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705章:前车之鉴

明末黑太子 第705章:前车之鉴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李河算是完了,本可以搬到新城继续当他的土财主,结果被这个败家侄子一折腾,啥家当都没了,剩下的也要被充公,因为自己已经成为朝廷钦犯了。

直系亲属纠集手下,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攻击官军,想都不用想,直接就是诛九族的大罪,侄子如此行事,他作为亲叔叔不被磔示也要被削首。

能否逃过一劫,那就要看刘双等人上报的经过了,从头到尾都未参与其中的话,或许还有一丝希望。李河抓的就是这根救命稻草,总比啥都没的抓要强。

刘双、孙磊、魏来三位军爷分银子的事情,他就全当没瞧见,尽管村里的银子,哪怕是死人身上的,都是他的钱。

但此时自己的狗命就攥在人家手里,敢说个不字,那就可能人头落地了。

回头人家一改口,就说他也是跟李吉一伙聚众谋反之人就行了。

李河家里人虽然没有在行伍之中混饭的,但他太了解这帮人了。

这年头官吏是草菅人命,催缴赋税。

将士则是杀良冒功,荼毒百姓。

这伙人说是东宫卫队的,打着太子爷的旗号,背地里指不定是从哪里来的呢。

上有太子爷的旗号,下有李成栋的招牌,李河跟李成栋同姓,哪有能如何呢?

在李成栋眼里,李河不过是只待宰的肥羊而已。

故而这会儿李河甚么都不说,一群军爷如何吩咐,他便如何去做,可谓是无怨无悔。

别说分了他的钱,就算是分了他的女人,李河也得忍气吞声,认命才行。

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这伙人貌似对他的女人不大感兴趣,真是让他匪夷所思。

李河不知道,这趟出来,所有官军都要肩负收庄稼的任务。

击杀反贼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就是不能空手而归。

粮食没收到,拿着一堆人头回来,太子爷能高兴的了?

一个个都这么干的话,等冬天还吃什么、喝什么?

刘双等人也就折腾了一下午,到了第二天,再次命令没有被此时殃及到的百姓下地干活。

趁着东虏尚未入关,必须立刻收割完毕,不然眼前这些上好的麦子便都要被一把火给烧掉。

魏来回到了自己所负责的冯家村,昨天在邻村发生的事情并未波及到这里的麦收,一大早,两个副排长便带着百姓们忙着下地收割。

本村的村霸冯好学没有想昨天一样出面,只是派出了不少家丁配合官军行事。

他本人在自家院子里指挥仆人们将贵重物品装箱打包,做好跑路京城的准备。

冯好学这人听名字倒是很有意思,实际上并不好学,只是他爹的希望而已。

在他看来,自己能继承这么大的家产,当举人进而光耀门楣就无足轻重了。

当官必须讨好上司,看别人脸色行事,哪有地主舒坦?只要与知县搞好关系就行了。

昨日这些官军气势汹汹地来到本村,可是把冯好学吓得够呛,以为是来抓他的。

一问才知道实情,急忙设宴款待众多军爷,为一众壮士接风洗尘。

这样先塞住大伙的嘴,再用些许银子搞定带队的军官,那就妥当了。

太子爷说坚壁清野,不给鞑子留下粮食,冯好学是决计不敢忤逆圣意的。

他有八百亩良田,由于临河可以灌溉,一亩地产一半石麦子,总计也有一千二百石之多。

如此多的粮食用马车运输自然是力有不殆的,必须装船才能尽快运往京城。

冯好学如此积极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从军爷那里打听到二两银子一石的收购价。

这样自己今年的收成有两千多两,足够全家人在京城躲上半年风头的了。

如此多的粮食没有存放之处的话,那就必须尽快折现,否则就是烫手的山芋。

“衣柜!衣柜啊!千万别磕碰了呀!”

冯好学的一名小妾指挥仆人从屋里往外搬运新买的衣柜,这可是排了两个时辰,花了二十两银子才买到的,千万不能丢给东虏。

“如此大的物件,岂能轻易搬到城内?”

见到小妾居然想把这件家具带走,让冯好学都感到有些头大,可有不好断然拒绝。

“不嘛!不嘛~!老爷,奴就喜欢这个衣柜嘛~!”

