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673章:中秋出兵

明末黑太子 第673章:中秋出兵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由于博穆博果尔要伺机发动叛乱,既定中的镶绿旗也就指望不上了,正绿旗旗主巴尔达齐为了防患于未然,也只能带着三千兵马南下,按编制仅算两个甲喇而已。

更可气的是三顺王的天佑军与天助军都被多管闲事的倭军给打残了,尚可喜本人至今还在养伤,即便转危为安之后,多半也是个废人了。

他的天助军原本拥有上万兵马,在老铁山一战便折损了超过一半,如今能有三个甲喇随军出征就谢天谢地了。

孔有德与耿仲明所率的天佑军也没好到哪去,在倭军身上都没占到半点便宜,也就比天助军强点有限,能够出征的兵马合计不到五个甲喇。

天佑军与天助军在补充一些新兵之后,可以出战的总兵力仅为万人而已,与之前兵强马壮的情况大相径庭,与巴尔达齐的人马合编在一起,倒是相当于两个旗。

万幸的是汉军四旗已经扩充至三万人马,檬古八旗与外藩三旗均已实施三丁抽二之策,前者兵力达到皇太鸡预期的三万六千人,后者也有一万八千人。

皇太鸡的两黄旗有两万之众,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虽受折损,在补充之后,也能拿出万人出征。阿巴泰与杜度的两灰旗有一万五千兵马,豪格统领的正蓝旗达到七千五百人。

八旗大兵加正绿旗有五万五千五百人,檬古骑兵有五万四千人,汉军与三顺王的兵马有四万人,总计近十五万之众。

为了保证辎重、攻城任务如期完成,皇太鸡命令八旗每旗携一万包衣阿哈,汉军四旗与三顺王均携五千,合计有十一万五千包衣随军出征。

携带如此多的包衣在进兵时可以负责辎重运输,从而节省大清战兵的体力。

在攻城时,包衣还能扛着麻袋填平护城河。

还有一个作用,由于是年是提前入关,包衣们便可以收割畿辅一带的庄稼了。

要实施以战养战之策,必须有足够的粮食才能做到让王师长期围困京城。

皇太鸡预期为半年,从十月份开始至明年三月,至少要达到六个月。

没有充足的粮食便无法实现既定目标,蛮明在畿辅地区的粮食都将成为王师的口粮。

为了保证大清天兵拥有充沛的体力,皇太鸡还命檬古各部驱赶五万只羊入关。

大清国的粮食不多,此番出征仅能提供每人为期二十天的口粮。

走到目的地也就吃的所剩无几了,余下的部分,便都要就食于敌了。

跟年前的那次伐明一样,所需物资都要从蛮明手里征用。

皇太鸡也不会白吃檬古各部赶来的两万只羊,战前先赊账。

待战后可以按照每只羊五两银子折算成各部所需的物资,譬如草原上稀缺的盐、铁、布、茶等商品。

用蛮明的各种商品来充抵羊肉钱,皇太鸡是一点都不会心疼,而且自己一两银子都无需拿出来。

只要檬古各部愿意,待自己入主京城之后,他们可以用各种牲畜来兑换大清国出产的商品,这也算是忠于大清所获得的优厚福利了。

一只羊折价五两看似并不太高,但是皇太鸡答应檬古各部,在兑换商品时,按照京城的物价来折算,这便宜就太大了。

因为蛮明的商品,不管是什么,运到草原上都会翻上好几倍,一只羊在草原上兑换商品,只怕连一两银子都不值。

能够得到如此低廉的兑换价格,檬古各部首领自然是高兴地新欢怒放,也就很快完成了己部的兵力动员。

只要时候皇太鸡能够履行诺言,那么各部一定会遵从于皇太鸡的旨意,毕竟他们给大清卖命实际上就是为了这些。

包括包衣阿哈在内,大清王师总兵力达到二十六万五千,对外宣称四十万!

