水准,只要保证实战时可以一直保持每分钟三发的射度,自己就甚感欣慰了。

较于火绳枪,燧发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害怕下雨天,在恶劣天气下也能正常发射子弹,士兵也不用担心身上的火绳被误点,在御敌时除了装填和瞄准之外,没有任何多余动作。

某太子认为燧发枪在射度上提高50%,子弹杀伤再提高50%,在命中率与鸟铳相当的情况下,给辫子造成的杀伤应该提高一倍左右。

己方士兵身着盔甲,辫子的弓箭无法正面击穿,只要不遭到火炮的实锤就一直能够戳在战场上,其综合战斗力也能提高一倍,一万人可以当以前的两万人来用。

“启禀殿下,每支鸟铳耗费不下八两银子!”

刘峰用一句话就把神游天外的某太子拉回到了现实,哪怕给明军装备十万支鸟铳,也需要砸进去八十万两银子。

把相关环节的蛀虫清理一番,再整合兵工厂与人员,提高生产效率,说不定还能少花一些钱,但每支鸟铳的成本应该不会低于五两银子。

“预计新枪成本如何?”

幺鸡心里也基本上算是明白了,给狗腿子换装还真是一件烧钱的差事,而且一次就要烧掉几十万两银子。

“……臣以为……在十五两……以上!”

刘峰结结巴巴地说完就有点害怕了,这么高的造价会让太子感到骑虎难下的。

一支新枪的成本几乎相当于两支鸟铳了,是造还是不造,都需要反复其中的权衡利弊。

新枪造价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是工匠们对工艺还不甚熟悉,相关的模具也是全要新造的。

就今天在太子面前试射的四支枪的成本还是不说为妙,免得让周遭的人听了都会目瞪口呆。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降低造价,大规模生产应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本宫再选定型号之后,会先下订两万支新枪,厂里每造出一支合格新枪,本宫便赏你二人各一钱银子。若是一百支枪里抽检十支,发现一支不合格,这一百支枪便要悉数返工!”

本着多劳多得的原则,只要造出两万支新枪,这俩货便均能落袋一千两银子。

幺鸡也是非常将道理的,不会让手下光干活却吃不到饭,胡萝卜要常挂在他们面前。

“臣谨遵殿下圣谕,万不敢违背!”

刘峰知道太子的规矩,只要自己小心办事,便不会自找麻烦,而且还会得到不少的好处。

“这些天迫击炮产量如何?”

虽然不开朝会了,但幺鸡的工作日程还是排地满满的,无暇视察盔甲厂那边的情况。

“启禀殿下,一连五日,盔甲厂均能每日出产一百门以上之新式火炮!”

贴厂太监张峦可是不会让刘峰单独向太子说个没完没了,只要抓住机会,便要显示一下自己的功劳。

“以后保证每天制造五十门便可,余下的工匠悉数调去打造新枪!每支新枪先造五十支,之后拨付勇卫营试用三十天,之后总结相关经验,选定最终型号之后便开始大批量制造!”

幺鸡并不需要一堆没良心炮,这玩意又不是RPG,根本不用人手一门。

要是造出上万门没良心炮,自己就只能拨给大汉将军们去放烟花了……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新枪,哪怕只是小批量试制,也要保证必要的速度。

就这两百支新枪,幺鸡打算让盔甲厂在半个月的时间内造出来。

平均每天至少要达到十三支以上才行,不然大规模生产还得等两个月以上。

科技水平低是可以容忍的,但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生产速度低下,那就不可原谅了。

某太子已经将自己想到的办法都交代给了这两个二货,产量要还是上不来,就得拿他俩顶缸了。

不管用什么办法,十五天之后,黄得功的部队都要得到全部新枪。

要是得不到,就把另外一个不是太监的变成太监。

再让那个已经成为太监的家伙,这辈子再也花不了银子!

就这么点小事都搞不定,自己以后还怎么交办给他们更大的差事?

后面还要生产数以万计的米涅子弹,而且是达姆弹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