小妾因为相貌姣好,身材酷似扬州瘦马,自从被娶进门便深受冯好学的宠爱,她才不管方不方便搬运,只要喜欢的,就都要带走才行。

“好好好!搬吧!搬吧!”

冯好学最受了小妾对自己撒娇了,内心在不耐烦之余,貌似还萌生出一丝享受。

再说二十两银子也是钱啊,到了京城啥都得花钱,眼下能省则省吧。

自家虽然可以达到年入上千两银子的标准,可是一来要孝敬知县,不向知县投献的话,那收入就要被抢走七八成了。

二来要养活一大家子人,有亲属、有家丁,每年光是花在妻妾身上的钱,便达到上百两之多。

加上三十余名家丁、丫鬟,以及众多牲畜的开销,冯好学一年到头,并非大手大脚,也就能攒下数百两银子而已。

即便如此,冯好学心里也是不大痛快,因为开春东虏才撤出关外,入秋东虏又要叩关,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之前东虏还算守规矩,村里只要不加抵抗,乖乖交了既定的银子和粮食,就会放过众人。

也得益于此,贫农交了手里的钱粮,就两手空空了,不得不向冯家举债。

如此往复循环,才使得冯好学逐步控制了本村的过半良田。

冯好学虽然感谢东虏的间接帮助,但并不盼着东虏卷土重来。

通过东虏的数番劫掠,他已经控制住了本村,不再需要东虏了。

然而此番东虏再次叩关,那就等于一年打劫两次,坏了双方默认的规矩了。

就照这个玩法,莫说是穷苦农户,就算是他这样还算有些家底的地主也受不了啊!

东虏这是要竭泽而渔啊!

冯好学虽然读书很少,但并不傻,更不愚钝。

之前大明王师不顶用,那他就示好大清王师。

如今太子爷监国,有仙界兵器助阵,或许还有转机,加之狗鞑子把人往死里逼,那他就不打算继续喂狼吃肉了。

幸好还有时间抢收庄稼,不然被一把火烧掉全年的收成,遭受巨额损失的冯好学都得当场哭晕在地头。

“军爷,小的斗胆,不知东虏何时叩关,小的一家也好随乡亲们及时去往京城。”

见到魏来进院,冯好学急忙出迎,还打算问一问东虏的事情。

“上面只说让五天之内收完庄稼,将粮食运往京城,东虏具体叩关时间已经登报,你若是没买到报纸,那就打听一下吧,我家将军说是十日之后,刨去之前的两天,或许还剩八日。”

对于这件事,魏来也说不好,毕竟自己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排长,哪怕连长甚至营长,都可能不清楚如此重要的军机大事。

“多谢军爷相告,小的一定命家丁连同乡亲在五天之内将庄稼收割完毕,断不会让军爷为难!”

冯好学可是不想得罪对方,人家那边每人一杆鸟铳,侧面还挎着个包裹,里面装的据说是掌心雷,一炸一大片,这谁敢招惹啊?

等收完庄稼,兑了银子,他就在京城里找处宅院,搂着妻妾先过上半年日子,待开春之后再说。

东虏可是不好打的,这谁都知道,一旦战事旷日持久,那就胜负难料了,冯好学也不知道太子爷是否胜券在握。

“最好不过,昨日你也看见李家村那边升起的信号弹了,发生何事我也不想对你隐瞒,李家率众叛乱,攻击太子爷的兵马,昨天下午已被弹压,你可莫要学李家!”

魏来转述此事的目的就是告诫对方,胆敢生出异心,下场便是如此。

“啊?天呐!这……这……”

冯好学顿时惊呆了,不知如何回复,他可不敢给李河作保,这种事可是满门抄斩的重罪,说错一句话都会被连累。

“李家上下会被押解至京城,落得何种下场,那就全凭圣裁了!”

魏来不知道李河最后能否捡条狗命回来,这事可不归他管。

“是是是!军爷所言极是!小的定然忠于大明!忠于朝廷!更是忠于太子爷!万不敢有异心!”

冯好学急忙信誓旦旦地向对方保证,瞧昨日这位爷急匆匆地带兵向李家村飞驰而去的模样,他也猜出了大概。

没想到是这种结果,他可是还打算搂着小妾过上好些年的幸福日子,不想身首异处,成为刀下之鬼。

“那样最好不过,只要将粮食运进京城,太子爷自然亏待不了你!”