除既定各部人马之外,皇太鸡命四位大学士宁完我、范文程、希福、刚林随军,也好为自己出谋划策。

八旗铁骑天下无敌,但此番须要攻城或能制胜,皇太鸡便调集了境内所有尚可使用的红夷大炮,总数达到了一百二十八门之多。

其他型号的火炮,包括大小佛郎机、虎蹲炮、百子铳、大神铳等火炮总数达到一千零一十四门。

步兵所用的鸟铳也准备了一万两千余支,骑兵用的三眼铳亦有五千余支,仿自倭军所用的爆炸式棒槌多达六万余枚,爆炸式包裹也有两千余个。

另有攻城所须的楯车八百余辆,楼车一百余辆,盾牌三万余副,麻袋约十五万个,箭矢上百万支。

除了没有猛火油之外,各型武器车辆均已齐备,且数量相当充裕。

正是看到王师人马装备了如此多的军械器材,皇太鸡才对攻克京城信心十足。

若是在围攻时消耗甚大,一来可以从攻陷的周边城池里缴获,二来也能从关外现行调集。

攻城时间为半年,倘若能够尽早破城,也就无需消耗更多的军械装备了。

如若不然,便是要让京城里的守军尝一偿锦州守军之苦。

崇德四年八月十五(9月12日),正值中秋节,皇太鸡也没心思与后妃们赏月。

在上午献祭三牲,祭拜高皇帝陵寝之后,便率大军挥师南下,志在夺取京城。

由于携带了不少靠两条腿走路的包衣阿哈,除前部先锋之外,王师主力也无法走得太快。

预计在十五天内抵达喜峰口,然后从那里入关,兵锋直指蛮明北都。

“爷!白天就都走了!眼下城里就剩下镶蓝旗的人马了!”

“好!”

“是不是放鸽子?”

“待后半夜再放,免得打草惊蛇!”

“好!”

沈阳城里前不久新开了一家有福米店,老板王德贵是山西人,据说是跟王登库是相识,还做过买卖。

不过运气比那厮好不少,由于执意对抗蛮明朝廷,王登库家里的男丁都被蛮明狗太子给炮决了,死的那叫一个惨。

王德贵上下打点了一番,便保住了家小的性命,为了把洒出去的本钱赚回来,这才来到了沈阳。

由于说着一口山西话,而且透着奸商的精明与秉性,很快便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也包括市场,还认识了不少大清国的贵人。

王德贵经营的是一家米店,不过也兼卖其他商品,甚子玩意赚钱都来者不拒,包括盐、茶、糖、铁等被蛮明边军严查的紧俏物资。

这些虽说早已被蛮明朝廷设为禁止出关的物件,但只要有银子开路,哪个边将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商人们干的不过分就行。

“不过分”的意思就是,对他们,必须随时孝敬,这是行规,谁也不能例外。对朝廷,决计不能让人给盯上,否则必然没有好果子吃。

自从来到关外,王德贵才知道为甚子王登库等人如此执迷不悟,关外这物价实在是高得令人咋舌。

米价还好,盐、茶、布、瓷、丝等商品别说价格,你就是拿着银子上街买,都不一定买得到,多半时候都是有价无市。

晋商的路子被蛮明给掐断之后,大清国,哪怕是都城沈阳的街上,都难寻可以正常销售物资的商家了。

对那些旗主贵人们来说,今年入秋之际必须再入关抢一把才行,不然这冬天可怎么过啊?

他们高高在上,自然甚子都不缺,可是下面的人都眼巴巴地等着跟主子爷去抢狗蛮子呢!

为了笼络人心,各旗旗主也得抬起屁股,骑上马,带着自家的狗腿子入关打劫一番。

正因为是这样,王德贵用很少的本钱,也就是万八千两银子上货,运到关外就发了大财。

仅仅折腾了两次,如今身价不下五万两之巨,日子过得可是相当的滋润。

喝酒、吃肉、玩美女,这可是很多同僚们都无比羡慕的生活。

王德贵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东厂藩子。

此番能够有机会出来当差,也是被某太子选中。

筛选的条件很简单,首先老家是山西,会说山西话,有了这层外衣就容易做生意了。

其次本人要能说会道,酒量出众,善于察言观色,懂得桌面上和桌面下的规矩。

最后,家眷要作为人质,孤家寡人很容易被策反。

这些筛选条件王德贵全都符合,这才有幸得到了某太子的言传身教。

能够出关做事的都是高级情报人员,不光是身处险境,还要能把重要情报输送出来才行。

这便要考验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了,不过只要铭记培训的内容,便不能做到。

为了能够在沈阳城里开展业务,王德贵来了之后没多久便抱了阿济格的大腿。

直接去找皇太鸡的话,那是肯定不行的,一来皇太鸡太聪明了,二来这货也快蹬腿了。

多尔衮的聪明程度不亚于皇太鸡,豪格太蠢,代善胆小,多铎武断,阿巴泰没兵权,也就阿济格还算凑合。

有了阿济格作为自己的护身符,王德贵在城里开店便不会被刻意盘剥,甚至遭到无妄之灾了。

在初期,王德贵还处于适应阶段,某太子交代给他的任务也不会很危险,也很容易了解到,不用问都能做到。

头号任务便是要得到清军何时从沈阳出发的消息,这不难办到,只要用心观察哪天城内兵马异动,王府也冷清下来,正黄旗都不在城内,那就是时候到了。

王德贵还记得太子爷说过清军一定会在夏末秋初出兵,按日子来算,也就是最近的事情,果不其然,还真的发生了。

为何是此时?

因为清军入关首先要抢粮!

没粮食果腹,还如何持续作战?

入关时间晚了的话,粮食便都被农户收走了,十万清军去喝西北风?

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年初都被洗劫一通了,牲畜要么被杀,要么被驱赶到了关外。

各地的人口因为劫掠与疫病,数量也严重减少了,只剩下庄稼还有利可图。

这是清军入关为数不多的目标之一,在城外抢不着粮食,他们也只能攻城了。

向京城送情报无需人员,更不用写信告知,仅仅需要放掉四只鸽子便好。

鸽子身上什么纸条都不需要,只要能有一只鸽子顺利飞抵京城,那边自然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选择在后半夜放鸽子,就是害怕被城头的守军发现,并射落。

鸽子本身不重要,被射死也无所谓,关键是要用他输送情报。

实在不行,万不得已,便只能派人骑快马去往锦州送信了。

祖大寿接到情报,也会迅速遣手下报告给山海关的王在晋。

由于清军至少要十天才能抵京,晚一两天送出预警信息并不会耽搁。

“干嘛去呀……”

“放水!”

对于之前的种种示好行径,阿济格心里有数,但对这个新来的商人并不放心,便让一名旗人女子嫁与王德贵,如此安排才算是妥贴。

为了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王德贵自然要笑纳,而且必须笑纳。

不过还向高高在上的多罗英武郡王提了个要求,那就是对方面容必须美丽,身材高挑,且必须婀娜,用某高人的说话,也就是“人高马大、前凸后翘”!

阿济格见到不似蛮子喜欢柔弱女子的嗜好,更与大清勇士的喜好相近,便笑着答应了,还不忘评价一番。

王德贵迎娶的不是阿济格的亲属,而是麾下的一个旗人亲信的侄女,方年十八,不过确实如王德贵期望的那般。

用他的话说,看这屁股就知道能生儿子啊~!

结婚之前,王德贵先向阿济格送了一千九百两银子的红包,阿济格再添一百两,便是两千两,返送回来便是赏赐了,寓意好事成双。

但这么光这么干的话,堂堂郡王的面子上是过不去的,便另行送了好些人身、貂皮、鹿茸,甚至还有熊掌等诸多关外特产。

对于此事,某高人早就说过:该干就干,这叫“为国捐躯”!

王德贵心里也明白,这女人搞不好就是阿济格派来监视自己的,婚后变更加小心谨慎起来。

尤其是晚上,生怕自己说梦话将秘密说出去,只要条件合适,便不会跟这个危险的女子睡觉。

最近只怕情况会比平时更加紧迫,不着急的事情都要先放一放,能不能麻痹大意,进而露出破绽。

伙计在得到王德贵的眼色之后,立刻将鸽子放飞,连同二人心中的期望,很快便消失在茫茫夜空之中。

他们这些人,出关只有待了金银与物资,连刀箭都没多少,相关凭证更是凤毛麟角,所能指望的仅仅是心中的信念。

某高人说过,在敌后作战,信念是唯一的朋友,除此之外,眼睛看到的全都是敌人!

王德贵相信自己和身边的伙计不是仅有被派到辽东的细作,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与其他小队都不认识,更不知道如何联络。

即便最后暴露,也仅仅会牵连到一小撮人而已。

某高人还说过,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而且也降低了反水之后对己方的危险性。

对敌人来说,投诚的大明细作知道的内容有限,对他们的利用价值就很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