东宫卫队来通州就是为了运输粮食,不管是漕运来的,还是尚在地里的,能带走的都要带走,带不走的也要烧掉。

李元胤交代给大伙的任务内容也很明确,要尽可能多的运输粮食,运粮最多的前五个连队还会得到他自掏腰包的奖励。

虽然奖励金额不会像太子爷那般豪爽,可也是甜头,有了这个做动力,众人自然愿意下来收粮。

还有一点,那就是这次是“征粮”或者称之为“收粮”,决计不是抢粮。

因为很多庄稼还没收割,你想抢的话,那就只能自己去地里割麦子。

李元胤还向大伙透露了一招,那便是“威逼利诱”!

征粮是太子爷的谕令,任何人都不得忤逆。而且也不是白征,一律按照一石二两银子的价格征收。

百姓愿意卖粮最好不过,只要一人卖五十斤粮食就能获得进城避难的资格。

不愿卖粮的话,那也可以,但城里就肯定进不去了,除了京城,爱去哪就去哪。

庄稼收不收都行,但只要时限一到,尚未收割的庄稼便一律要被烧掉。

总之你可以留着粮食自己吃,也可以把粮食卖给朝廷,就是不能留在地里。

“老爷,老爷,不好了!”

“何事如此惊慌?没看军爷在此么?”

“回老爷,河里的大船都去了通州,说要运输漕运来的江南粮食!”

“啊???”

心腹报来的这则消息让冯好学有些不知如何是好,若是连船都雇不到的话,纵使本村的粮食都能按时收割完毕,只怕也无法用车辆悉数运抵京城了。

“冯老爷勿忧,漕运粮食乃是远道而来,自然要优先运输,通州距离京城如此之近,一天之内便可往返,本村距离河岸很近,只要按时运抵河岸,便自会有船只前来装运了。”

这是上面的命令,因为不通过漕运的话,那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粮食都运进京城去。

不光是通州段的大船,连京城一带的船只都驶抵了通州,目的就是为了尽快转运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眼下粮食比甚子玩意都重要,河里大小船只往来穿梭,漕运沿线就跟过节一样热闹。

“多谢军爷相告,不然小的便要如坐针毡了!”

冯好学还打算用自家车辆来装一家的生活用品呢,真要是都装了粮食,很多物件便要丢弃了,他可是舍不得呢。

“买些鱼来犒劳众人,晚饭吃得好,翌日才有力气下地干活!”

魏来给这厮指了条方便之路,那就不能白白便宜了他,通过账目数字,魏来便知道了这厮大概的收入。

每村几乎都是富一个、穷一群的模样,趁着入秋时候河里的鱼较为肥美,索性就让这厮掏钱买鱼好了。

穷苦百姓一年到头都不见得吃到荤腥,魏来也是出身穷苦人家,感同身受,此地并非是他老家,但也会想招来体恤百姓。

“是是是!小的这便遣人去买二十条大鱼,烧好之后送给军爷们享用!”

冯好学立刻会意了对方的意思,一群军爷下来就是为了敲诈油水的,他也只能满足对方的要求了。

“是给下地收庄稼的村珉们吃的!”

魏来见到这厮居然误会了,便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意图。

“啊???”

冯好学没有反驳,但惊诧的模样已经说明了内心的想法。

“我等皆为穷苦出身,进了东宫卫队之后,太子爷待我等恩重如山,钱粮从未克扣不说,还能经常吃到鱼肉。你身为本村富户,遵从太子爷之风范不是理所应当的么?难不成要为富不仁?”

魏来便趁机搬出了太子爷这位谁都不敢招惹的大仙,好好敲打这厮一顿。

“不敢!不敢!小的定然遵从军爷吩咐!太子爷英明神武,小的自当对太子爷顶礼膜拜!小的这便遣人多多买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冯好学打心里就看不起粗鄙的武夫,但无奈人家手里有火器啊。

还有李河的前车之鉴摆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趁着鱼还不算贵,那就买些好了,反正也吃不了几天。

只是白白便宜了那些穷货,这让冯好学心里感到很是别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